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作為清朝開國第一帝,他的傑出才能和文治武功可與歷史上任何一個創業之君相比。論武,他少年隨父征戰,弛騁疆場,創造了一系列兵家奇蹟;論文,他雄才大略,創制立政,為清軍入關奠定了基礎,是當之無愧的軍事家和政治家。 《清太宗全傳》參考《清實錄》《滿文老檔》《滿洲實錄》等大量官方和私人著述,採取不落俗套的創新意識,運用文學的技巧,以酣暢的語言和濃重的筆墨,對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傳奇的人生經歷進行了全景展示,帶領讀者走齣戲說的迷霧,聆聽歷史真正的聲音。
作者簡介:
孫文良(1933—1995),遼寧遼陽人,歷任遼寧大學歷史系主任、教務長,遼寧省史學會理事長、中國史學會理事。出版有《清太宗全傳》(合著)、《乾隆帝》(合著)、《明清人物》、《中國官制史》、及《滿族崛起與明清興亡》十餘部著作,主編《滿族大辭典》、《清史稿辭典》等,發表論文150餘篇。
李治亭,1943年生,山東莒南人,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歷任副所長、所長等職,兼任吉林省史學會副會長。現為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傳記組特聘專家。長期致力於清史研究,兼及明史與東北地方史研究,出版有《吳三桂大傳》,運用文學的技巧,以酣暢的語言和濃重的筆墨,對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傳奇的人生經歷進行了全景展示。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他以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膽略,統領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迅速崛起;他戎馬倥傯轟轟烈烈的一生,為大清入主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就是愛新覺羅·皇太極。
他是如何取得同樣戰功卓著的兄弟子侄的推舉,登上汗位的?
在與明朝的對峙過程中,他如何足智多謀,計除袁崇煥,上演蛇吞象?
建立大清國後,面對複雜的滿、蒙、漢矛盾,他怎樣力排眾議,施行治國之道?
面對八旗權貴的勢力膨脹,他採取了哪些抑制和改革措施,從而鞏固了皇權?
……
每一個問題都是對一個創業之君的嚴峻考驗,而太宗皇太極以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這些問題的答案,將在本書中一一呈現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他以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膽略,統領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迅速崛起;他戎馬倥傯轟轟烈烈的一生,為大清入主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就是愛新覺羅·皇太極。
他是如何取得同樣戰功卓著的兄弟子侄的推舉,登上汗位的?
在與明朝的對峙過程中,他如何足智多謀,計除袁崇煥,上演蛇吞象?
建立大清國後,面對複雜的滿、蒙、漢矛盾,他怎樣力排眾議,施行治國之道?
面對八旗權貴的勢力膨脹,他採取了哪些抑制和改革措施,從而鞏固了皇權?
……
每一個問題都是對一個創業之君的嚴峻考驗,而太宗皇太極以交出了滿意的答...
章節試閱
二、即位盟誓天命十一年(1626 年)九月一日,太宗舉行莊嚴的即位典禮。
這天,風和日麗,天朗氣清。天剛放亮,三大貝勒以下,諸貝勒大臣及文武各官聚於大政殿等候,備好一切登基大典所需要的法駕鹵簿。太宗身著盛裝,率群臣先祭堂子,焚香,向天跪拜,然後返回大政殿,群臣三跪九叩首,禮畢,太宗入座即位。他發布第一道詔令,以明年為天聰元年;大赦國中自死罪以下罪犯,示恩於全國。剛剛登上汗位的太宗為了讓兄弟子侄向他表忠心,以維繫和安定人心,他又率領他們向天地盟誓。他首先禱告說:“皇天后土既然保佑我的皇考創立大業,今皇考已逝,我的諸兄弟子侄以國家為重,推我為君,我唯有繼承並發揚皇考之業績,遵守他的遺願為唯一天職。我如不敬兄長,不愛弟侄,不行正道,明知非義之事而故意去做,或因弟侄微有過錯就削奪皇考賜予的戶口,天地無情,必加譴責。如敬兄弟愛弟侄,行正道,天地就給予保佑、愛護,國祚昌盛!”禱告完了,將書寫的誓詞焚燒,表示送與天地知道。接著,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率諸兄弟子侄阿巴泰、德格類、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杜度、豪格、岳托、薩哈廉宣誓:“我等兄弟子侄,合謀一致,奉皇太極嗣登大位,為宗社與臣民所倚賴。如有心懷嫉妒,將損害汗位者,一定不得好死。我代善、阿敏、莽古爾泰三人如不教養子弟或加誣害,必自罹災難。如我三人好好待子弟,而子弟不聽父兄之訓,有違善道的,天地譴責。如能守盟誓,盡忠良,天地愛護。”三大貝勒說完,阿巴泰、德格類、濟爾哈朗、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杜度、岳托、碩托、薩哈廉、豪格等接著說:“我等如背父兄之訓而不盡忠於上,擾亂國是,或懷邪惡,或挑撥是非,天地譴責,奪削壽命。若一心為國,不懷偏邪,克盡忠誠,天地愛護保佑。”
盟誓結束,太宗率諸貝勒向代善、阿敏,莽古爾泰行三拜禮,不以臣禮相待。這一舉動非同小可。
原來,太宗雖然即位當了汗,但在太祖時代就握有實權的代善、阿敏、莽古爾泰在最高統治集團中仍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太宗能有今天,嗣登大位,主要決定於他們三人的擁戴。太宗既感激他們的擁戴之功,又畏懼他們的勢力。還有,他們三人都是太宗的兄長。因此,太宗把他們置於特殊地位,在這樣大的慶典活動中,要向他們行三拜禮,並且不把他們當臣下看待。像這類拜天的事,在滿族中特別是在統治階級的上層是非常盛行的。這是滿族的一種習俗。它不過是自古沿襲下來的對天的一種崇拜,在人間來說,欲建立某種關係的雙方,或表示友好,便藉拜天的形式,各自表露真心誠意,以取信對方。太宗就利用拜天這種形式,要求他的兄弟子侄表達忠心,達到同心同德、維護他的地位的目的。其實這種辦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起到作用,至多在心理上發生一點影響而已。決定人們的思想與行動的,是具體的經濟利益與政治立場,並不以當時的誓詞為轉移。關於太宗即位,有一種頗為流行的說法,說太宗是奪取的汗位,談不到擁戴的問題。根據主要是說他“耍陰謀”,“唆使”小妃代因扎陷害大妃烏拉納喇氏,打擊代善,逼大妃殉葬。還有順治八年二月,諸王揭發剛剛死去的攝政王多爾袞的罪狀時,其中一條,說他曾“親到皇宮內院以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奪立,以挾制皇上(指順治)”。
所謂“奪位”之說認為,一是奪了多爾袞,二是奪了代善。這種說法忽視了一個基本的歷史事實,即當時的具體歷史條件。努爾哈赤乃至皇太極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崇尚武功的時代。他們以武功創業,又以武功來獲得一切。自從建立八旗制度以後,各旗旗主就握有了巨大的權力。發展到後金時代,八旗成為“國中之國”,旗主及八旗有屬旗的貝勒握有全部權力。太宗管一旗,一直是個實力派。常年的軍事活動,連綿不斷的戰爭,已成為國人的終身職業,連“十餘歲兒童,亦能佩弓箭馳逐”,“出兵之時,無不歡躍,其妻子亦皆喜樂,惟以多得財物為願”。他們靠戰爭、靠軍功的積累來獲得巨大的物資財富和爵位。誰得的軍功多,誰就享有崇高的榮譽,因而也就會贏得人們包括廣大士兵的擁護。反之,沒有軍功的,就沒有這一切。
以此而論,太宗的軍功遠遠高出多爾袞。雖然在朝鮮人的著述中說到努爾哈赤死前曾提出立多爾袞,但說話當時也覺得他年幼,需代善輔佐。後來代善擁戴太宗,這一說法本身就反映了人們在太宗與多爾袞之間,寧願選太宗。他受諸兄弟擁戴,也是必然的。當太宗已馳騁疆場時,多爾袞尚未出世呢!而太宗建立殊勳、輔佐國政時,多爾袞也才只有幾歲。即使到努爾哈赤逝世時,他也才十五歲。一個毫無尺寸之功的小孩子怎能入繼大位?其次,就繼承製度來說,當時還是很不健全的。努爾哈赤並沒有明確制定出有關繼位的製度,也沒有長子繼承的規定。不能以漢族的傳統觀念,認為凡繼承必是長子為先,努爾哈赤死後,一定是代善該立,而太宗當汗就是“僭兄繼位”。努爾哈赤本身的經歷則反映出長子的不得志。十九歲與父親分家時,他排行老大,照理說,該擁有繼承父業的權利,可是他卻分得很少一份家私,多為弟弟所得。可見女真社會尚無嚴格的長子繼承的成法。努爾哈赤對待他的諸子,在褚英死後,總是強調諸子協商一致,集體處理國政,規定凡獲戰利品都要八家(八旗)諸王均分。這裡也沒有說到長子必須多分。
整個清代,事實上都不注重長子繼承,十餘個皇帝(包括入關前),多不是長子。順治帝即位時才六歲,他的哥哥豪格比他大三十多歲,而且是太宗的長子,很有資格繼位,但為當時握有軍政實權的多爾袞所阻撓,才選了一個六歲的小孩子當皇帝,以便於自己獨攬朝政。多爾袞這個舉動所以行得通,說明當時確實沒有長子必然繼承皇位的嚴格規定,否則他是不敢那樣做的。第三,自努爾哈赤以後,堅持以才能為標準選擇繼承人。在努爾哈赤時代,多少還保留氏族社會的那種原始民主制殘餘。他規定選賢任能要由諸王貝勒大臣公推。努爾哈赤艱難創業,不僅培養了一大批忠實於他的事業的人才,而且還把他的思想和作風注入整整一代人的意識之中。所以努爾哈赤的遺訓是受到諸王貝勒大臣尊重的。這個時期,專制制度遠不是完備的,權力還沒有達到高度集中,形成個人獨斷專行的局面,這有助於內部遇大事協商,而不至於相互尖銳對立。公推軍功卓著、才能出眾的太宗,既合乎傳統習慣,又符合努爾哈赤的思想。這也是眾望所歸。在封建主義時代,宮廷內部的明爭暗鬥、陰謀詭計是不可避免的。太宗受諸兄大臣擁戴繼位,不可能沒有不同意見。大約從擁戴他繼位那時起,就有反對的意見了。多爾袞後來說他奪取了大位,就是這種反對意見的反映。我們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不能認為太宗登上歷史舞台,僅僅是個人或幾個人的主觀意念。他是時代造就,又是為其所需要。他以東北為舞台,是在新崛起的民族共同體滿族及其後金政權對明展開的持續數十年的軍事政治鬥爭中培養的一代優秀人物之一。統一戰爭和創建政權鍛煉並造就了一大批能征慣戰的軍事活動家、戰略家,他們比起自己的前輩,毫不遜色。為了求得本民族的生存和發展,並把他的統治推廣到全國,他們需要一個更強有力的人物來負起領導的使命。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如果不從上帝主宰來理解,正是歷史的發展把一個“大任”落到了他們當中最突出的代表——清太宗身上。
……
二、即位盟誓天命十一年(1626 年)九月一日,太宗舉行莊嚴的即位典禮。
這天,風和日麗,天朗氣清。天剛放亮,三大貝勒以下,諸貝勒大臣及文武各官聚於大政殿等候,備好一切登基大典所需要的法駕鹵簿。太宗身著盛裝,率群臣先祭堂子,焚香,向天跪拜,然後返回大政殿,群臣三跪九叩首,禮畢,太宗入座即位。他發布第一道詔令,以明年為天聰元年;大赦國中自死罪以下罪犯,示恩於全國。剛剛登上汗位的太宗為了讓兄弟子侄向他表忠心,以維繫和安定人心,他又率領他們向天地盟誓。他首先禱告說:“皇天后土既然保佑我的皇考創立大業,今皇...
目錄
第一章 艱難創業的時代
第一節 神話溯源流
第二節 父汗創大業
第三節 少年皇太極
第二章 天命時期的皇太極
第一節 創建後金國的驍將
第二節 佐太祖定遼東
第三節 馳騁遼西大地
第三章 天聰時期的金國汗
第一節 繼父登汗位
第二節 治國新政
第三節 宏圖遠略
第四節 朝鮮結盟
第五節 遼西對峙
第六節 萬里疾馳
第七節 來自黑龍江的捷音
第四章 崇德時期的大清帝
第一節 大清皇帝第一人
第二節 鞏固皇權
第三節 加速滿族社會進步
第四節 新編八旗漢軍
第五節 龍江故土入版圖
第六節 縱兵徵明
第七節 最後的歲月
第五章 一個帝王的思想作風
第一節 素樸的天道觀
第二節 貴在得人才
第三節 體恤民情
第四節 開誠佈公
第六章 愛好和生活
第一節 喜愛歷史
第二節 兄弟子侄大家族
第三節 妻子眾多的家庭
第四節 清太宗之死
附 清太宗大事年表
第一章 艱難創業的時代
第一節 神話溯源流
第二節 父汗創大業
第三節 少年皇太極
第二章 天命時期的皇太極
第一節 創建後金國的驍將
第二節 佐太祖定遼東
第三節 馳騁遼西大地
第三章 天聰時期的金國汗
第一節 繼父登汗位
第二節 治國新政
第三節 宏圖遠略
第四節 朝鮮結盟
第五節 遼西對峙
第六節 萬里疾馳
第七節 來自黑龍江的捷音
第四章 崇德時期的大清帝
第一節 大清皇帝第一人
第二節 鞏固皇權
第三節 加速滿族社會進步
第四節 新編八旗漢軍
第五節 龍江故土入版圖
第六節 縱兵徵明
第七節 最後的歲月
第五...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