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20萬字的文字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在有限的篇幅裡融入了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史與思的結晶,充滿了人生的睿智與哲人的洞見。因為它最初是講義,所以它的語言極其流暢;因為它是由英文翻譯過來的,所以它的文字極其符合當代人的閱讀。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種譯本,一直是許多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也是了解中國文化的入門書。它對當今的讀者有極大的意義,不失為一部可以影響一生的文化經典。
作者簡介:
馮友蘭(1895—1990):中國現代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門。1920年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系,師從杜威等名師,1924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教授。他畢生的事業可以概括為“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他以《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小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和“貞元六書”等著作,成為中國近代以來能夠建立哲學體系的哲學家之一。他是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做出了重要貢獻的傑出學者,也是影響巨大的思想家之一。
目錄
自序
第一章中國哲學的精神
第二章中國哲學的背景
第三章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師
第五章墨子:孔子的第一個反對者
第六章道家第一階段:楊朱
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義派:孟子
第八章名家
第九章道家第二階段:老子
第十章道家第三階段:莊子
第十一章後期墨家
第十二章陰陽家和先秦的宇宙發生論
第十三章儒家的現實主義派:荀子
第十四章韓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學
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學
第十七章將漢帝國理論化的哲學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儒家的獨尊和道家的複興
第十九章新道家:主理派
第二十章新道家:主情派
第二十一章中國佛學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禪宗:靜默的哲學
第二十三章新儒家:宇宙發生論者
第二十四章新儒家:兩個學派的開端
第二十五章新儒家:理學
第二十六章新儒家:心學
第二十七章西方哲學的傳人
第二十八章中國哲學在現代世界
自序
第一章中國哲學的精神
第二章中國哲學的背景
第三章各家的起源
第四章孔子:第一位教師
第五章墨子:孔子的第一個反對者
第六章道家第一階段:楊朱
第七章儒家的理想主義派:孟子
第八章名家
第九章道家第二階段:老子
第十章道家第三階段:莊子
第十一章後期墨家
第十二章陰陽家和先秦的宇宙發生論
第十三章儒家的現實主義派:荀子
第十四章韓非和法家
第十五章儒家的形上學
第十六章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學
第十七章將漢帝國理論化的哲學家:董仲舒
第十八章儒家的獨尊和道家的複興
第十九章新道家:主理派
第二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