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風格的不是藝術家、設計師,而是這個「社會」!
風格的褪燒是另一個大型社死現場
經典沒有不敗,是時機對了,才有回歸的可能
在巴黎世博會一舉成名的Art Deco,竟在美國走花路,因經濟風暴而失聲;
「流線型」簡約風格卻因經濟大蕭條誕生;
藝術設計發聲權往往是歐洲,但在二戰後,美國終於有自己第一個藝術風格,抽象表現主義……
羅蘭巴特的符號學,替後現代設計升級思想;
21世紀風格的轉變,關鍵點在2011.9.11那場世界級事故…
* 風水輪流轉,風格也會輪迴重生 *
那些歷史上高聲量的風格,當無法有效代表社會的價值和情感時,便注定走向衰亡,但它們並非真正消失匿跡,多半暫時潛水,等待適當時機,重新造形返回主舞台。
如同本書作者 ─ 前輔大藝術學院院長馮冠超,現任輔大應美系所專任教授,提出六大風格假說,一一檢視人類有史以來,東西方文化藝術設計風尚養成,是如何受到社會制約,為藝術設計風格取向解密,發現在相似背景時代下,也會孕育相似風格。
* 誰是風格的吹哨者 *
作者一語中的,點出操弄潮流風向的,向來不是藝術家或設計師本人,而是經濟貧弱的國家斷無成為風格領頭羊的可能。好比達文西之所以撐起義大利文藝復興一片天,是背後資產階級傾力撐腰;巴洛克之所以風靡,是路易十四帶頭,成了全民運動。遑論為何日本浮世繪影響西方藝文,甚至自1945年後,美國幾乎掌握大部分藝術新觀念與新類型,這一切無非經濟與社會說了算。
有意思的是,如果2011.9.11轉動了21世紀風格齒輪,風格的變動有10年一轉傾向可能,下一個風格變異的時間點會在何時,又做何改變,值得隨著本書一探究竟。
商品特色
21世紀似乎人氣更勝以往的簡約風,若穿越到1900年也能是爆款?時尚界的香奈兒女士,離開創牌的1920年代,還能創造同樣奇蹟?90年代風行建築、時尚的解構主義,若不是在本命年,是否持續興旺?
一本跨越藝術、設計、建築與時尚領域的風格設計專書,別於傳統藝術史概論,改從經濟、史學與政治、社會學角度,為風格潮起潮落重新定義。
作者簡介:
藝術文化點評人 馮冠超
前輔仁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現職輔大應美系所專任教授、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副理事長。設計學博士,深耕東西方藝術設計文化與相關史學,洞悉風格演變,曾出版《設計與生活美學》、《設計概論》、《中國風格的當代化設計》等專書。作者更從跨學科角度,發現氣候變遷也會干擾風格的流行,史上的氣候災難帶來文化危機,堪予當代借鏡!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跨界清流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
琉園、琉璃工房創辨人 & 八方新氣創辨人兼設計總監 / 王俠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教授 / 王行恭
王明嘉視覺設計事務所負責人 / 王明嘉
前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 藝術史學博士 / 周功鑫
台南市美術館館長 &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 / 林秋芳
前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 & 明志、長庚科大校長 / 林榮泰
宏碁集團創辦人 & 榮譽董事長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 施振榮
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院長 & 兩岸文創產業高校研究聯盟理事長 / 范周
法藍瓷總裁 &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事長 / 陳立恆
自由落體設計暨東裝時代創辦人 & 總統文化獎獲獎人 / 陳俊良
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 & 藝術史學博士 / 陳貺怡
頑石文創開發顧問創辦人兼創意總監 / 程湘如
名人推薦:跨界清流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
琉園、琉璃工房創辨人 & 八方新氣創辨人兼設計總監 / 王俠軍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教授 / 王行恭
王明嘉視覺設計事務所負責人 / 王明嘉
前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 藝術史學博士 / 周功鑫
台南市美術館館長 & 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教授 / 林秋芳
前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董事長 & 明志、長庚科大校長 / 林榮泰
宏碁集團創辦人 & 榮譽董事長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 施振榮
北京京和文旅發展研究院院長 & 兩岸文創產業高校研究聯盟理事長 / 范周
法藍瓷總裁 & 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理...
章節試閱
荷蘭黃金時代 文化跟著經濟起飛
17 世紀的荷蘭10 只有 150 萬人口,土地面積僅臺灣的 5/4(1.15 倍),但卻壟斷全球貿易額的一半以上。荷蘭是當時的海上第一強國,其所擁有的海外領地包括好望角、印尼、巴西、紐西蘭、紐約、臺灣⋯等,將勢力幾乎伸向世界每一個角落。
首都阿姆斯特丹成了 17 世紀世界經濟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區。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一幅名畫記錄下這個「黃金時代」:「阿姆斯特丹女神」端坐畫面中心,身後千帆林立,眾人環繞著祂,周圍堆滿來自東方的貿易貨品;祂的右手放在地球上面,彷彿宣告:「這個世界是屬於我們的!」。在這個當時不到 20 萬人口的城市,竟同時有 1,000∼1,500 萬件油畫在流通交易;這是何等可怕的文化力量!荷蘭當時在商業、藝術和科學諸領域居世界領導地位、識字率與儲蓄率不僅為歐洲第一,在西元 1600 至 1800 兩百年間,荷蘭的人均 GDP 一直穩居世界第一。荷蘭的黃金時代(Dutch Golden Age)以強盛的經濟實力,推動文化藝術飛速提升。
其實 16 世紀前荷蘭的人均 GDP已躍升為世界前三, 十分富庶, 已產生如波希(H. Bosch C.,1450 ∼1516)、布魯格爾(P. Bruegel,1525/30 ∼ 1569) 等傑出藝術家。在《享樂的花園》一畫,波希善於使用寓言象徵與符號,展現出高度原創性與想像力,被認為是超現實主義的重要啟發者。而布魯格爾(P. Bruegel)《瞎子帶瞎子走路》亦以隱喻象徵傳達出巨大的心靈力量。荷蘭在步入歐洲首富的路程中,藝術文化的火花已然璀璨展現,作品多引起注目並產生共鳴。
仔細審視荷蘭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其位於波羅的海與大西洋兩條國際線路的交會點,便於進行全球性貿易;至 17 世紀中葉,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全球15,000 個分支機構、16,000 艘商船;在南荷蘭省的台夫特(Delft)港,迄今仍清晰可見當年中國瓷器貿易影子。台夫特後來還自行研發中國風青花瓷,稱「台夫特瓷」(Delftware),一度風靡歐洲。
不過大家可能留意到荷蘭的畫作極少歌頌政治、宗教的題材,只見普羅平民、行會成員,甚至酒館行樂等題材,與當時其他國家不太一樣。原因出自16 世紀初宗教革命後,荷蘭接納在其他國家受到壓迫的新教徒帶著新技術、新知識與資本遷移過來;這股積極的知識活力使荷蘭創造出世界第一個股票交易所(1608 年成立,比紐約早了300 年)、第一個現代銀行及信用體系(1609);他們創立聯合股份公司來籌集資本,將股市交易、期貨買賣、銀行、保險業、信用制度等近代資本主義模式有機地整合成一個金融體系,由此帶來爆炸式的財富增長,締造一個稱霸全球的商業帝國。
這種豐裕的生活使得人人喜歡藝術,每個階層的家裡都有油畫,藝術市場異常蓬勃;一個普通小市民都願意投資藝術品買賣,更遑論收入豐厚的醫師公會成員聘請畫家為自己畫張「群像」留念( 如林布蘭的成名作《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許多家居生活畫作中出現的地圖、地球儀,皆表示當時荷蘭以航海貿易發財致富的時代背景。
他如哈爾斯(F. Hals)所畫的市井人物,都是情感深厚之作。是以在荷蘭大量油畫作品中,普通的市井人民、甚至他們的情感慾望反成為藝術殿堂的主角。17 世紀荷蘭藝術黃金時期,讓我們看到真實的中產階層及繁榮富麗的荷蘭社會,在富裕中讓生命的平凡昇華成為一種神聖寧靜之美。
馬克思曾評價「1648 年的荷蘭已達到商業繁榮的頂點」,這個說法可由一幢偉大的建築─阿姆斯特丹市政廳來證明。1648 年達於顛峰的荷蘭人用了 8 年時間、70 噸黃金營造了這幢無與倫比的市政建築,只有正在創造歷史的國家,才有這種追求不朽的野心;這幢建築物正是一個時代現象的載體。但歷史始終輪迴著,1688 年英國爆發光榮革命,荷蘭威廉三世應英國議會邀請去保護其宗教自由,彷彿也將霸權轉到了英國;加上國土太小經不起多年戰爭,荷蘭的經濟實力乃快速下降,失去海洋貿易主導權,從而淪為二流國家,荷蘭的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
再回首看看 19 世紀末的荷蘭,由於失敗的工業化進程,經濟受到重創,荷蘭的藝術竟同時產生了遲滯現象;當時阿姆斯特丹的印象派較之巴黎足足落後 20 年。文化可以伴著經濟飛,也可以伴著墜落,經濟的影響力著實可畏。
<風尚大有來頭>
林布蘭與維梅爾畫風反映荷蘭富庶生活
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1606 ∼ 1669)是荷蘭顛峰時期首屈一指的畫家;然而一幅為阿姆斯特丹射手連隊所作的群像畫卻使林布蘭聲譽大跌;他一改以往尊卑順序原則,創造出革命性「舞台化」的效果12,畫作充滿活力、技巧十分卓越。固然此畫未令委託人滿意,但更見證了林布蘭不落俗套的藝術表現和他離經叛道的藝術天才。
另一位經典人物,維梅爾 (Vermeer,1632 ∼ 1675),其作品更是真實客觀地呈現荷蘭富庶與世界性:在《倒牛奶的女僕》畫中有著豐腴身材與粗壯手臂的女僕,凸顯出即連社會底層的人民也衣食無缺 。順道一提維梅爾經常使用「台夫特藍」入畫,成為個人特色,台夫特正是他的家鄉,至今該地仍常以青花瓷為文創品設計的題材。
荷蘭黃金時代 文化跟著經濟起飛
17 世紀的荷蘭10 只有 150 萬人口,土地面積僅臺灣的 5/4(1.15 倍),但卻壟斷全球貿易額的一半以上。荷蘭是當時的海上第一強國,其所擁有的海外領地包括好望角、印尼、巴西、紐西蘭、紐約、臺灣⋯等,將勢力幾乎伸向世界每一個角落。
首都阿姆斯特丹成了 17 世紀世界經濟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區。阿姆斯特丹歷史博物館一幅名畫記錄下這個「黃金時代」:「阿姆斯特丹女神」端坐畫面中心,身後千帆林立,眾人環繞著祂,周圍堆滿來自東方的貿易貨品;祂的右手放在地球上面,彷彿宣告:「這個世界是屬於我們...
推薦序
風格背後那隻看不見的手(導讀)
不論你是否讀過經濟學,一定聽過「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這句話,這是由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於1776 年在《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一書中所提出。此話被廣為引用,影響後世深遠,亞當斯密因此被譽為「經濟學之父」。如果說牛頓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把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工業革命的大門,亞當斯密則是揮動一隻看不見的手,為工業革命的推進締造新的經濟秩序,英國終成日不落帝國。
同樣的,藝術設計風格也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幕後引導,會讓不同時代的風格達到「最適境界」。我們認為風格是由整個社會的需求進行選擇,這種「社會因素」正是調節文化風尚的那隻「看不見的手」。誠如畢卡索所說:「藝術是什麼?藝術在很大程度看,是社會的影子」。中世紀藝術的虔誠弘道、文藝復興的人本光輝、印象主義的自由放縱、現代主義的冷漠嚴謹、後現代藝術的離經叛道…藝術一路走來其實就在映射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是對社會本質的有機理解、是表現形式上自發的秩序。
拉斐爾不敢想像德拉克洛瓦、德拉克洛瓦不敢想像梵谷,而梵谷更不敢想像波洛克;因為他們所在的時代不允許他們這麼想。德拉克洛瓦只能存在於 19 世紀,他們的藝術在那個所屬時代才能成形、才會發光。
一件藝術設計作品的價值從來就不在它本身,而在於它所背負的時代承載與故事;亨利摩爾(H. Moore)曾說:「藝術是對生活直接感受的再現。」學者斯威伍德(A. Swingewood)則說:「文化藝術反映特定的社會狀況」,藝術是一種積累,與其說它是藝術,毋寧說它是「歷史」。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風格有著不同的社會承載,不同的時代載體產生不同的藝術形式;所以法國的聖母院與中國的岳陽樓比不了,即使同一民族,不同時期的「清明上河圖」和「富春山居圖」也是比不了的;因為它們各自承載其時代的「因素負荷」;他們都從作品中錘煉出新時代的新價值。
因此我們認為,催生風格的不是藝術家或設計師,而是這個社會,是我也是你。風格就像市場經濟,它的走向在供求機制、競爭機制等相互作用下,由一隻「看不見的手」推動著生產者( 作者)和消費者( 觀者)在當時的社會價值觀下做出決策。
傳統「風格史學」的迷障與轉變
「風格」現象本就存在、自古有之。譬如《後漢書.馬廖傳》曾敘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用以描述一種高聳的髮髻風格在東漢的流行狀況。但「風格」(Style)一詞到 16 世紀文藝復興後才漸為人們意識與認知,開始崇信藝術風格並尊重人類的個性解放。到18 世紀,風格概念被定義為「藝術所恆定的某種樣式」;19 世紀中葉,則作為一種「方法論」,並成為藝術史學基礎的中心概念。
法國有句婦孺皆知的格言「風格即人」,意指從「風格」可見一個人的思想品德、性格特徵;黑格爾延伸闡述道:「風格可見人格的特點。」藝術家由於不同的生活經驗、情感傾向、審美角度及其個人涵養而形成自己的風格,這都不容否認;但是個人風格脫離不了大時代的制約;人們活動在特定的時代氛圍中,他們的作品都具有此一時代和社會範圍內的審美趣味和審美時尚。
但長期以來風格史學的論述方式一直存在著「制式化」概念的弊病,譬如在《現代設計先驅:從莫里斯到葛羅佩斯》一書中高舉「現代主義」為理想的終極完美形式;或以設計菁英為歷史主軸⋯等侷限性思考,均造成風格史學研究的危機。其次,在 19 世紀以嚴謹的「科學性」為西方傳統史學樹立典範的「蘭克學派」也面臨挑戰。德國史學大師蘭克(L. von Ranke,1795 ∼ 1886)強調「眼見為憑」,他曾說:「過往史學中太多『神話』,是最強勢歷史學派始祖。」他的科學務實態度雖然使歷史學研究走上專業化的道路,但是當佛洛伊德(S. Freud,1856 ∼1939)用「精神分析」進行歷史研究、美國史學家魯濱遜(J. H. Robinson)也呼籲「跨學科」研究的史學革命時6,蘭克學派的思維就顯得不足;因為,很多的「事實」是肉眼看不見的。
以史學與經濟社會論點視角探究風格的成形始末
在歐洲北方文藝復興的德國藝術家杜勒(A. Durer,1471 ∼ 1528)的一幅木板油畫作品《四使徒》(The Four Apostles)中,四使徒分別代表了人類的四種體質( 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憂鬱質),他們臉部表情所隱射的四種不同的情緒與個性,正和這四種體液相呼應。「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 Oath)在其《論人的本性》一書中說:「這四種液體形成了人體的性質,人的痛苦是由於這四液不適當的比例所導致;這四液的搭配也決定了人的氣質。」 此言闡明了「潛在特質」對個人前途發展所隱含的意義,而這些「看不到」的東西卻是傳統史學研究所忽略的重要影響。
又譬如歷史上認為 16 世紀初的「宗教革命」是由馬丁.路德(M. Luther,1483 ∼ 1546)所發起─這是從無疑義的普遍認知;但是法國歷史學家費弗爾(L. Febvre)卻運用社會學和心理學研究分析發現:當時的德意志社會早就普遍積壓了不滿的情緒;而宗教革命可以解釋為是一個德國群體以「反社會」的衝突與宗教觀念之間的「相互作用」。路德的行為或許只是觸發革命的一根火柴棒,而社會積累的能量才是歷史事件的主角。費弗爾從「集體心態」的角度來闡釋宗教革命,不啻是史學研究的一大轉向。
此一轉向乃是從事件「表象」轉向到「內在」環境,從「敘事」方式轉向到「分析」方式,將史學研究的重點從個人心理轉移到了「社會心理」;這個轉向對風格史學的研究也起了震聾發聵的作用。史學家不再把人的心理看作解釋人類行為的始終不變的、固定的基礎,而是看作社會環境中的一個「側面」,必須同這個歷史背景下其他所有的側面一樣予以解釋。這也將成為我們研究風格形成原因的基礎與視角。
本書的架構是先從我們最熟悉的年代 — 21 世紀談起;世紀伊始,藝術設計風格又發生轉變。透過說故事的方式將本世紀風格轉變的過程、事件,及新風格面貌一一說明。第二章「主流之所以主流」則驗證了歷史上各大「風格創始國」的能量( 至1900 年),探究其政治及社會背景,尤其著重在「經濟能量」上。最後結果呈現了難以想像的「對應關係」,幾無例外。
緊接的章節則以「逐年」論述方式探究20 世紀、人類藝術設計史上極為輝煌的100 年,也是人類史上最波瀾壯闊的百年。這是前所未見的寫法;其目的是讓讀者更清晰地理解風格是如何在「社會制約」下一步步演變,包括哲學思維對風格的影響。最後針對前述東西古今整個歷史現象的驗證後進行論辯與歸納,提出六項「風格形成假說」。另以「後現代」風格為研究對象,經數據實證統計,發現歷史上「風格特質」相似者,在「時代精神」上亦有極高的雷同性。最末,補述了「唯物」、「唯心」與「心象」立場的影響,並說明「風格未來學」的重要。
本書的書名《風格_ 社會性死亡》,清楚指明了風格的生死往往是一場社會和時代的審判。當今我們談論「社會性死亡」,談的是一種深刻的失落,一種被忽視、被孤立、被拋棄的感覺,這不僅僅存在於個人的命運中,同樣也貫穿於藝術風格的興衰中。每一種風格雖有其輝煌高光的時刻,卻都一定無可避免的消亡。這種消亡並非偶然,而是深深根植於社會和時代的變遷之中。風格的誕生源於對當時社會文化的需求和反應,當它無法有效地代表社會的價值觀和情感時,就注定走向衰亡。然而,一種風格的消亡都意味著另一種風格的誕生,社會性死亡並非絕對的終結,而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因此,風格的社會性死亡並非一場悲劇,而是一場必然的演化。
最後我們強調,歷史不該是記憶的負擔,也不該是久遠陌生的事物,我們無須擔心歷史成為創作時的羈絆;忽視對歷史規律了解的人,在未來的旅程中將只是個無所準備的匆匆過客。⋯本書呈現縱貫數千年的風格史,竭力揭開其背後的神秘面紗;就像剝洋蔥一般,我們一層一層撥開表象化的風格外衣。通過對不同風格歷史興衰的回顧和分析、對風格演化背後深層原因的探究,讓您了解隱藏在社會深處的悸動及其潛藏的規則。⋯希望透過本書,讓您在面對世界不斷變化的潮流時,能夠多一份底氣去做出成熟的判斷與選擇;能夠在這場關於風格的永恆尋找中,發現更多的啟示和感悟。
風格背後那隻看不見的手(導讀)
不論你是否讀過經濟學,一定聽過「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這句話,這是由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 Smith)於1776 年在《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一書中所提出。此話被廣為引用,影響後世深遠,亞當斯密因此被譽為「經濟學之父」。如果說牛頓為工業革命創造了一把鑰匙,瓦特拿著這把鑰匙開啟工業革命的大門,亞當斯密則是揮動一隻看不見的手,為工業革命的推進締造新的經濟秩序,英國終成日不落帝國。
同樣的,藝術設計風格也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幕後引導,會讓不同時代的風格達...
目錄
推薦序
建構華人自創的風格理論
暗流.潮流.清流
導讀
風格背後那隻看不見的手
CHAPTER I 風格又再騷動 是誰促成21 世紀藝術設計造形
2001.9.11 | 一場世界級恐攻讓風格重新塑形
21世紀新風格登場 | 局勢愈複雜愈要簡單面對
輕簡從沒讓人失望過 | 包浩斯以來最大的簡約潮
元現代?! | 21世紀風格特質解密
CHAPTER II 主流之所以主流 是經濟社會支配了藝術
那些成名的風格背後 | 曾經的強權 - 古埃及、希羅與拜占庭
義荷西興盛的年代 | 世界貿易帶來風尚高光時刻
法蘭西霸權撐腰 | 屹立不搖的歐洲藝術硬核
德英美各自精彩 | 政經強權帶來藝術榮耀
東西方風格較真 | 一窺軟實力背後的經濟發展
18 世紀東方風尚 | 歐洲曾經嚮往的藝術大潮
誰能不愛的Japanese Style | 文化實力從吸附到外顯
全球五大經濟體印度 | 古代東方強權昔日的文化輸出
氣候變遷攪亂一池春水 | 原來天氣也會撩撥政經操弄風格的流行
CHAPTER III 誰說了算?社會制約的百年藝術設計(一)1900-1950
1900~1910 | 新世紀新風格新氣象
1910~1920 | 一次大戰徹底終結繁瑣美感
1920~1930 | 戰間期寫實與繁複的雙向奔赴
1930~1940 | 經濟蕭條讓簡約風回鍋
1940~1950 | 二戰與戰後風格的轉折
CHAPTER IV 誰說了算?社會制約的百年藝術設計(二)1950-2000
1950~1960 | 後現代思潮醞釀中
1960~1970 | 打破規矩框架的反動十年
1970~1980 | 催生後現代風格形式的十年
1980~1990 | 藝術設計因繁榮而繁華
1990~2000 | 耀眼開花的解構主義
CHAPTER V 時勢造風格?!六大假說從歷史找規則
跨學科找蛛絲馬跡 | 找出風格是怎麼來的
底層醞釀說 | 風格反映大眾普遍需求
風格週期說 | 流行會不斷輪迴重生
風格社會學說 | 政治、經濟、社會是風尚三劍客
山崩鐘應說 | 強勢主權擁有風格傳播優勢
時代精神說 | 風格反映當代跟著時勢走
世紀之交現象說 | 新的流行常在世代開始
以後現代風格為例 | 科學驗證風格與社會關係
CHAPTER VI 風格的吹哨者 背後必有經濟干預操弄
一樣的《聖母登寶座》題材 | 風格轉折與停滯永遠跟著時代社會脈動
唯物 vs. 唯心世界 | 文化藝術造形少不了物質與心理意識干係
藝術經濟力 | 資本、文化關係微妙
風格未來學 | 洞悉背後那隻看不見的手
參考書目
推薦序
建構華人自創的風格理論
暗流.潮流.清流
導讀
風格背後那隻看不見的手
CHAPTER I 風格又再騷動 是誰促成21 世紀藝術設計造形
2001.9.11 | 一場世界級恐攻讓風格重新塑形
21世紀新風格登場 | 局勢愈複雜愈要簡單面對
輕簡從沒讓人失望過 | 包浩斯以來最大的簡約潮
元現代?! | 21世紀風格特質解密
CHAPTER II 主流之所以主流 是經濟社會支配了藝術
那些成名的風格背後 | 曾經的強權 - 古埃及、希羅與拜占庭
義荷西興盛的年代 | 世界貿易帶來風尚高光時刻
法蘭西霸權撐腰 | 屹立不搖的歐洲藝術硬核
德英美...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