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朱熹、呂祖謙輯就之後,七八百年來流佈極廣,在歷史上一直被奉為理學入門要籍,被譽為“學者入道之階梯”。因而歷史上傳刻、註釋、續編、仿編等各種整理形式的文本眾多,據統計有300多種,但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該書一直未有便於今天讀者閱讀的註釋性標點整理本。本次整理本的原文,是現存明代嘉靖十七年(1538)吳邦模刻本《近思錄》十四卷,個別文字有誤者依據其他版本校正。註釋主要採用南宋葉采的集解,間或取張習孔傳、茅星來集注、江永集注、張紹價解義等作補充,對個別字句難理解處,則加按語以助理解。集評篩選南宋至今《近思錄》注家、評述者、研究者對其詞、句、篇等進行解說評論的頗具代表性的精要文字。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自朱熹、呂祖謙輯就之後,七八百年來流佈極廣,在歷史上一直被奉為理學入門要籍,被譽為“學者入道之階梯”。因而歷史上傳刻、註釋、續編、仿編等各種整理形式的文本眾多,據統計有300多種,但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該書一直未有便於今天讀者閱讀的註釋性標點整理本。本次整理本的原文,是現存明代嘉靖十七年(1538)吳邦模刻本《近思錄》十四卷,個別文字有誤者依據其他版本校正。註釋主要採用南宋葉采的集解,間或取張習孔傳、茅星來集注、江永集注、張紹價解義等作補充,對個別字句難理解處,則加按語以助理解。集評篩選南宋至今《近思錄》注家、評述者、研究者對其詞、句、篇等進行解說評論的頗具代表性的精要文字。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2元。(減2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