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中國舞蹈通史》以中國歷史年代及其政權的改朝換代為歷史脈絡,共分10卷。本史的撰寫基本沿用了《中國舞蹈史》(5卷本,1984)的寫作體例,這種沿用是刻意追求的——以保持其對中國古代舞蹈歷史研究方面原創成果的面貌,這樣能夠清晰地了解這一代舞蹈史學家在中國舞蹈歷史研究的高度與貢獻,能夠準確地判斷後輩學者在中國舞蹈史料挖掘、應用以及學術觀點方面或繼承,或借鑒,或創新的程度。本書是「魏晉南北朝卷」由彭松撰著。
作者簡介:
彭松(1916-)中國舞蹈史學家,舞蹈編導家,北京舞蹈學院教授。出生於山東鄆城,山東濟南市人,曾用名趙鄆哥。
1940—1944年先後就讀於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和國立音樂院分院。先後師從吳曉邦、戴愛蓮學習舞蹈,后從事舞蹈藝術,1944年始在育才學校工作,先後擔任舞蹈兼音樂教員;舞蹈組主任。1946年與戴愛蓮先生同去川康少數民族地區采舞,創作了舞蹈《嘉戌酒會》、《端公驅鬼》,在重慶參加「邊疆音樂舞蹈大會」演出。其後又在育才學校創作了《乞兒》、《猴戲》、《棄嬰》、《火苗》、《快樂的人們》、《向民主小姐求愛))等一批作品。1947年在上海創立「中國樂舞學院」。1948年在北平各大學教舞,創編了《團結就是力量》、《民主花兒別讓它遭災害》、《我們是民主青年》等舞蹈,並在戴愛蓮主持的舞蹈訓練班任教。
作為北京舞蹈學院第一批教授,曾兼任香港演藝學院客座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舞蹈理事會理事、國際舞蹈理事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曾應邀到台灣講學。
2009年榮獲中國文聯中國舞蹈家協會頒發的中國舞蹈家「終生成就獎」。
2010年榮獲第三屆(最受群眾喜愛的老藝術家)「華鼎獎」。
目錄
總序
概況
第一章 清商樂舞
第一節 清商樂的來源及其發展
第二節 曹魏三祖與清商樂
第三節 吳聲歌曲與西曲舞歌
第四節 雜舞與歌舞
第二章 宮廷女樂
第一節 曹魏時代的「銅雀伎」
第二節 西晉十六國時期的女樂
第三節 南北朝時期的女樂
第三章 歌舞戲、百戲與俳優
第一節 角抵百戲與俳優
第二節 歌舞戲
第四章 中外各族樂舞文化的交流
第一節 特善諸國的《龜茲樂》
第二節 稱為「國伎」的《西涼樂》
第五章 石窟藝術中的舞蹈形象
第一節 敦煌莫高窟中的舞蹈形象
第二節 雲岡石窟中的舞蹈形象
第三節 龍門、麥積山等石窟中的舞蹈形象
第六章 宗教活動中的樂舞
第一節 佛教和道教活動中的樂舞
第二節 巫舞
第三節 儺儀
第七章 魏晉南北朝的雅樂舞
第一節 文舞與武舞的沿用和改變
第二節 郊祀樂舞與郊廟樂舞
圖版目錄
插圖目錄
致謝
總跋
總序
概況
第一章 清商樂舞
第一節 清商樂的來源及其發展
第二節 曹魏三祖與清商樂
第三節 吳聲歌曲與西曲舞歌
第四節 雜舞與歌舞
第二章 宮廷女樂
第一節 曹魏時代的「銅雀伎」
第二節 西晉十六國時期的女樂
第三節 南北朝時期的女樂
第三章 歌舞戲、百戲與俳優
第一節 角抵百戲與俳優
第二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