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關於北宋至清朝軍事工程技術史的學術專著。全書分三編,系統地闡述了宋遼夏金元、明代、清代前期各民族軍事工程技術發展的歷史枇貌。比較全面地介紹了各個時期的兵工製造體系、各項政策與規章制度、傳統的製作技術與工藝規程。比較充分而客觀地反映了中華各民族在軍事工程技術領域內所取得的創造性成果。分析了各個時期主要的軍事技術論著及其反映的軍事技術思想。通過典型的戰例論證了軍事工程技術的進步與社會發展的關係,並以火藥的發明、火器的不斷創新、中國火器技術的西傳、明清時期對西方火器技術的學習為重點,著重論證了火藥的發明與火器的不斷創新,是推動軍事與社會變革及社會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的觀點。本書內容豐富,史料翔實,圖文並茂,既有歷史通覽和綜述, 又有分門別類的論析,可供軍事史、科技史的研究和教學人員,以及想了解科學技術史的讀者閱讀和參考。
章節試閱
插圖:第一編宋元第一章冶金業與軍事手工業宋元時期的冶金業和軍事手工業,以北南兩宋統治地區的規模最大,設備最完善,技術最先進。遼(907—1125年)、西夏(1038一l227年)、金(1115—1234年)、元(含蒙古時期l206—1270年,l271—1368年)等少數民族政權所轄地區的冶金業,在其影響下也迅速興起和發展起來。冶金業的發展則是軍事手工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第一節冶金業為了得到製造精良兵器所需要的銅、鐵等原材料,宋元時期各方都大力發展冶金業。一、兩宋的冶金業北宋建立伊始,便沿襲五代製度,由“三司使”下轄的“鐵案”掌金屬冶煉之事。稍後,便由工部下設之虞部掌坑冶業②,並由提舉坑冶司“掌收山澤之所產及鑄泉貨,以給邦國之用”③。據不完全統計,宋初在各地設立有關礦冶的監、冶、場、務等機構就有201個,其中鐵冶機構就有61個,到治平年間(1064—1067年),各州坑冶總數已達271個,產量十分可觀。北宋皇祐年間(1049—1054年),國庫每年鐵課數額就有7 241 000斤,是唐憲宗元和初年(806年)鐵課數額2 070 000斤的3.5倍。元豐元年(1078年),全國鐵場分佈於36個州,年總收入量550多萬斤。主要鐵冶有邢州(今河北邢台)綦村冶、磁州(今河北磁縣)武安縣固鎮冶務、徐州利國監、兗州和威勝軍(今山西沁縣)。
插圖:第一編宋元第一章冶金業與軍事手工業宋元時期的冶金業和軍事手工業,以北南兩宋統治地區的規模最大,設備最完善,技術最先進。遼(907—1125年)、西夏(1038一l227年)、金(1115—1234年)、元(含蒙古時期l206—1270年,l271—1368年)等少數民族政權所轄地區的冶金業,在其影響下也迅速興起和發展起來。冶金業的發展則是軍事手工業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第一節冶金業為了得到製造精良兵器所需要的銅、鐵等原材料,宋元時期各方都大力發展冶金業。一、兩宋的冶金業北宋建立伊始,便沿襲五代製度,由“三司使”下轄的“鐵案”掌金屬冶...
目錄
第一編宋元
第一章冶金業與軍事手工業
第一節冶金業
第二節軍事手工業及其管理制度
第二章鋼鐵兵器
第一節射遠兵器——弓與箭
第二節射遠兵器——弩與弩箭
第三節拋射兵器——拋石機
第四節格鬥兵器
第五節衛體兵器與防護裝具
第六節鋼鐵兵器的裝備製度
第三章火藥的發明與火器的創制
第一節火藥發明的前提
第二節火藥的發明
第三節北宋時期創制的初級火器
第四節南宋時期創制的火器
第五節元朝創制的火銃
第六節初級火器向鄰國的傳播
第七節初級火器的西傳
第八節對各種“火藥發明說”的澄清
第四章軍事工程與攻守城器械
第一節兩宋的軍事工程
第二節遼朝的軍事工程
第三節金朝的軍事工程
第四節西夏與元朝的軍事工程
第五節攻守城器械與障礙器材
第六節攻守城器械的運用
第五章戰船建造與水軍工程
第一節戰船建造的概況
第二節戰船的主要類型
第三節戰船工程技術的提高
第四節軍事工程在水戰中的運用
第六章軍事技術論著及軍事技術思想
第一節《武經總要》及其所反映的軍事技術思想
第二節《守城錄》及其所反映的軍事技術思想
第三節《翠微北征錄》及其所反映的軍事技術思想
參考文獻
第二編明代
第一章金屬冶鑄業與軍事手工業
第一節金屬冶鑄業的發展
第二節軍事手工業的發展
第二章鋼鐵兵器與戰車
第一節鋼鐵兵器
第二節戰車
第三章火藥技術的提高與火藥理論的形成
第一節火藥技術的提高
第二節歐洲火藥技術的發展
第三節對火藥所用藥料的理論研究
第四節中國古代火藥理論的形成
第四章火銃的改進
第一節洪武時期的銃炮
第二節永樂至正德時期的銃炮
第五章火繩槍砲的傳入與發展
第一節佛郎機砲的傳入
第二節對佛郎機砲的仿製與更新
第三節火繩槍的傳入與發展
第四節引進紅夷炮的社會條件
第五節紅夷炮的引進與發展
第六章傳統火器的創新
第一節銃炮類火器的創新
第二節火箭類火器的創新
第三節燃燒與爆炸類火器的創新
第四節火器製造與使用理論的發展
第五節火器的創新對軍事變革的推動
第七章軍事工程
第一節都邑軍事築城
第二節長城的改建及其防禦體系的建立
第三節長城的建築技術
第四節海防工程
第八章戰船建造與水軍工程
第一節戰船建造
第二節戰船的基本類型
第九章軍事技術論著及軍事技術思想
第一節嘉靖至隆慶年間的軍事技術論著及其所反映的軍事技術思想
第二節萬曆至崇禎年間的軍事技術論著及其所反映的軍事技術思想
參考文獻
第三編清代前期
第一章金屬冶鑄業與軍事手工業
第一節金屬冶鑄業
第二節軍事手工業
第二章鋼鐵兵器
第一節射遠兵器
第二節格鬥兵器與防護裝具
第三章火器的曲折發展
第一節火藥技術的進步
第二節單兵槍
第三節清朝建立前後的紅衣炮
第四節康熙時期的火砲製造與使用
第五節雍正至道光時期的火砲製造與使用
第六節清前期火砲的分類及其他火器的製造
第四章軍事工程
第一節城防工程與石碉群工程
第二節邊防工程
第三節海防與江防工程
第五章戰船建造與水師的編制裝備
第一節戰船建造
第二節水師編制裝備的演變
第六章古代軍事工程技術的延續與發展
第一節兵器與戰船的製造
第二節軍事工程
第七章軍事技術思想
第一節嘉慶以前的軍事技術思想
第二節道光、咸豐年間的軍事技術思想
參考文獻
綜論
第一節宋元明清軍事工程技術發展的特點
第二節中國古代軍事工程技術由盛轉衰的原因
後記
組織者的話 ……
第一編宋元
第一章冶金業與軍事手工業
第一節冶金業
第二節軍事手工業及其管理制度
第二章鋼鐵兵器
第一節射遠兵器——弓與箭
第二節射遠兵器——弩與弩箭
第三節拋射兵器——拋石機
第四節格鬥兵器
第五節衛體兵器與防護裝具
第六節鋼鐵兵器的裝備製度
第三章火藥的發明與火器的創制
第一節火藥發明的前提
第二節火藥的發明
第三節北宋時期創制的初級火器
第四節南宋時期創制的火器
第五節元朝創制的火銃
第六節初級火器向鄰國的傳播
第七節初級火器的西傳
第八節對各種“火藥發明說”的澄清
第四章軍事工程與攻守城...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