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模糊語言的基本知識,闡釋了模糊修辭學的對象和性質,探討了模糊修辭的基本原則、心理機制、模糊語言的修辭功能及其負效應等模糊修辭學中的基本理論問題。
作者簡介:
黎千駒(1957.3-),湖北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碩導,兼任湘潭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導、南開大學中國文字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出版學術著作十餘部,涉及以下數個學科研究領域:
在古代漢語領域出版了《古漢語知識二百題》(1991)、《古代漢語》(副主編。2000)、《古代漢語教程》(蔣冀騁黎幹駒著,2005);在訓詁學領域出版了《古今詞義異同辨析手冊》(1993)、《訓詁方法與實踐》(1997);在修辭學領域出版了《現代漢語同義修辭研究》(2003)、。 《現代漢語實踐修辭學》(李維琦黎幹駒著,2004)、《模糊修辭學導論》(2006);在模糊語言學領域出版了《實用模糊語言學》(1996)、《模糊語義學導論》 (2006);在形式邏輯領域出版了《形式邏輯》(參編,1999)。另外在文學創作方面出版了詩歌集《點滴人生》(1999)和長篇小說《柔情似水》(2000)。...
章節試閱
第三節 模糊修辭的基本研究方法
研究任何一門學科,都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研究模糊修辭也是如此。
本書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第一,以材料立論的方法。立足於言語交際實際,以模糊語言在言語交 際活動中的運用實際為基本出發點,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礎之上來分析歸納其修辭功效。這是我們研究模糊修辭的宗旨。如果沒有言語交際活動中的模
糊語言材料作基礎,那麼所謂模糊修辭的研究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也就違背了“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這一辯證唯物論的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我們的模糊修辭研究,是在充分佔有材料的基礎
之上來展開的。可以自豪地說,我們所使用的材料,絕大多數是別人在模糊修辭論著或模糊語言論著中所未使用過的材料,因為它是我們自己收集來的第一手材料。我們曾經寫過《實用模糊語言學》、《現代漢語同義修辭研究
》和《模糊語義學導論》等語言研究之類的著作,其中的材料絕大多數也是我們自己收集來的第一手材料。嚴格地說,與其說“以材料立論”是一種方法,不如說這是一種治學態度,是我們從事語言研究的基本指導思想、科研
準則和應有的踏實的學風。
第二,宏觀研究與微觀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模糊修辭學是研究模糊語言在言語交際活動中如何精心地選擇模糊語言材料來表達意旨,交流思想,以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方法、原則和規律的一門科學。我們不僅要研究模糊語言在人們交際活動中的運用情況,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些實際運用的案例來探討模糊修辭的基本原則,和運用模糊語言來提高語言表達效果的基本規律。
如果沒有對於模糊修辭的相關基本理論的研究,那麼模糊語言材料只能是一盤散沙,就事論事式的模糊修辭研究無疑是缺乏指導意義的。
第三,動態追溯的方法。我們在上文中闡述了這樣的觀點:如果說模糊語言學主要是從靜態的角度來分析自然語言的模糊性的一門科學,那麼模糊修辭學則主要是從動態的角度來研究如何運用模糊語言來提高語言表達的效果的一門科學。那麼我們該怎樣“從動態的角度”來研究如何運用模糊語言來提高語言表達的效果呢?同義手段學說就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動態的角度”。由此我們主要從模糊語言與模糊語言所構成的同義手段(即模糊同義手段)選擇的角度,以及模糊語言與明晰語言所構成的同義手段選擇的角度來展開模糊修辭的研究,這或許可以使讀者不僅明白運用模糊語言所帶來的修辭效果,而且也可以明白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修辭效……...
第三節 模糊修辭的基本研究方法
研究任何一門學科,都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研究模糊修辭也是如此。
本書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第一,以材料立論的方法。立足於言語交際實際,以模糊語言在言語交 際活動中的運用實際為基本出發點,在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礎之上來分析歸納其修辭功效。這是我們研究模糊修辭的宗旨。如果沒有言語交際活動中的模
糊語言材料作基礎,那麼所謂模糊修辭的研究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也就違背了“理論的基礎是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這一辯證唯物論的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我們的模糊...
目錄
序
序
第一章 模糊修辭學概說
第一節 模糊修辭學的對象和性質
第二節 模糊修辭的基本原則
一、準確
二、貼切
三、得體
第三節 模糊修辭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四節 模糊修辭的心理機制
一、語義聯想與聯想義
二、聯想的方式
三、聯想的特徵
第二章 模糊語言概說
第一節 模糊性與模糊語言
一、模糊性
二、語言的模糊性
三、模糊語言
第二節 模糊語言的基本特徵
一、邊界的模糊性與中心的明晰性
二、相對性與可塑性
三、雙重性
第三章 模糊語言的修辭功能
第一節模糊語言在維繫人際關係方面的修辭功能
一、人際關係的親和功能
二、人際關係的滿足功能
三、人際關係的調節功能
第二節模糊語言在提高語言表達效果方面的修辭功能
一、語言表達的含蓄功能
二、語言表達的委婉功能
三、語言表達的幽默功能
四、語言表達的適應性功能
五、語言表達的靈活性功能
六、語言表達的生動性功能
第四章 語言的負效應
第一節 明晰語言的負效應
一、使用明晰語言不當,可能導致食言或違約
二、使用明晰語言不當,可能導致偏激
三、使用明晰語言不當,可能導致生硬與教條
四、使用明析語言不當,可能導致難以操作
第二節 模糊語言的負效應
一、模糊語言可能導致糾紛或誤人他人圈套
二、模糊語言可能導致某些人用來鑽政策的空子
三、模糊語言可能導致某些人用來文過飾非
第五章 模糊詞彙與修辭
第一節 詞彙的模糊性
一、表時間範疇的詞語的模糊性
二、表方位範疇的詞語的模糊性
三、表事物範疇的詞語的模糊性
四、表動作行為範疇的詞語的模糊性
五、表能願範疇的詞語的模糊性
六、表心理活動範疇的詞語的模糊性
七、表性質、狀態範疇的詞語的模糊性
八、表顏色範疇的詞語的模糊性
九、表數量範疇和度量衡範疇的詞語的模糊性
十、表指代範疇的詞語的模糊性
十一、表程度和範圍範疇的詞語的模糊性
第二節明晰語言與模糊語言的相互轉化
一、明晰語言的模糊化
二、模糊語言的明晰化
三、模糊語言與明晰語言的交替變化
第三節 詞彙模糊同義手段的選擇
一、名詞模糊同義手段的選擇
二、動詞模糊同義手段的選擇
三、形容詞模糊同義手段的選擇
四、數量詞模糊同義手段的選擇
五、代詞模糊同義手段的選擇
六、副詞模糊同義手段的選擇
七、不同詞類之間模糊同義手段的選擇
第四節 模糊限制語與修辭
一、模糊限制語
二、模糊限制語的修辭功能
第五節模糊語言與明晰語言同義手段的選擇
一、模糊語言與明晰語言之間非此即彼性的選擇
二、模糊語言與明晰語言之間相容性的選擇
三、模糊語言與明晰語言之間互補性的選擇
第六章 模糊語法與修辭
第一節 模糊語句的修辭功能
一、模糊語句的類型
二、模糊語句的修辭功能
第二節 模糊同義結構的選擇
一、同一模糊詞語作不同成分的選擇
二、模糊常位句與模糊變位句的選擇
三、模糊詞語語序的移動
第三節 模糊同義句式的選擇
第七章 模糊語言在語體中的運用
第一節 模糊語言在文藝語體中的運用
一、模糊語言在人物描寫中的運用
二、模糊語言在景物和場面描寫中的運用
三、詞語超常組合使語言表達模糊化
第二節模糊語言在科技、政論和公文等語體中的運用
第三節 模糊語言在新聞語體中的運用
一、標題模糊,正文明晰
二、主標題模糊,副標題明晰
三、上文模糊,下文明晰
四、上文明晰,下文模糊
第四節 模糊語言在廣告語體中的運用
一、模糊語言在廣告中的運用情況
二、模糊語言在廣告中的修辭功效
第八章 模糊辭格及其修辭效果
第一節 辭格內部的模糊性
一、比喻的分類及其結構形式
二、比喻的模糊性
第二節 辭格之間的模糊性
一、比喻與借代之間的模糊性
二、比喻與比擬之間的模糊性
三、比喻與誇張之間的模糊性
第三節 模糊辭格的修辭效果
一、比喻的模糊修辭效果
二、比擬的模糊修辭效果
三、通感的模糊修辭效果
四、移就的模糊修辭效果
五、拈連的模糊修辭效果
六、精警的模糊修辭效果
七、誇張的模糊修辭效果
附錄:作者主要論著
後記
序
序
第一章 模糊修辭學概說
第一節 模糊修辭學的對象和性質
第二節 模糊修辭的基本原則
一、準確
二、貼切
三、得體
第三節 模糊修辭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四節 模糊修辭的心理機制
一、語義聯想與聯想義
二、聯想的方式
三、聯想的特徵
第二章 模糊語言概說
第一節 模糊性與模糊語言
一、模糊性
二、語言的模糊性
三、模糊語言
第二節 模糊語言的基本特徵
一、邊界的模糊性與中心的明晰性
二、相對性與可塑性
三、雙重性
第三章 模糊語言的修辭功能
第一節模糊語言在維繫人際關係方面的修辭...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