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緒論
一、選題緣起
二、研究狀況
三、研究目的
第一章群體形成的社會文化環境
第一節清初遺民詞人群的出現和解體
第二節遺民詞人群的總體分佈及成分
第二章群體網絡的地域分佈及形態特徵
第一節江蘇詞人群
一、以蔣平階為首的雲間詞人群
二、以吳門為中心的松陵、毗陵詞人群
三、以余懷、杜溶為首的金陵詞人群
四、以北湖三家為首、以水繪園為中心的廣陵詞人群
第二節浙江詞人群
一、以柳洲為中心的嘉善詞人群
二、以梅里為中心的嘉興詞人群
三、以錢塘為中心的西陵、湖州詞人群
四、以山陰、四明為主體的浙東詞人群
第三節以嶺南為中心的湖廣詞人群
第四節以臨川為中心的江西詞人群
第五節京都詞人群
第三章群體網絡的佈局結構特徵
第一節西陵詞人群的互動——徐、卓二人的“棲水倡和”
第二節嘉善詞人群的互動
一、“壑專堂”倡和
二、“虞美人曲”倡和
第三節雲間詞人群的互動
一、雲間諸子與《倡和詩餘》
二、蔣平階與《支機集》
第四節廣陵詞人群的互動
一、特社與《北湖三家詞鈔》
二、以冒襄水繪園為中心的倡和
第五節江西詞人群的互動——癸秋倡和
附論:萬壽祺與《逐渚倡和詞》
餘論
第四章群體的多元選擇——清初遺民詞人群的生活形態及其他
第一節關乎出處大節的抉擇
一、仕與隱
二、試與不試
第二節多元的生活方式
一、隱居
二、逃禪
三、漫遊
四、講學
五、其他
第五章群體的創作特徵
第一節主題取向
一、故國之思
二、離亂之嘆
三、英傑之吊
四、友情之慰
五、隱逸之情
第二節賦、比、興手法的繼承和新發展
一、比興手法的繼承與新變
二、賦的手法的新發展
第六章群體的詞學理論
第一節雲間詞派的嬗變——兼論比興說詞在明清之際的發展
一、雲間詞派前期的詞學主張與明代詞學思潮的關聯
二、雲間詞派後期的分化與當時詞壇風尚的轉變
第二節蘇辛之風與明清之際的詞壇
一、明末詞壇:風格多樣化的認識和接納
二、順治年間:風格多樣化的主張
三、康熙初年:蘇辛之風的盛行
第三節沈謙《詞韻略》與清初詞韻研究
一、清代以前的詞韻書
二、清初詞人對詞韻的研究
三、沈謙《詞韻略》出現的原因
四、沈謙《詞韻略》
附論:《瑤華集》的編纂與傳播及清初遺民詞的接受
一、《瑤華集》的編纂過程
二、《瑤華集》的編纂意圖
三、《瑤華集》的流播及詞史對它的接受
結語
附錄一:明清之際詞學年表
附錄二:清初遺民詞人群成員考
一、《明遺民傳記資料索引》及《明遺民錄匯輯》失收的遺民詞人考
二、不屬清初遺民詞人群之人員考略
三、文獻記載生平事蹟有誤的遺民詞人考
主要引用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