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翰卿所著的《傷寒論113方臨床使用經驗》系李翰卿先生耳提面命,李映淮先生躬錄、整理而成。書中承載著兩代人數十年學習、研究、應用《傷寒雜病論》及其113方的臨床實踐及經驗,反映作者博通醫籍經典,但不泥古、與時俱進,注重古為今用,中西結合,能達陰陽之理,擅用經方、小劑。李映淮先生在撰著書稿時,為使後人能準確地理解傳承《傷寒論113方臨床使用經驗》之真諦,參考多家學說,添加了不少按語,閆雲科先生在整理校訂書稿時,又附載了所存之李翰卿先生麻黃湯、桂枝湯、大承氣湯三份講稿,可以說是三代人的心血鑄就一部傷寒論臨證錄。
作者簡介:
李翰卿(1892-1972),名希縉,號華軒,以字行。山西省靈丘縣上沙坡村人。舅父張玉璽乃當地有名的儒醫。李氏自幼從其舅父學醫習文,盡得其傳。15歲時即能治療一般的疾病,以後雖在當地小學任教,但每有閒暇即為人療疾,以治病救人為樂,醫名日增,求治者盈門。27歲時,南本縣推薦到山西省立醫學傳習所(川至醫專前身)應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經過3年的寒窗苦讀,他不但係統鑽研了中醫經典,對歷代各家各派學說亦多有涉獵。1922年畢業,先後應邀在太原復成堂、體乾堂等處行醫。35歲始獨立開業,懸壺并州。李氏治病尤遵仲景,精於《傷寒》、《金匱》,喜用經方、小劑,每能救危難、起沈痾而得心應手。他不僅精於中醫內科、婦科,而且對兒科、外科及老年病學方面亦研究頗深。為了啟迪後學,李氏集平生治學《傷寒論》之心悟及臨證經驗,於1960年著成《傷寒論113方臨床使用經驗》一書,併計劃撰寫一部以中醫各科疾病及症名為綱,病、證、方、藥為目的臨床醫師必備工具書,筆記資料積累甚多,然終因診務、政務繁忙,未能完稿。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作者:李翰卿
優惠價: 5 折, NT$ 72 NT$ 144
本商品已下架
李翰卿所著的《傷寒論113方臨床使用經驗》系李翰卿先生耳提面命,李映淮先生躬錄、整理而成。書中承載著兩代人數十年學習、研究、應用《傷寒雜病論》及其113方的臨床實踐及經驗,反映作者博通醫籍經典,但不泥古、與時俱進,注重古為今用,中西結合,能達陰陽之理,擅用經方、小劑。李映淮先生在撰著書稿時,為使後人能準確地理解傳承《傷寒論113方臨床使用經驗》之真諦,參考多家學說,添加了不少按語,閆雲科先生在整理校訂書稿時,又附載了所存之李翰卿先生麻黃湯、桂枝湯、大承氣湯三份講稿,可以說是三代人的心血鑄就一部傷寒論臨證錄。
作者簡介:
李翰卿(1892-1972),名希縉,號華軒,以字行。山西省靈丘縣上沙坡村人。舅父張玉璽乃當地有名的儒醫。李氏自幼從其舅父學醫習文,盡得其傳。15歲時即能治療一般的疾病,以後雖在當地小學任教,但每有閒暇即為人療疾,以治病救人為樂,醫名日增,求治者盈門。27歲時,南本縣推薦到山西省立醫學傳習所(川至醫專前身)應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經過3年的寒窗苦讀,他不但係統鑽研了中醫經典,對歷代各家各派學說亦多有涉獵。1922年畢業,先後應邀在太原復成堂、體乾堂等處行醫。35歲始獨立開業,懸壺并州。李氏治病尤遵仲景,精於《傷寒》、《金匱》,喜用經方、小劑,每能救危難、起沈痾而得心應手。他不僅精於中醫內科、婦科,而且對兒科、外科及老年病學方面亦研究頗深。為了啟迪後學,李氏集平生治學《傷寒論》之心悟及臨證經驗,於1960年著成《傷寒論113方臨床使用經驗》一書,併計劃撰寫一部以中醫各科疾病及症名為綱,病、證、方、藥為目的臨床醫師必備工具書,筆記資料積累甚多,然終因診務、政務繁忙,未能完稿。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