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時期”的20世紀80年代,被視為告別50—70年代的革命實踐而進行文化“新啟蒙”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形成的文學觀念、知識體制與思維模式構成了近三十年的新主流文化,也是人們理解當代中國六十年乃至整個20世紀歷史的基本認知裝置。9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的變遷,使得如何評價這一認知裝置變成了知識界的關鍵分歧所在。本書從探討人道主義思潮、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尋根”思潮、“文化熱”、“重寫文學史”思潮、“純文學”實踐等6個文學與文化思潮著手,試圖對80年代整體思想狀況進行一番知識社會學考察。對每一思潮,不僅在新的歷史視野中重構其基本歷史輪廓和複雜脈絡,更從敘事形態、知識構成與話語機制等不同層面重新解讀其核心歷史文本,尤其關注“知識”與“意識形態”之間的關聯。這種研究的兩個基本特色:一是跨學科視野,以文學文本為主,但擴大到美學、哲學、理論、歷史研究等領域,力圖把80年代思潮作為具有“共振性”的文化場域來加以把握;另一則是全球視野與中國問題的結合,從一種更具想像力的整體歷史視野中揭示出80年代中國文化實踐的不同面向,及其與90年代以來“全球化”現實間的關聯。由此,本書希望在批判性地反思歷史的基礎上,重新描畫80年代文化地圖,以作為推進現實思考的參照。
作者簡介:
賀桂梅,1970年生於湖北。 1989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200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博土論文《80年代文學與五四傳統》曾獲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二等獎。 2000年留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2004年被聘為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20世紀文學、思想研究。已出版著述《批評的增長與危機——90年代文學批評研究》(1999)、《轉折的時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2003)、《人文學的想像力——當代中國思想文化與文學問題》(2005)、《歷史與現實之間》(2008),另參與編寫《中國現代文學名著導讀》(錢理群主編,2002)、《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溫儒敏主編, 2005)等;並在國家核心刊物發表相關研究領域論文多篇。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為“新時期”的20世紀80年代,被視為告別50—70年代的革命實踐而進行文化“新啟蒙”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形成的文學觀念、知識體制與思維模式構成了近三十年的新主流文化,也是人們理解當代中國六十年乃至整個20世紀歷史的基本認知裝置。9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的變遷,使得如何評價這一認知裝置變成了知識界的關鍵分歧所在。本書從探討人道主義思潮、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尋根”思潮、“文化熱”、“重寫文學史”思潮、“純文學”實踐等6個文學與文化思潮著手,試圖對80年代整體思想狀況進行一番知識社會學考察。對每一思潮,不僅在新的歷史視野中重構其基本歷史輪廓和複雜脈絡,更從敘事形態、知識構成與話語機制等不同層面重新解讀其核心歷史文本,尤其關注“知識”與“意識形態”之間的關聯。這種研究的兩個基本特色:一是跨學科視野,以文學文本為主,但擴大到美學、哲學、理論、歷史研究等領域,力圖把80年代思潮作為具有“共振性”的文化場域來加以把握;另一則是全球視野與中國問題的結合,從一種更具想像力的整體歷史視野中揭示出80年代中國文化實踐的不同面向,及其與90年代以來“全球化”現實間的關聯。由此,本書希望在批判性地反思歷史的基礎上,重新描畫80年代文化地圖,以作為推進現實思考的參照。
作者簡介:
賀桂梅,1970年生於湖北。 1989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2000年獲文學博士學位,博土論文《80年代文學與五四傳統》曾獲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二等獎。 2000年留北京大學中文系任教,2004年被聘為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20世紀文學、思想研究。已出版著述《批評的增長與危機——90年代文學批評研究》(1999)、《轉折的時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2003)、《人文學的想像力——當代中國思想文化與文學問題》(2005)、《歷史與現實之間》(2008),另參與編寫《中國現代文學名著導讀》(錢理群主編,2002)、《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概要》(溫儒敏主編, 2005)等;並在國家核心刊物發表相關研究領域論文多篇。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