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嶽霖是中國哲學知識淪研究領域的開拓者。本書圍繞“以經驗之所得還治經驗”這一主旨,自覺地將邏輯分析方法嚴格而系統地運用於哲學研究,特別注重思想的清晰性和論證性,系統地論述了知識的來源、知識的形成以及知識的可靠性、衡量真假的標準等問題。彌補了中國知識論不發達的缺陷,改變了中國傳統哲學文本的寫作模式。
作者簡介:
金嶽霖(1895-1984),字龍蓀。著名的哲學家、邏輯學家。1911年入北京清華學堂,1914年畢業,官費留學美國,先後在賓夕法尼業大學、哥倫比難大學學習,1920年獲哥倫比皿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後在英、德、法等國留學和從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國。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中國哲學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蘇格拉底。其所以如此,因為道德、政治、反思的思想、知識都統一于一個哲學家之身,知識和德性在他身上統一而不可分。
——金嶽霖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中國哲學家都是不同程度的蘇格拉底。其所以如此,因為道德、政治、反思的思想、知識都統一于一個哲學家之身,知識和德性在他身上統一而不可分。
——金嶽霖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知識論底出發方式
Ⅰ.從甚麼地方論起
A.材料問題
1.知識論底對象。知識論底對象是知識,是普遍的知識底理。理是普遍的,而知識現象就其發生于某時某地說是特殊的。問題是在特殊中求普遍。我們一想就會想到任何知識現象中都有知識者、被知識者及知識。知識底範圍非常之廣。在今日談知識免不了要想到對天文世界及原子、電子世界底知識。可是這些都是間接得來的。間接知識底大本營依然是對於所謂耳聞目見的世界底知識。被知不能忽略,但是從現在的討論著想,我們可以暫時不理會被知。知識底大本營既然是對於耳聞目見的世界底知識,主要的知識者也就是耳能聞目能見的知識者。如果我們暫時注重知識者,我們也就暫時注重官覺者。注重官覺者當然免不了要討論官覺事實。
2.談到官覺事實就談到耳聞目見這一類的事體。這一類的事體也有普遍與特殊兩方面。我們所要得到的是普遍,而這普遍也得從特殊中去找。在這一類的任何事體中有官覺者,有被官覺者,有官覺。耳有所聞,必能聽,能聽總牽扯到有耳;目有所見,必能視,能視總牽扯到有目。官覺者有官。我們習慣於是人的官覺者,所以談到官就想到五官。官不必有五,鼴鼠就沒有視官。官底能力也不一樣,人與狗底嗅官底能力就大不一樣。但是無論官底數目如何,無論官底能力大小如何,官總有能。
第一章 知識論底出發方式
Ⅰ.從甚麼地方論起
A.材料問題
1.知識論底對象。知識論底對象是知識,是普遍的知識底理。理是普遍的,而知識現象就其發生于某時某地說是特殊的。問題是在特殊中求普遍。我們一想就會想到任何知識現象中都有知識者、被知識者及知識。知識底範圍非常之廣。在今日談知識免不了要想到對天文世界及原子、電子世界底知識。可是這些都是間接得來的。間接知識底大本營依然是對於所謂耳聞目見的世界底知識。被知不能忽略,但是從現在的討論著想,我們可以暫時不理會被知。知識底大本營既然是對於耳聞目見的世界底知識,主...
目錄
導言
Ⅰ.知識論是甚麼
Ⅱ.知識論與別的學問底分別
Ⅲ.本書所要陳述的知識論
第一章 知識論底出發方式
Ⅰ.從甚麼地方論起
Ⅱ.直接或間接地由官覺出發
Ⅲ.從甚麼原則出發
Ⅳ.此出發方式缺點之一:不能得非唯主的共同
Ⅴ.此出發方式缺點之二:對外物底看法
第二章 本書出發方式底理由
Ⅰ.對上章 出發方式底批評
Ⅱ.知識論者底要求
Ⅲ.被知的底實在感底分析及滿足此感底理論上的條件
Ⅳ.本書底出發方式
第三章 所與或知識底材料
Ⅰ.正覺底分析
Ⅱ.客觀底解釋
Ⅲ.內在外在關係(關係總論在後)
Ⅳ.官覺
Ⅴ.校對
第四章 收容與應付底工具
Ⅰ.所與底收容或應付
Ⅱ.習慣
Ⅲ.記憶
Ⅳ.想像
Ⅴ.意志與注意
Ⅵ.相信與歸納
Ⅶ.語言
Ⅷ.抽象
第五章 認識
Ⅰ.官能與認識
Ⅱ.所與底分別
Ⅲ.關係
Ⅳ.性質
Ⅴ.個體底綿延
Ⅵ.官覺與認識底社會性
第六章 思想
Ⅰ.心
Ⅱ.思想
Ⅲ.想像
Ⅳ.思想底相聯
Ⅴ.思議
Ⅵ.思議底結構
第七章 摹狀與規律
Ⅰ.摹狀成分
Ⅱ.規律成分
Ⅲ.規律與摹狀不能分離
Ⅳ.治變
Ⅴ.先天先驗
Ⅵ.邏輯
第八章 接受總則
Ⅰ.休謨底問題與歸納原則
Ⅱ.歸納原則與秩序
Ⅲ.歸納原則與時間
Ⅳ.歸納原則底永真
Ⅴ.歸納原則是接受總則
Ⅵ.秩序問題
第九章 自然
Ⅰ.呈現與本然的現實
Ⅱ.本然與自然
Ⅲ.自然與經驗
Ⅳ.自然律
Ⅴ.自然界底種種
第十章 時空
Ⅰ.本然的時空
Ⅱ.自然時空底架子與川流或居據
Ⅲ.關於時間的種種
Ⅳ.關於空間的種種
Ⅴ.時空意念
第十一章 性質、關係、東西、事體、變、動
Ⅰ.性質
Ⅱ.關係
Ⅲ.東西
Ⅳ.事體
Ⅴ.變
Ⅵ.動
Ⅶ.本章 所論的接受方式
第十二章 因果
Ⅰ.區別幾句關於因果的話
Ⅱ.因果的居間問題及空間問題
Ⅲ.因果間底時間問題
Ⅳ.因果底背景問題
Ⅴ.因果間底必然問題
第十三章 度量
Ⅰ.度量問題
Ⅱ.時空底度量
Ⅲ.質量問題
Ⅳ.度量底精確問題
Ⅴ.約俗學說底理論
第十四章 事實
Ⅰ.自然與事實
Ⅱ.事實與東西和事體
Ⅲ.事實與普遍
Ⅳ.事實與正負
Ⅴ.事實與將來
Ⅵ.事實與知識
Ⅶ.事實與理論
第十五章 語言
Ⅰ.字
Ⅱ.字底蘊藏
Ⅲ.語言文字文法
Ⅳ.翻譯
Ⅴ.思想與語言
第十六章 命題、證實和證明
Ⅰ.導言
Ⅱ.事實、語言和命題
Ⅲ.命題與判斷
Ⅳ.命題底證實
Ⅴ.命題底證明
第十七章 真假
Ⅰ.不同的真假說
Ⅱ.真假學說所要注意點
Ⅲ.符合是真假底定義
Ⅳ.符合底標準
Ⅴ.符合感底時空性和超時空化性
Ⅵ.知識底進步和真理底完成
導言
Ⅰ.知識論是甚麼
Ⅱ.知識論與別的學問底分別
Ⅲ.本書所要陳述的知識論
第一章 知識論底出發方式
Ⅰ.從甚麼地方論起
Ⅱ.直接或間接地由官覺出發
Ⅲ.從甚麼原則出發
Ⅳ.此出發方式缺點之一:不能得非唯主的共同
Ⅴ.此出發方式缺點之二:對外物底看法
第二章 本書出發方式底理由
Ⅰ.對上章 出發方式底批評
Ⅱ.知識論者底要求
Ⅲ.被知的底實在感底分析及滿足此感底理論上的條件
Ⅳ.本書底出發方式
第三章 所與或知識底材料
Ⅰ.正覺底分析
Ⅱ.客觀底解釋
Ⅲ.內在外在關係(關係總論在後)
Ⅳ.官覺
Ⅴ.校對
第四章 收容...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