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雜2本79折靈媒媽媽吳明益節稅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京極夏彥陳思宏納瓦爾寶典安寧照護民防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幸福文化66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電子書)

作者:李志銘

評價
收藏
168人次試讀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65 NT$ 293 NT$ 450

適用裝置:
適用軟體:
購買新書
88 396
購買電子書(流動版型)
65 293
其他二手價
48 216
圖書館借閱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連續兩屆金鼎獎得主 李志銘
重訪台北的老聲音,台灣的老聲音
最新力作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畢恆達 專文導讀

台中市古典音樂台主持人 吳家恆
廣播人兼作家 馬世芳 誠摯推薦

「聲音確實有種看不見的力量,能使人安心,也能讓人焦慮。」
有誰記得螢橋河畔「露天歌場」水岸歌聲?一曲〈月夜愁〉是否迄今卻仍歌詠著台北三線路夜晚之迷人所在?至於那些城市深晚未歸人歌唱「今天不回家」的迷離身影,亦深情見證北投「那卡西」夜晚,流淌著比白天更多的浪漫。
金鼎獎得主李志銘,不僅爬梳台灣文化風景,也書寫城市聲景,用不同角度喚醒台灣走過的豐富歲月。

這部聚焦台北記憶與聲景之作,談城市印象也談聲音與地方的關連,城裡城外的聲音記憶,耳熟能詳的樂曲,帶出台灣早期的地方縮影,另一方面也將城市自農村到工業的快速發展,運輸工具日益便捷,南來北往的印記,藉由一些古調樂曲呈現。李志銘也探詢城市生態的轉變,試圖喚醒城市擁有過的大自然印記,在書中回顧台灣音樂史上一個個似曾相識的名字:舉凡日治時代鄧雨賢、江文也,乃至戰後初期文夏、洪一峰、紀露霞與鳳飛飛,並試圖以聲音景觀(Soundscape)解讀,有如戰後台灣城市文化史,別有一番風味。

眾聲喧嘩的二十一世紀,環境迫使人們聽聞的聲響是如此過度地嘈雜不堪,那些隱蔽於寂靜當中等待著人們去覺察的被隱藏的聲音,充滿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作者簡介:

李志銘
1976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對人對事缺乏諂媚的熱情。工作餘暇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著作《半世紀舊書回味》曾獲2005年《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裝幀時代》獲2011年金鼎獎,《裝幀台灣》也獲2012年金鼎獎。目前專事寫作。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近期最多人購買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