★全球暢銷心靈成長經典★
★授權美、德、法、日等十一國版權★
有些事早點做,人生或許就會不一樣!
但,什麼才是人生真正重要的事?
幸福的秘訣,到底是什麼?
勵志大師約翰.伊佐博士,
從二百多位人生長老的智慧與感悟
淬鍊出幸福人生的五大祕密想像一下,你即將前往一處秘境,度一個長假,但是時間不足以探索所有角落、也沒機會再走第二次。你希望這趟旅行能盡覽美好風景,收穫越豐富越好、遺憾越少越好。
現在有人告訴你,你家附近有幾個人曾去過秘境,還探訪每個角落。有些人很享受這段旅程,幾乎不留遺憾;但還有些人在去過之後帶著後悔,希望能再走一次。你難道不想邀他們來談談,請他們帶上旅途照片,說說他們的故事,聽聽他們的旅程建議?
這趟旅程正是本書所探討的——你的這一生。
為了找出在這一生的旅途盡興地活、不帶遺憾的祕密,約翰.伊佐博士及團隊採訪了兩百多位年齡在六十至一百零六歲之間的長者,總計有上萬年生活經驗。他們都被公認「找到了幸福和有意義的人生」。身分從小鎮理髮師到大屠殺倖存者,從部落酋長到CEO,都回答了這樣的問題:「這一生,什麼給你帶來了最大的快樂?」「你希望你早點學到什麼?」「最後什麼事重要,什麼不重要?」
伊佐博士在《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分享了他們的故事,很有趣、動人且發人深省,更重要的是,揭開故事中隱藏的五個祕密——
● 第一個祕密:忠於自我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條自己最嚮往的道路,如果我們跟著那條路走,最後就會看見幸福。幸福的人問的問題不是「我是不是在做最重要的事」,而是「我是不是在做『對自己』最重要的事」。
● 第二個祕密:遠離遺憾
死亡並不是我們害怕的事。如果我們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做的都是自己想做的事,通常我們都能用優雅的態度接受死亡。我們最害怕的,是到最後才了解自己從來沒有盡情生活過,到要走的那一刻說的是「真希望那個時候我……」。
● 第三個祕密:學會愛人
一位八十五歲的婚姻諮詢專家告訴我:「我注意到每對男女剛開始在一起時,幾乎只看見對方的好,但日子久了,眼裡慢慢就只會看見對方不順眼的地方。如果大家能夠把比例調換過來,大多數的婚姻關係和家庭生活就會改善許多。」
● 第四個祕密:活在當下
九十三歲的約翰說:「把每一刻當成自己活在這世上的最後一刻。」然後在一天結束前,仔細回想當日發生的好事,不管事情有多小,最後再請求上天再多給一天。
●第五個祕密:施比受更有福
我們都活在一個「借來的」世界裡。我們每一代都向上一代借用世界,到手之後便小心翼翼地把它捧在手上,直到借用期結束,再把它借給下一代。
伊佐博士說:「跟這些生命智者談話改變了我的人生,希望他們的故事也能改變你的人生。」兩百多位智慧長者道出人生的五個祕密,使他們滿足、感激,並且不再懼怕人生終止的那一天。這些故事與感悟將帶你歡笑、偶爾流淚,但重要的是——引導你及早發現,這一生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
本書為《死前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2016)、《早點知道會更好的人生祕密》(2008)改版
◎本書特色1. 經典復刻,暢銷全球25萬冊心靈成長經典之作
二百多位「隨時都可以快樂地死去」的人生長者分享──這一生,越早知道越好的五個祕密,全球暢銷15年、25萬冊經典復刻版,人生智慧,展卷即得。
2. 二百多位智慧長者的人生體悟,濃縮於一書
發現幸福人生的秘訣,知道怎麼生活才有意義,都可以讓人生更不留遺憾。智慧長者的經驗、故事與人生體悟,為你未來的人生旅程指引方向,不再困惑、迷茫。
3. 一段幸福人生的旅程,現在啟程,永不嫌遲
有些祕密越早知道越好,有些事越快做越好,因為我們都沒有永遠的時間。不管你是青年、中壯年或步入熟齡,及早體會人生的五大祕密,接下來的幸福之路,啟程永遠來得及。
作者簡介:
約翰.伊佐John Izzo
1978年哈佛斯大學(Hofstra University)社會學學士,隨後同時在馬蓋文神學院(McCormick Divinity School)與芝加哥大學分別獲得神學及組織心理學雙碩士學位,再於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Kent State University)獲得組織溝通博士學位。
他曾為逾百萬人演說,為五百多家公司提供諮詢,撰寫九本暢銷書,並服務許多公司。客戶包括 IBM、澳洲航空、妙佑診所、威訊通訊、加拿大皇家銀行、研科電信、西捷航空、哈門那健康保險、微軟和麥當勞等。
請造訪:www.drjohnizzo.com
譯者簡介:
吳綺爾
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畢業,現於台南某知名國立女子高級中學任教。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沈政男(老年精神科醫師)
律師娘/林靜如(知名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孫越(知名演員/公益人)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序)
名人推薦:◎專業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沈政男(老年精神科醫師)
律師娘/林靜如(知名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孫越(知名演員/公益人)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依姓氏筆畫序)
章節試閱
【前言】你可以還沒老去就有智慧
一本書的前言,是讀者從花花世界進入作者內心的窺探之窗,最適合用來回答兩個問題: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本書?讀者能從本書獲得什麼省思?
我之所以會寫本書,是因為我這輩子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我想知道怎樣的生活方式才算充實、有意義。從我很小的時候,我就想知道怎樣才算活得幸福、如何才能快樂地死去,我最愛的歌、百看不厭的電影、閒暇時讀的書,很多都是在告訴人們什麼才是生命的真義。我希望在自己死去之前,能夠發現人生的意義,而這場意義探索之旅在我八歲父親去世時,顯得更為急迫。他離開我們時只有三十六歲,生命是如此的短暫,誰也不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能夠挖掘生命的意義。
年輕的時候,我有幸能陪伴一些人走完生命的最後一程,我發現,每個人在離世前的心境都不一樣,有些人覺得這輩子活得很滿足、沒有什麼遺憾,有些人卻抱憾而終,我二十幾歲就開始研究讓這些人離世心境不一樣的因素。
很多年以前,瑪格麗特女士告訴我,她這輩子一直都努力用「坐在門廊搖椅上的老婆婆」的觀點過日子。她說無論做什麼決定,她都會幻想自己是一個坐在門廊搖椅上的老婆婆,悠悠地回顧自己的一生,她會請那個老婆婆指引她人生的道路,多麼美麗的景象!
於是,我的內心產生一個想法:我們在人生下半場活出的心得,如果能提前在上半場就知道,是不是對整段生命更有益?如果我們能向活了大半輩子,而且活得很愉快的長者請益,是不是能夠學到重要的事情?
每次我要旅行的時候,都會先上網看別人的意見再決定要訂哪家飯店,從那些慷慨分享資訊者的身上,我找到很多「好料」。多年來,我利用這個簡單的方法挖到很多寶藏,避免淪為無知的犧牲者,我想,我們應該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找到幸福人生的祕訣。
我相信,只要我能找到明瞭人生真義的人,聽他們說故事,幸福快樂的祕訣就會自動浮現。去年一整年,我極力尋找符合這個條件的人,我們安排了幾百場的訪問,傾聽他們的人生經歷,探究他們在「生命」這堂課學到了什麼。
就我了解,我們每個人至少都會認識一位有智慧、大家能信賴的人,我透過網路詢問美加地區的一萬五千人是否願意推薦這樣一位智者,我問他們:「誰是你生命中的『長老』?你是否認識任何長壽、可以教我們生命智慧的人?」網友們的回應讓我震撼,我收到一千筆推薦名單。初訪後,我們找到二百三十五位來自不同背景的智者,我的目標是聽這些人說故事,從他們身上挖掘人生的祕密──我們死之前一定要知道的祕密。
這二百三十五位受訪者的年紀從五十九歲到一○五歲都有,他們雖然全部來自北美,但種族、文化、宗教、地理、職業都不盡相同,儘管當中有好幾位的成就非凡,但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訪問名人,而是三百六十五行的卓越人士。從巷口的理髮師、老師、企業主、作家、家庭主婦、神父到詩人,從戰亂生存者到部落酋長,從穆斯林、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教徒、猶太教徒到無神論者,我們請他們回答這個問題:死之前,我們應該要了解什麼事?這些走到生命後半段的人,會告訴我們什麼人生哲理?
我們和每位受訪者進行一到三小時不等的談話,由三個人負責安排所有的事情:萊絲麗.奈特(Leslie Knight)和奧莉維亞.麥艾佛(Olivia Mclvor)與我。我們問了一系列的問題如:什麼事讓你打從心底快樂?截至目前為止,你的人生有什麼遺憾?什麼事原本對你很重要,最後卻變得一點也不重要了?在你人生中曾經面臨哪幾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有哪些教訓是你希望更早學會的?
寫一本記述幾百個人生故事的書,真的是一項挑戰,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也都有值得眾人學習的地方,但幾百個故事似乎太多了,所以我決定從中篩選五十個故事當作範例。為了保護當事人的隱私,我一律稱呼名字、不記錄姓氏,此外,你會發現有些人重複出現了好幾次,那是因為他們的故事能夠印證那個祕密。雖然本書只明確記錄五十位受訪者的故事,但請各位知道,除了少數例外,我們在二百三十五位受訪者的身上都挖掘到這五個祕密。
這是一本適合在人生各階段閱讀的書,無論你是剛展開自己人生的年輕人、走到一半納悶自己有沒有錯失什麼的中年人,或是已經走完大半路程的老年人,相信你在看完本書後都會有一些感想。就像新世代的網路瀏覽者,總是喜歡暢遊網海收集資訊、補充自己不足的知識,希望你也能因為這些受訪者的故事而獲得一些啟發。智慧不一定要年紀一大把了才有,我們可以早一點主動追求;如果你擁有許多智慧,也不要吝於傳授給別人。
本書書名是經過幾番討論後決定的,原文書名《死前一定要知道的五個祕密》(The Five Secrets You Must Discover Before You Die)有兩層涵義:一、確實是有一些祕訣能讓人活得更快樂,而我們訪問的「長老」,全都知道這些祕訣並身體力行,所以活得幸福又有意義。二、「死之前」這三個字提醒我們尋找生命意義的重要,當我提議寫一本名稱有「死」字的書時,十個人中有八個強烈反對,一半的人認為「死」字太過負面,一半的人認為其實有必要放這個字在上面,他們說這樣能讓讀者知道事情的急迫性。事實上,我最常聽到這批人說:「天呀!時間怎麼會過得這麼快?」我們常常以為我們有永遠的時間可以尋找問題的答案,實際上,我們的時間真的非常有限。
雖然我大概知道這個計畫會產出什麼樣的結果,身為一位研究員,客觀的角度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問問題,深入了解受訪者的生平,再跳出來請他們就自己的人生經驗提供一些意見讓別人參考,計畫結束時,我們對答案的相通性卻感到非常震懾。這些受訪者的個人背景(年紀、宗教、文化、職業、教育、經濟狀況等)雖然完全不同,但他們對人生應該怎麼過才會快樂、有意義的想法卻非常雷同,生命的智慧似乎超越我們以為分隔彼此的各種界線,如宗教、種族、地位等,隨著時日在我們的腦裡增長。
我們三個負責安排訪問的人在計畫結束後,都因為這次經驗深受感動。訪問之前,我們並沒有讓受訪者事先知道我們要問什麼題目,所以問與答之間,常常會有一大段空檔,我們發現,自己也跟著這些受訪者認真思考每一個問題──什麼事讓我們快樂?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等到年紀再大一點,我們會怎麼回答?到時候會希望自己更早知道什麼事?我真心希望你在看本書的時候,也能反思自己的現況,用更深的方式發現你的成就和智慧。
其實還有一個私人因素促使我安排這些訪問。我的祖父是我人生的大長老之一,我們家族每個人都告訴我,他是位生命智者,不但找到幸福的定義,也幫助其他人尋找自己的幸福。我祖父有三個女兒,雖然他很疼她們,卻總是遺憾沒有生兒子,當我出生時,我媽說祖父告訴她:「約翰就是我從來沒有機會擁有的兒子,我要告訴他人生的祕密。」但他在我還小的時候,就因為心臟病去世了,我從來都沒有機會問他本書裡的問題,在這二百三十五位長者的回答聲中,我似乎聽見祖父的教導,我知道他在遠處微笑的看著我。
本書有一個基本精神:我們不一定要等老了才能擁有智慧,可以早一點主動追求。我們可以在任何歲數探索生命的意義,越早發現,整個人生就會過得越充實。我訪問的一位「長老」告訴我:「只要有一個人因為你做的這件事,提早幾年知道幸福快樂的祕密,那就值得了!」他的話道盡我們整個計畫的價值,希望你也能享受這趟揭密之旅,對我來說,整趟旅程有時歡樂、有時催淚,但最後極具啟發性。跟這些生命智者談話改變了我的人生,希望他們的故事也能改變你的人生。
【第五章】人生的第三個祕密
我說的「愛」,並不是感受到愛的情緒,而是選擇當個有愛的人。當我編撰這個祕密的故事,我收錄的並不是感受到愛的故事,而是選擇去愛的故事。
‧首先,你得愛自己
實踐這個祕密的首要層面就是,我們得先選擇愛自己。除非我們能真心覺得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否則我們不可能活得幸福。一個心智健全的人都有能力去愛自己,對有些人來說,愛自己是自然而然的事,因為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和生長環境都是這樣鼓勵他們的,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有價值;但對其他人來說,愛自己這件事似乎需要很多練習。
我們在上一章看過艾爾莎,她與我們分享減少遺憾的訣竅,但我在她身上學到最多的是「愛」。艾爾莎在二次大戰下的德國長大,童年過得非常辛苦,在砲火喧囂的年代中長大。她父親是位德軍軍官,有兩個哥哥,因為父親很想要一個女孩,所以母親又生了她,她出生後也得到父親全心的愛。但在艾爾莎五歲時,父親離棄他們,選擇在戰後不回家鄉,艾爾莎覺得從那個時候起,母親就開始用沒有愛的方式對待她。
「我記得,在我成長的時候,並不覺得受到我母親喜愛。童年時,我感覺她愛我兩個哥哥勝過我許多,直到多年以後我成年,才發現那不只是我的感覺,也是事實。我父親一直都很想要有個女兒,所以我出生後,他很疼愛我。但當他離開後,母親就把對父親的怨恨轉到我的身上。你能夠想像當你只是個非常小的孩子,但母親不愛你,而你不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沒有被愛,艾爾莎記得自己的青春期過得非常慘澹,但她也記得某一刻突然理解到的事情。她說:「有一次,我不大記得是什麼時候了,我突然理解如果我不能得到愛,我可以學會去愛。很難解釋為什麼,但我就是突然理解到,如果我不能控制別人愛不愛我,但我可以控制自己要不要成為一個有愛的人。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如果我成為一個有愛的人,別人就會自動愛我。此外,我現在知道上帝愛我,只是身為一個人,活著就很有價值了,這是別人奪不走的。雖然我無法解釋原因,但當我決定成為一個有愛的人,而不是一個找愛的人時,我整個人就有所轉變。」
‧學習當一個有愛的人
艾爾莎的故事提醒了我們,我們不能控制別人愛不愛我們,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要不要去愛人。不管別人如何對待我們,學習當一個有愛的人能夠轉化我們的心,這點從很多偉人的故事都可以獲得印證。前南非總統尼爾森.曼德拉(Nelson Mandela)因為倡導廢除種族隔離政策,曾被監禁長達二十七年之久,但他還是選擇去愛,而且他的選擇為南非帶來和平。但歷史故事中充斥著做出相反選擇的主人翁,被壓榨者變成壓榨者,無論在國家革命史,或是家庭血淚史當中,屢屢聽到以暴制暴的例子。艾爾莎的故事還提醒了我們,要成為一個有愛的人,得先從愛自己開始。
愛自己最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小心選擇自己的食物,大家一定都聽過這句話:「你吃什麼,就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從心靈層面來看,腦袋想什麼,就決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人類每天有四萬多到五萬多個念頭,即使不開口說話,我們的腦袋還是很努力地在跟自己對話,鎮日絮絮不休。我們腦裡的想法對自己泰半是好的,但其中有些嚴重影響我們看待自己的角度,如:「我好失敗」、「他們不喜歡我」、「我不可愛」、「我要向別人證明自己」、「我好胖」、「我不是個好爸爸/好媽媽」、「我好差勁」等,每當我們有這些想法時,就是在設法剝奪對自己的愛。
七十八歲的李,將畢生心力奉獻在研究人腦上,了解人是如何用想法催眠自己。他告訴我:「通常我們在年輕時,腦裡會被植入一套程式,會開始用某種有毒的眼光來催眠自己,我年輕時就曾這樣。但透過內心的想法,選擇在腦裡種植一朵花或一株雜草,我們有能力解除催眠。我們的潛意識將每個想法當作是一次祈禱。」
聽完李的說法後,我發現我們的受訪者──這些被公認了解人生幸福和意義的人,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自己的腦裡種植花朵。我們的潛意識的確會將每個想法當作是一次祈禱,很多「長老」都提及,我們心中的想法對我們看待事物的眼光會有很大的影響,李把這點比喻為「在腦裡種植一朵花或一株雜草」。如果我們想愛自己,就得謹慎選擇要餵自己的腦袋什麼食物,我們有能力決定每天在腦裡進行的馬拉松談話要講什麼內容。
在我們的受訪者中,有位男士普拉文,父親有嚴重的心理疾病,最後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多年來普拉文覺得自己應為父親的疾病負責任,由於害怕自己也會像父親那樣罹患心理疾病,所以普拉文曾經覺得自己活在這世上沒有任何價值。直到成年之後,他才理解之前整天都在腦裡種雜草,催眠自己是個沒有價值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反省之後,普拉文終於理解身為成年人的他,有能力選擇愛自己,每當自責要為父親的死負責任或害怕自己有可能步上父親後塵時,他都有能力拒絕這些想法,用其他想法來提升自己的心靈。
普拉文練習了一段時間才改變自己,終於成功解除催眠,我們可以像普拉文一樣,每當心中想起「我該為他的死負責任」時,用「他的病不是任何人的錯,我沒有能力改變那樣的結果」來拉自己一把。我們也有能力像普拉文那樣,每當心中想起「我有沒有可能會跟他一樣」時,就換個角度想「我不是他,我能夠創造自己的命運」來為自己種一朵花。也許你會覺得這個方法你早就知道了,但奇妙的是,我們還是有很多人用毒害自己的想法來催眠自己,在潛意識告訴自己不要愛自己。
納瓦荷族(Navajo)有個美麗的傳統故事,正好呼應李的說法,可以為這個祕密的第一個層面做個結束。有個納瓦伙族的老爺爺告訴孫子說,有時他感覺自己內心正在進行一場惡鬥,有兩匹狼彼此對峙。其中一匹狼是惡的,渾身散發出黑暗的氣息,包括:憤怒、嫉妒、悲哀、遺憾、貪婪、自大、自憐、罪惡感、怨恨、自卑、浮誇,以及各種負面的恐懼和懷疑。另一匹狼是善的,牠身上投射出白亮的光芒,包括:歡樂、祥和、慈愛、希望、沉靜、兼善、和藹、憐憫、體貼、寬容與自信。
孫子聽完之後,想了一下問:「爺爺,最後哪一匹狼贏了?」爺爺回答:「我選擇豢養的那一匹。」這個祕密的首要層面,也是核心層面,就是:我們要選擇餵食對的狼。
‧給你的練習題
下列四個問題能幫你好好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個祕密:
● 今天(這個星期)我有沒有留點時間給家人、朋友、男/女朋友,以及其他重要的人際關係?我是否將「物質」排在「人」的前面?
● 今天(這個星期)我有沒有用親切的態度關心和我很親密的人?明天(下個星期)我要用哪種方式更愛他們?
● 今天(這個星期)我有沒有和善對待他人,與世界分享我的愛以及關懷?我有沒有考慮到我的行為會影響整個宇宙?
● 今天(這個星期)我餵了哪匹狼?我有沒有愛自己?我是否用有毒的眼光催眠自己?我在腦裡種的是花,還是雜草?
【前言】你可以還沒老去就有智慧
一本書的前言,是讀者從花花世界進入作者內心的窺探之窗,最適合用來回答兩個問題:作者為什麼要寫這本書?讀者能從本書獲得什麼省思?
我之所以會寫本書,是因為我這輩子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我想知道怎樣的生活方式才算充實、有意義。從我很小的時候,我就想知道怎樣才算活得幸福、如何才能快樂地死去,我最愛的歌、百看不厭的電影、閒暇時讀的書,很多都是在告訴人們什麼才是生命的真義。我希望在自己死去之前,能夠發現人生的意義,而這場意義探索之旅在我八歲父親去世時,顯得更為急迫。他離開我們...
推薦序
【推薦序】人生是我們每天走過的路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人生不是哪一個目的地,而是我們每天走過的路。」
這是我最近對某位朋友講的一句話,他因為家裡的事,煩心操勞,失眠疲憊,記憶力越來越糟。很多事沒辦法解決,但是照顧好自己,善用此時此刻,這是操之在己,多做一點就是一點的行動。
這是《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的第四件事,活在當下的概念。朋友告訴我,他真的不知道還能做什麼,我提醒他,睡眠問題可以先面對。能睡飽,心情會比較好,對於苦難也更能承受,腦力也能恢復一些。
「沉浸在人生的每一刻,不評斷自己的生活,只是用心體會活著的感受。」
這是書中給「活在當下」這個概念所下的定義。既然正在進行我們的生活,就下定決心認真好好過,不用把過多時間花在評斷自己。把握當下,「現在、馬上,我能夠做什麼,讓自己更好?」多問這種問題,自然而然就會知道 還可以如何行動。
生活不是我們碰上了什麼事,而是我們對這些事怎麼回應。擔憂、懊悔,都是一種回應的方式,用這種情緒過生活,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比較好,但常能減少我們現在的平靜,這是比較確定的事。
我面對的當事人,在心理上痛苦的時候,常會想著,「到底我這樣每天生活,是有什麼意義?」
負面情緒常提醒我們,我們失落了生活的意義,這對我們來說,不見得是壞事。找出意義,生活會更有動力。然而,有了負面情緒的引導,這個微小的聲音一直在呼喚著我們要注意,我們卻置之不理,那是沒有忠於自己──這是第一件死前我們要知道的事。
「一個人如果沒有忠於自我,通常源於小時候不是問自己想做什麼,而是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
可想而知,小時候父母的教育方式,會明顯地影響一個孩子追尋自我的努力與方向。父母一直拿孩子跟他人做比較,好比較的就拿來比,最後就會聚焦在可以計量的成績,或者外在具體的行為,流於表面。至於內在的探索,什麼 是我們想成為的人與角色,恐怕就容易被我們忽略了。
認識了自己,會比較敢去追求與冒險,那是為了自我的實現,而不是逃避或安於現狀,假裝人與事都不會改變,遷就習慣而不管自己喜不喜歡。冒險就會面對恐懼,然而恐懼教導我們智慧,敢於在心理上冒險,便有機會沒有遺憾──這是第二件事。
像是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勇於改變自己,突破尷尬肯定對方,去愛一個人。愛有可能失落,但不去行動,只想等著接收,得不到愛的機會就會大得多。
愛可以是「一種『選擇』,而不是一種情緒。所以,人生活得幸福、有意 義的祕訣就是:選擇當個有愛的人,選擇去愛。」
當然,能愛人,前提是要愛自己。習慣用關愛的態度面對自己,會比較自然地這樣面對我們所愛的人。不過,在我面對的當事人之中,也有人是因為先有強烈的動機想要愛孩子,然後再學著愛自己,這也很好。用一致的態度面對人我,會活得比較輕鬆。
我們假如得不到愛,我們可以學著去愛──這是第三件事。這要回到起心 動念上下工夫,即便我們沒開口講話,大腦的自然反應,還是會每天跑出幾萬 個念頭,在跟自己對話。
所以,與其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不如選擇愛自己。想像一下,我們是要在自己心裡種一朵花,還是一株雜草?
當我們自己有了足夠的愛,付出就是一種隨手功德。能不感覺匱乏,才能體會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這是第五件事。
在心理治療領域有一種說法,負面情緒跟自我關注,有明顯的相關。
「如果你把注意力一直放在自己身上,你只會越來越不開心,但如果你有機會幫別人忙,你的心情自然就會變好。快樂,來自於幫忙和關懷。」
量力而為的付出,能夠讓自己與他人產生連結,感覺歸屬。然後副作用就是,我們能因此感覺更幸福。
這五件事,其實是五種過日子的價值觀。要找到意義、追求幸福,這五件事,又變成了五種方向,可以努力落實在生活之中。那麼,往這條路上走,就比較不會畏懼死亡。祝福各位朋友,活得朝氣蓬勃!
【推薦序】你來得及活出你要的人生嗎?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
一九九九年到二○○一年,我在安寧病房擔任臨床社工師,陪伴、協助病人及其家人,面對生命的最後一段,以及關係的告別與分離。期間,我陪許多人面對他們一生的回顧,傷心、後悔、遺憾、無奈……。
我聆聽他們對人生的領悟,許多時候,這些領悟都來自於生了病的大痛,以及回顧自己一生的追求及付出後,才發現自己過的並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極具震撼。當然,也有病人無力抵抗命運的安排及際遇,以一種認命的無奈感,沉默的走過最後一段路。
而我身為陪同他們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的人,受到的衝撞是我對生命態度、人生信念、生命意義的思考。我不禁想著,如果今天是我躺在這張床上,面對生命最後一程,什麼是我覺得重要?什麼會是我發現:天啊!原來,這一點都不重要!
我認真對待所聽到的人生領悟及感觸,我不認為他們說的和我無關。事實上,我知道,如果我一直遮蔽自己的雙耳雙眼,假裝沒聽見沒看見,或是說服自己,他們的感觸和我無關,那麼,我的人生很可能在無意識中,隨社會的主流價值汲汲營營,戒慎恐懼,唯恐自己不入流。然後,把時間浪費在沒有實質意義的地方,過一個不得不過,卻又感覺不到真實活著的人生處境裡。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我躺在某張床上感嘆及無奈,我過了一個「我不想要」的人生。
因為如此,我接續的人生,後來所做的諸多選擇,都基於是否出於真心的選擇,以及真心承擔的意志上。我的方向很確定,我要過一個無論他人認為是好是壞,我都清楚知道「這是我要的人生」。
《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的作者約翰‧伊佐,為了明瞭人一生究竟在追尋什麼,他訪問了二百多位走在人生最後一程的人,透過他們回看自己走過的一生,表達他們認為最寶貴及重要的人生意義。當然,其中許多領悟,是出自於在過去的人生時刻,那還不懂的、不面對的、不理解的,所總合而成的 「來不及」及「遺憾」。
如果,我們願意透過這一本真實的人生寫照,來回看自己,與自己的人生好好對話,你會發現,自己究竟是如何走到現在,而現在,那些困頓你的,令你疑惑的,是否來自你從未好好認識自己,認識這世界的真實?
對我來說,我的生活、工作中,那些離世的人,都在告訴我關於人生的真相:人生的「時間」不等人,它自顧自的走著,然而,能夠領略人生奧妙的人,是不會跟「時間」對抗的,他會與「時間」並肩同行,讓「時間」成為最好也最真實的夥伴,提醒著他,在那些對的時機裡,做對的事情。然後,停止幻想我們可以拖住「時間」,不要讓「時間」前進。
如果你正在找尋人生的意義,也在思考,究竟人來這世上一趟,是為了領悟什麼,學習什麼?本書將是很好的參考,讓你不只找到自己失落的某塊人生拼圖,並且知道,自己正在繪製的是怎樣的一張人生地圖。
祝福你,一切都來得及。如同我對自己的期盼。
【推薦序】這一生,值得好好過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如果今天就要離世了,你是否會微笑看待這一切?心滿意足,了無遺憾,因為這一生你發現「值得」。
與其我們對死亡憂慮、害怕、逃避。倒不如讓我們轉個念,思考該如何好好活著。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沒有非得如何不可,但卻是自己理想中,好好活著。
當然我們不需要等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回顧自己這一生。這麼做,總是充滿著賭注。或許過去沒有想過這道問題,那麼別遺憾,就是現在。此時此刻正在閱讀的你,就正好檢視自己前半生,後半生,自己可以如何過。
我們可能茫然無措,也不知該如何檢視,這一路走來的人生是否存在對錯?也會瞻前顧後,下一步,向左走,向右走,哪個方向最適合?
從別人的故事中,讓我們看見生命的各種可能性。從別人的言語中,讓我們聽見對待生命的意義。
或許我們的下一步,只能做出一項決定。但至少當我們抬起腳,準備踏下的那一霎那,可以有許多的選擇,下好離手。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不需遺世獨立,因為身旁有著許多重要的他人與事物,陪伴著我們走過這一生。
人生總是充滿著無常,這些不確定性,在有限的時間裡,卻讓生命充滿著各種可能性。而生命的奧妙,也身藏在其中。
無怨無悔,至少每一天都讓自己踏踏實實的生活過。這是理想的境界,讓我們發覺快樂的泉源,幸福的殿堂,意義的所在,事情的輕重緩急。
《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或許在我們生命之中的深處,塵封已久,已經堆積了許多年,卻無視於它的存在。令人欣慰的是,這部作品的再度出現,讓讀者有緣重新檢視自己過往的一切。
讓我們可以甩開他人所認定的重要事件,回到自己的初衷,好好思索,自己所在乎在意的究竟是什麼?
我們花了許多年,為了別人所設定的樣板而活。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不熟悉了自己。透過閱讀讓自己重拾以及追隨自己內心裡的鼓聲,舞出生命的節奏。
不做不錯,少做少錯,讓我們錯過了生命中許多的機會。鼓起勇氣嘗試,依然無怨無悔。書中許多的人生故事,作為我們支持的後盾。
我們需要愛,讓愛來滋潤我們的生命。然而我們需要重新的檢視自己所認定的愛,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愛需要學習,愛需要感受,愛需要做出選擇。
我喜歡把每一天,都視為這一生獨一無二的一天,讓自己隨時提醒好好珍惜當下的每一刻。當下,最是美好。這是我時時給予自己的提醒與註解。
施比受更有福,僅將我們所擁有的,所具備的,無論有形無形,傳遞與分享給生命中,所需要的人。而《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這本書,期待與你遇見,讓我們生命改變。
【推薦序】人生是我們每天走過的路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人生不是哪一個目的地,而是我們每天走過的路。」
這是我最近對某位朋友講的一句話,他因為家裡的事,煩心操勞,失眠疲憊,記憶力越來越糟。很多事沒辦法解決,但是照顧好自己,善用此時此刻,這是操之在己,多做一點就是一點的行動。
這是《這一生,你要知道的五個祕密》的第四件事,活在當下的概念。朋友告訴我,他真的不知道還能做什麼,我提醒他,睡眠問題可以先面對。能睡飽,心情會比較好,對於苦難也更能承受,腦力也能恢復一些。
「沉浸在人生的每一刻,不評斷...
目錄
推薦序.智者的禮物/林靜如
推薦序.五把金鑰匙/ 沈政男
推薦序.人生是我們每天走過的路/洪仲清
推薦序.請問,你有幸福的感覺嗎?/孫越
推薦序.你來得及活出你要的人生嗎?/ 蘇絢慧
推薦序.這一生,值得好好過/王意中
前言.你可以還沒老去就有智慧
第一章∥為什麼有的人能找到生命的真義,快樂地死去?
知識與智慧
我們最渴求的兩件事
在生活中實踐祕密
第二章∥長老教我的智慧
「長老」計畫
和長者談話的價值
人類的智慧之年
第三章∥人生的第一個祕密
對你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問自己三個關鍵問題
你離紅心有多遠?
如何活出真我
鼓起勇氣追隨自己的心
你會在紙上寫下什麼?
第四章∥人生的第二個祕密
保持安全,會不會離真實的自己越遠?
寧願站起來看到天空,也不要躲在桌子底下
我們不會後悔失敗,只會後悔當初沒試
遺憾躲不開,要學會如何面對
提醒你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根本沒有什麼好失去的
第五章∥人生的第三個祕密
愛是一種選擇
首先,你得愛自己
學習當一個有愛的人
你買的BMW並不會到安養院看你
人生有愛,就會感到幸福
你的選擇將影響七代
第六章∥人生的第四個祕密
活著,是一份錢也買不到的禮物
如果這是最後的日落
我們能掌控的只有現在
快樂,是要花腦筋的
第七章∥人生的第五個祕密
十分鐘VS.十小時的告別式
你不會帶走任何東西,但你可以留下……
找到自我又能忘卻自我,才是真正幸福的人
我們活在一個「借來的」世界裡
第八章∥準備告別人生的舞台
你留在這世上的最後一個影響
第九章∥最後一課:只要開始,永遠都不嫌晚
附錄1.和你身旁的長老談談
附錄2.受訪者名單
謝辭
推薦序.智者的禮物/林靜如
推薦序.五把金鑰匙/ 沈政男
推薦序.人生是我們每天走過的路/洪仲清
推薦序.請問,你有幸福的感覺嗎?/孫越
推薦序.你來得及活出你要的人生嗎?/ 蘇絢慧
推薦序.這一生,值得好好過/王意中
前言.你可以還沒老去就有智慧
第一章∥為什麼有的人能找到生命的真義,快樂地死去?
知識與智慧
我們最渴求的兩件事
在生活中實踐祕密
第二章∥長老教我的智慧
「長老」計畫
和長者談話的價值
人類的智慧之年
第三章∥人生的第一個祕密
對你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問自己三個關鍵問...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