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追問自己的定位,尋求認同,
魁北克是遠方的參照、臺灣社會的比較。四百年的臺灣史、四百年的魁北克史都不斷追問自己的定位,並尋求認同。北美大陸上唯一說法語的魁北克人是法國人留在北美的後裔,長期與周邊三億的英語人士互動,他們沒有喪失自己的文化,反而在歷史的變遷過程中,更加強化自己的認同。
臺灣人對魁北克的第一印象應該是:公民投票尋求獨立兩次,但沒有成功!
但對作者來說,魁北克等同於第二故鄉,隻身遠赴異地求學,在那裡生活超過七年,並生下了魁北克之子。
本書是作者深度觀察魁北克社會面貌,同時在生活經驗中瞭解當地歷史,並與臺灣發展的現狀進一步比對參照,從而寫下的獨特見解。
政治議題是本書的一部分,也從文學、生活、飲食、語言和音樂等不同面向瞭解魁北克,這裡是爵士之都、是少年pi的家、是文創的典範、是全民健保最完善的地方、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北美第一次舉辦奧運的地方、是二十世紀世界博覽會辦得最成功的城市、是全世界最適合國際學生的城市、是多元族群融合的國度……
生活在此的我們,需要更多國際經驗做為借鑑,才能為臺灣開創出更美好、更值得期待的未來。
作者簡介:
胡川安
生活中的歷史學家,身於何處就書寫何處,喜歡從細節中理解時代、從生活中觀察歷史。在日本、巴黎、美國和加拿大生活過。因為工作的關係,也在中國不同地方旅行。
由於興趣龐雜,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研究所於國立臺灣大學雙修考古學與歷史學,目前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撰寫博士論文,以殖民主義的理論解構中國古代帝國。
做為臺灣人,在魁北克的第一大城蒙特婁生活,除了努力求學外,也從異鄉瞭解臺灣。希望透過實地的觀察、生活的浸潤和旅行的經驗,觀察魁北克人的認同以及追求獨立的過程,藉此文史的訓練為臺灣未來編織出一個遠方的參照。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gushi.tw)網站專欄作家,文章散見於雜誌和各大媒體。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lifecircus.tw(胡川安的Life Circus)
著有《和食古早味:你不知道的日本料理故事》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中央研究院院士、前教育部部長 杜正勝
資深媒體人 林青蓉
熱血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黃益中
台北之音台長 蔡詩萍
資深媒體人 鄭弘儀
作家、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名人推薦:專業推薦
中央研究院院士、前教育部部長 杜正勝
資深媒體人 林青蓉
熱血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黃益中
台北之音台長 蔡詩萍
資深媒體人 鄭弘儀
作家、節目主持人 謝哲青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章節試閱
一、蒙特婁:全世界最適合國際學生的城市
人生總是無法預料自己的下一站在哪兒?二○○六年,我從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畢業,服完兵役後開始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二○○九年拿到全額獎學金,到了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攻讀博士。
學校在蒙特婁的市中心,有點像臺北的忠孝東路,是最精華的地段。蒙特婁是全世界僅次於巴黎的法語大城,但在市中心竟然有一座學生超過三萬人的英語學校。
麥基爾大學在全球的排名通常在二十五名內,是加拿大數一數二的大學,也是蒙特婁的驕傲,蒙特婁更是「全世界最適合國際學生的城市」,在經濟學人雜誌二○一三年的「海龜指數」(Sea Turtle Index)上領先其他城市,這個指數和我在這裡的生活經驗相符──蒙特婁的確很適合留學。
海歸/海龜
「海歸/海龜」是中國對留學歸國學生的稱呼,被翻成Sea Turtle。留學不一定會歸國,在全球化的時代,有些人在國外發展或到其他地方工作,在異地娶妻生子、開枝散葉。「海龜」不只是中國的現象,也成為世界上的一種流動族群。
知名雜誌《經濟學人》和中國的交通銀行合作,推出海龜指數報告,從知名的大學評鑑QS World University當中的前三百名大學挑選這些大學所在的城市,共八十個進行評比。這個指數主要是給有意留學海外的大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參考,相較於經常發表的「世界大學排名」,這份報告除了學校所提供的教育品質,還綜合評估了留學成本、當地的金融開放環境、房地產投資的回報率、留學生畢業後在當地就業的可能性、城市的開放性,以及所提供的多樣性文化經驗。
全世界第一名的城市:蒙特婁!
全世界第一名的城市為加拿大的蒙特婁,連撰寫報告的經濟學人智庫都有點驚訝,但這份報告與其他世界大學排名的差別之處在於提供不同的指標。對我來說,第一次看到報告時也有點驚訝,因為一直以為第一名會是紐約、倫敦或巴黎這些響噹噹的大城市,雖然紐約、倫敦都在十名之內,但巴黎則只有二十九名。
仔細地看了評估的指標後,把整份報告從頭看過,回顧我在蒙特婁的求學與居住經驗,再對照我在巴黎、紐約的生活,覺得這份指數報告頗為準確。指標有時只是一個冷硬的排名與數字,但其背後則是留學生共同具備的生活經驗。
對於高中即將進入大學的年輕人,到哪裡留學的決定權不只在他們手上,還包括花錢讓他們入學的父母。大學就要離開母國留學,首要注重的當然是教育品質。蒙特婁唯一擠入QS全球前二十五名的大學是麥基爾大學,以法語授課的蒙特婁大學排名大約在一百名上下。除此之外,蒙特婁還有地區性的大學,像是法語授課的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UQAM)和英語授課的協和大學(Concordia University)。
教育支出與治安優於世界其他城市
除了教育品質外,還要考慮教育費用的支出,美國知名的長春藤聯盟,對於大學生的收費往往每年超過三萬美金。學費不是留學生出國的單一支出,還包含房屋租金、生活開銷和稅金,一年的花費可能超過兩百萬,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很多城市在這項指標中都較低的原因,例如波士頓,堪稱美國最好的城市之一,有很多間知名的學府,但在這項指數裡僅排名第七,原因就在學費和生活費過高。
反觀蒙特婁,學生人數在北美僅次於波士頓,學費與生活費卻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加拿大的學費較為低廉的原因在於政府對於教育非常支持,知名的學府都是公立學校。
從高中畢業進入大學的新鮮人,對於父母而言雖然已經成年,但是離鄉背井的學子可能剛從父母的保護離開,最好選擇一個安全的城市。加拿大的蒙特婁、多倫多、溫哥華等地,其治安都是北美最好的城市之一,原因可能是加拿大的槍枝管制較為嚴格,還有貧富差距較低、社會福利制度較健全,因此需要鋌而走險去犯罪的人,相對較少。
畢業後容易落地生根
畢業後是否能在當地找工作也是一項重要考量,畢竟,如果只讓外國學生在當地讀書,卻不開放就業市場,不免讓人有學店的感覺。在海龜指數裡,美國的評比偏低,畢業之後也不容易獲得工作簽證,在歐洲的先進國家也普遍有這樣的問題,例如英國、法國或是德國。
加拿大和澳洲在「工作條件」這項評比上勝過歐美其他國家,或許是他們的就業市場沒有歐美那麼飽和、企業較願意聘請留學生,政府也採取較為寬鬆的移民政策,特別是「技術移民」比其他國家容易。
文化包容性大
對於外國學生的態度表現在當地文化的包容性,蒙特婁與世界其他城市相比,更能展現各國語言共存的現象。英語授課的麥基爾大學,學生從課堂上的報告到學位論文都可以選擇用英文或是法文提交,授課老師或是指導教授如果不會法文, 必須尋求協助以給分。
蒙特婁是世界上僅次於巴黎的法語大城,但卻是全世界最大的雙語城市。法語雖然是蒙特婁的官方語言,但一般人幾本上都懂英語。在日常生活中,兩種語言交雜是有趣的經驗,經常可以見到一人使用法語,一人卻以英文回應的情形。
記得我當助教時,經常遇到不同國家來的大學生,包括:韓國、日本、美國、中國、英國、法國、象牙海岸、冰島、伊朗等不同國家。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法國學生,以往我在巴黎時,法國一般人的英文似乎都不大好,有時基於文化自尊心,他們拒絕學習英文,但基本上還是無法抗拒全球化、英語化的潮流。
一些法國學生因為在法國無法練好英文,透過來蒙特婁讀大學的機會,先進入法語城市中的英語學校,雖然以英語授課,但書寫上暫時還可以交法文報告,等到英文寫作較為成熟後,再進入北美或其他英文地區。
或許是我和法語城市有緣,出國的第一年我在巴黎學法文半年,之後又在蒙特婁求學,得以瞭解其中的差異。留學一開始都是為了學業負笈他鄉,但是得到的不只是學業成就。求學本身就是一種生活,在所處的城市、文化和人群之中,學問、人生和未來也都與留學生活結合,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二、奧斯卡外語片的常客:魁北克的電影
冬日的蒙特婁被大雪覆蓋,人們經常往電影院跑,以往未曾注意魁北克電影的我,在此讀書後也開始發現其特別之處──具有細膩且豐富的人文視角,並且顯露出人道關懷和國際觀,不同於鄰近美國好萊塢電影以娛樂和商業為主。一開始我注意到的是《拉札老師》(Monsieur Lazhar),
拉札老師
電影中有熟悉的蒙特婁街景,一間冬日的小學校園裡,十一、十二歲的孩子們在雪地中玩耍。一切似乎就像平常一樣,搬運牛奶的小男孩走過教室,卻發現級任老師在教室裡上吊。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校方也陷入混亂,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當校長焦頭爛額地尋找代課老師之際,一位名叫「拉札」的先生在報紙上看到老師自殺的消息,前來應徵職缺,宣稱在阿爾及利亞有十多年小學老師的經驗(阿爾及利亞有不少人說法語)。拉札老師面對這群剛經歷級任老師死亡的學生,自己也必須面對文化衝擊。
電影展現出文化的差異
如果不是因為我在巴黎和蒙特婁都待過,或許無法知道電影中部分情節指涉的文化差異。
以往在巴黎上法語課時,老師很強調聽寫(就是聽老師念文章,一字不誤在紙上寫下來),內容往往來自文學經典,像是巴爾札克(Honoré de Balzac)的文章。然而,在新世界的魁北克人似乎不來這一套,他們強調啟發教育,而不是拼字、文法和背誦的重要性。
電影中,原本排成半圓形的桌椅是為了方便學生與老師討論,兩者是平等的談話關係,而非上對下的權威服從。拉札老師要求學生將桌椅排成一列一列,老師講授,學生聆聽、抄筆記,講求老師的知識權威。他訓誡學生時會拍打學生的頭,但是這種「體罰」在加拿大社會是不被允許的。同樣講法文,在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拉札老師的妻兒的因迫害而死亡,他到加拿大尋求政治庇護,在異地孤單地活著。而學校解決老師上吊自殺的方法,是請心理老師到班級上輔導學生,其他老師們都拒談這個話題,因為不是「專業」人士、不是心理醫生,無法輔導小朋友們走出傷痛。
如何面對死亡?
這就是電影有趣且深刻的地方,每一個人都得面對生老病死,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哀傷、走出死亡的陰影,但是這樣一個人人都得面對的情緒問題,卻得委由「專業」來處理。
整部電影雖然在學校當中拍攝,討論的卻是學校沒有教的人生問題:如何面對死亡?拉札不是正規的老師 ,但他瞭解生離死別的痛苦,如何面對哀痛,處理自己的情緒,就像破繭而出的蛹,心靈也會獲得自由。
拉札老師最後雖然獲得了政治庇護,然而他偽造了小學老師的資歷,必須離開學校,在最後一堂課時,向學生們朗讀了一則寓言故事《大樹和蝶蛹》:
橄欖樹的樹枝上,吊著小小的蝶蛹,是翠綠色的。蝶蛹明天將會變成蝴蝶。大樹很高興看到蝶蛹成長,但他真希望蝶蛹能夠再多待幾年,他就會保護她不受傷害,保護她不受螞蟻攻擊。可是,她明天就要離開了,從此必須獨自面對敵人與惡劣天氣。當天晚上,森林發生火災,蝶蛹來不及變成蝴蝶。
天亮的時候,灰燼已經冷卻,大樹仍然屹立,但心已經碎了,被大火燒焦了,被哀傷摧毀了。從此之後,每當小鳥停在樹頭,大樹就會述說這段故事,蝶蛹從來沒有甦醒,他幻想她展翅,飛向碧藍的天空,自由地吸取花蜜。
九十分鐘的電影,敘事流暢,整部片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緒,沒有控訴阿爾及利亞的政權,小朋友們也沒有戲劇性的崩潰,但是在平穩中卻充滿張力,簡單的語調令人動容。電影舉重若輕,將死亡、移民、政治、青少年成長等複雜且沉重的議題帶出來。
奧斯卡外語片常客
看完這次電影後,我對魁北克電影便產生了興趣,發現其中具備了細膩和深刻的人文議題,難怪成為奧斯卡外語片的常客。
在非美國片的世界,能夠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獲獎,對於電影和國家本身都是相當大的殊榮,每年上百部參賽的電影,只有五部可以入圍。
從二○一一、二○一二到二○一三年,加拿大每年都入圍奧斯卡外語片,而且都是魁北克的法語電影。加拿大英語區的電影由於鄰近美國,優秀的從業人員很容易被好萊塢所吸收,反而是魁北克的電影,由於強調獨特歷史與文化環境,雖然沒有好萊塢大成本挹注,反而能維持小而美且帶有深刻人文電影的傳統。
具有國際觀的電影視角
二○一一年獲得奧斯卡外語片提名的《烈火焚身》(Incendies)透過一對雙胞胎姊弟開始了尋根的故事,生活在魁北克的兩人在母親去世後,遵循遺囑回到中東尋找未曾見過的父親和哥哥。電影帶出魁北克移民社會的特質,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在此落地生根,都有不同的過去。
《烈火焚身》裡,母親的後半生抑鬱而終,姊姊靠著單薄的線索前往她未曾到過的「故鄉」,才發現由於宗教和政治造成的社會動盪,讓母親遭遇無與倫比的痛楚。時代的悲劇、宗教的衝突造成人民流離失所,遠離故鄉。電影雖然沒有明說,但揭露的是黎巴嫩半世紀以來的頻仍戰亂,透過移民魁北克的後裔,讓世人瞭解中東種族、宗教與戰爭的議題。
二○一二年入圍奧斯卡外語片的就是前文所說的《拉札老師》,拉札老師所身處的阿爾及利亞長年處於政治動盪,人民四散分離,魁北克也成為他們的庇護所。
二○一三年的《戰地巫師》(Rebelle)講的是剛果的人間慘劇,由於長期戰亂,連兒童和青少年也都被迫拿槍互相殺戮,男性當「童子軍」,女性則當性奴。處決人犯時會把槍塞給小孩,逼迫他們開槍,不然就得死。兒女殺害雙親、妻子弒夫,人性蕩然無存,宛如人間煉獄,《戰地巫師》揭露了震撼的人間慘劇!
魁北克為什麼會拍出這樣具有人道關懷的電影呢?拍攝《戰地巫師》的導演阮淦(Kim Nguyen),是在魁北克長大的越南裔移民,由於越南被法國殖民的歷史,他在蒙特婁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來自剛果的移民,同樣具有被法國殖民的歷史,所以瞭解彼此處境,願意分享一般人無法得知的故事。
這三部片雖然最終未能得到奧斯卡,但是能連續三年,由不同導演以不同類型的電影,講述不同故事,這與魁北克的移民環境、放眼世界的國際觀息息相關。
一、蒙特婁:全世界最適合國際學生的城市
人生總是無法預料自己的下一站在哪兒?二○○六年,我從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畢業,服完兵役後開始前往世界各地旅行。二○○九年拿到全額獎學金,到了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攻讀博士。
學校在蒙特婁的市中心,有點像臺北的忠孝東路,是最精華的地段。蒙特婁是全世界僅次於巴黎的法語大城,但在市中心竟然有一座學生超過三萬人的英語學校。
麥基爾大學在全球的排名通常在二十五名內,是加拿大數一數二的大學,也是蒙特婁的驕傲,蒙特婁更是「全世界最適合國際學生的城市」,在經濟學人...
目錄
第一章 臺灣人在魁北克
一、全世界最適合國際學生的城市:蒙特婁
二、法式烹調與新大陸的結合:北美的美食寶庫
三、奧斯卡外語片的常客:魁北克的電影
四、夢想與創意的原鄉:太陽馬戲團
五、設計「自然」:紐約中央公園與蒙特婁皇家山公園
六、魁北克之子與生育
七、奧運的美麗與哀愁:一九七六年的蒙特婁奧運
八、蒙特婁的夏日狂歡
九、二十世紀最成功的盛典:一九六七年蒙特婁世界博覽會
第二章 為什麼魁北克人想要獨立?
一、全世界「最上相」的旅館:芳堤娜城堡
二、魁北克就是加拿大:法國人發現美洲
三、生在百合下,長在玫瑰下:英國征服加拿大
四、說話的政治、語言的認同:魁北克的法語很奇怪嗎?
五、為「祖國」而戰?加拿大、魁北克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六、寧靜的革命:魁北克獨立的起源
七、自由的魁北克萬歲!「祖國」如何支持魁北克獨立
第三章 衝突、妥協與包容的首都
一、英、法建築風格融合的飯店:勞里爾堡
二、美國入侵加拿大:世界文化遺產麗都運河
三、加拿大首都:渥太華
四、什麼是加拿大的文明?
第四章 魁北克人真的想要獨立嗎?
一、完整的加拿大:加拿大最偉大的總理與魁北克獨立
二、走向獨立:一九八○年,魁北克第一次獨立公投
三、再度追求獨立:一九九五年,魁北克第二次獨立公投
四、國中國:「國家」的可能性
五、我們不同國:獨立過程中的原住民
六、魁北克還要獨立嗎?新世紀的認同
結論
第一章 臺灣人在魁北克
一、全世界最適合國際學生的城市:蒙特婁
二、法式烹調與新大陸的結合:北美的美食寶庫
三、奧斯卡外語片的常客:魁北克的電影
四、夢想與創意的原鄉:太陽馬戲團
五、設計「自然」:紐約中央公園與蒙特婁皇家山公園
六、魁北克之子與生育
七、奧運的美麗與哀愁:一九七六年的蒙特婁奧運
八、蒙特婁的夏日狂歡
九、二十世紀最成功的盛典:一九六七年蒙特婁世界博覽會
第二章 為什麼魁北克人想要獨立?
一、全世界「最上相」的旅館:芳堤娜城堡
二、魁北克就是加拿大:法國人發現美洲
三、生...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