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足涉法涉訴信訪工作理論與實踐,以法治和信訪為主線,把法與訪的關係、信與訪的關係、郵與信的關係,通過歷史與現實的線索串在一起,既有對涉法涉訴信訪的歷史淵源和發展脈絡的總結梳理,又有對近年來相關政策舉措的製定背景和出臺過程的闡述分析,是一本理論性、知識性、趣味性和指導性很強的讀物。
作者簡介:
本書主編劉大為,北京市委政法委副書記。
序言作者王安順,1957年12月生,河南輝縣人。現任中共中央候補委員,中共北京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市委政法委書記、教育工委書記,中共北京市委黨校校長、北京行政學院院長;2001-2007年間擔任過上海市委副書記、市委組織部部長、市委黨校校長;1999.07—2001.09甘肅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
附錄《化解涉法涉訴進京重複訪的對策研究》作者為中共北京市委政法委員會課題組,課題組成員均為《說法談訪》編委會成員。
目錄
序言王安順1
第一輯探尋法治足跡
法治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是伴隨法的出現、發展而產生的。在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法治猶如其他人類文明一樣,或通過口耳相傳、或通過文字記錄留下了串串清晰、珍貴的足跡。
1.尋找文明古國的“法”字2
2.本是同根生:歐亞諸國“法”字的尋宗之旅5
3.漢語“法”字形態的演化6
4.漢語“法”字含義的演進8
5.漢語“法”字書寫體的沿革10
6.中國幾個少數民族“法”字的不同寫法14
7.從皋陶的故事透視中國法的起源16
8.法治是舶來品嗎18
9.古代官文化中蘊含的司法公正理念20
10.中國近代法治主義的重要倡導者23
11.清末修律與中華法系的終結24
12.中國首部程式法28
13.新中國第一部法律誕生側記29
14.法制建設十六字方針的由來31
15.著名的“64號文件” 32
16.1980年的“兩案”審判33
17.從“刀制”到“水治” 34
18.司法體制改革始末36
19.追隨律考到司考的職業化腳步39
20.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憲法法律41
21.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提出42
22.“依法治國”彩車駛過天安門44
23.普法之花遍地綻放46
24.“12.4”法制宣傳日49
25.沐浴法學教育的陽光51
2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如期形成53
27.法係是法律體系的簡稱嗎56
28.哪些國家機關有立法權58
29.人大如何立法60
30.有關立法的法律——立法法61
31.法律修改的三種形式62
32.為何憲法被稱為“母法” 64
33.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的位
階效力關係65
34.法律衝突如何解決66
第二輯體味正義細節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政法工作也概莫能外。當我們與公檢法司等政法單位零距離接觸,去瞭解它們的由來、發展、變遷等鮮為人知的故事以及它們與百姓利益相關的具體工作、制度等為人熟知的內容時,便能夠從這些細節中品味到正義的氣息,這種氣息可以跨越地域、穿越時空,歷久而彌香。
1.公檢法起源探尋68
2.法院與檢察院上下級的關係一樣嗎72
3.公檢法在辦理刑事案件中的分工75
4.公檢法人員職級劃分79
5.公檢法司的徽章83
6.公安=員警?88
7.哪些情況 可以使用警械與武器92
9.跨越時空的警民互動新平臺95
10.“110”是如何誕生的97
11.警車的變遷99
12.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102
13.“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政策的變遷103
14.檢察院插手公共利益算是“管閒事”嗎105
15.權力背後的法眼——檢察院的訴訟監督106
16.我國的審級制度107
17.覆蓋社會各領域的三大訴訟類型109
18.老百姓打官司可能歷經的程式112
19.法槌的由來116
20.何謂獨任審判與合議審判118
21.司法調解原則的變化119
22.老百姓的“蒼天”——馬錫五其人其事122
23.哪些人可以擔任陪審員124
24.刑事法庭佈局背後的意義128
26.圓桌法庭與未成年人審判129
27.司法救助制度132
28.哪些情況 可以申請法律援助135
29.執行死刑的幾種方式137
30.監獄是怎麼來的139
31.被譽為“證據之王”的司法鑑定140
32 .從“達比倫”到現代公證141
33.律師行業的華麗轉身——從公職到獨立143
34.人民調解——社會矛盾糾紛化解的生力軍144
35.幫助罪犯回歸社會的社區矯正145
第三輯把握信訪脈搏
信訪,古來有之。隨著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信訪也跟著時代的脈搏,不斷發生著變化。變化的是信訪的形式、信訪的內容,而亙古不變的是人類對公平正義的追求,對自身權益的主張。
1.信訪與郵政的關係148
2.郵政最早在哪個國家出現150
3.中國郵政標誌的含義153
4.郵政編碼的含義154
5.郵票的誕生156
6.郵箱的變化見證城市的發展159
7.郵寄信件的方式及其成本164
8.信的別稱有哪些167
9.寫信的基本規範169
10.信訪的歷史淵源173
11.告禦狀的由來176
12.近代信訪的發展178
13.新中國的信訪發展180
14.信訪有哪幾種181
15.信訪條例的頒布及其修訂182
16.什麼是涉法涉訴信訪183
17.中辦發22號檔的出臺185
18.如何寫好信訪件187
19.寫信訪件的五個“不要” 191
20.上訪應注意的幾個問題197
21.信訪人在信訪時應注意避免哪些行為199
22.信訪幹部如何處理來信201
23.信訪幹部如何接訪204
24.信訪幹部應掌握的幾種說服方法207
25.信訪工作人員應具有哪些心理素質210
26.怎樣到政法機關反映問題212
27.如何向政法機關信訪218
28.涉法涉訴信訪工作“五忌” 220
29.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應堅持法、理、情並重222
30.換人換思路的妙用223
31.六步工作法的運用225
32.“四員”進社區226
33 .涉法涉訴信訪案例指導制度227
34.領導幹部接訪、約訪、下訪製度228
35.東城區及市公安局的“信訪代理”模式229
36.門頭溝區“連民心懇談室”經驗231
37.民事調解進派出所模式233
38.社區民警駐區製235
39.檢察院案件評查236
40.檢調對接工作機制237
41.分階段遞進式化解工作機制238
42.李紅星工作法241
43.涉法涉訴公益律師服務團模式244
44.美國“信訪辦”報憂不報喜245
45.俄羅斯的“信訪辦” 246
46.瑞典:被譽為百姓“欽差大臣”的行政監察專員247
47.法國的高效糾紛處理能手249
48.日本民眾的訴苦管道251
49.香港的申訴專員制度252
附錄調研報告
化解涉法涉訴進京重複訪的對策研究253
後記261
序言王安順1
第一輯探尋法治足跡
法治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必然產物,是伴隨法的出現、發展而產生的。在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發展歷程中,法治猶如其他人類文明一樣,或通過口耳相傳、或通過文字記錄留下了串串清晰、珍貴的足跡。
1.尋找文明古國的“法”字2
2.本是同根生:歐亞諸國“法”字的尋宗之旅5
3.漢語“法”字形態的演化6
4.漢語“法”字含義的演進8
5.漢語“法”字書寫體的沿革10
6.中國幾個少數民族“法”字的不同寫法14
7.從皋陶的故事透視中國法的起源16
8.法治是舶來品嗎18
9.古代官文化中蘊含的司法公正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