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文徵明研究中開闢了新的領域,全書通過解讀明代書畫泰斗文徵明以藝術之名的社交和明代複雜的社交關係,以“社會藝術史”的角度重構了文徵明的一生,大寫的“藝術家”被還原為社會關係網絡中的文人雅士,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機中展露著他的才華和性情,從人情義務與禮物交換的角度重新審視文徵明。該書為三聯書店重點圖書“開放的藝術史”系列中最新的一種。
作者簡介:
柯律格(Craig Clunas),當代研究中國物質文明史的重要學者,現任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系講座教授。 1954年出生於英國蘇格蘭亞伯丁(Aberdeen)。 1974年曾前往北京學習中文,後分別於劍橋大學東方研究院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取得學士(1977)與博士學位(1983)。曾擔任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中國部資深研究員兼策展人長達十五年,並自1994年起先後任教於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藝術史系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他不僅博學多聞,對於中國傳統典籍亦有深厚的造詣,同時經常關照西方文化史、人類學、社會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將兩者結合而提出新穎有洞察力的學術論述,學術成就廣受國際學界的讚譽。
著作豐富,自1991年起陸續出版《長物誌: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地位》(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1)、《明代中國的園林文化》(Fruit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1996)、《早期現代中國的圖畫視覺性》(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7)、《中國藝術》(Art in China ,1997)、及《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 ,2004)、《大明帝國:明代中國的視覺和物質文化,1368–1644》(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 ,2007)等書。其中《長物誌》更是有關明代晚期文化消費的經典著作,影響深遠。
譯者簡介:
劉宇珍,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翻譯本書第四、五、七章及後記,並審閱修訂全書譯稿。
邱士華,台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目前於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修讀博士課程。翻譯本書前言、第一至第三章。
胡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所博士生,曾於柯律格教授任教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時,取得碩士學位。翻譯本書第六、八章。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柯律格
優惠價: 88 折, NT$ 238 NT$ 270
限量商品已售完
本書在文徵明研究中開闢了新的領域,全書通過解讀明代書畫泰斗文徵明以藝術之名的社交和明代複雜的社交關係,以“社會藝術史”的角度重構了文徵明的一生,大寫的“藝術家”被還原為社會關係網絡中的文人雅士,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機中展露著他的才華和性情,從人情義務與禮物交換的角度重新審視文徵明。該書為三聯書店重點圖書“開放的藝術史”系列中最新的一種。
作者簡介:
柯律格(Craig Clunas),當代研究中國物質文明史的重要學者,現任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系講座教授。 1954年出生於英國蘇格蘭亞伯丁(Aberdeen)。 1974年曾前往北京學習中文,後分別於劍橋大學東方研究院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取得學士(1977)與博士學位(1983)。曾擔任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中國部資深研究員兼策展人長達十五年,並自1994年起先後任教於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藝術史系及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他不僅博學多聞,對於中國傳統典籍亦有深厚的造詣,同時經常關照西方文化史、人類學、社會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將兩者結合而提出新穎有洞察力的學術論述,學術成就廣受國際學界的讚譽。
著作豐富,自1991年起陸續出版《長物誌: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地位》(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and Social Status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1)、《明代中國的園林文化》(Fruitful Sites: Garden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China ,1996)、《早期現代中國的圖畫視覺性》(Pictures and Visual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1997)、《中國藝術》(Art in China ,1997)、及《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Elegant Debts; the Social Art of Wen Zhengming, 1470–1559 ,2004)、《大明帝國:明代中國的視覺和物質文化,1368–1644》(Empire of Great Brightness: Visual and Material Cultures of Ming China, 1368–1644 ,2007)等書。其中《長物誌》更是有關明代晚期文化消費的經典著作,影響深遠。
譯者簡介:
劉宇珍,英國牛津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翻譯本書第四、五、七章及後記,並審閱修訂全書譯稿。
邱士華,台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目前於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修讀博士課程。翻譯本書前言、第一至第三章。
胡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研究所博士生,曾於柯律格教授任教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時,取得碩士學位。翻譯本書第六、八章。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