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人生五種財富侯文詠王浩一猶太商法碳水循環東京日日季暢銷5折起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匡靈秀三浦紫苑我討厭貓莊子在車上陳澄波黎智英達賴喇嘛透納特展讀冊選讀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廢墟的故事:中國美術和視覺文化中的"在場"與"缺席"(新二手書)

作者:(美)巫鴻

評價
2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7 NT$ 410 NT$ 588

賣家:濟濟
書況(讀冊判定):全新品
備註(賣家自填):未拆封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限量商品已售完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傳統中國美術中的「廢墟」在哪裡?在創造現代中國視覺文化的過程中
,東西方的廢墟觀念是如何在歷史的對立中得以流布與深化?20世紀以來, 當代廢墟美學是如何在過去與未來之間尋找到自身存在的立足之地?
美術史家巫鴻將中國「廢墟」觀念及其視覺表現形式的流變放置在考察 的中心:丘與墟,碑與枯樹,作為廢墟替身的拓片,「跡」的種種形式,「
如畫廢墟」的東西流通,「戰爭廢墟」的慶典與見證,《小城之春》的廢宅 與老城,圓明園旁的前衛詩歌與美術,當代藝術對於都市拆遷廢墟的濃烈興
趣…一本書在梳理這份涵蓋繪畫、建築、攝影、印刷品和電影的材料清單時 ,「展現出令人敬佩的清晰與準確」(包華石)。
《廢墟的故事》不僅對於中國美術與視覺文化是一次富於雄心的思辨, 對於全球語境下的藝術研究同樣是一項里程碑式的貢獻。
《廢墟的故事》由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發行。

作者簡介:

  巫鴻,美術史家,藝術批評家、策展人。現任芝加哥大學「斯德本特殊貢獻」講席教授、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著有《武梁祠》《中國古代藝術與建築中的「紀念碑性」》《重屏》《廢墟的故事》等。巫鴻的著作融合了歷史文本、圖像、考古、風格分析等多種方法,深富創見,其全新的視角與方法論,澤被了人文與社會科學不同領域的研究者。 巫鴻致力於提高國外對中國現代藝術的理解和研究水平,加強國內外藝術家、評論家和策展人之間的交流。策劃大型展覽有「瞬間:90年代末的中國實驗藝術」、「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重新解讀:中國實驗藝術十年(1990-2000)」,「過去和未來之間:中國新影像展」等。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