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說明
緒論
一、《華嚴五教章》版本題名
二、《華嚴五教章》的題名
三、《華嚴五教章》的注疏
四、《華嚴五教章》的作者
第一篇 華嚴五教教法分齊解說
第一章 華嚴一乘教義之建立
第一節 總序
第二節 別教一乘的建立
第三節 同教一乘的建立
第二章 諸教法相差別及所攝機類
第一節 諸教之教義法相
第二節 諸教所攝衆生機類
第三章 歷代諸家大德之判教方法
第一節 菩提流支所立一音教
第二節 護法師等所立二乘教
第三節 光統律師所立三種教
第四節 大衍法師所立四宗教
第五節 護身法師所立五種教
第六節 耆閉法師所立六宗教
第七節 南岳思禪師等所立四種教
第八節 江南湣法師所立二種教
第九節 梁朝雲法師所立四乘教
第十節 玄奘法師所立三法輪教
第十一節 總評歷代諸師所立諸教
第四章 華嚴家之五教+宗判
第一節 華嚴宗所立五乘教
第二節 華嚴宗所立十宗教
第五章 華嚴五教與一乘、三乘之關係
第一節 總說華嚴五乘教
第二節 依教相論說五乘教
第三節 華嚴五乘教之間的關係
第六章 如來敷演一乘、三乘之時間先後
第一節 如來敷演一乘教之時處
第二節 如來敷演三乘教之時處
第七章 如來隨應衆生機類所說之教法
第八章 華嚴一乘、三乘之教法差异
第一節 說法時的不同
第二節 說法處的不同
第三節 說法主的不同
第四節 聞法衆的不同
第五節 所依智的不同
第六節 所說法義的不同
第七節 修行階位的不同
第八節 修行行相的不同
第九節 所說法相的不同
第十節 所說事理的不同
第二篇 華嚴五教教理分齊解說
第一章 五教對心識解說的差异
第一節 五教對心意識的分別解說
第二節 五教中對心識解說差別的緣由
第二章 五教對佛性解說的差异
第一節 五教對衆生種性的解說
第二節 五教對種性解說差別的緣由
第三章 五教對修行階位及其行相的解說
第一節 小乘教對階位及行相的解說
第二節 始教對階位及行相的解說
第三節 終教對階位及行相的解說
第四節 頓教對階位及行相的解說
第五節 圓教對階位及行相的解說
第四章 五教對修行證果所需時間的解說
第一節 小乘人修行證果所需時間
第二節 始教人修行證果所需時間
第三節 終教人修行證果所需時間
第四節 頓教人修行證果所需時間
第五節 圓教人修行證果所需時間
第五章 五教對修行時所依身分的解說
第一節 小乘人修行時所依身分
第二節 始教人修行時所依身分
第三節 諸聖教中所說羅漢位與菩薩位
第四節 終教人修行時所依身分
第五節 頓教人修行時所依身分
第六節 圓教人修行時所依身分
第六章 五教中所明修行斷惑之次第
第一節 小乘教中所明修行斷惑之次第
第二節 依階位次第明三乘教之斷惑相
第三節 依所斷惑寄顯階位次第
第四節 頓教中所明修行斷惑之次第
第五節 圓教中所明修行斷惑之次第
第七章 五教對二乘回心的解說
第八章 五教對佛果義、相的解說
第一節 依五教明佛果之常、無常義
第二節 依五教明佛果之相好差別
第九章 五教對如來攝化之境的解說
第一節 依小乘教明如來攝化之境
第二節 依始教明如來攝化之境
第三節 依終教明如來攝化之境
第四節 依一乘同教明如來攝化之境
第五節 依頓教明如來攝化之境
第六節 依一乘別教明如來攝化之境
第十章 五教對佛身、佛數的解說
第一節 五教對佛果義的解說
第二節 五教對佛身數的解說
第三篇 華嚴一乘教之要義
第一章 諸法緣起之相解說(三性)
第一節 對三性名義的解析
第二節 總說三性之名義
第二章 諸法緣起之因解說(六因)
第一節 緣起因門六義名義解析
第二節 建立緣起因門六義之緣由
第三節 分別依體用四句料揀六義
第四節 依開合料揀緣起因門六義
第五節 以六相融攝緣起因門六義
第六節 依五教料揀緣起因門六義
第三章 華嚴一乘十玄緣起解說
第一節 序說
第二節 喻說法界緣起無礙義
第三節 華嚴一乘十玄緣起法門
第四章 六相圓融無礙緣起
第一節 六相名義略釋
第二節 顯明一乘教起之意
第三節 問答釋解六相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