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專家推薦】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陳毓文
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賴月蜜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謝美娥
──專文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專業佳評】
本書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實例,讓初學者能夠很快地了解家系圖的功能與運用。這個版本並不只是在教導初學者如何繪製家系圖,與家庭工作的專業人員,能夠透過這個圖與所服務的家庭溝通,讓讀者可以學到很技術面的家系圖問句指南,可以了解家庭關係模式的闡釋,也可以透過心理學的重要理論概念來了解家庭。
──陳毓文,臺大社工系教授
本書透過許多名人故事,讓本是硬梆梆的題材,變得生動有趣,更透過栩栩如生地呈現如黛安娜王妃、佛洛伊德等名人的家庭,讓讀者隨著作者的腳步,學習解讀及分析家庭的技巧。甚者,這是本淺顯易懂的「教科書」,讓非助人領域的讀者,也能跟著本書的脈絡及名人的故事,開啟探索自己家庭的門。
──楊東蓉,基督徒救世會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
突破傳統家系圖繪製的教學方法,強調家系圖訪談的技巧,以家系圖問句進入到家庭經驗的核心,以不具威脅的問句方式,陪個案一起談談自身及其家庭的經驗,和聚焦特定議題的討論。本書不僅細緻地指導家系圖的繪製方法,更令人激賞的是家系圖訪談的引導,教導實務工作者如何與個案對話,增進社工與個案及其家庭之深度工作品質。
──賴月蜜,慈濟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
本書可以作為社會工作專業、諮商輔導專業、心理師、醫護專業、家族治療等領域的參考用書。本書以近乎步驟化的方式,逐步帶領實務工作人員蒐集相關資訊、組織資訊和將資訊結構化、提出問題假設並針對不同家庭模式提出處遇策略。除了對每個焦點和步驟能仔細說明和給予例示外,又能在不同步驟中,嵌入更大結構議題的討論。
──謝美娥,政大社工研究所教授
本書是此領域的權威著作。對於有經驗及初出師的家庭治療師、在心理衛生及健康照護領域工作的實務工作者來說,這本無與倫比、詳盡而美妙撰寫的書是必讀之作。我非常喜歡拜讀這本更新內容的絕佳著作。
──羅伯特.萊克醫師(Robert C. like MD),美國醫學教授、健康家庭和多元文化中心主任
這是一本令人振奮的實務書,內容明智、典雅、有益而實用。本書作者──實務工作者大師麥戈德里克及其合著者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方法,讓我們在歷史脈絡中,瞭解家庭經驗的重要架構,以及在建構家系圖時詢問家庭成員的有用問句,作者以探索故事的力量,來促進改變。
──莫琳.黎黑博士(Maureen Leahey),加拿大卡加利健康地區心理健康門診主任
專文推薦
不只是一個圖:家系圖繪製與運用之寶典◎陳毓文
家系圖的繪製在許多助人的專業體系中,並非是一個陌生的議題;甚至可以說是一項非常基本的要求;沒有太複雜的文字、圖像或線條,卻可以讓助人者快速了解個案複雜的家庭結構、脈絡或文化。它是不同領域助人工作者可以溝通的共同語言,也是幫助大家穿越時空、了解家庭模式全貌的利器。然而家系圖的存在並不必然代表它被運用地恰如其分,它可能被擺放在一個看似重要的位置,但它所提供的訊息卻未必會被善用在助人歷程中。
本書為《家族治療與會談技巧》(Genograms: 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之第三版,就一工具書色彩濃厚的書籍而言,作者能夠不斷採納實務工作者的修改建議而加以更新修正的用心,值得肯定。這個版本並不只是在教導初學者如何繪製家系圖,而是要提醒大家,透過家系圖的繪製和分析,與家庭工作的專業人員能夠透過這個圖與所服務的家庭溝通,更認識你所服務的家庭成員、系統及脈絡,讓讀者可以學到很技術面的家系圖問句指南,可以了解家庭關係模式的闡釋,也可以透過心理學的重要理論概念來了解家庭。
作者還在本書最後介紹了一種透過使用人、動物或各種物件的小模型,來讓家庭成員建構他們家系圖的方法,讓家系圖不再只是以平面繪製的方式出現在紙張上,而是透過類似「遊戲」的過程,來展現出家庭系統動力與不容易表達的訊息。
本書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貢獻,即介紹了一些可作為研究用途的家系圖繪製電腦程式軟體網站,讓原本只能運用在實務工作上的訊息,可以藉由科技,讓家庭重要且複雜的資訊得以被評估、比較及彙整,讓藉由家系圖進行量化研究變得可能,開啟了實務工作者與研究者對話合作的契機,也讓原先看似零散獨特的家庭系統,可以透過軟體,從中歸納出更多具整合性的家庭關係與脈絡,並進一步運用在積極性服務或治療模式的建構上,呈現對家庭、實務工作者與研究者三贏的局面!
雖然本書較適合從事相關行業的專業人員參考,以更精進自己在家系圖的運用技巧,但本書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實例,也讓初學者能夠很快地了解家系圖的功能與運用。國內近年學術環境的發展與改變,讓教育界的師生無暇也較無意願參與翻譯工作,具專業參考價值的譯著逐漸短缺,而語言的障礙又讓實務工作者失去很多學習的機會,此乃一大缺憾!
感謝財團法人臺北市基督徒救世會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願意在百忙之中將此書翻譯成中文,還有啟示出版社大力協助出版,讓大家有機會學習新知。期許這本譯著的問世,能夠讓國內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員、教育工作者與研究人員更深入地了解家系圖的闡釋與運用,讓家系圖能夠發揮最大的功能,也讓它不再只是一個圖!
(本文作者為臺大社工系教授)
專文推薦
一紙乾坤,三D「家系圖」◎賴月蜜
社會工作個案記錄的第一步即是描繪家系圖,在家系圖的學習上,除部份的工作人員還是慣用手繪外,多已進入電腦時代,以word或家系圖製作軟體操作,然而如何精確建構家系圖,仍是基礎社工教育及實務社會工作訓練,不斷強調的專業知能內涵。欣見本書的翻譯出版,不僅細緻地指導家系圖的繪製方法,更令人激賞的是家系圖訪談的引導,教導實務工作者如何與個案對話,增進社工與個案及其家庭之深度工作品質。
家系圖是社會工作者在處理個案及其家庭問題的最佳利器,家系圖以視覺圖象,呈現個案的家庭狀況-家庭成員、成員間的親屬關係、成員間的親疏遠近互動情形、及其種種問題,而生態圖描繪更可以清楚個案目前資源運用的情況。家系圖幫助實務工作者更容易記住家庭脈絡的複雜性,系統化地思考發生在個案生命中的事件和關係,家系圖也有利實務工作者發揮「陪伴」、「work with」的工作精神,和個案一起如老鷹盤旋高空俯視觀看,從個案及家庭的微視與鉅視角度,檢視現況和歷史脈絡的問題與資源。
實務工作者能藉由橫跨家庭脈絡背景和縱跨世代的家系圖,檢視家庭結構、關係和功能的訊息,評估家庭核心成員彼此之間和鉅視系統之間的連結、家庭整體的優勢和脆弱程度,以規劃適切的處遇計劃。從實務記錄角度,家系圖所提供的視覺圖像訊息,更發揮共通語言的效果,可以讓一個原本不熟悉案件的相關人員,快速地透過家系圖取得大量的家庭訊息,增進網絡間的討論,以尋找潛在的問題和發掘解決問題的資源。
本書的重點也在家系圖的訪談,訪談涉及「會談技巧」,而如何問問題也相當考驗社工的專業,雖然大學的基礎教育都著重會談技巧的演練,但社會工作特別是兒少保、家暴工作,多與非自願性案主工作的情況下,案家高張的負向情緒及火藥味十足的現場,更考驗社工的會談問問題的技巧,因此,社工在與案家初訪結束後,常在繪製家系圖才驚覺:「呀,有些資訊沒收集到!」故喜見本書突破傳統家系圖繪製的教學方法,強調家系圖訪談的技巧,以家系圖問句進入到家庭經驗的核心:從出生到死亡,愛、衝突與關係的切斷,以不具威脅的問句方式,陪個案一起談談自身及其家庭的經驗,和聚焦特定議題的討論。
書中每一章節的最後,更詳細羅列家系圖問句指南,相當實務及可操作性,透過「圖像、問題;問題、圖像」,鮮活的問題思考結構與詳盡的家系圖問句架構,加強實務工作者的家系圖訪談技巧,讓圖像更清淅述說個案的故事。
認識東蓉是在七年前,師大開設兒少福利主管人員的訓練課程,東蓉的積極參與、踴躍發言提問,在一班的學生中,很難不去注意到她。東蓉在基督徒救世會已工作七年,對於收養業務付出全部心力,在中央或地方收養相關的會議,也總能見她竭盡心力為兒童發聲。當東蓉提及在加拿大的碩士進修,本書專業的學習對其實務深耕的影響,再加上這幾年她在實務所見,她非常期待將本書的專業與國內的實務界分享,東蓉是「起而行」的實踐者,想了就一定勇往直前去做。從二○一○年開始即帶領基督徒救世會的工作團隊與台北市政府合辦「家系圖之應用實務工作坊」,將本書的精華不僅只停留在翻譯的階段,更具體以課程為推展策略,現場教學Geno Pro繪製,從基礎家系圖理論與問話技巧、家系圖資料蒐集及問話技巧演練、生態圖理論介紹、家系圖中之家庭模式、關係、期待、失落等主題理論介紹及探討,與實務社會工作者的直接互動,經由家系圖瞭解個案的生命故事歷程及其影響,也掌握處遇計畫的擬定方向。
在教學及實務中觀察,雖然「家系圖」是社會工作基礎入門,不論個案工作、家庭工作,家系圖更係跨網絡討論個案時最佳的溝通語言,但即使在實務場合的討論,仍偶見家系圖畫得不準確、錯誤的現象。因此,深信本書的出版,不僅有助家系圖的繪製更精確,更有助實務工作者與個案的實質互動、會談、評估、處遇及問題解決,使國內社工專業,更上層樓。
(本文作者為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
專文推薦
剝繭抽絲,披沙揀金◎謝美娥
得知有這麼一本書時,心中想的第一個問題是:家系圖,可以寫成一本書嗎?這不是在進行每個會談和蒐集資料時,必須畫的一個圖嗎?多數人更可能會認為,不過就是一個圖吧。然而,書名是《家族治療與會談技巧》,顯然是可以做得比評估工作更多、更深的內涵。
家系圖在許多實務工作的領域中使用很多,例如:有兒虐發生的家庭、需要多方資源挹注的身心障礙家庭、經濟弱勢或高風險的家庭、因疾病就醫或住院的家庭等等。而在現代家庭更為多元化的趨勢和現象下,追蹤再婚家庭中的複雜關係、多元文化家庭衝突的檢視等,也都會運用到家系圖。不管何種領域,只要需要家庭實務工作人員進行初評,就會需要繪製家系圖。
家系圖,其實是以圖像的方式將家庭訊息、家庭關係、家庭資源、家庭歷史和家庭脈絡,用一種化繁為簡的方式,快速地提供對家庭模式全貌的瞭解和描述。在圖像的引導下,從橫切面和縱貫面將家庭的結構和歷程加以闡述。
家系圖至少有下列幾項功能:
.家系圖讓我們更容易記住家庭脈絡的複雜性;
.家系圖試圖提出對問題解釋的假設;
.家系圖提供系統化問話的工具,開啟個案系統化的觀點;
.透過家系圖,實務工作者能審視家庭脈絡背景的廣度,將家庭放於更大系統(大家庭、朋友、社區和文化)之間的連結;
.家系圖可以透過家庭會談者的參與,和家庭一起工作,即進行處遇。
本書涵蓋十一章,包括有:家系圖:繪製家庭系統、繪製家系圖、家系圖訪談、透過時空追蹤家庭模式、闡釋家庭結構、評估家庭模式與功能、關係模式與三角關係、透過生命週期追蹤個體和家庭、家系圖的實務運用、家族遊戲家系圖、
以及家系圖在家族研究的運用。每一章均附有詳盡的例子說明。本書以近乎步驟化的方式,逐步帶領實務工作人員蒐集相關資訊、組織資訊和將資訊結構化、提出問題假設並針對不同家庭模式提出處遇策略。然而除了對美格焦點和步驟能仔細說明和給予例示外,又能在不同步驟中,嵌入更大結構議題的討論。
本書可以作為社會工作專業、諮商輔導專業、心理師、醫護專業、家族治療等領域的參考用書,除了協助進行專業評量與處遇之外,更能協助作為研究的工具。
「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徒救世會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主要服務弱勢婦女及兒童,並成立牧恩中途之家以安置零至二歲高醫療需求等兒童。這一次在大夥兒忙於公務的有限時間下,仍能致力於翻譯此書之工作,不但讓自己員工對家系圖的作用和實施有更明確的瞭解,對於整個社工界的社工知能,更是大有貢獻。
(本文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教授)
審訂者序
沏的是茶,嚐的是人生轉折◎楊東蓉
看的是雪泥鴻爪,讀的卻是生命歷程;
沏的是茶,嚐的是人生轉折;
斟的是酒,品的是生命的濃烈與甘醇。
人生如同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把握好人生舞台每次的演出,便是最好的珍惜,
只要用心愛過、等過、付出過.....
生命將因你的淡定付出,而更加成熟與美麗。
──林衛國
第一次接觸家系圖已是近十五年前的事,當時我正就讀研究所,教授開宗明義第一章便說:家系圖幫助助人工作者建構系統化思維,作為助人工作者和案主溝通的橋樑;當然,在幫助案主前,必須先瞭解自己,熟悉所使用的工具。於是,我隨著每堂課,教授講解家系圖理論、問話技巧,學習系統化思維,開始建構自己家庭的家系圖,並進行評估與分析,完成了數十頁的自我分析報告。
「活在當下、不作後悔的事」一直是我人生的座右銘,即使我認知到人受家庭的影響極深,但我從未系統性地檢視我如何受到自己原生家庭、大家庭、歷史的影響。撰寫自我分析報告、繪製我自己三代的家系圖的過程中,我體認到,我的原生家庭,對我來說,是這麼的熟悉又陌生,許多通的越洋電話,填補了許多被自己及父母遺漏的家庭資訊。依稀還記得當時,數夜輾轉難眠,為了構思如何詢問父母,他們不曾談過的問題及過往。雖然許多的問題不見得有答案,但是我更瞭解「我是誰」,「我的原生家庭如何造就我」,同時,我更多了份包容及體諒,更多彈性。
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同,而我是個非常視覺及體驗型的學習者,如何融會所學過的不同理論,進行系統化地評估及檢視家庭位置、角色、關係、模式、動力,一直是我面對的問題及挑戰。我也是個不喜麻煩的人,因為服務家庭的歷程長,家庭關係及互動,甚至成員,是會隨著時間、事件等變動,於是我希望我的家系圖軟體是,一旦我將基本符號及資訊畫好輸好,電腦會自己算出年齡,我能隨時增減圖,不用重畫,就這樣,我重讀這本書,並找到genopro這個軟體,讓我對家系圖有了新的認識及體驗。
家系圖就如同童話故事裡的「漢澤爾和格雷特爾」,在穿過森林時,沿途撒下麵包屑,讓這些麵包屑來幫助他們找到回家的路。家系圖提供助人工作者「一組問句」,以層層漸進的對話方式,讓求助者有機會「看到」自己在家中所處的位置、所扮演的角色、家庭關係、模式等;家系圖也協助助人工作者,把所要填的表格圖像化,在最短的時間內,不著痕跡、快速、有系統地蒐集複雜的家庭資訊,凡走過必留痕跡,透過家系圖的符號及線條,紀錄著求助者和助人工作者走過的歷史路徑;透過檢視所繪製出的家系圖圖像,助人工作者於是能夠在脈絡中瞭解家庭經驗,提出關於求助者現存困境成因的假設,從求助者個人家庭的千絲萬縷的人物關係和歷史中找出關連性,並幫助求助者以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
在台灣從事助人工作十多年,我發現家系圖的繪製十分普及,但往往僅限於••,對於如何有效運用家系圖,進行系統化問話、評估及闡釋家庭動力及關係,甚至有效運用軟體、減少重新調整符號位置的方法,卻是相當陌生的。不同以往的「工具書」,本書透過許多名人故事,讓本是硬梆梆的題材,變得生動有趣,更透過栩栩如生地呈現這些如黛安娜王妃、佛洛伊德等名人的家庭,讓讀者隨著作者的腳步,學習解讀及分析家庭的技巧。甚者,這是本淺顯易懂的「教科書」,讓非助人領域的讀者,也能跟著本書的脈絡及名人的故事,開啟探索自己家庭的門。
我感謝夫婿林衛國的支持及鼓勵;感謝救世會董琬愉社工協調此書的行政工作,另感謝她和周琬雯、羅珮嘉等二位社工的協助下,完成了本書的翻譯;感謝啟示出版社的鼎力相助,成就此書的付梓。期待本書的出版不僅能提升助人工作者的專業知能及技巧,更能成為大家在自我探索上,能夠用心愛過、等過、付出過。生命將因你的淡定付出,更加成熟與美麗。
(本文為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徒救世會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副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