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K兩本85折節稅陳思宏長女病納瓦爾寶典最透明的故事4月選讀安寧照護矽島民防楊双子小書痴兒童文學音樂療癒人生貓教練二手書現折5%季暢銷5折起三采精選7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二手書)

作者:艾瑞克‧艾瑞克森

評價
15收藏
77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48 NT$ 290 NT$ 600

賣家:妙思
書況(讀冊判定):良好
備註(賣家自填):無畫線註記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限量商品,即時庫存=1

購買新書
88 528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先蝦上市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精神分析與發展心理學巨匠艾瑞克‧艾瑞克森,
開創心理、歷史與傳記研究新局之經典名著!


艾瑞克森因提出「認定危機」(identity crisis)與「心理社會發展論」名響於世,這本《青年路德》是他的奠基之作,也是「心理傳記」的早期典範。艾瑞克森用自己開創的理論重新解析十六世紀掀起宗教革命的馬丁‧路德,刻畫了一個苦惱於自己「該是什麼樣的人」而瀕於崩潰的青年,如何一步步被心理危機推向世人眼中的偉大。

一五一七年,三十四歲的路德公開反對教廷販賣贖罪券,開啟驚天動地的宗教改革。在艾瑞克森眼裡,這是路德「自我認定危機」的跨越,這個跨越撼動歷史,引領眾人渡過時代集體的危機。這說明了,心理學研究無法將個人與所處的社會、時代切割,而這本書,也可謂跨越史學與心理學的開創性鉅作。

一如路德對天主教會的叛逆,撰寫本書時的艾瑞克森也正在脫離自己出身的正統精神分析,向世人展現他所開創的心理學新視野。傳者透過詮釋傳主自我確立(identity)的過程,同時邁向自身另一次專業生涯的確立,彼此生命交疊,頗有令人玩味的深意。

這才是有深度、有厚度卻又細膩的心理學作品。艾瑞克森以長期心理治療累積出對人溫厚感通的修養,傳釋出看似瘋了的青年路德,承擔了多重個人的、家庭的、宗教的、歷史的重擔,以致於長期懸宕,但他一旦自我確定,不但化解了自己生命的危機,也成就了歷史性的偉大開創。
──翁開誠/輔仁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艾瑞克森的分析給了我們基本的理解,宗教本質上與心理之間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但同時,心理與宗教之間構成的辯證性關係,卻也使得宗教存在著諸多我們不法解釋又不容否定的價值,這或許正是《青年路德》一書最為精彩之處。
──曾慶豹/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這本《青年路德:一個精神分析與歷史的研究》正是艾瑞克森闡述自我認定概念及心理社會發展論的重要作品,有著基石般的作用;也是後世學者公認「心理傳記」研究的早期典範之作。
──洪瑞斌/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

艾瑞克‧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1902-1994)
德裔美籍發展心理學家與精神分析學者,以「心理社會發展八階段」與「自我認定危機」(identity crisis)等理論的提出聞名於世。他並沒有大學學歷,但仍然以教授身分任教於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柏克萊加州大學、匹茲堡大學等校。

艾瑞克森師從安娜‧佛洛伊德而成為精神分析師,後移居美國發展其臨床與學術專業。他除了是兒童與青少年專家,更將心理發展的視野擴及社會與歷史,著有《童年與社會》(Childhood and Society)、《青年路德》 (Young Man Luther)、《甘地的真理》(Gandhi's Truth)等精彩作品。

審訂者簡介
丁興祥,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博士,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專長社會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創造心理學、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質性心理學。

譯者簡介:

康綠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政治學博士。著有《K. T. Li and the Taiwan Experience》(Tsing Hua,2006),與《與李國鼎口述歷史》(卓越,1993,2002)。譯有《道德情操論》(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狠角舍,2011),《第八類接觸》(Technologies without Boundaries,時報,1992),與《音樂欣賞》(Music: A Design for Listening,全音,1976)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