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複雜的數學、沒有繁複的圖形,
再怎麼深奧的經濟學觀念,
也要讓你讀得懂、讀得有趣味!
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有限,欲望無窮」的現實問題,所以在天堂裡無用武之地。行走人間,懂點經濟學,是一定要的。
經濟學家為什麼連喝酒吃飯,心裡都要擺一把尺?哪個經濟觀念會讓你的人生從彩色變黑白?遺產怎麼分,才不會發生手足鬩牆的悲劇?婚姻要幸福,有沒有方程式可循?林書豪和王建民,一個打籃球,一個打棒球,為什麼都和經濟學脫不了關係?兩岸互動怎麼會和兩兩相抱的拳擊手沾上邊?面對觸動敏感神經的公共議題,維持微妙均衡的智慧何處尋?
經濟學,是你思考的利器。本書在日常現象裡挖掘經濟觀念,用經濟學詮釋生活事件,是讀懂經濟學最平易近人的入門書!
戴上經濟學家的鏡片看世界,
思考更犀利,生活更有趣!
面對個人、社會、國家的種種疑難雜症,
經濟學家不是鐵口直斷的半仙,而是神妙解牛的庖丁,
以簡御繁,為你舖設思考的線索,領你尋找沒有標準的答案。
閱讀本書,你會發現,經濟學,旨在經世濟民,卻也如此通情達理。
作者簡介:
單驥
現任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教授,並兼任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副董事長。
國立政治大學經濟學學士,加拿大Simon Fraser大學經濟學碩士,美國康乃爾大學勞動經濟學博士。1983年冬取得博士學位後,受當時中華經濟研究院蔣碩傑院長之囑,返台服務於中華經濟研究院。1991年轉任教職,服務於國立中央大學迄今。曾任中央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也曾借調至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任委員及行政院經建會(現改制為國發會)任副主委,各任職四年。
理論與實務兼顧是作者研究及治學的張本,作者亦秉持同樣的理念寫作本書,以呈現經濟學的本質與樣貌。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作者透過深入淺出的文字,讓讀者了解到生活中俯拾皆有經濟學。經濟學融合了心理學和科學,可還原許多社會現象和人類行為的本質,梳理包括教育、宗教、科技、管理等不同領域的脈絡;相信不論對大眾讀者或學界而言,這都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的好書。
──王志剛(外貿協會 前董事長)
單教授用生活經驗詮釋經濟學的專有名詞及概念,十分獨到,即便是鑽研經濟學日久的人,也有老樹生花的感覺。
──陳添枝(台大經濟系 專任教授)
這是一本把很多實例、常識、成語、童話、歷史故事,甚至是聖經的故事融入經濟學觀念的好書。全書深入淺出,不但有趣,且可供日用及政策參考。本書不僅適合經濟學初學者做為補充教材,對熟悉經濟理論的學者,在運用理論及教學方面也能有所啟發。
──梁啟源(中華經濟研究院 董事長)
經濟學的研究目的,在面對資源有限而人的慾望無窮下,如何對資源做最有效的分配,使人類得到最大滿足。人自出生以後,不論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都在從事經濟行為。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利用理論與實務的各種案例,彰顯現實生活中的重要經濟觀念。本書值得一讀。
──麥朝成(中央研究院 院士)
單教授以其三十餘年教學、研究及服務公職的經驗、體會與觀察心得為基礎,以白話講述故事、分析事例,說明眾人經常面臨、看到的問題與現象,藉此將經濟觀念融會貫通。本書所談論的經濟觀念、問題與應用範圍雖然相當廣泛,但由於作者文筆流暢,事例多生動有趣,讀來興味盎然,難以釋手。本書是不具教科書型式、極有助於理解經濟觀念及應用的好書
──許嘉棟(台灣金融研訓院 董事長)
名人推薦:作者透過深入淺出的文字,讓讀者了解到生活中俯拾皆有經濟學。經濟學融合了心理學和科學,可還原許多社會現象和人類行為的本質,梳理包括教育、宗教、科技、管理等不同領域的脈絡;相信不論對大眾讀者或學界而言,這都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的好書。
──王志剛(外貿協會 前董事長)
單教授用生活經驗詮釋經濟學的專有名詞及概念,十分獨到,即便是鑽研經濟學日久的人,也有老樹生花的感覺。
──陳添枝(台大經濟系 專任教授)
這是一本把很多實例、常識、成語、童話、歷史故事,甚至是聖經的故事融入經濟學觀念的好書。...
章節試閱
尋尋覓覓談搜尋:資訊的不對稱性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夕.青玉案〉,辛棄疾(1140-1207)
尋尋覓覓本來就是人類生活與生存的一部分。在遠古的時代,人類覓食以漁獵為主。隨著獵物的減少,人類要花愈來愈多的時間與精力,尋找與捕捉獵物。搜尋這件事,漸漸成為人類生活的大事,從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海上捕獵鯨魚就可以看得出來。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農耕杜會的形成減少糧食供應的不確定性,更重要的是,糧食的供應原則上不再需要尋尋覓覓,就在自己家的前院後園裡。人們可以把時間及精力放在農耕技術與問題的解決,糧食問題得到根本的解決,人口數也快速地增加。
當人類社會由農業轉成工業社會後,人際之間互動更多,分工更加精密,原來農業社會中較少發生的尋覓問題,又再次浮現檯面。如今,在資訊不對稱下,搜尋的問題更顯得重要。在今日的社會裡,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搜尋資訊。我們餓了要找餐廳,走累了要找公車,還常要找朋友聯絡,找玩伴,也要找好玩的地方。找找找,尋尋復覓覓,已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必要之惡,惟也存在無限商機。
尋尋覓覓何時休?
每個人都說尋尋覓覓很累人,不但耗體力,也耗精神。從經濟角度來看,尋覓的確要花成本、付代價。當然,尋覓也會有所得,退一步說,不搜尋必然無新的所得或收穫。為此,問題就來了,搜尋最合適的程度為何?意即何時該收手,才是最明智又不會讓自己後悔的決定呢?
我們在搜尋的過程中,因搜尋而要付出額外的一分代價,都會有高於一分的收穫,但漸漸地,合理搜尋的機會都找過後,收穫的進展及可能的收益是遞減的,而相對的,搜尋成本卻仍高居不下,甚至愈來愈高。此時,由經濟學的搜尋理論可以推導出一個重要結論,那就是最適的收手並停止搜覓的時點在於:當額外一分必然會發生的搜尋成本(search cost),與預期的額外一分再搜尋後可能得到的收穫打平時,就是人們見好即收,停止尋覓的最適點了。
這個結論可能有些平淡無奇,卻是經濟學家的智慧結晶。這個結論也有驚人的引伸。那就是當我們能有效降低搜尋成本時,就能比以前做更多的搜尋,如此一來,搜尋的結果有可能比以前更好。反之,若不能有效降低搜尋成本,搜尋行動可能就會因此早早收場,而許多好機會就有可能早早地被放棄了,令人感到無奈。
搜尋理論的應用
搜尋理論的應用很廣,也蘊藏無限商機。最出名的就是谷歌搜尋引擎,谷歌大幅提高電腦搜尋的效率,也成了高科技業最成功的例子之一。此外,在業界也有許多公司提供重要的商業資訊給客戶,例如國內某公司要與國外某家客戶交易,但對客戶所知有限,如與它往來的其他公司對它的信用評價如何,有無不良的交易紀錄等。這些資訊,對國內這家公司而言都是重要參考資訊,因此國際間就有專門的跨國公司提供各國廠商相關客戶的徵信資料。這些資料,對許多外地的其他公司而言,都是相當重要的參考資訊,因此也能創造出龐大的商機。
搜尋是必要之惡,因此,如何讓搜尋成本降至最低,常常成為公共政策重要的一環。以失業者扶助政策而言,許多國家在失業者請領失業保險之前,都會主動協助失業者進行就業媒合;藉由提供相關工作資訊、工作機會的媒介,從而使失業者及時找到工作。如此不但能有效縮短失業時間,失業後重返工作的工資也能有不錯的水準,甚至可能更好,這就是政府在公共政策上藉由搜尋成本的降低,從而提升人民福祉的具體例子。
就個人而言,生活中有許多事物及決定與搜尋相關。例如,是否要繼續與某君來往?下一個對象是否會更好?又例如,是否要換個工作?下個老板是否會更好?我們一直都要在資訊不確定且不對稱的情況下做決定。根據搜尋理論,我們就要先想想,若放棄現有的,再做一次搜尋,可以找到更好的機會有多大?放棄現有的話,代價有多大?若是不合算,當然一動不如一靜;反之,就可考慮大膽一試。
搜尋成本因人而異
在此也要說明,每個人放棄後的成本是不一樣的,有人高,有人低。相對成本高的人通常會比較保守,相對成本低的人反而就會比較積極些,這是人性,是正常的理性抉擇。別人的決定不一定能原封不動地適用在自己的身上,但法則是人人都可以運用、可以參考的。
搜尋是我們在社會上必需面對的課題。有人保守,有人進取。倘若某甲與某乙兩人的客觀條件相當,兩人所面對的機會好壞也差不多,但兩人在主觀意識上不同,某甲主動積極,某乙則消極保守,如此一來,某甲會一直主動地尋覓有利自己的機會,期間雖然搜尋成本高,且歷經困難但仍咬牙苦撐;而某乙因態度消極,碰到挫折後就鳴金收兵。因此,在合理的情況下,兩人搜尋後的結果必然出現很大的高低落差。古人有言,「事在人為」、「有志竟成」,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在現代經濟學的搜尋理論裡找到對照與驗證。
一個和資訊不對稱的笑話,在此與讀者分享:有位老兄看到貓就怕,因為他總以為自己是小老鼠。這個問題嚴重到讓他無法出門找工作。後來,經過心理醫生的治療,他終於克服心理障礙,說服自己不是怕貓的小老鼠,並鼓足勇氣上街找工作。結果,很不巧地,他又碰上那隻常見的大黑貓。他看著那隻大黑貓,一再地告訴自己,我不是小老鼠,最後仍然不幸地敗下陣來,跑回自己家裡。於是,心理醫生又來了,問他:「這是怎麼回事?你不是已經確定自己不是小老鼠了嗎?」那老兄說:「是的,我很確定自己不是小老鼠。」那醫生不解地問道:「那你還怕什麼呢?」那老兄遲疑了一會兒,不安地說:「但是我怕貓兒不知道我早已不是那膽小的小老鼠啊!」
(本文取自第21章,更多精采內容,請詳見本書。)
尋尋覓覓談搜尋:資訊的不對稱性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夕.青玉案〉,辛棄疾(1140-1207)
尋尋覓覓本來就是人類生活與生存的一部分。在遠古的時代,人類覓食以漁獵為主。隨著獵物的減少,人類要花愈來愈多的時間與精力,尋找與捕捉獵物。搜尋這件事,漸漸成為人類生活的大事,從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海上捕獵鯨魚就可以看得出來。
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農耕杜會的形成減少糧食供應的不確定性,更重要的是,糧食的供應原則上不再需要尋尋覓覓,就在自己家的前院後園裡。人們可以把時間及...
作者序
經濟學,生活的科學與思考的利器
1982年,距今約30多年前,當時我仍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猶記得在一個陽光和煦的金秋下午,和內人在美麗的康大校園裡散步,談到我論文的進度及經濟上的一些現象時,有感而發地對內人說,將來要寫一本經濟學的書,把一些很好的經濟概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出來,讓大家都能瞭解也能多應用,這應是件美事。這樣的想法在我1983年冬完成學業回到台灣工作後,就因忙於各項研究及教學工作,根本無暇再仔細想這件事,更遑論提筆把它寫出來。
一轉眼不覺回台灣工作已逾30年,當初的想法仍在,只是沒有太多年輕時的豪情。2012年5月,我從經建會的公職退下,回到學校後,又開始重拾年輕時的想法。主要的原因是在服務公職期間,有不少應用經濟學理的機會,也碰到一些學理與實務面彼此間需相互調合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在1996至2000年,及2008至2012年共八年期間,個人有幸兩次從學校借調至公部門服務,讓我深深覺得經濟知識對國家進步與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想把這本書寫出來的念頭與構想不僅愈來愈具體,且愈來愈成熟。於是在公餘之暇 ,便坐在電腦前開始筆耕,不覺地一篇篇也就接續完成。
經濟學的大前提
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不覺地想起1995年4月,我為《天下雜誌》寫了篇專欄文章,該文章的名稱是「天堂裡是否有經濟學?」在該篇文章中,我以推論的方式說明經濟學只適用在「資源有限而人欲無窮」的現實生活裡。在天堂裡,不論是「資源無限」,或是「欲望有限」,經濟學在這兩種情況下,是不需存在,也根本派不上用場;因此,天堂裡是沒有經濟學的。
這樣的想法,或可做進一步地衍伸與思考:在阿拉伯神話故事《一千零一夜》中的「阿拉丁與神燈」是大家都聽過的故事。故事中,窮小子阿拉丁若能把神燈中的精靈放出來,精靈就能助阿拉丁實現三個願望。最後,阿拉丁在精靈的協助下終於如願娶了美麗的茉莉公主,過著富裕、快樂的日子。
每個神話故事都是超現實的,因此可以有無限的想像空間;當然,它也隱喻著在故事中,每個精靈都有點石成金的本領,因此資源永遠都是無限的。
然,它是神話,並非現實。
在現實世界裡,「資源有限,惟人欲無窮」是它最貼切的寫照。故經濟學乃發軔伊始,窮究如何讓資源做最有效的配置,而能讓我們在現實環境下能夠更安適些、更滿意些。
人世間是否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物?仰或它或只存在於文人雅士的心靈意境中。蘇軾〈前赤壁賦〉的名句或可提供一解:「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清風與明月是一種意境的表現,人只要有心,皆可得而享之,故它不需經濟學費心討論。
同理,在資源無限的富麗天堂裡,或在天馬行空的神話故事裡,它也不需要經濟學,當然也無其立錐之處。相對的,經濟學只適用於庸俗的、凡人的現實生活中。至少,它可務實且理性地幫我們解決我們每天所須面對種種的想法太多,但手上資源卻永遠都不夠的問題。
天堂裡是否有經濟學?
自該文於1995年刊出後,這樣的想法迄今仍沒有什麼改變。相對的,這些年來,我卻不斷地觀察到,許多人在現實社會有限的資源下,是以掠奪下一代可用的資源方式來滿足自己於現世中的種種欲望。因此,不論是國家財政問題、資源開發問題、環境保護問題、農業生產問題等,它們都有著本質上的相似性。若我們不能先在「資源有限而人欲無窮」的前提下去節制過當的欲求,並能創造更多可用的資源,那就不容易找出方向,也不容易得出答案。
在此且容我於自序中收納這短短一篇〈天堂裡是否有經濟學?〉如後:
英國亞當史密斯在十七世紀時,有鑑於英國在當時歐洲為第二等國家,為亟思富國強兵之道,追上當時歐洲最富裕的荷蘭,精心研究而寫成經濟學的經典之著「國富論」,奠定經濟學的基礎。
在經濟學的世界裡,能夠成立的最基本條件,是在於認清了在人世間「資源有限,人欲無窮」的現實。因此,學問的重點乃在於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做最合理有效的分配,以使百姓的效用能達到最大。倘若,上述「資源有限」、「人欲無窮」的兩個假設均無法成立,那麼,人世間恐怕就沒有經濟學存在的必要了。在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天堂裡,是否有經濟學的存在?答案應該是否定的。因為在美好的天堂之中,上帝會給祂的子民所有他們想要的,每個能夠進入祂的殿堂的子民,都能得到完全的滿足。因此,「資源有限」的假設在天堂裡是不存在的,經濟學在富足美好的天堂中只不過是「杞人憂天」的悲論。
資源有限,人欲無窮
同樣地,在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裡,是否也有經濟學的存在?答案也應該是否定的。因為在佛教的西方極樂世界裡,極樂在於信眾們能「無欲」,無欲而後樂極。由於經濟學「人欲無窮」的另一個重要假設,在西方極樂世界裡並不存在,因此經濟學由於其過於「庸俗入世」,也無法在極樂世界裡存在。
盜掠下一代資源
經濟學既然在天堂或是西方極樂世界中都沒有市場,那麼,在我們這貪婪的人世間總該有安身立命之處吧?答案似乎也是否定。如今在台灣,政客們為逞其個人私欲,無視資源有限與政府財政迅速惡化的現實,一味地以公共福利政策做為政治訴求,不論是全民健保、老人年金、遺產稅等,無一不大開方便之門,這實在是一種「掩耳盜鈴」的做法。
這種做法並不是經濟學「資源有限」的假設在人世間出了問題、無法合用,而是政客們早已開始大量地盜掠下一代人的資源了。
結語
本書的定位是經濟類「科普」書,它或可作為讀過經濟學的朋友們溫故知新之用,也可做為正在修習經濟學學生們的補充教材;對於有興趣的一般大眾,也能提供一些有用的思維,供作理解及掌握現今經濟問題之用。為此,如何能讓讀者「開卷有益」,是我坐在電腦前一個字接一個字地把它敲打出來時,常檢視自己、提醒自己的重點。
本書共分為四部,它分別是「基本觀念」、「微觀‧個體」、「宏觀‧總體」與「延伸應用」,另在附錄中收錄一篇探討國際經濟與台灣經濟的論述。在寫就各篇時,我期許自己,一定要以觀念為先、為重;相對地,相關的技術面表達方式,不論是用圖、用表或是用數學方程式等,若能少用就盡量少用。畢竟,這些都是工具,它們主要的功能也是輔助性的。我相信,日後若有什麼東西最終能被讀者認同並能記得住、也能用得上,則它一定是相關的重要觀念,而不是複雜的圖形或是數學。若此,本書有責任正本清源地先把每個重要的經濟觀念說清楚、講明白,相信這應是與讀者交流最好的方式。
單 驥 謹識
2014年7月29日
於國立中央大學台經中心
國鼎圖書資料館
經濟學,生活的科學與思考的利器
1982年,距今約30多年前,當時我仍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猶記得在一個陽光和煦的金秋下午,和內人在美麗的康大校園裡散步,談到我論文的進度及經濟上的一些現象時,有感而發地對內人說,將來要寫一本經濟學的書,把一些很好的經濟概念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出來,讓大家都能瞭解也能多應用,這應是件美事。這樣的想法在我1983年冬完成學業回到台灣工作後,就因忙於各項研究及教學工作,根本無暇再仔細想這件事,更遑論提筆把它寫出來。
一轉眼不覺回台灣工作已逾30年,當初的想法仍在...
目錄
自序 | 經濟學,生活的科學與思考的利器
第一部 基本觀念
01 | 供給與需求
02 | 彈性
03 | 供需均衡是必然或是偶然?
04 | 奈許均衡
05 | 賽伊法則
06 | 效用與邊際效用
07 | 「微醺」經濟學
08 | 消費者剩餘
09 | 奇妙的無差異概念
10 | 無所不在的機會成本
11 | 長期與短期:時間的經濟學
12 | 道德風險:是無心或是故意之過?
13 | 交易成本:一個必要之惡
第二部 微觀‧個體
14 | 生產與消費
15 | 航空公司的課題:生產可能曲線
16 | 市場:一隻愈來愈看得見的手
17 | 猴子的「援交」市場
18 | 成本的故事
19 | 人多、量大好辦事嗎?
20 | 市場競爭
21 | 尋尋覓覓談搜尋:資訊的不對稱性
22 | 伯樂如何能識千里馬?
23 | 資訊對稱下的惡性循環
24 | 管理與經濟之一:工資決定的競賽理論
25 | 管理與經濟之二:遞延工資理論
26 | 管理與經濟之三:幸福久久方程式
第三部 宏觀‧總體
27 | 貨幣的故事
28 | 貨幣的保衛戰
29 | 國民所得的衡量
30 | 貨幣的乘數效果
31 | 經濟體檢指標
32 | 經濟的蹺蹺板之一:成長與失業
33 | 經濟的蹺蹺板之二:失業與物價
34 | 經濟的蹺蹺板之三:物價與利率
35 | 經濟的蹺蹺板之四:利率與股價
36 | 經濟的蹺蹺板之五:利率與匯率
37 | 經濟的蹺蹺板之六:匯率與貿易
38 | 我的子彈會轉彎:減稅與供給面經濟學
39 | 公共財
40 | 市場失靈
41 | 政府失靈
第四部 延伸應用
42 | 腦神經經濟學
43 | 行為經濟學
44 | 實驗經濟學
45 | 外部性效應:門前雪與瓦上霜
46 | 比較利益:十項全能vs百米短跑
47 | 人力素質與經濟成長
48 | 人口與經濟成長
49 | 勞動經濟學:人力需求
50 | 勞動經濟學:人力供給
51 | 法國餐美食:物極「必轉」的經濟原理
52 | 教育經濟學
53 | 婚姻幸福的經濟ABC方程式
54 | 運動與經濟
55 | 宗教與經濟
56 | 經濟與科技文明
57 | 技術進步與技術鎖入
58 | 科技與幸福文明生活
59 | 戰爭與國防經濟學
60 | 規模經濟pk範疇經濟
61 | 餓肚子的藝術家
62 | 超級巨星經濟學
63 | 老師傅最後的絕學:智財權的困局與發展
64 | 儒家思想、經濟理論及管理哲學
65 | 企業家與企業家精神
66 | 網路經濟
67 | 犯罪經濟學
68 | 窩裡反經濟學
69 | 健保經濟學
70 | 資源經濟
71 | 農業經濟
72 | 區域經濟學
73 | 巫毒經濟
74 | 政治與經濟:干預再干預
75 | 經濟失靈?數量與價格間的抉擇
附錄 | 國際經濟與台灣經濟
(本附錄另有46頁的完整文稿及統計資料,下載網址: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bcb533/AppendixFull.pdf。)
致謝
中文名詞索引
自序 | 經濟學,生活的科學與思考的利器
第一部 基本觀念
01 | 供給與需求
02 | 彈性
03 | 供需均衡是必然或是偶然?
04 | 奈許均衡
05 | 賽伊法則
06 | 效用與邊際效用
07 | 「微醺」經濟學
08 | 消費者剩餘
09 | 奇妙的無差異概念
10 | 無所不在的機會成本
11 | 長期與短期:時間的經濟學
12 | 道德風險:是無心或是故意之過?
13 | 交易成本:一個必要之惡
第二部 微觀‧個體
14 | 生產與消費
15 | 航空公司的課題:生產可能曲線
16 | 市場:一隻愈來愈看得見的手
17 | 猴子的「援交」市場
18 | 成本的故事
19...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