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藝術生產理論和審美意識形態論為指導,對改革開放以來 市場經濟條件下藝術審美現狀、發展趨勢及其所帶來的影響,作了系統的闡釋和分析。
作者從作為藝術的產生、作為生產的藝術,作為藝術的消費、作為消費的藝術等不同角度,細緻而深入地探討了市場語境下藝術生產所面臨的諸多問題,如藝術生產和一般生產的共同規律與和特殊規律、市場衝擊下的作家地位的變化、作家文化價值觀念的變化、藝術雅俗的分化與融合、藝術如何既順應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走向市場,又適應文藝自身發展的規律超越市場等作了精彩論述,是對新時期以來藝術生產問題的一次詩學式總結,為解決市場語境下藝術生產中的各種矛盾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借鑒。
作者簡介:
陳定家,1962年生於湖北紅安。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博士,《中國文學年鑑》編輯,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客座教授。曾兼任人大書報資料中心《文藝理論文摘》執行主編,並參與過“中國文學網站”的創建工作。在《中國社會科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50多篇,主編與參編/譯《全球化與身份危機》、等學術著作16部,主持和參與“網絡時代的文學生產與消費”等國家或省部級課題12項。
目錄
序
前言
上編遊戲市場的繆斯
第一章意識形態與藝術生產
一關於文藝意識形態性的爭鳴
二“藝術生產”概念的提出
三“藝術生產論”的發展
四“藝術生產論”的當代意義
第二章藝術生產者的市場境遇
一這一代人的“怕和愛”
二“靈魂工程師”的困惑與無奈
三慾望城市的膨脹與快感經驗的魔力
四“消費時代”的來臨和“幸福感官”的解放
第三章“碼字行業”的興起與“躲避崇高”的論爭
一“王朔現象”的意義及理論界的反應
二“躲避崇高”與“歸隱於市”的是是非非
三“崇高”的歷史意義及其市場語境下的嬗變
四尷尬的稿酬制度及其對藝術生產的影響
第四章文化潰敗時代的遊戲詩學
一文化潰敗時代的表徵
二詩人之死與另類文化的狂歡
三關於“媚俗”與“玩深沉”
四廣告文化與“商品藝術化”
第五章文學期刊的危機與突圍
一作為文學陣地的文學期刊
二走向市場的期刊現狀與發展趨勢
三作為文化產業的文藝期刊
四期刊的市場命運對文藝發展的啟示
第六章市場語境下藝術的雅俗分化與融合
一雅俗分化與融合的啟示
二“一雙皮靴頂一個莎士比亞”?
三藝術生產棄雅趨俗的緣由
四雅俗分合與藝術思維方式的轉化
下編走向藝術生產論
第七章作為生產的藝術
一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
二關於生產的“普遍規律”
三關於藝術生產的“二重性”
四“最誠實的勞動者”
第八章作為藝術的生產
一作為審美價值的生產活動
二關於“無產”與“多產”
三“兩句三年得”與“一日賦千言”
四關於“美的規律”與“普遍規律”
第九章作為消費的藝術
一“消費”的“生產”意義
二藝術消費與市場規律
三“隱形手”的配置功能
四“設宴請客”與“開店賣飯”
第十章作為藝術的消費
一文化消費與藝術消費
二藝術消費的基本特徵
三市場語境下的藝術消費
四藝術消費的價值取向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序
前言
上編遊戲市場的繆斯
第一章意識形態與藝術生產
一關於文藝意識形態性的爭鳴
二“藝術生產”概念的提出
三“藝術生產論”的發展
四“藝術生產論”的當代意義
第二章藝術生產者的市場境遇
一這一代人的“怕和愛”
二“靈魂工程師”的困惑與無奈
三慾望城市的膨脹與快感經驗的魔力
四“消費時代”的來臨和“幸福感官”的解放
第三章“碼字行業”的興起與“躲避崇高”的論爭
一“王朔現象”的意義及理論界的反應
二“躲避崇高”與“歸隱於市”的是是非非
三“崇高”的歷史意義及其...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