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存最早刻石之一。唐初發現于歧州雍縣(今俠西鳳翔)之三(田寺)原。原刻無年月,其時代有秦文公、秦穆公、秦襄公、秦獻公等數說。它是在十個形狀如鼓的石上各鐫刻大篆四言詩一首,內容為記述秦國君游獵之事,亦稱“獵碣”。又由于其鼓出土于陳倉,亦稱“陳倉石鼓”,而唐時陳倉屬岐州管轄,故又稱“岐陽石鼓”。原石七百余字,幾經遷徙,第九鼓已一字不存,現僅有二百七十三字。石鼓形高約九十厘米,直徑約六十厘米。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石鼓文布局勻稱規整,體勢整,結體與《說文》所收籀文相吻合,是籀文向秦李斯小篆過渡字體,呈現出古樸凝重的美感,為近世書學研究者頗為屬目的作品。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陳高潮
優惠價: 5 折, NT$ 60 NT$ 120
本商品已下架
我國現存最早刻石之一。唐初發現于歧州雍縣(今俠西鳳翔)之三(田寺)原。原刻無年月,其時代有秦文公、秦穆公、秦襄公、秦獻公等數說。它是在十個形狀如鼓的石上各鐫刻大篆四言詩一首,內容為記述秦國君游獵之事,亦稱“獵碣”。又由于其鼓出土于陳倉,亦稱“陳倉石鼓”,而唐時陳倉屬岐州管轄,故又稱“岐陽石鼓”。原石七百余字,幾經遷徙,第九鼓已一字不存,現僅有二百七十三字。石鼓形高約九十厘米,直徑約六十厘米。今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石鼓文布局勻稱規整,體勢整,結體與《說文》所收籀文相吻合,是籀文向秦李斯小篆過渡字體,呈現出古樸凝重的美感,為近世書學研究者頗為屬目的作品。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