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是21世紀中醫界的大家。本書根據李可近10年來醫案,選出280例。為了體現醫案的真實性,特選出照片處方196例。作者對醫案進行了認真點評,並總結出規律。從中可看出李可治該病的思路,舉一反三,融會貫通。本書可供中醫業者臨床指導,也可作為中醫教學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
雒曉東,男,廣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日本德島大學訪問學者。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專業委員會常委、仲景學會委員。出版專著5部,主持的“中藥頭痛靈的臨床和實驗研究”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冰片,川芎頭痛靈及其口服製劑的研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2006年拜師李可,收集其處方數百首。臨證重陽輕陰,主以六經論治百病,擅長神經內科及其他內科疾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如顫證、中風,眩暈、頭痛、癡呆、癲癇,失眠,鬱證等,尤擅長帕金森病的中西醫結合診治。
孫其新,1947年生,1982年畢業於遼寧中醫藥大學,現為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醫師,:從事辨證論治的整理和經方的臨床應用。私淑醫壇精英秦伯未、李可,在《遼寧中醫雜誌》《中醫藥通報》,上發表《當代名醫秦伯未辨證論治精華》《李可學術思想探討》長篇連載,出版《謙齋辨證論治學》 《李可臨證要旨1》專著.
目錄
1 肝膽系統醫案
1.1 少陽頭痛1
1.2 少陽頭痛2
1.3 偏頭痛1
1.4 偏頭痛2
1.5 偏頭痛3
1.6 偏頭痛4
1.7 偏頭痛5
1.8 偏頭痛6
1.9 偏頭痛7
1.10 偏頭痛8
1.11 偏頭痛9
1.12 頭暈
1.13 少陽瘰癧
1.14 膽石症1
1.15 膽石症2
1.16 膽石症3
1.17 膽石症4
1.18 乳泣痛
1.19 厥陰巔眩1
1.20 厥陰巔眩2
1.21 厥陰腹痛
1.22 厥陰腹痛
1.23 厥陰病
1.24 多夢
1.25 乙型肝炎1
1.26 乙型肝炎2
1.27 乙型肝炎3
1.28 筋惕肉
1.29 高血壓1
1.30 高血壓2
1.31 高血壓3
1.32 風木
1.33 面肌痙攣
1.34 癲
1.35 帕金森病
1.36 肝豆腦病
1.37 側索硬化症1
1.38 側索硬化症2
1.39 狂犬病
1.40 頸椎病
1.41 痺症1
1.42 痺症2
1.43 痺症3
1.44 痺症4
1.45 痺症5
1.46 痺症6
1.47 痺症7
1.48 痺症8
1.49 痺症9
1.50 痺症10
1.51 痺症11
1.52 痺症12
1.53 痺症13
1.54 痺症14
1.55 痺症15
1.56 痺症16
1.57 痺症17
1.58 痺症18
1.59 痺症19
1.60 月經不調1
1.61 月經不調2
1.62 月經不調3
1.63 月經不調4
1.64 經閉
1.65 閉經
1.66 不孕1
1.67 不孕2
1.68 不孕3
1.69 妊娠腹痛
1.70 產後乳少
1.71 惡阻
2 心腦系統醫案
2.1 心悸
2.2 怔忡
2.3 自汗1
2.4 自汗2
2.5 失眠1
2.6 失眠2
2.7 失眠3
2.8 失眠4
2.9 失眠5
2.10 失眠6
2.11 失眠7
2.12 欲寐1
2.13 欲寐2
2.14 欲寐3
2.15 胸悶
2.16 胸痛1
2.17 胸痛2
2.18 胸痛3
2.19 隱型冠心病1
2.20 隱型冠心病2
2.21 冠心病1
2.22 冠心病2
2.23 冠心病3
2.24 冠心病4
2.25 冠心病5
2.26 冠心病6
2.27 風心病1
2.28 風心病2
2.29 肺心病1
2.30 肺心病2
2.31 心衰1
2.32 心衰2
2.33 心衰3
2.34 心衰4
2.35 心衰5
2.36 心衰6
2.37 心衰7
2.38 心衰8
2.39 頭暈1
2.40 頭暈2
2.41 口歪斜
2.42 口眼歪斜
2.43 腦梗死
2.44 腦炎後遺症
2.45 麻木1
2.46 麻木2
2.47 麻木3
2.48 麻木4
2.49 靜脈曲張
3 脾胃系統醫案
3.1 目扎
3.2 唇繭
3.3 口腔潰瘍
3.4 口臭
3.5 面萎黃1
3.6 面萎黃2
3.7 食少
3.8 泛酸
3.9 心下痞
3.10 胃痛
3.11 潰瘍1
3.12 潰瘍2
3.13 太陰病1
3.14 太陰病2
3.15 太陰病3
3.16 太陰病4
3.17 太陰病5
3.18 太陰病6
3.19 太陰病7
3.20 陽明不降
3.21 便秘1
3.22 便秘2
3.23 便難
3.24 勞倦
3.25 痰飲
3.26 寒濕
3.27 肥胖症
3.28 內傷發熱
3.29 掌熱1
3.30 掌熱2
3.31 脾切除術後
3.32 糖尿病1
3.33 糖尿病2
3.34 糖尿病3
3.35 糖尿病4
3.36 糖尿病5
3.37 糖尿病6
3.38 糖尿病7
3.39 糖尿病8
3.40 糖尿病9
3.41 糖尿病10
3.42 糖尿病11
4 肺表系統醫案
4.1 感冒1
4.2 感冒2
4.3 無汗1
4.4 無汗2
4.5 鼻炎1
4.6 鼻炎2
4.7 鼻炎3
4.8 鼻炎4
4.9 咳嗽1
4.10 咳嗽2
4.11 咳嗽3
4.12 咳嗽4
4.13 咳喘1
4.14 咳喘2
4.15 咳喘3
4.16 咳喘4
4.17 咳喘5
4.18 咳喘6
4.19 咳喘7
4.20 咳喘8
4.21 咳喘9
4.22 扁桃體炎1
4.23 扁桃體炎2
4.24 梅核氣
4.25 肺膿瘍
4.26 肺結核1
4.27 肺結核2
4.28 肺結核3
4.29 間質性肺炎
4.30 濕疹
4.31 牛皮癬1
4.32 牛皮癬2
4.33 皮膚划痕症
4.34 青春痘1
4.35 青春痘2
4.36 青春痘3
4.37 過敏性紫癜
5 腎膀系統醫案
5.1 耳鳴1
5.2 耳鳴2
5.3 耳聾1
5.4 耳聾2
5.5 耳痛
5.6 咽痛
5.7 面黧黑
5.8 口齒冷
5.9 畏寒
5.10 手冷
5.11 腿冷
5.12 腿腫
5.13 瀉泄
5.14 痛瀉
5.15 遺尿
5.16 尿崩
5.17 二便失禁
5.18 腰痛1
5.19 腰痛2
5.20 太陽虛化證
5.21 少陰病1
5.22 少陰病2
5.23 少陰病3
5.24 少陰病4
5.25 少陰病5
5.26 少陰病6
5.27 少陰病7
5.28 少陰病8
5.29 少陰病9
5.30 龍火上奔1
5.31 龍火上奔2
5.32 龍火上奔3
5.33 虛陽外越
5.34 兩感症
5.35 腎結石1
5.36 腎結石2
5.37 腎結石3
5.38 腎結石4
5.39 腎炎
5.40 尿毒症
5.41 甲減1
5.42 甲減2
5.43 再障
6 腫瘤醫案
6.1 腦瘤1
6.2 腦瘤2
6.3 鼻咽癌1
6.4 鼻咽癌2
6.5 腮腺瘤1
6.6 腮腺瘤2
6.7 甲狀腺瘤1
6.8 甲狀腺瘤2
6.9 甲狀腺癌3
6.10 乳癌1
6.11 乳腺癌2
6.12 乳癌3
6.13 肺癌1
6.14 肺癌2
6.15 肺癌3
6.16 肺癌4
6.17 肺癌5
6.18 肺癌6
6.19 食管癌1
6.20 食管癌2
6.21 食管癌3
6.22 食管癌4
6.23 食管癌5
6.24 胃癌
6.25 肝癌1
6.26 肝轉移瘤2
6.27 肝癌3
6.28 胰尾癌1
6.29 胰頭癌2
6.30 胰頭癌3
6.31 椎管內腫瘤
6.32 腸癌1
6.33 腸癌2
6.34 腸癌3
6.35 腸癌4
6.36 前列腺腫
6.37 宮頸癌
6.38 骨癌
6.39 皮癌
7 李可醫案精華
7.1 少陽頭痛
7.2 偏頭痛
7.3 少陽瘰癧
7.4 膽石症
7.5 乳泣痛
7.6 高血壓
7.7 痺症1
7.8 痺症2
7.9 痺症3
7.10 痺症4
7.11 不孕
7.12 失眠1
7.13 失眠2
7.14 隱型冠心病
7.15 心衰
7.16 口眼歪斜
7.17 太陰病
7.18 陽明不降
7.19 內傷發熱
7.20 糖尿病1
7.21 糖尿病2
7.22 感冒
7.23 鼻炎
7.24 咳嗽
7.25 咳喘
7.26 肺膿瘍
7.27 牛皮癬
7.28 腿冷
7.29 少陰證
7.30 兩感症
7.31 腎結石
7.32 腎炎
7.33 腮腺瘤
7.34 肝癌
7.35 椎管內腫瘤
7.36 腸癌
8 李可攻癌2號方
8.1 李可還用攻癌奪命湯嗎
8.2 李可治腫瘤增加哪些藥
8.3 李可治腫瘤組方思路
8.4 李可治腫瘤處方公式
8.5 李可攻癌2號方
8.6 李可早期治腫瘤分型
8.7 李可近10年來治腫瘤分型
8.8 案例
9 六經辨證統百病——兼答怎樣自學中醫
9.1 自學從《傷寒論》開始
9.2 學《傷寒論》從方入手
9.3 建立六經辨證思維
9.4 必讀之書
10 《李可臨證要旨1》方劑索引
11 《李可醫案處方集》方劑索引
12 後記:中醫的哥德巴赫猜想
1 肝膽系統醫案
1.1 少陽頭痛1
1.2 少陽頭痛2
1.3 偏頭痛1
1.4 偏頭痛2
1.5 偏頭痛3
1.6 偏頭痛4
1.7 偏頭痛5
1.8 偏頭痛6
1.9 偏頭痛7
1.10 偏頭痛8
1.11 偏頭痛9
1.12 頭暈
1.13 少陽瘰癧
1.14 膽石症1
1.15 膽石症2
1.16 膽石症3
1.17 膽石症4
1.18 乳泣痛
1.19 厥陰巔眩1
1.20 厥陰巔眩2
1.21 厥陰腹痛
1.22 厥陰腹痛
1.23 厥陰病
1.24 多夢
1.25 乙型肝炎1
1.26 乙型肝炎2
1.27 乙型肝炎3
1.28 筋惕肉
1.29 高血壓1
1.30 高血壓2
1.31 高血壓3
1.32 風木
1.33 面...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