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何時會開啟防禦機制?其實——
幾乎所有行為或想法都算作一種防禦:
在演講前清嗓子是一種防禦,說錯話之後,訕訕一笑是一種防禦,
尷尬而臉紅是一種防禦,為自己辯解也是一種防禦。
防禦機制就像心靈的一層皮膚,如果使用得當,可以幫助抵禦痛苦,
也像心理上形成的免疫功能,讓心靈不再受傷;
本書讓我們有效應對日常無法避免的心理傷害,找回自我的核心價值。
➣具MBA背景的人力資源師,36歲轉行心理諮商,立志以文字療癒疏離的現代靈魂
➣豆瓣書評4星評價,叫好叫座的年度好書;首作即引起共鳴,與無數讀者建立連結
➣中國最大心理平台「壹心理」2015最具人氣心理專欄作者獎、2021優秀諮詢師獎
➣在多個知名心理平台發表的心理科普內容與線上課程,超過500萬以上點擊次數
➣在地心理社群真摯支持——王浩威醫師專文序言,蘇絢慧、洪培芸、莊博安聯手推薦
自生命的誕生起,我們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適應環境,讓自己得以「存在」。為了適應環境,所有人都會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使用某些心理防禦機制,遠離使我們痛苦的情緒,讓我們得以繼續過好自己的生活。
貶低別人是一種防禦,拒絕接受現實是一種防禦,冷漠和迴避也是一種防禦……。
有些防禦是我們可以意識到的。而絕大多數防禦,是在我們潛意識中的;而恰恰是這些沒有被意識到的內容,塑造了我們的人格,形成了我們的人際關係模式。而大部分的情緒難題都是產生於有問題的防禦和情感的結合。
而我們在適應環境時,往往不只使用一種心理防禦方式,任何防禦都可能是當下的最佳選擇。應對情緒困擾的防禦可能是一種妥協:也就是因無法解決心靈內在的衝突,而選擇的妥協。
當我們無法處理內心的衝突與痛苦時,或者意識層面明明知道:這樣做對自己是有害的。可是還是情不自禁地強迫性重複,掉入事與願違的情境中;這或許是原來使用的防禦機制失效了。
本書深入探討了我們內在的心理防禦機制,以及如何採用更靈活、更成熟的適應方式來應對人生中種種問題。願你讀過之後,可以收穫自由、自在的人生,以及更順遂的人際關係。
本書重點:
本書舉重若輕地歸類出身處現代資本社會,在華人文化中不同個體內心的需求與渴望。書中收錄18組「內在防禦」,完整涵蓋西格蒙德和安娜•佛洛伊德起先提出最為關鍵的8組防禦機制(二人提出的原始防禦機制共15組)——回歸到精神分析的源頭,驗證了亙古不變的人性心理運作。
本書提到的「內在防禦」指的是——
⊕深入意識與潛意識,覺察「自我保護」機制:
>>面對職場、感情、生活中突如其來的情緒;理解所有反應都是自然的。
⊕有效應用科學方法,處在安靜醒覺的狀態中:
>>進一步瞭解「自身內部」的設定,在人群中感到放鬆,正面發揮潛能。
⊕化防守為積極進取,提升個人的內外在層次:
>>弱點就是優勢;親眼見證自己的獨一無二,從今往後活出精彩的人生。
♦學習將冷硬的自我保護,轉化成溫暖的內在感知
♦在地心理社群真摯推薦——(按回覆先後排序)
♦諮商心理師、作家/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作家/洪培芸
♦諮商心理師、作家/莊博安
♦心理治療師、榮格分析師、作家/王浩威
「在這一本書當中,我們幾乎在每一頁都可以看得到十分精彩的生活觀察,也許是臨床的,也許是電影或文學的,更有可能就是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的言談舉止所表現出來的。這才是最不容易的地方,也就是將理論而瑣碎的一切,用清晰和生動的文筆表現出來。」——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臺灣榮格心理學會理事長‧王浩威
「到目前為止,我們無法真正地回到過去,回到發生創傷的時間點,『人生之舟已經在時間的洪流中開出很遠了,我們卻還停留在原來刻下痕跡的地方,這其實是當年創傷刻在身體中的記憶』,我們被困在當年的記憶與應對模式中,無法適應當下的環境。任麗以豐富的案例解讀了這些現象,並給出了打破魔咒、讓創傷不再重複的方法,讓我們有了重寫人生腳本的機會。」——醫學博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督導師、知名NGO組織「春風網―心理創傷援助公益平臺」創辦人‧隋双戈
「一個人的獨立人格的形成和維護,本質上是其心理防禦機制的建立和運作。如果說人格即命運,那麼防禦機制就既是好運或霉運的原因,也是結果。對自己的防禦機制的覺察,是改變命運的最好方式之一。在本書中,任麗針對大眾讀者,探討了最常見的一些防禦,像是在我們面前樹立了一面可以映照防禦的智慧之鏡。」——武漢中德心理醫院創始人‧曾奇峰
「在這本書中,任麗女士從生活中隨處可見但不易覺察的防禦入手,進一步分析形成每個人獨特應對內心衝突的風格的成因,再到如何做出自我改變和成長,做了非常精彩的探討。本書以豐富細緻的情景為例子娓娓道來,相信你讀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張海音
作者簡介:
任麗
在四川出生成長,於華中科技大學取得工商管理碩士之後,即進入企業從事人資工作;36歲後轉向企業EAP,就此跨足心理圈。師從原中德心理醫院院長曾奇峰老師學習精神分析傳播;跟隨Nancy G. Goodman(IPA)學習精神分析及案例督導;長期接受王浩威老師的個案督導,並且參與中美高級精神分析治療師,以及中德模式家庭治療師的培訓。精神動力取向諮詢師,從業10年以來,致力於女性情感與個人成長類型議題。
國家二級(中國最高等級)心理諮詢師,心理專欄作者,心理專家。文章曾發表在《中國新聞週刊》、《央視心理訪談》、《健康時報》、《中國婦女報》、《婚姻與家庭》等期刊上。也同時是「任麗的心靈空間」公眾號的主理人。
現居深圳,在當地執業。創辦電影寫作體驗團體,5年超過1,000小時,幫助學員透過電影看自己,探索與療癒自己。平時喜歡馬拉松、閱讀、寫作、旅行。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I 心理防禦,話說從頭 / 王浩威
這些年來,心理學知識在兩岸越來越普及,以心理學角度來思考問題的態度,慢慢形成華人世界普遍的傾向,整個華人文化也迅速地心理化了。因為如此,市面上看到的心理書籍也就越來越普遍。在臺灣,從翻譯的理論書籍,到日常生活中人們感覺貼近的專題(例如周慕姿的《情感勒索》),都是相當受到歡迎的。
對於一般的讀者而言,透過哲學、心理學相關的閱讀,特別是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切入,有關心理學的知識是越來越豐富了。只是,在一般的讀者裡,既然擁有這麼豐富的心理學知識,令人感到有趣的是:在這些閱讀中,反而少了像任麗的這一本《內在防禦》。
從正統學院出身,開始學習心理學的這些專家或相關人士,在他們心理系的課程裡,「防禦機制」是任何普通心理學教科書必然介紹的重要一章;而對於一般的讀者,再透過各種訊息來源,而擁有豐富的心理學知識以後,能夠來好好有系統地理解防禦機制,其實是可以讓自己的心理學基礎更上一層樓的。
在我記憶中,臺灣過去也是有過一本這樣的書,那時在1970年代有徐靜所著作由水牛出版的《防禦機制》。現在很多人都忘記徐靜教授了,她和她的夫婿曾文星(或做曾文煋)可能是華人當中最早在哈佛醫學院精神醫學部完成住院醫師訓練的。當年他們夫妻回到臺灣,著作了不少精神分析和精神醫學初階的作品,不到一百頁的小小一冊。在當年水牛出版社的這一系列,也包括了許多當時台大醫院精神科教授的通俗著作,例如林憲教授就有好幾本著作。很可惜的,這些都沒有人好好收藏,現在也不容易找到了。
我還記得我是在台大醫院精神科住院醫師的第一年,看到徐靜教授的這一本《防禦機制》,對於她用中國成語來說明各種的防禦機制,像掩耳盜鈴等等,到現在還是印象深刻。原本十分抽象的概念,經由她這麼靈活的說明,忽然之間覺得眼前的所有人際互動都充滿了她所說的這些防禦機制了。任麗這本《內在防禦》也具有同樣的神奇效果,她言簡意賅而相當生動的舉例,讓我們看到了原本因為在前意識或無意識而看不到的這些心理運作,腦海立刻有了清楚的印象。這對於已經有相當心理敏感度的讀者而言,更能夠將腦海裡的心理知識,進一步地多了一種系統性的理解。
在精神分析理論中,防禦機制是一種無意識(或前意識)的心理操作。當一個人因為內在衝突或外部壓力所帶來的想法和感受而可能產生相當的焦慮時,防禦機制可以保護其不受到太多焦慮或壓力。這就是防禦機制存在的必要。這一個觀念,最早是由佛洛伊德在1894年〈防禦造成的神經心理症〉這篇文章中所提出來的。不過,在他生前透過臨床和書寫所建構的心靈機制裡,對於防禦機制的討論並不算太多。
真正將防禦機制成為精神分析理論重點之一的,應該是他的女兒安娜.佛洛伊德,尤其是在她1936年的著作《自我與防禦機制》。在這本書當中,她提出的防禦機制包括了潛抑(可細分為壓制或壓抑)、退行、反向形成、孤立(即隔離或抽離)、撤回(即抵消)、投射、內攝、與自己對立(轉而反對自身)、逆轉為對立面(反轉)、昇華或置換(即轉移)。將這些名詞列出來,主要是要讓讀者們知道,其實這方面的探討歷經很多演化。
到了1930年代,在佛洛伊德漸漸老去的時候,安娜.佛洛伊德所帶領的精神分析,這一次其發展強調自我的適應功能,一般也就成為自我心理學派或古典精神分析(在中國大陸經常翻譯成「經典精神分析」其實是有點不太正確的)。到了1977年,範倫特在《怎樣適應生活─保持心理健康》一書當中,將自我心理學派有關防禦機制這相關研究,全面性地回顧和整理,而進一步將防禦分類而形成了與心理發展水平相關的連續體,其中包括病態、不成熟、神經質和成熟四種層次的防禦。有關這一方面的學理發展, 從此以後也就沒有新意可言了。
任麗這本書《內在防禦》最值得推薦的就是她將這一系列的學理融會貫通,應用到我們華人世界的生活裡。在這一本書當中,我們幾乎在每一頁都可以看得到十分精彩的生活觀察,也許是臨床的,也許是電影或文學的,更有可能就是我們每個人日常生活的言談舉止所表現出來的。這才是最不容易的地方,也就是將理論而瑣碎的一切,用清晰和生動的文筆表現出來。
任麗自己本身,向來都是一個認真投入與書寫工作和心理臨床的資深心理治療師。每次和她討論一些臨床的案例,往往在她的觀察當中,可以獲得相當多的反思,從而有了許多新的理解和認識。「書如其人」——如她本人一般的一本書,舉重若輕,確實是讓人忍不住一口氣就讀完。我自己也很榮幸能夠有這個機會,為這一本書來寫這樣的一篇推薦。
本文作者是國內最負盛名的精神科醫師,有著詩人的靈魂、散文家的好筆。王浩威畢業於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曾任臺大醫院、和信醫院及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並擔任文化雜誌《島嶼邊緣》、專業期刊《醫望》雜誌總編輯;榮獲吳魯芹散文獎。文章常見於報章雜誌。目前專職從事心理治療,同時擔任臺大醫院精神部兼任主治醫師、榮格分析師、作家、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臺灣心理治療學會理事長、臺灣榮格心理學會理事長、心靈工坊文化公司發行人。
名人推薦:推薦序I 心理防禦,話說從頭 / 王浩威
這些年來,心理學知識在兩岸越來越普及,以心理學角度來思考問題的態度,慢慢形成華人世界普遍的傾向,整個華人文化也迅速地心理化了。因為如此,市面上看到的心理書籍也就越來越普遍。在臺灣,從翻譯的理論書籍,到日常生活中人們感覺貼近的專題(例如周慕姿的《情感勒索》),都是相當受到歡迎的。
對於一般的讀者而言,透過哲學、心理學相關的閱讀,特別是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切入,有關心理學的知識是越來越豐富了。只是,在一般的讀者裡,既然擁有這麼豐富的心理學知識,令人感到...
章節試閱
戀愛關係
在戀愛初期,我們往往會把自己理想中伴侶的形象,投射到戀人身上,甚至只一眼就墜入情網。正如一首歌所描述的那樣:「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我們對一個人瞭解得越少,則投射的幻想越多。
在建立關係之初,為了給彼此留下好的印象,戀人們本身會有所偽裝,再加上自己內心的理想化投射起了作用,我們眼中的戀人全是優點,甚至他的缺點也會被美化,這就是浪漫期。隨著對彼此瞭解的深入,我們會發現對方有很多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方,比如非常黏人、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不愛洗澡、吃飯總是發出聲音,等等。甚至牙膏是從上擠還是從下擠,都可能成了爭吵的焦點,二人進入了權力鬥爭的磨合期。這時理想化的伴侶形象會破滅,我們要不是覺得自己找錯了人,就是認為對方變了,總之看到的全是被放大了的缺點,再也看不到熱戀時美好的影子。
奧斯卡獲獎電影《婚姻故事》(Marriage Story)就非常生動地講述了這一幕。女主妮可被男主查理的才華所吸引,放棄了自己的演藝事業,與查理走進了婚姻。在丈夫與妻子分別列出「深愛對方」理由的清單時,丈夫眼中的妻子是善良的、耿直的、令人感到舒適的,擅長理髮、舞技超群、手臂有力,是位稱職的母親、伴侶與演員;而妻子眼中的丈夫是自信的、強大的、溫柔的、冷靜的,人生方向明確、井然有序、愛乾淨,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面。只不過,這溫馨一幕卻是發生在離婚前的最後一步——婚姻諮商中。
當兩個人為了孩子的撫養權而對簿公堂時,曾經恩愛的夫妻用了最惡毒的語言去攻擊對方、貶低對方、羞辱對方,這場面讓人看了觸目驚心。妮可眼中的丈夫變成一個對婚姻不忠、自私自利、不負責任的小人,而查理眼中的妻子則變成了一個愛慕虛榮、酗酒、多疑、無趣的女人;浪漫期完美的伴侶形象,突然在權力爭奪期,轉變成了令人厭惡的伴侶形象。
網路暴力
另外,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網路用戶的數量激增,每一熱門事件幾乎都會引發激烈的辯論,甚至是網路暴力。由於資訊不對稱的緣故,人們往往會去腦補那些未知的資訊;而那些未經證實的消息,可能就成了謠言的發源地。
比如明星們都擁有大量的粉絲,但在被高度關注的同時,他們也不得不犧牲自己的隱私,把自己的生活暴露在聚光燈下。粉絲們可能因為某個明星清純的外表而喜歡她,而明星們為了迎合粉絲的需要,也會刻意地去打造自己的人設。
不過,如果明星們的生活或者表現,偏離了原來的人設,就會引發粉絲的極度不滿甚至是聲討謾駡,那些當年力捧明星的粉絲,也可能成了摧毀明星的人。
網路用戶們同樣使用了分裂的機制,只容許明星是自己心目中期待的樣子,無法將明星當作一個有血有肉、有瑕疵的人來看待。
完美受害者
「完美受害者」就是人們希望受害者「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都是百分百無辜的,受害者沒有違反道德規範、日常行為準則的舉動,並且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傷害。
而在現實生活中,沒有人是完美的。而「完美受害者」背後的邏輯就是:假如你是因為自己的過錯受到了傷害,那就不值得同情。比如一位女性在夜晚穿著吊帶裙,走在比較僻靜的街道,遇到了壞人。有人會指責說「受害者有罪」,一個女性不應該這麼晚出來,穿著這麼暴露,還去那麼偏僻的地方;甚至認為是她自己行為不檢點、不注意自我保護,導致了犯罪的發生。他們不去譴責施暴者,反而因為受害者的不完美,而對她展開攻擊。
這實際上也是使用了分裂的防禦機制:即使是受害者也應該是完美的、全好的;否則我將全盤地否定她,甚至否認她受到了傷害的事實。
分裂的人格特點
我們通常說的多重人格,也就是在一個人身上有多個分裂的人格,這些分裂的人格彼此不相關,彼此也不知道其他人格的存在。《24個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這本經典小說,是根據一九七七年美國俄亥俄州發生的一起真實案例所寫就,這是一起著名的多重人格犯罪事件。比利小時候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的核心人格,分裂出了其他的人格,而這些人格幫助他渡過了人生中最痛苦的時刻。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著一個主人格與子人格,我們大多數時候知道自己這種不同人格的存在。比如有人在上司面前是卑躬屈膝的、極力討好,但在對待他的下屬時卻惡語相向、極力貶低。這其實是將自己在上司面前被壓抑、被羞辱的部分,通過貶低下屬、對下屬發火的方式發洩出來。這裡表現出來的兩個人格就是非常分裂的。
如何應對分裂的心理機制
這世間的萬事萬物,其實都是一個整體;就像硬幣的兩面,我們不可能只取正面而拋棄反面;因為沒有反面,正面也就不復存在了。
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塑造了人格面具與陰影這兩種原型。「人格面具」即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戴上了一個面具,隱藏了真實的自己,以達到被他人認可的目的。而「陰影」則是我們不希望成為的樣子,或者我們恐懼、厭惡、憎恨自己的部分。
越是陰影的部分,越需要被看見、被理解、被接納。
如果我們知道這個世界本身,由正面和反面組合而成,並且事物有正面也必然有反面,我們就會嘗試去探索反面。這是邁向整合的第一步。
整合的第二步,是對這個世界保持開放與好奇的態度。當我們被囿於自己狹窄的世界中時,就如同井底之蛙,易鑽牛角尖、走極端,不願接收與自己的世界觀相異的資訊。而如果我們帶著好奇的態度,就會發現世界是多元的,人性是複雜的,此時我們才有機會理解差異。系統論認為:差異就是資訊,這些資訊可以讓我們走上一個臺階,看見事物的全貌。
第三步,帶著整體性思維在生活中實踐。
我舉個例子來幫助大家理解,我們如何利用整體性思維來解決家庭中的問題。一對夫妻因為經常爭吵來到諮商室,他們要解決的正是爭吵問題,因為他們認為這會影響夫妻感情及孩子的成長,並且可能導致婚姻破裂。悖論干預是在與這個家庭建立信任關係後,佈置一個看似有些荒誕的作業:夫妻回家進行吵架練習,每週必須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吵架,並且至少要吵一小時以上。
我們通過鼓勵他們吵架的方式,讓他們變得有心理準備、有意識地吵架。帶著理性,他們或許就能吵出點名堂來。甚至,他們還可以在吵架時把對話錄下來,在吵完架情緒平息後再去溝通、討論吵架內容。他們逐漸發現,原來吵架並不一定會破壞關係,還有機會增進對彼此的瞭解,發洩完情緒後,夫妻的溝通反而變得更順暢了。
整合是我們一生的成長議題,你看到了一個你痛恨的人身上其優點,是一種整合;你接納自己不完美、不完整也是一種整合。通過整合,你可以更理性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整合之後,我們會變得更完整、更圓融,也更能適應環境。
人類本能驅力的「退行」
力比多(libido)是佛洛伊德首先提出來的,所指的是人的本能驅力,也就是性驅力(愛和生本能)。佛洛伊德認為,人一生所追求的是性驅力之滿足。而根據滿足的不同方式,人的一生可以被分為五個階段:口腔期(〇到一歲),肛門期(一到三歲),性器期(三到五歲),潛伏期(五到十二歲),以及兩性期(十二到二〇歲)。
「力比多退行」就是指人在任何時期都可以把他們的功能轉變(或者退化)到一個較早的時期。
生了第二胎的媽媽會發現,原來早就不尿床,五、六歲的大寶又開始尿床了;看到媽媽給二寶餵奶,大寶也想湊上去吃一口;或者已經分床睡了,家裡有二寶後,大寶晚上會突然害怕,想要跟媽媽睡,還整天想黏著她。
這些都是大寶因為害怕失去母親的愛與關注,而做出的退行性反應。一般來說,處在性器期(三到五歲)的幼兒,是可以較好地控制自己的大小便的,尿床實際上是退行到了開始學習控制大小便的肛門期(一到三歲);已經斷奶的孩子突然要吃母乳,這個行為是退行到了更早的口腔期(〇到一歲);即通過口唇感知世界,通過口唇與媽媽進行交流。
當幼兒有了這些退行性行為時,父母要多陪伴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在兩個孩子的家庭中,在照顧二寶的同時,要對大寶給予同樣多的關注,甚至是更多關注,比如單獨帶他出去玩半天,給他一個特別的禮物等。因為大寶在二寶出生以前,有過獨佔父母的時光,二寶的出生剝奪了他獨占父母、獨自享有父母愛的權利;這種喪失感會讓大寶焦慮和不安,所以才出現了退行性行為。
在成年人身上也會有「力比多退行」的現象。比如抽煙等成癮行為,也是人格中的某個部分,退行到了口腔期,渴望通過這種行為來緩解焦慮。類似退行性行為包括:大學女生會拿著奶瓶式的水壺喝水;成年男人在焦慮時,會不自覺地將手指放到口中去吸吮等。
自我(功能)退行
這種退行是指一個人本來具有某種自我調節的能力,但在某個情境中卻突然喪失了。這種喪失包含了情緒調節的能力、對事物的判斷能力、人際溝通能力、言語表達能力,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等。
處在熱戀中的情侶,很容易出現這種自我的退行,本來很獨立的人會變得特別依賴他人。比如有位女性在外,是一個雷厲風行的職業經理人,管理著幾十人的團隊,但在家裡卻完全處於一種很無能的狀態,家務一點也不會做,做飯會把手燙傷,切菜會把手割傷,老公不得不包攬所有家務。在職場上,她是非常獨立的女性,但是在家裡,她扮演了一個需要被人照顧的角色。這種自我功能的退行,是她保護自己的方式;因為如果在工作結束後,再將家中瑣事扛到肩上,她可能會吃不消。當然,前提是她要有一個好老公,願意配合她的退行。
而「被愛情沖昏了頭腦、被愛情蒙蔽了雙眼」,實際情況,也是一種自我功能的退行。在愛情中,有人會因為過於迷戀另一個人,完全失去判斷力,做出一些令自己都匪夷所思的事。事後冷靜下來,才發現當時有多衝動。
還有些人,會在喝酒前後判若兩人:他們醉酒後會發酒瘋,又哭又笑,非常吵鬧,就像個孩子一樣,言語行為不受控制。這也是一種在特殊情境下的自我功能退行。醉酒後,超我放鬆了警惕,把社會規則、面子等都拋到了腦後,讓比較原始的本我肆無忌憚地出來表演,甚至會借著酒勁發洩自己積壓已久的不滿,表現得非常失態,酒醒後他們則會後悔不已。
另外,「空想家」們也有類似的退行行為。他們喜歡用思考來代替行動,來防禦自己的無能,以及保護誇大性的自體。他們會想像自己能做很多大事,比如開公司、賺很多錢……但實際上,他們連一個簡單的工作都做不好,卻常常抱怨沒有機會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華。
否認:對客觀發生事件的視而不見
否認是指我們對客觀發生的事件視而不見,包括意識和潛意識兩個層面。
在意識層面,我們知道這是客觀現實,只是我們暫時不願意去面對,需要一個緩衝期才能開始逐漸接受現實,這是處於精神官能症程度的患者,或者健康人群的正常表現。
美國心理學家伊莉莎白‧庫伯勒-羅絲提出,悲傷會經歷五個具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
第一步就是否認。當聽到親人離世,人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怎麼可能,昨天我才跟他通了電話」。人們還會去尋找他沒有死亡的證據,去他常去的地方,保留著他的座位,甚至吃飯時會擺好他的碗筷,等等。
第二步是憤怒。「為什麼會是我?」此時我們會感到命運的不公,有想要報復社會的衝動。同時,也會對離去的親人,居然沒有告別,就將自己拋下而感到憤怒。
第三步是討價還價。我們內心會非常矛盾,期待奇跡出現,親人能回來,同時也在隱隱覺得這不可能。我們內心極度掙扎與矛盾,在接受現實與不接受現實之間徘徊。
第四步是沮喪。此時我們會感到絕望、憂鬱,感覺生命沒有意義,情感麻木;甚至想要追隨死者而去,產生強烈的自我攻擊心理:我最愛的人離我而去,為什麼我還要活著?同時,還會對自己的存在抱有自責和內疚感。
第五步是接受。經歷了上述階段,我們會在傷痛中成長,學會自我關照,並且重新找回了希望。比如,相信離去的親人在天堂,會希望自己能好好珍惜當下的生活,好好度過這一生。雖然失去了親人,但親人的愛卻並沒有消失。每當自己沮喪時,總能回想起親人曾經給予自己的溫暖,這會支持自己繼續前行,自己從未真正孤單。
否認情感
前文對於否認現實或者幻想進行了解釋,這些行為通常基於事件是否真實發生,當然這也包括人們的心理現實。實際上除了否認事件或者事實,人們常常還會使用否認情感的方式來防禦一些令自己痛苦的感受。
否認情感其實也是一種情感隔離,逃避面對自己在事件發生後應該有的正常情緒反應。
一位女性在母親去世後,從深圳返回家鄉料理後事。她是家中的長女,很多事情都需要等她回家定奪。進家門後她就一直忙著安排事情,幾天都沒有合眼。在母親下葬、送別來奔喪的親人後的一週,她返回了工作崗位,並且立即投入了繁忙的工作。這種無縫銜接,讓她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母親的去世,對她來說意味著什麼,也壓根沒有時間去體驗悲傷。
她也對自己平靜而麻木的表現有些吃驚,按理說,對於深愛的母親的離去,她應該十分悲傷,可是她否認了自己的悲傷,還慶幸自己沒有因為這件事情受到打擊而影響工作。
三個月後,因為一次工作上的失誤,她被一位上了年紀的女上司批評,當時她崩潰了,在辦公室裡號啕大哭,非常失態,她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會有如此強烈的悲傷的感覺。後來在心理諮商中,她才意識到,原來那是失去母親的悲傷。女上司只是在當時被移情成了母親,被批評讓她感受到了被母親拒絕和拋棄,「母親的離世」在現實層面就是拋棄了她。在職場的情緒崩潰,讓她終於有機會停下來,去體驗悲傷,去完成對母親的哀悼。
否認的類型
當我們談到否認這種心理防禦機制時,我們不得不提到精神分析領域的先驅人物,也就是佛洛伊德最鍾愛的小女兒安娜‧佛洛伊德,她針對否認,總結了下面四種否認類型。
第一種:本質否認,也就是否認現實,即使在有大量證據證實現實之存在的情況下也是如此。這個部分應該和我們前面談到「那四個象限中」的情形是有所重合的,其包括了意識與潛意識兩個層面。
第二種:行動上的否認,也就是通過行為象徵性地表達那個令人討厭的事情根本不是真的。比如,一位女士在相親網站上與一位看起來條件非常優越的男士相識,而後一週他們開始頻繁地約會,男人對她殷勤有加,她也以為自己終於等到了愛情。
後來,男友以臨時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向她借錢,她雖然聽說過類似的詐騙事件,不過她仍然毫不猶豫地,把錢轉給了對方。即使對方並沒有按期歸還第一筆欠款,她還是按照男友的要求,又給他轉去了第二筆、第三筆錢,直到有一天再也聯繫不上對方,她才如夢初醒。她通過行動一次次否認了自己的懷疑,否認自己失去了判斷能力,否認了自己被欺騙的事實。
第三種:幻想中的否認,也就是堅持錯誤的信念來迴避面對令感到恐怖的現實。比如,一個從小被親生母親虐待的女孩,內心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世界上所有的母親都是愛孩子的。雖然當年母親如此虐待自己,即使自己長大後身上還留著當年被虐待的傷痕,她仍然堅信自己是被母親疼愛的小孩,堅信當年母親毆打自己,也是出於對自己的愛。她實際上否認了這樣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上的確有不愛孩子的母親,她們沒有做母親的能力,甚至根本不配做母親。
第四種:言語上的否認,也就是利用一些特殊的字眼,使你相信現實的虛假。有句諺語說,謊言重複了一百遍,也就成了真理。通過不斷地重複特殊的字眼,我們也會逐漸相信一些虛假的事實。
在尋找戀愛對象時,我們也可能會遇到所謂的「渣男」、「渣女」他們從來都不把自己說過的話當作一回事,或者很少履行承諾。可怕的是,在關係中總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我們常常把對方的甜言蜜語當真。可當你去質問他:「你不是答應過我下班後來接我的嗎?」對方會用否認去回應:「我說過嗎?」或者說:「你怎麼總是把情話當真呢?」結果最後搞得好像反而是你做錯了事一樣。
否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首先,否認會讓人活在自己編織的幻想中,而不去面對現實,沒有真實的存在感,也無法擁有真實的關係以及真實的人生。活在幻想中,會讓一個人的現實人際關係變得非常糟糕。曾經有一位家庭主婦迷上了韓劇,她看到劇中的男主人公不僅長得帥、富有,而且性格也溫柔體貼,漸漸地,她開始幻想自己也應該被這樣的男人愛著,隨後看自己平凡的老公愈來愈不順眼,甚至差點兒鬧到離婚。
其次,否認會讓我們總是感覺事與願違,總有強烈的挫敗感。否認會形成一種與願望相反的作用力,讓我們總是得不到自己渴望的東西。比如孩子通過努力考了一個不錯的分數,興高采烈地想與媽媽分享自己的喜悅,結果媽媽面無表情地指責孩子說:「考這麼點兒分數就沾沾自喜了?你離第一名還差著十萬八千里呢!」孩子期待得到媽媽的肯定,媽媽卻總是用否定的語言去打擊孩子,孩子就會覺得,無論自己多麼努力都無法讓媽媽滿意。這種被否認的挫敗感可能會讓孩子一生都在努力追尋他人的認可,無法忠於內心想法。
如何面對否認
面對否認時,我們應嘗試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情。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我們周圍的現實是我們自己建構出來的,而建構的過程中必然存在某種主觀性。這有點像盲人摸象,我們每個人感知到的大象只是其一部分,當然這個部分是我們感知到的真實。假如每個摸象的人都能同時吸收其他人的資訊,不斷地評估判斷和總結,也許就可以拼湊出大象的全貌。
無論是否認現實還是否認情感,我們都有機會在關係中獲得回饋。當然,這可能會跟我們的認知或者感知系統發生矛盾與衝突。當外在衝突或者內在衝突出現時,我們需要有所覺察,問問自己:「真相真的是我看到的那樣嗎?」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自己經常說「不」的時候。你可以把這當作一個遊戲,看看你一天中會在什麼時候不自覺地說「不」。通過觀察自己和他人,也許你可以瞭解他人在意的以及自己在意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俗話說,你越強調的自己擁有的,其實越是你沒有的,也是你最在意的部分。假如有個人不斷地在你面前說,我這個人一點兒都不在乎錢。你可以仔細體會一下,他是不是反而特別在乎錢?
最後,當我們遇到那種習慣「否認」的人,該怎麼辦呢?
當然,我們可以嘗試去理解他。也許他過去的成長經歷中有著某些創傷,他難以去面對這些令自己痛苦或者難堪的部分。不過,假如在與他溝通時,他總是否認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你不斷地澄清,他不斷地否認,最後你會發現跟這樣的人講道理根本就行不通。如果你無法說服他,那你應該在放棄和遠離中做出選擇,因為他的胡亂攪和,可能最終會讓你對自己產生深深的懷疑。
戀愛關係
在戀愛初期,我們往往會把自己理想中伴侶的形象,投射到戀人身上,甚至只一眼就墜入情網。正如一首歌所描述的那樣:「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我們對一個人瞭解得越少,則投射的幻想越多。
在建立關係之初,為了給彼此留下好的印象,戀人們本身會有所偽裝,再加上自己內心的理想化投射起了作用,我們眼中的戀人全是優點,甚至他的缺點也會被美化,這就是浪漫期。隨著對彼此瞭解的深入,我們會發現對方有很多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方,比如非常黏人、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不愛洗澡、吃飯總是發出聲...
目錄
推薦序I 心理防禦,話說從頭/王浩威
推薦序II 瞭解防禦,解放自己/隋双戈
第1課 前言:什麼是心理防禦機制?
PART I 不成熟的防禦機制
第2課 投射——生活中無處不在「想像的他者」和「以己度人」
的自我觀點
第3課 退行——一種創傷性的回歸
第4課 分裂——非黑即白、你死我活的戰鬥
第5課 否認——對客觀發生事件的視而不見
第6課 強迫性重複——固執不斷地重複創傷經歷和體驗,
甚至傳遞至下一代
第7課 反向形成——本應恨你,反而討好你
第8課 症狀——用軀體病徵防禦痛苦的情感
第9課 貶低——誇大的自我,看誰都不順眼
第10課 理想化——用幻想彌補現實中的不足
PART II 成熟的防禦機制
第11課 情感隔離——冷漠是對炙熱情感的防禦
第12課 迴避——焦慮型V.S.低安全感伴侶的追逃模式
第13課 壓抑——遏制內在的慾望以避免失望
第14課 認同——為了融入某個群體,或者希望被認可而接受他者
第15課 合理化、理智化——用過度分析與解釋來迴避情感
第16課 自我功能抑制——使不出來的功夫,無意識地阻礙成功
第17課 被動——拖延或無法行動,將自我管理讓渡給他者
第18課 假性獨立——對信任、依靠他人的恐懼之防禦
PART III 昇華:一種更高級的防禦
第19課 幽默——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第20課 藝術表達——開啟右腦的鑰匙,平衡感性與理性
第21課 其他防禦的昇華——創造更多「個性化」的方法
PART IV 讓你的防禦更具適應性
第22課 識別自己的防禦機制――看見即改變
第23課 防禦機制的鬆動與改變――尋找更具適應性的方法
第24課 一個生命故事――保護自己不受傷
後記:走出自己的玻璃城堡
參考文獻
推薦序I 心理防禦,話說從頭/王浩威
推薦序II 瞭解防禦,解放自己/隋双戈
第1課 前言:什麼是心理防禦機制?
PART I 不成熟的防禦機制
第2課 投射——生活中無處不在「想像的他者」和「以己度人」
的自我觀點
第3課 退行——一種創傷性的回歸
第4課 分裂——非黑即白、你死我活的戰鬥
第5課 否認——對客觀發生事件的視而不見
第6課 強迫性重複——固執不斷地重複創傷經歷和體驗,
甚至傳遞至下一代
第7課 反向形成——本應恨你,反而討好你
第8課 症狀——用軀體病徵防禦痛苦的情感
第9課 貶低——誇大的自我,...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