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研究道教的人都知道這樣一種怪現象,道教本來出自中國,但近現代意義上的道教學術研究卻是首先在國外發展起來的。若從上個世紀初涉足道教的法國漢學大師沙畹(EdouardChavannes,1865─1918)算起,則外國的道教研究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自七十年代後期開始,國際學術界出現了一股如火如荼的道教研究熱潮,形成了法國、日本和美國三個道教研究中心。本書介紹了“道藏”中的老慶莊精神、道教史、資料、道教世界、中國文化中的道教;道教和佛教等內容,供相關讀者閱讀或參考。
章節試閱
作為傳統中國文化的基本成份之一,道教在西方是最後被發現和研究的。大約在1950年,戴密微(Paul Demieville 1894—1979)發表了馬伯樂(Henri Maspero 1883─1945)的遺著。從那時起,人們才開始共同嚴肅地從道教本身的資料出發去理解道教。之所以對道教的這種認同姍姍來遲,更多地是由於思想上存在一種盲點,而非事實上有障礙。在十七、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中國的形像是由基督教傳教士塑造的。由於受過儒家老師的教誨,這些傳教士給歐洲人描繪的中國文明與中國人的實際生活並不一致,它更像一個虛無縹緲而井然有序的儒家理想社會。傳教士們把自己親眼所見中國人實際信奉的宗教作為“迷信”而加以蔑視,認為與基督教不可相提並論。除了那些受到儒生們敬奉的經典外,他們對道教始終熟視無睹。因此,自1820年雷慕沙(Abel Remusat)翻譯《道德經》以來,《道德經》已用歐洲的所有主要語言翻譯了遠遠超過一百次(參見奧Au和羅Rowe 1977)。再有,傳教士們無力分辨道教與民間崇拜。在他們看來,不明顯地屬於佛教的所有宗教現象,就是曾為純老莊道家哲學的東西世俗化和墮落之後的殘存者。這種誤解非常頑固,它為中國精英階層所特有,而傳教士們夢想去除迷信,使人皈依基督教,創造一個嶄新的“儒教”中國,從而使這種誤解得以延續。它傳播甚廣,遠非只是當初基督徒的看法(甚至《不列顛百科全書》的“道教”詞條亦持此觀點,包括第14版在內)。
作為傳統中國文化的基本成份之一,道教在西方是最後被發現和研究的。大約在1950年,戴密微(Paul Demieville 1894—1979)發表了馬伯樂(Henri Maspero 1883─1945)的遺著。從那時起,人們才開始共同嚴肅地從道教本身的資料出發去理解道教。之所以對道教的這種認同姍姍來遲,更多地是由於思想上存在一種盲點,而非事實上有障礙。在十七、十八、十九世紀的歐洲,中國的形像是由基督教傳教士塑造的。由於受過儒家老師的教誨,這些傳教士給歐洲人描繪的中國文明與中國人的實際生活並不一致,它更像一個虛無縹緲而井然有序的儒家理想社會。傳...
目錄
序
一、導言
二、《道藏》中的老莊精神
三、資料
1.《道藏》的歷史
2.《道藏》以外的道教資料
四、道教史
1.概述
2.西曆紀元第一個千年內的道教史
3.唐以後的道教史
五、道教世界
1.神仙及其神話
2.宗教地理
3.神聖的經典
(a)經典及其傳授
(b)中國的書寫語言
(c)符
4.超自然的官僚機構
(a)社會性
(b)道德性
5.人體和長生實踐
(a)身體及其術語
(b)生理實踐
6.煉丹術及其由外向內的轉化
(a)外丹
(b)內丹
7.儀式
8.肖像
六、中國文化中的道教
1.朝廷和祭祀
2.官僚與儒家
3.藝術
(a)詩歌
(b)書法
(c)繪畫
4.民間宗教
5.醫學
七、道教和佛教
1.最初的中國佛經
2.道經中的佛教
3.佛道之爭
4.共同的發展
八、中國域外道教
1.朝鮮
2.日本
(a)日本道教的考古和早期文獻證據
(b)裝扮成佛教的道教
九、前景
十、文獻
附錄一:索安及其作品
附錄二:關於《西方道教研究編年史(1950─1990)》的評論和爭鳴
序
一、導言
二、《道藏》中的老莊精神
三、資料
1.《道藏》的歷史
2.《道藏》以外的道教資料
四、道教史
1.概述
2.西曆紀元第一個千年內的道教史
3.唐以後的道教史
五、道教世界
1.神仙及其神話
2.宗教地理
3.神聖的經典
(a)經典及其傳授
(b)中國的書寫語言
(c)符
4.超自然的官僚機構
(a)社會性
(b)道德性
5.人體和長生實踐
(a)身體及其術語
(b)生理實踐
6.煉丹術及其由外向內的轉化
(a)外丹
(b)內丹
7.儀式
8.肖像
六、中國文化中的道教
1.朝廷和祭祀
2.官僚與儒家
3.藝術
(a)詩歌
(b)書法
(c)繪畫
4.民間宗教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