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準確的資料,從歷史的角度逐次介紹了伊斯蘭哲學各流派的起源、主要哲學思想、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歷史影響等。對了解伊斯蘭宇宙觀、認識論有重要參考價值。
章節試閱
一、伊斯蘭哲學的形成
伊斯蘭教是伊斯蘭文化的核心,也是伊斯蘭哲學的源泉。伊斯蘭教在7世紀產生於阿拉伯半島,它是在吸收阿拉伯文化的基礎上產生的。穆斯林史學家稱伊斯蘭教前的阿拉伯社會為“蒙昧時代”。對於穆斯林史學家,“蒙昧”的本意是指前伊斯蘭時代,那個時代沒有天命、沒有獲得天命的先知、沒有天啟經典,阿拉伯人崇拜偶像、信奉多神。阿拉伯文的“蒙昧”(賈希利葉)一詞,含有“忿恨”、“輕薄”、“驕矜”、“暴戾”等意。因此,“蒙昧時代”更多地是從宗教信仰和倫理規範角度來強調其與新時代的根本差別的。
“蒙昧時代”的阿拉伯人在宗教信仰上尚處在原始崇拜階段。他們普遍崇拜精靈,相信樹木、山洞、巨石、泉源等是精靈的住處而加以崇拜。各部落均有自己所崇拜的神靈,神靈各自擁有固定的寓所。部落遷移後,部落神仍留在原地享受後人的祭祀,而遠遷的部落要在特定的日期每年返回舊地,祭祀原部落神一二次。“蒙昧時代”後期,阿拉伯部落民中普遍崇拜偶像、信奉多神,在眾神之上有3位女神備受崇拜。其中,一是歐扎神,崇拜地是麥加以東地區;二是拉特神,主要崇拜地是希賈茲地區的塔伊夫城;三是麥娜神,崇拜地在麥加和麥地那之間。另外,麥加的主神胡伯勒大神也是普遍崇奉的神靈。最後,在所有這些偶像和神靈之上,則是麥加貴族所崇奉的主神安拉。安拉在當時被視為創造之神,它沒有任何形象卻廣為阿拉伯人所崇奉;安拉還被視為最高的養育神,也是在危難時刻唯一可以祈禱和求助的神明。安拉還是契約的守護神和外鄉人的保護神,安拉的意志被視為註定不變的天命。某些聖地如麥加,受到人們的普遍景仰,每年人們定期來這裡朝覲和貿易。詩歌在定期的祭祀和朝覲中獲得發展,成為早年阿拉伯人共同的精神財富。逐步成熟的詩歌語言也不斷超越部族方言而成為阿拉伯人的共同語言。定期的朝覲和祭祀活動,使阿拉伯部落民形成共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阿拉伯民族意識逐步形成。
一、伊斯蘭哲學的形成
伊斯蘭教是伊斯蘭文化的核心,也是伊斯蘭哲學的源泉。伊斯蘭教在7世紀產生於阿拉伯半島,它是在吸收阿拉伯文化的基礎上產生的。穆斯林史學家稱伊斯蘭教前的阿拉伯社會為“蒙昧時代”。對於穆斯林史學家,“蒙昧”的本意是指前伊斯蘭時代,那個時代沒有天命、沒有獲得天命的先知、沒有天啟經典,阿拉伯人崇拜偶像、信奉多神。阿拉伯文的“蒙昧”(賈希利葉)一詞,含有“忿恨”、“輕薄”、“驕矜”、“暴戾”等意。因此,“蒙昧時代”更多地是從宗教信仰和倫理規範角度來強調其與新時代的根本差別的。
“蒙昧時代”的...
目錄
前言
一、伊斯蘭哲學的形成
1.伊斯蘭哲學的初興
2.凱拉姆哲學的興起
3.什葉派哲學
4.塔沙烏夫哲學
5.系統哲學著作的出現
二、伊斯蘭哲學的發展
1.伊斯蘭哲學大廈的構建
2.精誠同誌社宗教哲學
3.經院哲學集大成者——安薩里
4.伊斯蘭西方哲學
三、近現代伊斯蘭哲學
1.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2.穆罕默德·阿布杜
3.穆罕默德·伊克巴爾
後記
前言
一、伊斯蘭哲學的形成
1.伊斯蘭哲學的初興
2.凱拉姆哲學的興起
3.什葉派哲學
4.塔沙烏夫哲學
5.系統哲學著作的出現
二、伊斯蘭哲學的發展
1.伊斯蘭哲學大廈的構建
2.精誠同誌社宗教哲學
3.經院哲學集大成者——安薩里
4.伊斯蘭西方哲學
三、近現代伊斯蘭哲學
1.哲馬魯丁·阿富汗尼
2.穆罕默德·阿布杜
3.穆罕默德·伊克巴爾
後記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