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著眼於開放中的中國美術,亦即18世紀以來的近現代中國美術,旨在從多個角度比較客觀地展示對中國近現代美術理論的思考,以繪畫為主兼及其他。本文集試圖結合具體史實探討以下問題:在特定的時空中,西方美術及其觀念如何影響中國人,如何與傳統中國發生衝突,而中國人又如何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的意義何在?本書主要討論西方美術進入中國以來,在跨文化的語境中,中國知識精英和藝術家的種種反應,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思;尤其關注贊助、教育、審美、傳播與交流等領域面臨的問題和所採取的相應對策。
本書所收論文和文章,除個別幾篇屬新近之作外,均為作者近二十年來所發表。本書附有較多的插圖,大大提高了文章的直觀效果。
作者簡介:
潘耀昌,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史論教授、博導,先前為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論教授,1996年底經文化部審批擔任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近現代美術,發表論文近三十篇,出版物有《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史》、《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主編《20世紀中國美術教育》、《中國美術名作鑑賞辭典》,譯著有《藝術風格學》等近10種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本書著眼於開放中的中國美術,亦即18世紀以來的近現代中國美術,旨在從多個角度比較客觀地展示對中國近現代美術理論的思考,以繪畫為主兼及其他。本文集試圖結合具體史實探討以下問題:在特定的時空中,西方美術及其觀念如何影響中國人,如何與傳統中國發生衝突,而中國人又如何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以及這些選擇的意義何在?本書主要討論西方美術進入中國以來,在跨文化的語境中,中國知識精英和藝術家的種種反應,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思;尤其關注贊助、教育、審美、傳播與交流等領域面臨的問題和所採取的相應對策。
本書所收論文和文章,除個別幾篇屬新近之作外,均為作者近二十年來所發表。本書附有較多的插圖,大大提高了文章的直觀效果。
作者簡介:
潘耀昌,上海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史論教授、博導,先前為中國美術學院美術史論教授,1996年底經文化部審批擔任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近現代美術,發表論文近三十篇,出版物有《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史》、《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主編《20世紀中國美術教育》、《中國美術名作鑑賞辭典》,譯著有《藝術風格學》等近10種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