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國時期的“納蘭容若”;
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體大家”;
他是中國近代言情小說的開山鼻祖,是中國的“大仲馬”;
他是蜚聲中外的“通俗文學大師”。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還是“恨水不結冰”?
是三妻四妾的傳統男子,還是勇敢追愛的浪漫青年?
且讓文字為眼,帶你去尋一個真實的張恨水!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作為現代文學史上最暢銷書作家——張恨水。
他的《金粉世家》,被稱作二十世紀的《紅樓夢》,感動無數人的愛情史詩,當時一紙風行,好評不斷;
他的《啼笑因緣》,更被作為中國大眾文學最精緻的範本,七十年來魅力絲毫不減。
他一生傳奇,愛情與婚姻坎坷——他將自身埋在極為高產的文學作品裡,然那若隱若現的心跡,自是沉不沒的香屑,歷久彌香。這本《張恨水文傳:金粉世家裡的啼笑因緣》,將透過歲月的封緘,把他遺落的、比作品本身更華美、更悲壯的故事托雲而出……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作為現代文學史上最暢銷書作家——張恨水。
他的《金粉世家》,被稱作二十世紀的《紅樓夢》,感動無數人的愛情史詩,當時一紙風行,好評不斷;
他的《啼笑因緣》,更被作為中國大眾文學最精緻的範本,七十年來魅力絲毫不減。
他一生傳奇,愛情與婚姻坎坷——他將自身埋在極為高產的文學作品裡,然那若隱若現的心跡,自是沉不沒的香屑,歷久彌香。這本《張恨水文傳:金粉世家裡的啼笑因緣》,將透過歲月的封緘,把他遺落的、比作品本身更華美、更悲壯的故事托雲而出……
章節試閱
序言 國如用我何妨死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浮光掠影,時光的落葉亂舞。在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纖纖驚艷剪影裡,張恨水,這個涼薄緊蹙到極致的名字,自有一番是難掩的風骨雅韻,每一次觸碰,都可以奏出玄妙奇幻的天籟。
時間的變化,消磨著謬誤,卻使真理永恆。時間的距離,難掩這位驚世奇才的光華。他是民國時期的“納蘭容若”,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體大家”,是中國近代言情小說的開山鼻祖,是中國的“大仲馬”,也是蜚聲中外的“通俗文學大師”。這樣一個“匪我思存”的張恨水,生於富貴,長於苦難。沉醉於才子佳人式的美滿愛情,卻經歷了三段坎坷的婚姻。多舛的命運,使得這位奇才因掙扎而綻放,因抗爭而美麗,宛如盛滿了酒的杯盞,充實和厚重是他的生命。
在他翰墨五十幾年的寫作生涯中,創作出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說,著作等身,堪稱國內唯一“婦孺皆知”的名作家。他的“小說迷”,上至鴻儒,下至白丁。他自比“推磨的驢子”,“除了生病或旅行,沒有工作,比不吃飯都難受”,富貴未所移,貧賤未能棄。
歷史是一面鏡子,照出人類世界的悲歡離合,也折射出真理的深邃。他生於內憂外患的中日甲午戰爭時期,成長於軍閥混戰的辛亥革命、大革命戰爭時期,中年經歷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晚年又遭遇了命運坎坷的摧殘。處於動盪貧瘠的時代,他又是如何處事不驚,於波瀾之中扼住命運的咽喉,創造自己的風景呢?
斯人已去,千載有餘情。我們唯有在他的筆墨間,感懷他悲喜疊加的人生,觸摸癡纏繾綣的愛情,品讀他意味濃重的傑作。讓我們帶著崇敬和困惑、想像與感悟,走進他的傳奇人生。
第一章 舊年:物是人非事事休
01、身未定,心已遠
上饒之地,自古以來就有“豫章第一門戶”的美稱,八省通衢,寓意為上乘富饒,倚靠著中國的第二大湖泊鄱陽湖的春水碧於天,風水自然獨占鰲頭。魚米之鄉的上饒,人才輩出,孕育了朱熹、林予等重量級的文化名人。張恨水,就誕生於這個文風極盛的地方。
當時,遮天蔽日的戰爭雨霧,在整個中國的天空下沉,淹沒了神州大地,列強的鐵蹄猶如一陣突發的痛苦痙攣,支配著中華民族的情感和視線。內憂加外患,滿目皆是令人心痛的瘡痍。而上饒,卻保持了它的寧靜淡泊,張恨水便是在這樣無虞的環境中出生了。
說來讓人難以相信,文文弱弱的張恨水,竟是出生於一個將門世家。他的祖父張諱開天生就是一副將才之身,幼時就力大無窮,少年時便“能揮百斤巨石,如弄彈丸”。太平天國運動興起時,張諱開入曾國藩的湘軍,為清朝立下了不少赫赫戰功。但只因張諱開為人不喜左右逢源的為官之道,一生兩袖清風。張恨水的出生,為這個家庭,帶來了花開般的驚喜。
這一年的農曆四月二十四日,在這“魚米之鄉”的上饒廣信府,張恨水剛剛出生了兩三個小時之後,又一喜事接踵而至,張諱開又接到了提升參將(二品頂戴)的喜報。望子成龍的張父也對天資過人的張恨水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他心存高遠,志向遠大,因此給他取名為“心遠”。後來,張恨水的兒子張伍在《我的父親張恨水》中說道:根據張氏宗譜的“宗歲兆聯芳,祖澤益福慶”排名,父親的譜名則為“芳松”。而事實上,在張伍的記憶裡,張恨水對這個名字卻未曾用過,甚至隻字未提。
張恨水雖然出生於江西上饒,但祖籍卻是安徽潛山縣,家裡世代為農民。張家在當地也算是殷實的人家,有房屋數十間,土地幾十畝。祖父張諱開在朝為官,再加上殷實的家底,張家在家鄉也算是一個顯赫的家族。
祖父張諱開對這位縈繞著“富貴”光環的長孫異常疼愛,成了他晚年最大的精神寄託。張恨水雖然有著文人的氣質,但得以家族的遺傳,自小也生得結實勇猛。祖父希望孫子長大以後能繼承祖業,做一個馳騁沙場的英雄。閒暇時候,祖父便在衙署中訓練張恨水的膽量。在上饒的八年天真歲月,張恨水耳濡目染了祖父舞刀弄槍的戎馬氣概。這樣一段經歷,使得手無縛雞之力的張恨水,在其性格和作品中,都有流淌著一番難以剝離的“戎馬”陽剛之氣。他在《劍膽琴心》的自序中說道:“公常閒立廊廡,一腳蹺起二三尺,令恨水跨其上,顛簸作呼馬聲曰:“兒願作英雄乎? '余曰:'願學爹爹跨高馬,佩長劍。 '公大樂,就署中山羊,制小鞍轡,砍竹為刀,削葦作箭,輒令兩老兵教驅射舞之術於院中。恨水顧盼自雄,亦儼然一小將領也。 ”可見,在幼時,祖父已經成為了小張恨水心裡的偶像。
張恨水一生都游離於官場和政治鬥爭之外,厭惡仕途的明爭暗鬥。這樣的性情,便是受了祖父的影響。張恨水一家寓居於衙署內,從早上到黃昏都會有鑼鼓齊鳴,喇叭高奏,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這種鑼鼓喧鬧的場面,一是迎接祖父出門,二是為官講究的排場。張恨水不解其意,一次他問祖父為何奏樂,祖父回答道:“你說這種話,長大了就不能做官,官場的排場就是這樣,誰管別人討不討厭?如果我不需要吹鼓手,一家老小的生計便成問題”。短短的一句話,在張恨水的心中留下了極深的烙印。雖然,年幼的張恨水還不能真正深刻地體會到其中的含義,但憑著天真的童心,張恨水已經隱隱約約地感覺到,做官就是虛偽的把戲。
張恨水是頭頂“大富大貴”之命出生的,他並沒有辜負張家的期望。他一邊在家做著官衙里的公子,一邊在私塾接受嚴師的教育。自打六歲進入私塾後,他便顯現了異於一般學生的天資。但生性頑皮的張恨水,對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非常反感。他曾回憶道:“一堂學生,二三十人,像打翻了蝦蟆籠似的亂嚷,那先生板著永遠不開笑容的臉,拿著竹板子在桌上直拍,拍得吧吧亂響,吆喝著'念、念、念熟了背'。”
不是槌子的擊打,而是水的歌舞,使得鵝卵石日臻完美。激起頑皮的張恨水的求知之心,不是義正詞嚴的嚴訓,而是先生的一次鼓勵。一次,私塾的先生出了個上聯:“九棵韭菜”,讓學生對下聯,小小年紀的張恨水沒有遲疑半刻,脫口而出“十個石榴”的妙對,讓先生非常滿意。先生的鼓勵像甘蜜的晨露,滋養了潛藏在張恨水心裡的種子,他渴望在書卷中撫摸這個悸動的世界。
朝暉暮景,日夜輪轉,兩年的光景,猶如煙花般綻放。這時的張恨水已經能把《三字經》、《百家姓》、《三百千》、《論語》、《孟子》等書背得滾瓜爛熟。並且,在先生沒有講解的情況下,居然能夠通過自己的悟性,無師自通,弄懂了書的大概含義。
一般來說,枯燥無味的古書,對於一個無知的稚童來說,幾乎是不知所云的。然而,他卻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樂趣,並且開始莫名其妙地對詩產生了好感。張恨水過目不忘的本領傳遍了街坊鄰里,大家都稱他為神童。這段讀書的經歷,也為張恨水的“小說夢”勾勒出了清清淡淡的輪廓。
八歲的時候,張恨水隨父親輾轉到了景德鎮。在景德鎮的私塾就讀時,他竟巧遇了“破天荒”的事,私塾中竟有兩名女學生與自己同班。現在看來,男女同班是最平常不過的事,男女不同班才是“驚世駭俗”的怪事兒。而那個年代,雖然在西方帝國主義列強和革命的影響下,中國的風氣已有明顯開化的趨勢,但“男女授受不親”的舊習始終是難以散去的陰霾,籠罩在中國人民的思想中。由此可知,此事的難得了。
這兩位女生,其中一位名叫秋鳳的女孩和張恨水同齡。私塾裡的學子年齡大小不一,用現在的話來說,同齡人之間沒有“代溝”,自然倆人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兩人一起讀書和玩耍,手牽著手,眼望著眼,青梅竹馬,相交甚好。
張恨水曾經在《舊年懷舊》中追懷過這段純真的友誼:“伊麵如滿月,發甚黑,以紅綠一大綹作發穗,艷乃絕倫,兒時私心好之,未敢言也。除夕,在秋鳳家擲升官圖,予屢負,秋鳳則屢勝,予款盡,秋鳳則益之。秋鳳母顧而樂之,謂其夫曰:'兩小無猜,將來應成眷屬也'。時於家人多,即戲謔擁予及秋鳳作新人交拜式,予及秋鳳,皆面紅耳赤,苦掙得脫。明日,鳳來予家賀歲”。 [1]
然而,十一年後的春天,當張恨水再次回到景德鎮,準備探望這位幼時的童侶時,秋鳳已嫁給他人為妻。他未能見到秋鳳,失落的他只能將曾經的美好,留在心底,成為無法忘懷的一段情了。除了祝福與懷念,張恨水心中留下的,是幼年愛慕的酸澀與美好。這大約便是張恨水的初戀吧,如此早熟的他,心中便埋下了情愫的種子。
懵懵懂懂、難以言明的情愫,使得見慣了書中風花雪月的小張恨水,早早地在心中描繪出了一個郎才女貌、才子佳人的美好幻影。星辰在黑夜中守望晨曦,像翻騰的海浪,激盪著歡樂與哀傷。
然而,這場歡樂和哀傷交織的人生書卷,才剛剛寫下了序言,等待著情節的延續。
02、年華似水,三湖舊夢
對於一個人生歷練如一張白紙的稚童來說,成長便是他的力量。
時間銷蝕著光陰,也創造著財富。從少不更事的少年到初露鋒芒的舞勺之年,張恨水在時光的流逝中,一邊接受著枯燥、嚴謹的私塾教育,一邊以焚香禮拜的姿態接受私塾先生的耳提面命。同一道菜,吃多了會索然無味,同一件事,反复地做也會心生厭煩。雖然說,學習是一件篤志不倦的樂事,但對於一個初涉世事的小孩子來說,他的天性裡有一顆不可剝離的好奇心、求知欲。
張恨水就像一尾淡水魚,過著無憂無慮的白開水生活。這樣平淡無奇的生活一直持續到十三歲。一九零八年,張恨水隨祖父又一次搬遷,來到了有“小南京”之稱的三湖鎮。
三湖鎮位於江西省東部,東倚贛江,西瀕袁水,歷史悠久,鐘靈毓秀,素有“紅橘之鄉”的美譽。紅燦燦的甜橘,無論從視覺上還是味覺上都是絕佳的聖品,是歷朝歷代朝聖的貢果,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曾親自賜封“大紅袍”的美譽。因此,滿載盛譽的紅橘更是融入了這裡民清風醇的文化。早在南宋時期,就有大詩人范成大為橘子作詩讚嘆歌詠:“芳林不斷清江曲,倒影入江江水綠。”
張恨水與這三湖的橘子也結下了不解之緣。後來,張恨水就以三湖鎮的紅橘為背景,寫下了橘園裡淒美的愛情小說《北雁南飛》。
一九五二年,臥病的張恨水病情剛剛有所好轉,他懷念的卻是三湖鎮紅橘的甘甜。在握筆尚且還很艱難的情況下,他仍以《橘》為題,寫下了懷念三湖鎮的詩:
珠顆折來百尺松,南豐橘子喜相逢;
尋踪願溯荒江上,積翠叢邊過一冬。
客居記得在三湖,日照窗櫺萬顆珠;
最是雲開風定後,小姑分綠網珊瑚。
讀書是張恨水來到三湖鎮的第一件大事。張恨水被祖父安排在了一家可以寄宿的經館裡。經館是當時高年級的學堂,大概相當於我們現在的中學。與之前所念的私塾不一樣的是,經館裡的先生不再是照本宣科地向學生灌輸死板的內容,而是要對學生講解文章的意義,並且開始逐漸引導學生做文章。此時,舊式的考試剛剛廢除,革命的春風也已經拂過中國的大地,但中國的教育仍然停留在舊學的圍牆裡。所謂上學,就是教學生們認認字,寫寫字,做一些生硬死板的八股文或者“試律詩”而已,死板而枯燥,並沒有學生自己多大的發揮空間。
有些事情本身無法控制,只好控制自己。小小年紀的張恨水就是一個善於自控的人。一方面,他對死板無味的舊式教育心存反感,另一方面,他又在反感的搗亂中尋找樂趣。現在看來,就是這些生僻死板的“舊學”教育,不僅成為他寫作素材的靈感之源,也成為了奠定他深厚文學造詣的一塊基石。況且,這個經館的教育方式,似乎並不是想像中那般死板生硬。
學堂外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橘林,橘林沿贛江而下綿延數十里。不管春夏秋冬,霜天寒凍,始終保持著它優雅的綠意。春夏之際,這裡鳥鳴花香,山清水秀;秋收時節,這裡橘紅葉綠,累累金實好似喜氣洋洋的燈籠,叫人賞心悅目、神清氣爽。學堂的院子裡還有一棵枝丫虯龍的古樟,散發出幽幽古老氣息,彷彿可以平息浮世的躁動。置身於這樣風光旖旎,而又具有古樸氣息的環境之中,學習自然是一件快樂而又愜意的美事。
上天偏偏有意偏頗頑皮又伶俐的張恨水。經館裡姓蕭的教書先生,雖然只是個廩膳生員[1],但他不僅立地書櫥,經明行修,還有不同於舊時讀書人獨特的教書方法。一個思想剛剛接觸世界的孩童,對自然和人文世界中的自由,有著最純粹的期待。對孩子天性的壓制,就近乎於將一顆剛剛從泥土掙出細弱身子的小草,用社會標尺的刀,殘忍地將它們的尖角割去。最終的結果是——像一蒸籠的包子,一個模子一個樣,分不出你我他。想要培育出不一樣的天才,就要讓孩子完全地解放,讓他們創造力在自由的空間裡恣意綻放。蕭先生就吃透了這些,他採用的是“放任主義”的教育方式。現在看來,蕭先生的教學理念與時下的“應試教育”,先進之處有過之而無不及。
張恨水的神童之名早就傳到了蕭先生的耳朵裡。一試之下,張恨水果然不負盛名,使得蕭先生大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不亦快哉之感。而張恨水呢,得到蕭先生的讚賞,自然是喜上眉梢、熱情四溢。更難能可貴的是,蕭先生的開通明朗,使得素來反感死板嚴苛學習方式的張恨水,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他把對蕭先生的敬畏和知遇之恩寫進了《八十一夢》:“'我'得意忘形回到家,一腳把門踢開。只見死去的祖父拿了馬鞭,'我'父親拿了板子,還有教'我'念通了國文的蕭老先生拿了戒尺,一齊站在屋裡。”可見,張恨水把蕭先生和同他的祖父、父親一起,看作是自己最親近、最敬畏的長輩。
天生聰慧超儕輩的張恨水,學習熱情像被綠意點染的春草,大有春開遍野之勢。他們有一節夜讀課,課上主要是讀讀古文之類的。張恨水有天生異於常人的記憶力,況且多半的文章他早已讀過,因此蕭先生安排的功課,他幾乎可以輕而易舉地出色完成。顯然,課堂上教授的內容,已經不能填滿張恨水膨脹的求知欲。恰好與他同寢有一位姓管的同學,從家裡帶了很多小說到學堂上來。這些小說,就成為了張恨水的課外讀物。
張恨水與小說的淵源,起自他十歲的時候。那時,張恨水跟隨祖父乘船到新城縣(現改名為黎縣)。其間,他見四叔正捧著《殘唐演義》,沉醉其中,竟連自己說的話都沒聽清楚。無聊的他也拿起《殘唐演義》閱讀,豈知竟著迷其中,不能自拔。也就是這樣偶然的機會,使得張恨水掉進了“小說圈”,並且在這個圈裡寫下了濃墨重彩的華章。
於是,乘著夜讀的時間,張恨水看了《西遊記》、《水滸傳》、《封神演義》、《列國演義》等名著。他從這些書中領略了許多典故和作文的方法技巧。這一本本精彩的讀物,就像一木一石,築起了張恨水的小說天才夢,牽絆了他一生的旅程。
張恨水的創作生涯真正開始於這一年的七八月間。蕭先生出了十道論文題目,作為“暑假”作業。張恨水在父親辦公的地點收拾出一間書屋,像隱士一樣把自己關在屋裡,終日足不出戶。
書屋在二樓,梯子已經被他叫人撤掉了。空蕩蕩的屋子裡,陳設極為簡單,只有椅子和書桌。昏黃的燈光落在赭色的地板上,顯得淒黯無色。明淨的窗,透出絲絲暖人的光亮,窗外隱隱約約透射進來的山林綠意,像一幅風景宜人的山水壁畫,叫人心曠神怡。這樣寧靜淡泊、文雅謙煦的氛圍,最適合讀書不過。
序言 國如用我何妨死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浮光掠影,時光的落葉亂舞。在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纖纖驚艷剪影裡,張恨水,這個涼薄緊蹙到極致的名字,自有一番是難掩的風骨雅韻,每一次觸碰,都可以奏出玄妙奇幻的天籟。
時間的變化,消磨著謬誤,卻使真理永恆。時間的距離,難掩這位驚世奇才的光華。他是民國時期的“納蘭容若”,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體大家”,是中國近代言情小說的開山鼻祖,是中國的“大仲馬”,也是蜚聲中外的“通俗文學大師”。這樣一個“匪我思存”的張恨水,生於富貴,長於苦難。沉醉於...
目錄
第一幕 舊年:物是人非事事休
身未動,心已遠
似水年華,三湖舊夢
少年深知愁滋味
書齋裡綻出的鴛鴦蝴蝶蝶夢
亦師亦友的三人行
第二幕 相逢:現實裡的童話世界
洞房變臉:愛情掉包計
碧海青天,孤夢難解
琴瑟和鳴,至死靡它
恨水不成冰
第三幕緣起理智的思想是鋒刃的刀
與小說的初次邂逅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報人
中國文壇上的一樁“冤案”
戲迷
第四幕風靡:都說那有情人結成眷屬
春明花開
沉溺於“金”與“粉”的淒惋
人間最苦是情種
寓言十九託之於夢
痛定思痛,卻話巴山夜雨
刻進石頭的悲歡離合
中原豪俠的劍膽琴心
第五幕 擁躉:光芒是彩色的夢境
談笑有鴻儒
秀才遇上兵
對話偉人
不為升沈而路分
影追逐光的地方
張恨水現象
第六幕 赤膽:國如用我何妨死
沉痛的西北遊
夢想的流放之地
百無一用是書生
“破紀錄的新聞”
筆槍下的“孤軍奮戰”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
第七幕 迷霧:逃不出的夢靨
病榻中的沉靜
骨肉親
山雨欲來風滿樓
最後的關頭
一生縱貫
第一幕 舊年:物是人非事事休
身未動,心已遠
似水年華,三湖舊夢
少年深知愁滋味
書齋裡綻出的鴛鴦蝴蝶蝶夢
亦師亦友的三人行
第二幕 相逢:現實裡的童話世界
洞房變臉:愛情掉包計
碧海青天,孤夢難解
琴瑟和鳴,至死靡它
恨水不成冰
第三幕緣起理智的思想是鋒刃的刀
與小說的初次邂逅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報人
中國文壇上的一樁“冤案”
戲迷
第四幕風靡:都說那有情人結成眷屬
春明花開
沉溺於“金”與“粉”的淒惋
人間最苦是情種
寓言十九託之於夢
痛定思痛,卻話巴山...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