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回溯20世紀中國史學發展的歷程,探尋呂思勉、許思園、範文瀾、張蔭麟、蕭一山、柳詒徵等最有成就與影響的史學大家的學術追求與人格魅力,同情地理解、分析特殊歷史境遇中的思想遭遇與人生遭遇,並從整體上對20世紀中國史學做出自己的考量。新見迭出,多發人所未發。
作者簡介:
王家範,1938年生,江蘇崑山人。1957年夏秋之交,別離水鄉小鎮,投奔華東師範大學,與史學結緣。1961年完成本科學業,留校任教。現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專長中國通史、明清江南社會經濟史、史學認識論與方法論等。著有《中國歷史通論》,《百年顛沛與千年往復》等。信奉的治學宗旨是古賢所謂“學問乃為己之學”。
目錄
呂思勉:盡心平心治史的楷模
許思園:一個被湮沒的現代學人
范文瀾:追求神似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
張蔭麟與《中國史綱》
蕭一山與《清代通史》
柳詒徵與《國史要義》
百年史學回顧之一:走向世界與中國情懷
百年史學回顧之二:科學實證與人文詮釋
百年史學回顧之三:中國通史著作編纂歷程
小人物命運背後的大歷史:史景遷《王氏之死》
解讀歷史的沉重:弗蘭克《白銀資本》
中國歷史的重估:彭慕蘭《大分流》
挑戰與回應:《大分流》的“問題意識”
閱讀歷史: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
呂思勉:盡心平心治史的楷模
許思園:一個被湮沒的現代學人
范文瀾:追求神似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家
張蔭麟與《中國史綱》
蕭一山與《清代通史》
柳詒徵與《國史要義》
百年史學回顧之一:走向世界與中國情懷
百年史學回顧之二:科學實證與人文詮釋
百年史學回顧之三:中國通史著作編纂歷程
小人物命運背後的大歷史:史景遷《王氏之死》
解讀歷史的沉重:弗蘭克《白銀資本》
中國歷史的重估:彭慕蘭《大分流》
挑戰與回應:《大分流》的“問題意識”
閱讀歷史:前現代、現代與後現代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