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明初若干重要人物、事件在不同史籍記載中的異同,探討它們如何在後世被渲染、附會、扭曲而呈現出彼此迥異的狀貌,從而在政治生活以及民間傳說中發揮影響。通過考證史料,尋根溯源,辨析真偽流變,以揭示不同時代及層次的厲史價值觀,探尋中國文化中歷史與民俗傳統交融的特質。主要論題包括明代的“國號”與“德運”問題,朱元璋酷刑考、劉伯溫的傳說、蒙古流傳的北京城建城傳說等。
作者簡介:
陳學霖,生於香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曾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傑克遜國際研究院及歷史系教授,澳洲國立大學遠東史系研究員,台灣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講座教授。現為華盛頓大學亞洲語文學系特聘中國史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宋金元明史,中英文專著共十餘本。近作為《明代人物與傳說》(1997)、China and the Mongols(1999)、《明代人物與史料》(2001)、《金宋史論叢》(2003)及Legends of the Building of Old Peking(2008 )。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陳學霖
優惠價: 5 折, NT$ 114 NT$ 228
本商品已下架
本書針對明初若干重要人物、事件在不同史籍記載中的異同,探討它們如何在後世被渲染、附會、扭曲而呈現出彼此迥異的狀貌,從而在政治生活以及民間傳說中發揮影響。通過考證史料,尋根溯源,辨析真偽流變,以揭示不同時代及層次的厲史價值觀,探尋中國文化中歷史與民俗傳統交融的特質。主要論題包括明代的“國號”與“德運”問題,朱元璋酷刑考、劉伯溫的傳說、蒙古流傳的北京城建城傳說等。
作者簡介:
陳學霖,生於香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曾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傑克遜國際研究院及歷史系教授,澳洲國立大學遠東史系研究員,台灣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講座教授。現為華盛頓大學亞洲語文學系特聘中國史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宋金元明史,中英文專著共十餘本。近作為《明代人物與傳說》(1997)、China and the Mongols(1999)、《明代人物與史料》(2001)、《金宋史論叢》(2003)及Legends of the Building of Old Peking(2008 )。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