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隋唐五代文化是我們進行文化建設可資借鑒的寶貴遺產,研究這一時期的文化發展狀況可以使我們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的特質及其發展規律,這已是不言而喻的常識了。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認識歷史上的光輝的文化,對於全民族可以培植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信心,對於個人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養,這更是關係國民素質提高的大事。當然從時間上看,歷史已是過去的陳跡了;但從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上看,歷史卻永存在國家與民族的生命裡。當代的中國人在帶有無限自豪與神往回顧隋唐五代的光輝燦爛的文化的時候,並不只是在憑弔古老的遺跡、思念往昔的榮光,而更自信曾經創造出如許輝耀寰宇的文明的民族精神不會衰敗,它一定會一代代地發揚光大的。
本書為斷代文化史系列之一。全書共分十章內容,具體包括:隋唐五代文化發展的社會條件與思想環境,隋唐五代文化的主要特徵,教育與科舉,學術,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宗教,邊疆諸族文化發展及其與內地的文化交流,隋唐五代文化的國際影響等。研究深入,在內容上也有一些新見解,值得廣大歷史研究者參考閱讀。
作者簡介:
孫昌武,1937年生,遼寧營口市人。1961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中文系。南開大學教授。曾任營口師範學校、營口教育學院教員(1961-1979)、日本神戶大學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學外國人研究員、韓國嶺南大學客座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學交換研究員,歷訪亞、歐、美和港、澳、台,從事研究、講學和學術交流。主治隋唐五代文學,著有《柳宗元傳論》、《詩與禪》、《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等。
目錄
導言
第一章隋唐五代文化發展的社會條件與思想環境
第一節繁榮強盛的社會經濟基礎
第二節新文化隊伍的結成與壯大
第二節寬鬆的社會與思想環境
第四節與邊疆諸族和域外的交流
第五節對前代文化的集成與發揚
第二章隋唐五代文化的主要特徵
第一節文化向更廣大的社會層面普及
第二節重視人生與關注現實的精神
第三節雄奇超逸、宏偉壯麗的風格
第四節文化諸領域的普遍繁榮與交融
第三章教育與科舉
第一節教育
第二節科舉
第四章學術
第一節經學
第二節史學
第三節地理學
第四節小學
第五節類書的編纂
第六節《文選》學
第五章文學
第一節詩歌
第二節散文
第三節小說
第四節詞
第五節俗文學
第六章藝術
第一節舞樂
第二節散樂百戲與民眾遊藝
第三節繪畫
第四節雕塑
第五節工藝美術
第六節書法
第七節石窟寺
第八節敦煌石窟——古代文化寶庫
第七章科學技術
第一節曆法與天文
第二節醫藥學與化學
第三節雕版印刷術的發明與筆、墨、紙、硯的改進
第四節建築與交通
第八章宗教
第一節佛教
第二節道教
第三節祆教、景教、摩尼教與伊斯蘭教
第九章邊疆諸族文化發展及其與內地的文化交流
第一節突厥
第二節回紇
第三節渤海
第四節吐蕃
第五節南詔
第十章隋唐五代文化的國際影響
第一節朝鮮
第二節日本
第三節南海及南亞諸國
第四節中亞及西方諸國
參考文獻
導言
第一章隋唐五代文化發展的社會條件與思想環境
第一節繁榮強盛的社會經濟基礎
第二節新文化隊伍的結成與壯大
第二節寬鬆的社會與思想環境
第四節與邊疆諸族和域外的交流
第五節對前代文化的集成與發揚
第二章隋唐五代文化的主要特徵
第一節文化向更廣大的社會層面普及
第二節重視人生與關注現實的精神
第三節雄奇超逸、宏偉壯麗的風格
第四節文化諸領域的普遍繁榮與交融
第三章教育與科舉
第一節教育
第二節科舉
第四章學術
第一節經學
第二節史學
第三節地理學
第四節小學
第五節類書的編纂
第六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