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立文學本文解釋的確定性價值範式,尋求文學本文的深度意義空間,是本文解釋學與本文詩學的中心問題。本書從本文解釋學的方法與理論原則出發,以張承志的文學本文作為具體解釋對象,展示了張承志的文學本文的多維精神聯繫與意義空間,構建了基於張承志創作的本文詩學解釋系統,形成了本文解釋學的基本理論規範。全書視野開闊,思維獨特,論證嚴密,語言富有力量,可以看作是本文解釋學與本文濤學的成功嘗試之作。
作者簡介:
李詠吟,1963年4月生於湖北黃岡浠水縣,哲學博士,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文藝學博士生導師。著有:《原初智慧形態:希臘神學的兩大話語系統及其歷史轉換》(1999)、《走向比較美學》(2000)、《詩學解釋學》(2003)、《創作解釋學》(2004 )、《解釋與真理》(2004)、《體驗與解釋:通往本文解釋學》(2006)。在《文藝理論研究》、《社會科學戰線》、《當代作家評論》、《文藝評論》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學術方向為詩學、美學與解釋學,目前主要致力於詩歌與哲學、經典解釋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李詠吟
優惠價: 5 折, NT$ 114 NT$ 228
暫不供貨
如何創立文學本文解釋的確定性價值範式,尋求文學本文的深度意義空間,是本文解釋學與本文詩學的中心問題。本書從本文解釋學的方法與理論原則出發,以張承志的文學本文作為具體解釋對象,展示了張承志的文學本文的多維精神聯繫與意義空間,構建了基於張承志創作的本文詩學解釋系統,形成了本文解釋學的基本理論規範。全書視野開闊,思維獨特,論證嚴密,語言富有力量,可以看作是本文解釋學與本文濤學的成功嘗試之作。
作者簡介:
李詠吟,1963年4月生於湖北黃岡浠水縣,哲學博士,現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文藝學博士生導師。著有:《原初智慧形態:希臘神學的兩大話語系統及其歷史轉換》(1999)、《走向比較美學》(2000)、《詩學解釋學》(2003)、《創作解釋學》(2004 )、《解釋與真理》(2004)、《體驗與解釋:通往本文解釋學》(2006)。在《文藝理論研究》、《社會科學戰線》、《當代作家評論》、《文藝評論》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學術方向為詩學、美學與解釋學,目前主要致力於詩歌與哲學、經典解釋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