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思想博大精深,自西漢末年傳入中國,在不斷地同中國的傳統思想、本土宗教的依附、沖突、融合、發展中逐步中國化,演變為一種新的理論思維形態——中國佛學,成為影響中國文化史、中國學術史發展三大思想支柱之一,而佛學中的諸多精深微妙的內涵已融合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和遺產。本書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視域著眼,依據經、史、子、集中的歷史資料與佛學典籍,以佛學與中國傳統學術的互滲融合為中心,展開對佛學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探討、內容包括佛學與人生、道教、儒學、玄學、邏輯學、倫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生態學、文學、藝術、民俗、現代化等方面,既從形而上層面剖析和揭示佛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所在、思維理路、人文精神、現代價值、基本特點,又從形而下層面和世俗維度勾勒和闡發了佛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方方面面之間的互動互融關係,還探討了佛學在中國人的世俗生活、人生價值取向上的強大影響力。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緒論
一救苦的博大情懷
二眾生痛苦根源的探究
三極樂世界的終極關懷
四修道證滅以通涅槃之境
五諸法因緣和合而生滅
六佛教面臨的挑戰和改革
第二章佛學與人生
一人生是苦
二涅槃境界與極樂淨土
三解脫之道
四積極與消極
第三章佛學與道教
一中國佛學心性論與道教心性論的歷史形成
二中國佛學心性論與道教道體論
三中國佛學心性論與道教道性論
四中國佛學心情論與道教內丹心性論
第四章佛學與儒學
一儒佛之消長
二性善與本靜
三動靜與善惡
四心源與一多
五心跡一理
六萬理歸一
第五章佛學與玄學
一道家道體論與玄學本體論
二格義生解與六塚七宗
三《肇論》與玄佛互釋
四法性·法身·涅槃
第六章佛學與邏輯學
一因明概述
二因明在印度的發展
三因明學在中國的傳播
四因明學與邏輯學
第七章佛學與倫理學
一佛教善惡觀的中土化
二佛教人生觀的中土化
三佛教孝親觀的中土化
第八章佛學與社會學
一佛教的社會觀
二佛教的主要社會功能
第九章佛學與經濟學
一印度佛教的經濟觀
二中國佛教的經濟觀
三佛教:能否提供一種積極的經濟倫理?
第十章佛學與生態學
第十一章佛學與文學
第十二章佛學與藝術
第十三章佛學與民俗
第十四章佛學與現代化
前言
第一章緒論
一救苦的博大情懷
二眾生痛苦根源的探究
三極樂世界的終極關懷
四修道證滅以通涅槃之境
五諸法因緣和合而生滅
六佛教面臨的挑戰和改革
第二章佛學與人生
一人生是苦
二涅槃境界與極樂淨土
三解脫之道
四積極與消極
第三章佛學與道教
一中國佛學心性論與道教心性論的歷史形成
二中國佛學心性論與道教道體論
三中國佛學心性論與道教道性論
四中國佛學心情論與道教內丹心性論
第四章佛學與儒學
一儒佛之消長
二性善與本靜
三動靜與善惡
四心源與一多
五心跡一理
六萬理歸一
第五章佛學與玄學
一道家道體論與玄學本體論
二格義...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