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本以法哲學範疇為對象的學術論著。作者在書中以科學闡釋法哲學範疇、推動法學理論體系建構、更新社會法律和法治觀念為宗旨,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綜合運用語義分析、歷史考察、價值分析、階級分析、比較研究等方法,對范疇和法學範疇進行了全方位的哲學分析,對法哲學的基本範疇、中心範疇、基石範疇作了層層深入的科學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並論證了當代中國法哲學研究範式及其轉換。本書修訂版總結了第一版以來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並廣泛同化了國內外學術界關於法哲學範疇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新意義的觀點。
作者簡介:
張文顯,男,1951年生,河南省南陽人,法學碩士,哲學博士。現任吉林大學副校長,1983年至85年在美國哥侖比亞大學法學院研修,1989年至1990年美國華盛頓大學高級訪問學者。1985年至1993先後任吉林大學法律系副主任、法學院副院長、院長、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1月起任吉林大學副校長、校黨委常委、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校學位委員會委員,2001年起擔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出版學術專著作16部。主要有:《當代西方法哲學》、《二十世紀西方法哲學思潮研究》、《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理論與方法論》(主編)、《新視野、新思維、新概念――法學理論前沿論壇》(主編)、《政治與法治--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與法制建設的理論思考》(主編)、《法理學》(國家重點教材,主編)《法理學》(司法部重點教材)、《法律社會學》(副主編)等。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等國內外學術理論刊物發表論文120餘篇。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張文顯
優惠價: 5 折, NT$ 90 NT$ 180
本商品已下架
本書是一本以法哲學範疇為對象的學術論著。作者在書中以科學闡釋法哲學範疇、推動法學理論體系建構、更新社會法律和法治觀念為宗旨,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綜合運用語義分析、歷史考察、價值分析、階級分析、比較研究等方法,對范疇和法學範疇進行了全方位的哲學分析,對法哲學的基本範疇、中心範疇、基石範疇作了層層深入的科學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並論證了當代中國法哲學研究範式及其轉換。本書修訂版總結了第一版以來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並廣泛同化了國內外學術界關於法哲學範疇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新意義的觀點。
作者簡介:
張文顯,男,1951年生,河南省南陽人,法學碩士,哲學博士。現任吉林大學副校長,1983年至85年在美國哥侖比亞大學法學院研修,1989年至1990年美國華盛頓大學高級訪問學者。1985年至1993先後任吉林大學法律系副主任、法學院副院長、院長、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1月起任吉林大學副校長、校黨委常委、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校學位委員會委員,2001年起擔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出版學術專著作16部。主要有:《當代西方法哲學》、《二十世紀西方法哲學思潮研究》、《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理論與方法論》(主編)、《新視野、新思維、新概念――法學理論前沿論壇》(主編)、《政治與法治--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與法制建設的理論思考》(主編)、《法理學》(國家重點教材,主編)《法理學》(司法部重點教材)、《法律社會學》(副主編)等。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法學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匯報》等國內外學術理論刊物發表論文120餘篇。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