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交流過程中,任何一種文化對異質文化的反應與接受,投射在文學藝術作品中的是對異域形象的“再現”,隱匿於其後的則是進行著主體選擇的“自我”,而這背後則反映了兩者各自所處文化與意識形態空間的差距。對文學藝術作品中異國形象的研究探討的是異質文化間所存在的距離、造成對異質文化的多種反應與接受的決定因素以及其間調和與共存的可能性。本書嘗試從美國早期戲劇與電影中對華人形象的再現入手,比較不同時期美國影、劇作者塑造的華人角色的變化與異同,同時以中國作家創作的戲劇中的美國人形象為參照,分析中美文化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不同歷史時期的交流與互動的條件下,在不同力量的爭鬥與制衡中的表現及其帶給中美雙方的欣喜與傷痛,初步探討跨文化交往中蘊含的文化共性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李琤著
優惠價: 88 折, NT$ 148 NT$ 168
市面難尋商品,已售完
在文化交流過程中,任何一種文化對異質文化的反應與接受,投射在文學藝術作品中的是對異域形象的“再現”,隱匿於其後的則是進行著主體選擇的“自我”,而這背後則反映了兩者各自所處文化與意識形態空間的差距。對文學藝術作品中異國形象的研究探討的是異質文化間所存在的距離、造成對異質文化的多種反應與接受的決定因素以及其間調和與共存的可能性。本書嘗試從美國早期戲劇與電影中對華人形象的再現入手,比較不同時期美國影、劇作者塑造的華人角色的變化與異同,同時以中國作家創作的戲劇中的美國人形象為參照,分析中美文化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不同歷史時期的交流與互動的條件下,在不同力量的爭鬥與制衡中的表現及其帶給中美雙方的欣喜與傷痛,初步探討跨文化交往中蘊含的文化共性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