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第一部全面系統解讀我國惟一一部流傳至今的人才學理論著作《人物志》的知識讀物。 作者王曉毅是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從攻讀碩士學位開始就潛心研究《人物志》。為了讓當代讀者更好地了解《人物志》這部奇書,作者分別從四個方面來介紹本書:1、從該書形成的歷史背景、作者生平、圖書形成的過程和流傳的歷程,讓讀者對該書有一個歷史的認識;2、從該書的寫作方式和寫作內容方面進行了精辟的介紹;3、對原文進行校注和譯解;4、集中介紹了該書形成的社會思潮背景。并在附錄中集中了劉邵和該書版本的原始資料。 本書是了解我國古代人才觀的較好的入門書,對于企業和單位管理人員也有極高的借鑒意義。
作者簡介:
王曉毅,1954年生。歷史學博士。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長期致力于中國古代思想史,特別是魏晉時期的思想史研究。著有《儒釋道與魏晉玄學形成》(中華書局2003年版)、《王弼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中國文化的清流——正始之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嵇康評傳》(廣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等。其中《王弼評傳》獲第十二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文化的清流——正始之音》獲第七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此外在《歷史研究》《哲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
目錄
前言
《人物志》由來
創作背景
劉邵其人
成書時間
流傳歷程
《人物志》導讀
形名學方法
陰陽五行九征說
氣質論
材能論
鑒識方法
選材失誤之因
《人物志》校注今譯
凡例
《人物志》有序
人物志卷上
就征第一
體別第二
流業第三
材理第四
人物志卷中
材能第五
利害第六
接識第七
英雄第八
八觀第九
人物志卷下
七繆第十
效難第十一
釋爭第十二
附錄
一、《人物志》與學術思潮
從清議到清談
“黃老”道家的復興
魏晉玄學的誕生
二、《人物志》歷代版本序跋與考辨文字
《人物志》歷代版本序跋
《人物志》歷代考辨文字
后記
前言
《人物志》由來
創作背景
劉邵其人
成書時間
流傳歷程
《人物志》導讀
形名學方法
陰陽五行九征說
氣質論
材能論
鑒識方法
選材失誤之因
《人物志》校注今譯
凡例
《人物志》有序
人物志卷上
就征第一
體別第二
流業第三
材理第四
人物志卷中
材能第五
利害第六
接識第七
英雄第八
八觀第九
人物志卷下
七繆第十
效難第十一
釋爭第十二
附錄
一、《人物志》與學術思潮
從清議到清談
“黃老”道家的復興
魏晉玄學的誕生
二、《人物志》歷代版本序跋與考辨文字
《人物志》歷代版本序跋
《人物志》歷代考辨文字
后記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