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是南懷瑾先生關於《瑜伽師地論》聲聞地部分的講錄,共20講,約34萬字。南先生認為《瑜伽師地論》依次涵蓋了人道、天道、聲聞道、緣覺道、菩薩道的修證,修行者修好人天乘後才有資格修小乘道,然後才夠得上修菩薩道,最後才能脩大乘道。他注重聲聞乘出家眾的修證,目的在於領引修行者入正修行之路。他開篇即有針對性地分析了修行者20種不能得定的原因和修定中的4種障礙,啟發學人警惕,以避免修持路上誤入歧途。
他認為《瑜伽師地論》非常注重因明(邏輯),告誡修行者在學習時要運用邏輯思維加以分析歸納。針對學佛修持者修行時存在的問題,他強調,不論是修哪一種宗教哪一門派,都應先通曉教理,理解其中真義,但又不能僅把教理當做知識學術去研究,而是應注重真修實證,隨時隨地用功勤修觀行,通過修定做工夫將所學佛理證到實際理地;學佛修持的道理最初的就是最後的,最基本的就是最高深的。
作者簡介:
南懷瑾(1918-2012),是多年來享譽海內外,特別是華人讀者中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家。他出身於世代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鑽研精深,體認深刻,於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曆法、醫學養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
章節試閱
第一講
關於這本書
今天開始,我們改變方向,來講有關教理方面的問題,首先要研究的就是《瑜伽師地論》。站在佛學的立場來講,一個真正學佛的人,有四本重要的佛學論著要讀。其中有兩部是印度的,就是《大智度論》和《瑜伽師地論》;兩部是中國的,就是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和永明壽禪師的《宗鏡錄》。近幾十年來所寫的許多佛學概論,都是概論的概論的概論了。可惜你們諸位現代青年,學佛學都從現代化的概論的概論人手,那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今天研究的佛學概論,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瑜伽師地論》,共有一百卷之多。
我們如果以一般學術性的立場來講,佛學的學術思想可分成四個範圍。所有的經典,分為大乘經典、小乘經典兩種。大乘的佛學思想,包括它的學術與修證;又分為兩個範圍,一個是龍樹菩薩的般若佛學系統,屬於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的前期佛學;另一個是無著、世親兩兄弟菩薩的唯識法相的佛學系統,屬於後期的佛學。我們現在手裡拿到的《瑜伽師地論》,在學術的範圍屬於後期的佛學。如果以佛學嚴正的立場來講,也許可以說後勝於前,越是後面的越是精細周到,包羅的也越多。
像西藏密宗黃教宗喀巴大師的系統,就是《瑜伽師地論》的系統。宗喀巴大師有名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依據印度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炬論》加以擴充的著作;而《菩提道炬論》,就是從《瑜伽師地論》體系中來的。
第一講
關於這本書
今天開始,我們改變方向,來講有關教理方面的問題,首先要研究的就是《瑜伽師地論》。站在佛學的立場來講,一個真正學佛的人,有四本重要的佛學論著要讀。其中有兩部是印度的,就是《大智度論》和《瑜伽師地論》;兩部是中國的,就是智者大師的《摩訶止觀》和永明壽禪師的《宗鏡錄》。近幾十年來所寫的許多佛學概論,都是概論的概論的概論了。可惜你們諸位現代青年,學佛學都從現代化的概論的概論人手,那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今天研究的佛學概論,就是玄奘法師翻譯的《瑜伽師地論》,共有一百卷之多。
...
目錄
第一講
關於這本書○瑜伽師心瑜珈五乘道○無道伴無明師心散亂○只會聽喜供養不知足○不如意又懶惰閒事多○愛挑剔不受教種種毛病○無善巧方便加行慢又錯○什麼是聲聞地○種性是什麼
第二講
修行的善緣與劣緣○你的人身是善得的嗎○正出家該如何做○飲食是個大問題○醒夢一如的人○修行人最須注意的事○你出家的動機是什麼○四種靜慮八種解脫○定慧等持
第三講
聖人的定境界○等引地——入定需領引○初靜慮——先消除五種心理○什麼是入魔○因喜因憂而造的惡業○清淨歡喜安樂輕安○修定的初步○修定與解脫的先後
第四講
五蓋的嚴重性○檢查自己的貪欲心○你也有瞋恚心嗎○誰不煩惱不昏沉○睡眠昏沉煩惱○掉舉惡作
第五講
多疑多惑的人○不正的思惟女性的魅力○如何去除貪欲○五徧行的潛力○作意有很多種○有分別影像的修法——觀○為什麼觀不起來白骨○無分別影像的修法——止○以止為主修以觀為主修
第六講
修習影像作意的關鍵○你得了輕安嗎○除蓋除結順清淨而得解脫○以苦為師般舟三昧○聲聞眾的多種作意獨覺及菩薩的作意○修行也要資本○如何對付修定的毛病
第七講
身心內外染污了○依色身作意作意影響色身○修行是什麼睡眠煩惱隨○良藥——賢善定相○入定住定出定○什麼是增減什麼是黑白
第八講
作意與所緣○得定的四種力○四種心理不同的修定人○鈍根的修法中根的修法○如何修無漏果位的定境○工夫有進退方法有決擇
第九講
先圓滿清白再進步修定○熏修得了定解脫未得果○未了還須償宿債○愛味下墮樂有差別解脫有八○八解脫之第一○八解脫之二至八○工夫到達時的能力○什麼是證到空
第十講
心力多麼大○也是不動心○無願無相的修法○見了道證了果習氣未斷○再說空、無相、無願、尋伺○比丘聲聞道必修課
第十一講
等持等至名句文身○住定出定的行狀相○為什麼出定○修行地方五條件○修定要有威儀○身心都舍才能修行○念念純善流注
第十二講
九種心住○拴住你的心令心內住等住○真正的無記業可怕的無記果○安住近住更要調順○寂靜再寂靜○什麼是失念○專注等持任運○六種力達到心住○四個方法修九住心的定○四種方法修觀○什麼是正思擇
第十三講
修觀的三綱要○三綱中的六件事○義、事、相、品、時、理○善知識說法聽者語義覺○再說白骨觀不淨觀○如何修慈悲喜捨○什麼是緣起什麼是性空
第十四講
異熟果與果報相同嗎○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你為什麼那樣愚癡○界合相界差別○如何修數息觀○掌握呼吸之間的息
第十五講
修定修慧修加行○個性不同修法不同○修行為何不可拖延○止相止時觀相觀時○如何舉何時舍○頭腦清醒的老年○清除障礙的加行○貪心重應修不淨觀
第十六講
不淨觀的竅門白骨燒化吹散○四大的轉化○先修風大觀○修氣修神通○修風修呼吸躲過了死亡○修定引發的身體反應○氣充滿心喜樂作意成功○得色界定後的身心變化○需要入世修的四種人○修行人為何生入異類中
第十七講
四大分散的過程○死亡時的特殊現象○中陰身的時光○再投胎為人○人為什麼要修道○要離開欲先了解欲○欲的各種現象○修初禪的有尋有伺境界
第十八講
世間定的重要○靜慮與定的不同之處○七日七夜為什麼○無尋無伺入二禪○三禪以上的捨和樂○禪定與三災八難○什麼是真正的虛空○有心定與無心定無想定與滅盡定○得神通了
第十九講
修神通的開頭兩步○空界想身心符順○得了神足通○宿命通的境界○天耳通和天眼通的修法○修成了他心通○得道人的神通外道的神通○什麼人會生天界○初步了解意地
第二十講
三界六道的苦與樂○修禪定的苦與樂○轉苦為樂○聖人境界之樂○段食思食識食○三界男女之欲與生育○神通的變化修道的變化○結語
第一講
關於這本書○瑜伽師心瑜珈五乘道○無道伴無明師心散亂○只會聽喜供養不知足○不如意又懶惰閒事多○愛挑剔不受教種種毛病○無善巧方便加行慢又錯○什麼是聲聞地○種性是什麼
第二講
修行的善緣與劣緣○你的人身是善得的嗎○正出家該如何做○飲食是個大問題○醒夢一如的人○修行人最須注意的事○你出家的動機是什麼○四種靜慮八種解脫○定慧等持
第三講
聖人的定境界○等引地——入定需領引○初靜慮——先消除五種心理○什麼是入魔○因喜因憂而造的惡業○清淨歡喜安樂輕安○修定的初步○修定與解脫的先後
第四講
五蓋的嚴重性...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