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節——山東三大秧歌的儀式性與反儀式性》的調查研究重點圍繞山東省域的三大秧歌商河縣的鼓子秧歌、煙台地區的海陽秧歌、青島地區的膠州秧歌。作為現今依然活躍於民間的漢族表演形態,三大秧歌是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對它們儀式性與反儀式性的比較研究,揭示秧歌這一民間表演形式背後的文化內涵及意義。以秧歌儀式性和反儀式性的歷時性發展和沿革來面對並論證當前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如何被傳承和發展的現實問題。
作者簡介:
張蔚,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戲曲學博士。同濟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表演、戲劇與舞蹈等藝術的研究工作。在《戲劇藝術》、《北京舞蹈學院學報》、《上海師範大學學報》、《藝術百家》、《當代戲劇》、《上海藝術家》等全國藝術類核心學術期刊獨立發表研究論文近30篇,編寫教材一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度青年項目、同濟大學文科發展基金課題等。2008年被同濟大學“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錄取為公派赴美訪問學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張蔚
優惠價: 5 折, NT$ 96 NT$ 192
本商品已下架
《鬧節——山東三大秧歌的儀式性與反儀式性》的調查研究重點圍繞山東省域的三大秧歌商河縣的鼓子秧歌、煙台地區的海陽秧歌、青島地區的膠州秧歌。作為現今依然活躍於民間的漢族表演形態,三大秧歌是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對它們儀式性與反儀式性的比較研究,揭示秧歌這一民間表演形式背後的文化內涵及意義。以秧歌儀式性和反儀式性的歷時性發展和沿革來面對並論證當前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如何被傳承和發展的現實問題。
作者簡介:
張蔚,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戲曲學博士。同濟大學傳播與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表演、戲劇與舞蹈等藝術的研究工作。在《戲劇藝術》、《北京舞蹈學院學報》、《上海師範大學學報》、《藝術百家》、《當代戲劇》、《上海藝術家》等全國藝術類核心學術期刊獨立發表研究論文近30篇,編寫教材一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6年度青年項目、同濟大學文科發展基金課題等。2008年被同濟大學“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錄取為公派赴美訪問學者。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