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本質是什麼?如何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跟著大師學邏輯思考與反思,真正了解思考的特性,理解思考的過程,並運用科學訓練方法以強化思辨能力。
影響二十世紀前期美國與中國教育思維最大的哲學家杜威,提出近百年仍適用於當代的「思考」五大邏輯步驟:
1. 發現困難情境
2. 找出問題所在
3. 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
4. 推論各假設的結果,探明哪種假設可以解決問題
5. 驗證假設
以科學態度養成思考習慣,各種問題迎刃而解!
中國知名學者胡適,教育家蔣夢麟、陶行知、郭秉文、張伯苓,報業家史量才等人都曾是杜威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時的學生。胡適終生服膺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陶行知深受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觀點的影響。杜威認為教育必須以反省思考為目的。本書就是針對當時美國教育在培養學生思考上存在的問題而撰寫的,杜威在書中運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詳細闡述了我們進行思考時的不同過程。
全書共三大部,第一部訓練思考的問題,說明什麼是思考、訓練思考的必要性、思考訓練的自然資源、學校環境和思考訓練、心理訓練的方法和目標。
第二部合乎邏輯的考量,說明完整思考行為的分析、系統性的推論、判斷、概念和理解、具體和抽象的思考、實證和科學思考。
第三部思考的訓練,說明活動和思考訓練、語言和思考訓練、心智訓練的觀察和資訊、複述課程和思考訓練。
作者簡介:
約翰.杜威John Dewey
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教育學家之一,他的思想涵蓋理則學、認識論、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哲學、美術和宗教,深刻影響了二十世紀美國的教育思維,因此被認為是美國思想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學者。美國還曾於1968年發行杜威紀念郵票。
杜威出生於佛蒙特州伯靈頓市,家中經營一家小雜貨店。1875年,杜威進入佛蒙特大學就讀,開始接觸到進化論。大學畢業後,杜威先後在兩所中學任教,這時期他閱讀了大量與哲學有關的書籍,深受美國聖路易黑格爾學派刊物《思辨哲學雜誌》影響。1884年,杜威取得約翰.霍普金斯哲學博士學位後,執教於密西根大學,開始關注教育課題。
1919年~1921年,杜威受到胡適、蔣夢麟、郭秉文的邀請,來到中國。在北京、上海、山東、山西、江蘇、浙江等13個省市巡迴演講。因此他的實用哲學對中國現代思想、文化,尤其是教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胡適曾說:「自從中國與西洋文化接觸以來,沒有一個外國學者在中國思想界的影響有杜威這樣大。」
杜威一生學術著作豐富,主要代表作有《民主與教育》、《哲學的改造》、《人類本性及行為》、《經驗與自然》、《確定性的追求》、《藝術即經驗》、《邏輯:探求的理論》、《公眾及其問題》、《人的問題》等等。
譯者簡介:
章瑋
蒙特瑞國際學院筆譯碩士,旅居美國。現任本土化專案經理、幼兒中文老師,以及兼職譯者。認為翻譯是用文字說故事,每一篇翻譯都是一個新世界。喜愛旅行、甜點、繪本。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審定.導讀】
邱淑惠/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經典推薦】
吳毓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名人推薦:【審定.導讀】
邱淑惠/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經典推薦】
吳毓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理事長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什麼是思考? (摘錄)
1 思考一詞的多種意義
我們最常說出口的詞彙就是想法和思考。這些詞彙我們使用得如此頻繁、使用的方式又不盡相同,很難輕易地定義這些詞彙的意義。本章的目標即是找到一個單一且一致的定義。想想通常如何使用這些詞彙有助於定義它。第一,思考一詞雖然使用廣泛,但它並未被濫用。所有想到的事物、也就是「腦中閃過」的事物,都被稱作思考。思考一件事物,代表著以任何方式意識到這件事物。第二,這個詞彙有限制,因為它排除了任何顯而易見的事物;我們只思考(或思及)那些我們無法直接看到、聽到、聞到或嘗到的事物。接著,第三,此定義又局限於因某些證據或見證所產生的信念。在第三種情形中,又可以區分為兩種類型或兩種程度。在某些情況下,信念只需些許理由,或者根本不需要理由,就會被接納。其他狀況下,信念的理由或根基得經過謹慎探索、也需要檢視這些理由或根基是否能充分支持信念。這樣的過程被稱為反省思考 (reflective thought);這種思考本身就具有教育價值,而它也構成了本書的主要題材。我們將簡短描述思考的四種意義。
一、在最廣義的意義中,思考代表所謂的「在腦中」或是「心裡閃過」的所有事物。問「你在思考什麼」的人,並不期待你會有什麼好想法。雖說他問的是你在思考什麼,但並不是指那種崇高、前後一致或是符合實際情況的思考。任何天馬行空的幻想、瑣碎的回憶或是片段的印象都可以滿足他。作作不切實際的白日夢,在我們放鬆的情境下,這些偶然飄過腦中的片段事物,在這樣隨興的定義下,就是想法。就算不願意承認,在我們的一生中,多數的清醒時刻都是在隨興空想和不切實際夢想的伴隨下,在瑣碎無用的思考中度過的。
就這樣的意義來說,笨蛋和傻瓜也會思考。有個故事說,有位男子因為聰明而小有名氣,他希望被選為新英格蘭小鎮的市政委員,他向鄰居這樣說道:「我聽說你們不相信我夠資格當市政委員。我希望你們知道,我多半的時間都在思考著某件事。」反省思考,類似這種隨機掠過心中的事物,因為它是由一連串思考到的事物所組成的;但它不一樣,因為僅僅是隨意地東想西想著「某件事物」,並不足夠。反思不僅包含一連串的想法,還包含了結果,它連貫有序,每一個想法都是下一個想法的前因,而每一個想法也都能依序回溯至先前的想法。連續的反省思考來自於各個想法,而每個想法也互相印證;它們並非同時發生。每一個階段都是從某件事物到另一件事物的一步,技術上來說,這是一個思考期。每個期間都會留下自己的一部分,在下一個思考期中使用。這樣的流動則變成了思路、連鎖思想或思緒。
二、即便思考是用在較廣義的意義中,通常也被局限於無法直接感知的事物:也就是我們無法看到、聞到、聽到或觸摸到的事物。我們問一名說故事的人,他是否目睹某件事發生,他的回答可能是:「沒有,這只是我想到的。」
故事是虛構的,與忠實的觀察紀錄不一樣。此種思考,最重要的是有一連串想像出來的、具連貫性的事件和情節,它們有一致的脈絡連結,介於千變萬化的奔放想像和確立結論的慎思之間。孩子訴說的想像故事,連貫性程度不一:有些毫無關聯,有些條理清晰。情節相連時,會激發反省思考;當然,這通常出現在有邏輯能力的腦中。這樣的想像力時常發生在最縝密的思考類型之前,並為之鋪路。但是,它們的目標並非取得知識、也不是獲取關於事實或是真理的信念,因此即便十分雷同時,它們和反省思考還是不同的。表達出這種思考的人並不期待其他人的認同,而是期待自己完美建構的情節,或是精心安排的高潮受到讚賞。如無意外,他們創造絕佳的故事,而非知識。這樣的思考是感官的全盛期,目標是強化心情或感受,情感的一致性凝聚這些想法。
三、在下一個意義中,思考意味著有某些根據的信念,也就是真或信以為真的知識,而不只是顯而易見事物。它的特徵是因某件事物合理地可能或不可能,而加以接受或否定。這個階段的思考包含了兩種不同類型的信念,不過,兩者的不同,完全是程度上,而非種類上的不同,但在實務上分別考量兩者是十分重要的。有些信念在其理由尚未經過思索就被接受,有些信念則因為其理由已經過檢驗,所以被接受。
當我們說:「人類曾經認為地球是平的。」或者,「我以為你從屋子旁邊走過了。」我們表達一種信念:某件事物被接受、遵守、同意或是確認。但是這樣的思考可能代表著,未經考量真正的理由便接受了推論。理由可能適當,也可能不是。但是並未思索理由支持信念的價值。
這樣的思考在不自覺中發展,並未想過信念是否正確。我們選擇了這些想法,卻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選擇的。它們從模糊的源頭、經由未注意到的管道而逐漸被接納,並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我們心智的一部分。這是因為傳統、教導和模仿,它們都仰賴某種形式的權威,或訴諸於我們自身的利益,抑或肇因於某種強烈的熱情。這樣的思考是偏見,也是預判,而非勘測證據所得的合適判斷。
四、產生信念的思考,有一種重要性,就是會帶來反省思考、有意識地質疑信念的本質、條件和面向。認為雲長得像鯨魚和駱駝,是自娛的幻想,只要我們想要結束幻想,隨時都可以結束,這並不會帶來任何特定的信念。但是相信地球是平的,是認為真實的東西有某種特性,且那種特性是它真實的特質。
這樣的結論便代表事物間有所連結,因此,這和我們依心情而定的想像思考不同。相信地球是平的,讓抱持這個信念的人,以某種特定的方式思考其他客體 (objects),比如行星、對蹠點和導航的可能性。他的行為和他對這些客體的觀念是一致的。
根據其他信念和行為而產生的信念,其結果可能太重要,而迫使一個人不得不思索信念的根據或理由,以及它的邏輯意義。這就是反省思考,是思考為人讚頌且堅定有力的意義。
人們曾經以為地球是平的,直到哥倫布認為地球是圓的才改觀。人們抱持先前的那種想法,是因為他們沒有力量或勇氣,去質疑那些為人接受或教導的事物,尤其當信念根據的是,好像顯然合情合理的事實。哥倫布的想法是個合理的結論。它是經過仔細研究事實、檢視和修正證據、推斷各種假設的含義、並將理論結果與其他理論和既知事實相對照。哥倫布並沒有毫不遲疑地接受現存的傳統理論、因為他質疑並探索,於是得出了他的見解。哥倫布質疑一直看來都十分確定的信念、相信看來似乎是不可能的信念,他不斷思考,直到能夠提出證據,證明他所相信的事,也證實他的懷疑。就算他的結論最終是錯的,他的信念也會和原先對立的信念不同,因為這個信念是以不同的方式得出來的。主動積極、鍥而不捨及縝密考量任何信念或任何形式的知識,作為支持信念及其所達致結論的依據,即構成反省思考。前三種思維的任何一種,都可能會引發這類型的思考,但反省思考一旦開始,就是在可靠的基礎上,有意識且自願地建立起信念。
第六章 完整思考行為的分析 (摘錄)
在第一部簡短討論過反省思考的本質後,接著談論了反省思考訓練的必要性。然後,我們談到訓練的資源、困難和目標。這些討論的目的,是在探討訓練學生的心智時,所面臨的普遍問題。現在馬上要開始討論的第二部,主旨是更完整地敘述思考的自然和正常成長,以便在總結第二部的時候,將培育思考所面臨的特別問題併入考量。
在本章中,我們會分析思考的過程,將過程分解為步驟階段,或是基本構成要素,此分析將根據數個極簡單,卻真實的反思經驗案例來論述。
1.「有一天,我在市區的十六街上,注意到了一個鐘。我看到時針和分針指著十二點二十分。這讓我想到,一點的時候,我在一百二十四街有約。我剛剛花了一個小時搭路面電車才抵達市區,我推想如果回程也搭路面電車,那麼大概會遲到二十分鐘。如果搭快捷地鐵,可能會快二十分鐘。但是附近有地鐵站嗎?如果沒有的話,我花在找車站的時間可能會超過二十分鐘。於是我想到了高架纜車,在兩個街區內,我看到了高架纜車的纜線。但是車站在哪裡?如果車站離我所在的位置還有好幾個街區,那我可能省不了時間,反而會花更多時間。我又想到快捷地鐵比高架纜車要快;而且比起在一百二十四街的纜車車站,在一百二十四街的地鐵站離我要去的地方更近,所以搭地鐵會比較快。於是我決定選擇搭地鐵,並在一點時抵達目的地。」
2. 「在我每天搭乘過河的渡輪上,有一根白色的長型杆子,它從上層甲板幾近水平地延伸,杆子上面有一顆鍍金的球。第一眼看到杆子的時候,我覺得它是旗桿,它的顏色、形狀和金球都支持我的想法,並且也讓我相信自己是對的。但是我馬上就碰到了困難。杆子幾乎是水平的,對旗杆來說,這是很不尋常的位置;再者,旗杆上並沒有可以用來固定旗子的滑輪、扣環或是繩索;最後,在其他地方還有兩根垂直的杆子,有時候上面會飄揚著旗子。所以,這根杆子很可能不是用來懸掛旗子的。
「我試著設想這根杆子各種其他可能用途,考慮了下列最適合的可能性:
(a)它可能是裝飾品。但是所有的渡輪,甚至拖船都有這樣的杆子,所以這個假設不成立。
(b)它可能是無線電報終端機。但是如果仔細考慮杆子最合適的用途,這個假設也不太可能為真。再說,更適合裝設終端機的地方,應該是渡輪的最高點,也就是駕駛艙的上面。
(c)杆子的用途可能是指出渡輪行駛的方向。
「為了證明上述的結論,我發現杆子比駕駛艙要低,所以舵手可以輕易地看見它。另外,杆子的頂端比底部高,所以從舵手的位置來看,杆子一定是從船頭延伸至遠處。還有,舵手很靠近船頭,所以他需要某種指引方向的東西。拖船也會需要這種用途的杆子。第三個假設比其他假設更有可能,所以我接受了這個假設。我得到的結論是,設立杆子是為了告知舵手渡輪行駛的方向,以便讓舵手航向正確的方向。」
3. 「用熱肥皂水洗杯子,並將杯子口朝下放在盤子上,泡泡先在杯口出現,之後則跑進杯子裡。為什麼會這樣?泡泡的出現代表著空氣的存在,我注意到空氣一定是從杯子裡來的。我知道盤子上的肥皂水會防止空氣從杯子裡跑出來,用泡泡包住空氣。但是空氣為什麼要跑出杯外?又沒有實體物質強迫空氣出去。空氣一定膨脹了。它因為溫度增加或是壓力減少而膨脹,或兩者都是。從熱肥皂水中拿出杯子後,空氣可能增溫嗎?很顯然地,增溫的不是已經和水混在一起的空氣。假設變熱的空氣是原因,那麼從肥皂水中拿出杯子,並把杯子移到盤子上時,冷空氣肯定進入了杯中。我再多拿了幾個杯子出來,以測試此假設是否為真。我搖了搖其中的幾個杯子,以確保冷空氣進入杯子裡,然後又拿出另外幾個杯子,將杯口朝下並蓋住,以防止冷空氣進入。在前一批的杯子中,每一個杯子外面都出現了泡泡,但在後一批杯子中,則沒有任何一個杯子有泡泡。我的推論是對的。杯外的空氣一定因為杯子的熱度而膨脹了,因此解釋了杯外為什麼出現泡泡。「但是泡泡為什麼之後又到杯子裡去了?因為冷縮。杯子降溫了,杯子裡面的空氣也是。張力消失了,於是泡泡出現在杯子裡。當泡泡仍在杯外時,我將一杯冰塊放在杯子上,泡泡馬上就跑進杯子裡。」
這三個精挑細選的實例,組成了一系列從較基本到較複雜的反思例子。第一個例子,描述了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會做出的思考,論據和處理這些事物的方式,都沒有超越日常經驗的限度。而在最後一個例子中,如果一個人之前沒有接受過任何科學訓練,那問題或解決方法就不太可能會發生。第二個例子則構成一個自然的轉折;它的題材在日常生活、非專業經驗範圍內;但是問題卻未和個人事務直接相關,而是因為個人活動而間接出現的,因此就需要某種理論和合理的解釋來說明。我們在之後的一章會談到,從相對實務和直接思考中發展出的抽象思考;而在此章,我們只關心在所有思考類型中,都找得到的普遍元素。
經過檢視後,每個例子大致都顯示了五個邏輯上獨特的步驟:一、碰到困難。二、辨識和定義困難。三、聯想到可能的解決方法。四、經由推論而發展聯想的意義。五、更進一步的觀察和實驗,以接受或駁斥聯想,也就是做出相信或不相信聯想的結論。
第一和第二步驟常常融合為一個步驟。困難可能已經足夠明確,所以心智能立即推測解決困難的可能方法,或者,心智先因為不清楚的定義而不安和震驚,之後才開始明確地嘗試找尋問題。不管這兩個步驟是分開,還是合在一起,都有一個我們在反思根基中強調的因素,那就是困惑或問題。
在上述三個例子中的第一個例子,困難是目前的狀況和欲達成結果之間的衝突、目的和達成目的的方法之間的衝突。想在特定時間赴約,以及到達赴約地點所需的時間,並不一致。思考的目標是讓兩者協調一致。現有的環境並無法改變;時間不會倒退,十六街和一百二十四街之間的距離也不會縮短。問題在於發掘一個可以協調長遠目標和已知方法的居中條件。
在第二個例子中,所面臨的困難是,認為杆子是旗杆,但是,此聯想到以及(暫時)接受的信念,和其他事實並不相符。假設我們用英文字母a、b、c ,代表會令人聯想到旗杆的各種特性,其他和這些相反的特性,則用p、q、r 表示。當然,這些特性本身並沒有任何不一致;但是它們讓心智做出相異且不協調的結論,因此互相衝突,於是產生了問題。這裡的目標是找出某個客體(object,O),讓a、b、c 和p、q、r 都是它適宜的特性,但就和第一個例子一樣,我們是要發掘一個行動程序,可以將現有條件和長遠結果,結合為一個整體。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是一樣的:發掘居中的特性(駕駛艙的位置、杆子的位置、需要指標以指出渡輪行駛的方向),這些特性以d、g、l、o 代表,它們將本來互不相容的特性連結在一起。
在第三個例子裡,一名了解自然定律或一致性的觀察者,發現泡泡的反應有些奇怪或不尋常。他面對的問題是,如何將明顯的異常變成確立定律的實例。在這個例子中的解決方法,也是尋找居中的條件,藉由一般的聯結,將看似不尋常的泡泡活動與應有的運作條件相連。
之前已經提過,前兩個步驟,也就是感受到不一致或困難,還有為了定義困難的特徵而做的觀察,在某些情況中,可能會相疊在一起。但是,在十分新奇或特別困惑的情況中,困難一開始很可能讓人感到震驚,如同情緒的波動、像是隱約感覺到不可預測、古怪、奇異、奇怪或令人不安的事物。在這樣的情況下,深思熟慮的觀察就是必要的,才能夠揭露困境為何,或是讓問題的特徵清楚明瞭。主要而言,這個步驟是否存在,區分了適當的反思(或謹慎批判的推論)和不受管束思考之間的不同。如果在確定困難上的努力不足,建議解決這個困難的方法,肯定多少是隨意的。試想,一位醫生被請來為病人開藥。病人告訴醫生自己的某些症狀;醫生經驗豐富,一眼就看出某種疾病的其他徵兆。但是如果醫生太快接受此特定疾病的想法,並認為是可以接受的結論,就會打斷他的科學思考。身為技術純熟的醫生,他很大一部分的技能,就是要避免接受第一個浮現的聯想;甚至要延遲任何十分明確聯想的出現,直到已經徹底探究過讓人苦惱的狀況,也就是問題的本質之後,才做出結論。以醫生作為例子,這樣的行為被稱為「診斷」。但是在每一種新穎和複雜的情況下,都需要相同的檢視,以預防妄下結論。批判性思考的核心要素是懸置判斷 (suspended judgment);而懸置的核心要素,則是在繼續嘗試解決問題前,探索能夠決定問題的本質。這就是將單純的推論,轉變為經過測試的推論、將聯想到的結論轉變為證明。
第一章 什麼是思考? (摘錄)
1 思考一詞的多種意義
我們最常說出口的詞彙就是想法和思考。這些詞彙我們使用得如此頻繁、使用的方式又不盡相同,很難輕易地定義這些詞彙的意義。本章的目標即是找到一個單一且一致的定義。想想通常如何使用這些詞彙有助於定義它。第一,思考一詞雖然使用廣泛,但它並未被濫用。所有想到的事物、也就是「腦中閃過」的事物,都被稱作思考。思考一件事物,代表著以任何方式意識到這件事物。第二,這個詞彙有限制,因為它排除了任何顯而易見的事物;我們只思考(或思及)那些我們無法直接看到、聽到、聞到或...
推薦序
〔導讀]
世界星移斗轉,教育卻古今一轍?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邱淑惠
杜威是與國父孫文同時代的哲學家。國父在中國掀起一場政治革命,杜威則在美國掀起了一場教育改革。杜威反對傳統灌輸式的教育理念,他倡導的「教育即經驗」、「從做中學」、「以學生為本位」等,是現代教師耳熟能詳的理念。但教育改革至今,杜威的理念仍然未能普遍落實。這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師資培訓,無法培育能落實杜威教育理念的教師。再加上,家長和政客對杜威的教育學不甚瞭解,即使學校、教師有心改革,也需要面對重重阻礙。在杜威創建他的實驗學校一百二十年後的今天,世界星移斗轉,學校的教學方式,卻仍是古今一轍。
筆者當初選擇投入幼兒教育領域,也是有感於小學以上的學校教學,過度強調片段、抽象的知識,無法讓孩子感覺到知識的價值。最能實踐杜威教育理念的,可能只有在幼兒教育階段。如今「從做中學」,以「幼兒為本位」,已經在許多幼兒園落實。但筆者在大學任教,依舊常遇見無論如何提問,總是沉默以對的大學生,難免心中質疑,我們的教育怎麼了?在幼兒園經常可以看到,孩子搶著舉手回答問題,對事物勇於探究,這樣的孩子長大怎麼會變成這樣?我們可以如何重燃孩子的學習熱情?在杜威的這本書裡,可以找到解答與具體建議。
教育應該如何落實?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教育的目標為何。如果我們希望培養能獨立思考的孩子,就要知道人在哪種狀況下比較願意思考。杜威認為思考不是自發的,是要有困惑、碰到問題才會開始思考。那麼,教育就應該營造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面對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練習思考。大學生面對教師提問時的表情木然,是他們已經不習慣思考,還是問題無法引起他們的興趣,沒有動機思考,或不想回答問題,還是在他們過去的學習經驗中,已經習慣老師有他們想要的答案,如果猜不到老師要什麼而無法不回應,他們知道老師通常會自行宣告答案。這樣的互動,是不是已經讓孩子不習慣思考?
本書的第一部,杜威就仔細地討論思考的定義,以及在學校環境中,教師所提供的榜樣、學科本身的特質、當今的教育目標,都可能破壞學生的思考習慣。第二部,杜威討論完整思考的步驟,以及思考過程所涉及的判斷、詮釋和歸納演繹。杜威也對具體思維和抽象思考,經驗法則和科學思考加以區別,為本書第三部的思維訓練提供立論基礎。例如,教學要從「具體到抽象」。這句名言大家都聽過,但對何謂具體,何謂抽象,沒有清楚的概念,經常詮釋為「教育應該先從教導具體的事物開始,再提升至抽象的理論」,但這只是一知半解。依據這樣的詮釋,教師以為只要讓孩子用木條、豆子或圓點等實物,完成老師指定的數字問題就是具體。但就杜威的觀點而言,「具體是指將思考應用於活動上,以便解決實務上的困難」,「只要讓孩子清楚知覺到數字關係的用途和意思時,就算只使用數字本身,數的觀念仍是具體的」,例如查看時刻表和價目表,規劃旅行出門和回來的時間,以及計算所需車資,就是由解決實務問題瞭解數字。思考訓練應該要用生活化的問題,啟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養成探索和測試的思考習慣。然而學校教育太常提供人為虛假的問題,例如雞兔同籠,讓孩子無法感覺到知識的價值而喪失求知慾。
由杜威的觀點來看,面對課堂中大學生沉默以對的問題,筆者身為教師,應該以身作則,由解決這個問題開始進行思考。由本書建議的思考步驟,筆者可以透過觀察、蒐集資訊定義面臨的問題,確定這群大學生不回答問題,是習於被動等待老師傳遞知識,還是筆者的提問與生活脫節,學生無法回答或沒有意願回答,又或者是筆者的教學規劃無法引起學習興趣,還是以上皆是,或者以上皆非。面對這種種的聯想,筆者心中要先有個暫定的假設,才能擬定解決方案。如果筆者對大學生的思考能力還抱希望,先假設問題是出在自己的教學規劃上,那麼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應該是改變教學規劃。
傳統上的教學規劃有五個步驟:(1)準備,(2)呈現,(3)比較,(4)總括,和(5)將通則運用至新例子上。杜威指出這五個步驟,與思考的三步驟相符:(1),了解特殊或特定的事實:用問題喚起學生的經驗,將經驗與新的學習內容連結,目的是讓學生學習特定事實。(2),理性地總括:讓學生比較新學到的事實,排除事物間偶然和不重要的特性,形成新觀念和新原則。(3),應用和證實:應用新原則到新情境,測試原則的適用性。也就是,教學規劃與思考步驟有相似的邏輯順序。杜威更強調,這樣的邏輯性,只是教師備課前的思考順序,是一個已經熟悉教材的專家思考方式。但初學者的思維不是如此,實際的授課程序要因應學習者的心智,可以從任何一個步驟開始,而且過程可能是在這些步驟間,來來回回的曲折進行,需要靈活彈性。
據此,筆者可以反思的是,自己的教學步驟,是不是和大多數教師一樣,過於僵硬,準備和呈現知識階段過於冗長,讓學生的注意力雲遊四海。筆者改變教學規劃的具體作法,就可以是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應,彈性變化教學步驟,例如:在教育概論課程中,不再給予過長的準備呈現階段,而是提早讓學生應用知識,針對教育議題辯論,讓學生由辯論過程中,發現原則的不適用之處,然後才倒回去蒐集遺漏的事實、修正觀念等等;在步驟間來回穿梭,就像高山火車,以「之」字形的方式前進。當筆者實際執行改變後,也要繼續蒐集學生的反應以檢視成效,然後據此修正假設或確立假設。
閱讀此書,筆者發現,杜威百年前指出的思考與教育迷思,百年後依然存在。杜威的理念依然前瞻。少數筆者所見,能落實杜威教育哲學的學校,學生也如杜威所預測的樂於學習,勇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本書所談的完整思考步驟,也可用於解決讀者在其他領域中遇到的困難。時值政府大力推動實驗教育之際,誠摯的期待杜威的理念,能在更多的學校落實。最後,要回答有些人心中的疑惑:為了學習數字的實務應用,就要出外旅行,是不是大費周章?杜威強調的學習是統整的。一個統整的課程主題,例如:廚房裡的科學,可能為了製作酵母,而出外探訪老祖母的祕方,而這樣的外出,正好需要規劃行程。生活中存在太多的真實問題,可以提供孩子思考的機會。有規劃的老師,不會只是為了旅行而旅行。
〔專文推薦〕(摘錄)
活生生生活著的杜威
吳毓瑩 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我們如何思考》(How we think)書名很杜威。很少書名,尤其屬於比較嚴肅的內容或課題,會把「我們」兩個字放進來。正如杜威一向的風格,他與我們在一起。整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界說思考、思考的培訓原則、以及培訓的意義與目的。雖然說第一部的標題是「培訓思考的問題」,然則此問題不是在問培訓思考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所以我們要如何面對與處理。「問題」在這兒指的是「為何要培訓思考?」此一根本性問題,亦即問,「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走過嚴肅的「思考有何意義」之後,我們進入第二部分,杜威在第二部中進行重要概念的解說,以及這些概念在我們思考歷程中扮演的角色、發揮的功能。在這部分中,我們將會讀到歸納與演繹、事實與判斷、理解與意義、以及科學性思惟。
我在寫序的那一天,四月四日兒童節,發生了一個悲慘的意外。
美國紐約皇后區一位十三歲少女,手機掉落地鐵站的軌道上,她跳下月台去撿,試圖爬上月台時,慘遭進站的列車撞上,送醫後傷重不治。
在這不幸的意外中,事情發生的那一刻是:「手機掉落軌道,我要把手機撿回來。」這是直覺,如果馬上以直覺來行動,跳下軌道撿手機,我們便服膺了直覺,沒有思考。如果此時轉入思考的模式,這一個事件便成為待解決的問題,思考開始啟動。此時讀者不妨先自己假想,你的思考歷程是什麼…….想好後再讀下一段。
你大概會這樣想,糟糕,手機掉了,怎麼辦?要不要跳下去撿?哇,地下鐵軌道耶,會不會被撞死?好怕被撞死;抬頭看看遠方,好像沒有車過來;那我估計跳下去再爬上來,應該時間很短,足夠我撿起手機再回來的;再說我身手矯健,動作很快;前看後看,估量好沒有車的影子,加上自己的好體力,好,沒問題,我可以去撿。於是你跳下去,且身手矯健立刻爬上來,撿回手機。這是可能的,你也成功了。
或者,另外一個路徑,你抬頭看看遠方,沒有車過來,你甚至於趴在地上聽聽是否有車過來(像古代戰爭片那樣),不過大概聽到很多聲音實在無法判斷;你很想跳下去撿手機,但是你滿害怕的,也記得有警告提及任何東西掉落軌道,都要通知站務人員不可以進入軌道區;最後,你轉身跑去找站務人員,想要在列車入站時撿起手機,可不要被輾破掉就可惜了。
這樣一段歷程,以杜威來說,就是思考歷程,包含五個步驟:
1. 遭遇問題或困難,2. 辨識與定義問題,3. 聯想可能的解決方案,4. 推論方案的可行性或後果,5. 進一步觀察與實驗以得到結論。
這些步驟其實很簡單,在我們每天生活中不斷重複演出。那孩子或許也經歷了思考,最後作出判斷,遺憾的是發生這悲劇,家人、朋友、師長,都很難過。成為思考上自由的人可以擺脫感官的束縛,然而,卻不表示感官是錯或不可依循,感官的立即性感受,有時候亦可解懸與救命。還記得考試時候,必然耳提面命,碰到困惑的問題不知該如何選擇時,就以直覺來判斷,因為人類有很多學習,是先以感官留存在直覺中還未被意識覺察到。所以,感官或直覺沒有不好,但在於我們如何使用,這就是心智訓練。杜威在第六章最後,提醒我們,受過訓練的心智、也是教育的目標,在於讓我們得以判斷思考的步驟,要執行到什麼程度。每一個案例有不同重要性與脈絡因素,受過訓練與教育的心智便能根據經驗,掌握時機,判斷思考步驟的進程與快慢。經過訓練後的深思熟慮往往能對困難情境的判斷與行動,更為敏銳與直捷。
結合第一部與第二部內容,我們得到結論,思考的訓練與教育,讓我們在智能上與心靈上,作一個成熟的自由人。
咀嚼完第一部與第二部,接下來,你會進入愉快的第三部。啊?第三部:思考的訓練,會是愉快的嗎?是的,相信我。其實我更想建議讀者,如果不太喜歡讀這些意義、定義等的嚴肅內容,或者說,意義你已了然於胸——就是思考很重要啊;定義,你早已清楚摸透。你就是想要知道:到底思考要如何訓練呢?我買這本書的目的,不是要追尋意義或是解析定義,我想要知道怎麼行動、行動、行動。是的,我相信有些讀者是行動派與實踐者,那麼展開第三部,你就掌握了思考訓練的要方。
我在序言開端時提及了做中學。做,就是思考訓練的起始點。最最根本的做,就是我們的成長。我們哭泣、吃奶、走路、說話,成長,起始於腦部的指揮,身體的行動。因而,我們透過身體在社會互動脈絡中行動,得到訊息回饋給大腦,建立經驗。經驗的建立,學習的開始。
杜威說,心智生命的型態結構,實乃奠基於四、五歲時候(第十二章)。阿德勒也說,二、三歲時,孩子已經開始在摸索如何適應環境、也正在定向如何讓自己更好、超越自卑的生活目標(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A. Adler, 取自《Education for Prevention》, 2006,頁112),阿德勒同樣也說(頁135),孩子四歲或五歲左右,他的生命風格雛形差不多已經建立好了,此時孩子會發展出對生活的適應與彈性,與社會的感情,對環境的態度,依此方向,生命便不斷持續下去。兩位學者所說的,事實上與我們的俗諺,「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不謀而合。
杜威曾於一九二〇時候來到北大,北大校長蔡元培,授與杜威北大榮譽哲學博士,盛讚杜威為孔子第二(the second Confucius)(〈Time Magazine〉, 1928六月號封面故事)。巧合的是阿德勒在西方也獲得此美名,在阿德勒《the science of living》書中的作者介紹裡,Phillipe Mairet盛讚阿德勒是西方的孔子(1930/2011,頁30)。百年前,兩位西方的孔子,皆清楚強調兒童教育的重要,早自三歲左右,心智的型態、生命的風格、習慣的雛型,大體上已經有一個樣貌了。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想到此,有遠見的父母,皆要謹慎嚴肅看待而且認真學習如何教養孩子。但也不禁讓人擔心,如果小時候沒有培養好基礎呢?那怎麼辦?先別緊張,孔子老人家已經說過了,「我欲仁,斯仁至矣」,阿德勒也說,正因為我們人類天生自卑與脆弱,所以我們群居在社會中生活,也因此,社會情懷與社會合作就是我們的救贖(《the science of living》, 1930/2013, 頁264)。是的,杜威也說,上一代的成就,形成了帶動與領導下一代活動的起點與平台,因此,孩子站在我們的肩膀上繼續前行。假若沒有這樣的過程,每一個世代都只得艱辛地為自己存活、為擺脫野蠻而打拼(第十二章),文明的故事便不復存在。三位東西方孔子跨越時空告訴你,當你心中存仁,想著社會與下一代,你便可以擺脫那已成過去的小時候,身為智能上的自由人。
回到我們對於下一代的任務,思考的訓練,有什麼相應的方法?如果我們仔細回想第二部所說的思考五步驟,你也可以自己試一試,歸納出思考訓練五步驟。闔上書,你有許多思考、判斷、與行動的經驗,如果要訓練別人或者鍛鍊自己的思考,你尋思自己過往的生活經驗,你覺得思考要如何訓練呢?沒錯,當問題來臨時,你回到自己的經驗資料庫,這便開啟了思考的寶盒,同樣的,也啟動了訓練的起始。無論你結果想出了什麼訓練步驟,這樣開始,就很杜威了。
思考要如何訓練?當然,最最好玩的,莫過於玩這回事兒。杜威百年前就說了,要把智能潛力與藝術、工藝、職能工作結合,重新組合課程,讓盲目的競爭比較與一成不變的經驗,轉化為豐富有趣與啟動能量的實驗與學習。
思考訓練的關鍵處在於帶出經驗,從經驗開始。例如,學習河流,如果孩子沒有看過河流,那麼,排水溝也是一個很好的比喻。當然,現代城市裡,連排水溝都很難看到,那麼下雨時的水窪或是泥土上的水流等等都是生活經驗。設計者要想盡辦法為提升孩子的學習作好準備,導入孩子的經驗。整個教學過程中,責任歸屬必須很清楚,老師的責任是作好規劃、設計與準備,在師生互動歷程中,向孩子提出建議性、啟發性的問題,轉而把智能思考的責任,交給學生。學生則要在心智上歸納出或聯想出原則,尤其要展現出這個原則如何來自證據,而證據又如何支持此原則。
我如何開始呢?回到自我經驗吧
如果你曾擔心這一本書會不會很哲學,概念繁多,定義繁瑣,論證無趣,那麼,別擔心,建議你從第三部訓練開始讀起。第三部很務實也很有趣,很貼近你的經驗——因為,無論如何,你都曾經是個孩子,雖然你不覺得自己是思考訓練者或教育者,但是一旦你打開這本書來閱讀,我相信你對於思考這回事,充滿著好奇。為了不讓你失望,維持你的興趣,我挺建議你從第三部開始讀起。第三部開章明義,談的就是玩。如果你的經驗被喚起,呼應到,讀完之後,很想繼續往下深究,那麼,杜威成功了,你有第一部與第二部、兩部分的內容可以選擇。
如果你是喜歡一探究竟的人,總是喜歡問「憑什麼?」這類的問題,建議你不妨跟著杜威的思緒,從第一部開始讀起,你將會得到根本性的答案。如果你不滿意第一部所寫的內容,那麼,你可以把書放回書架上,不需要再打開來閱讀。你不妨自己來寫寫看,試試看,就這個根本性 / 批判性 / 反省性問題,書寫你腦袋裡的答案。
如果你一向不喜歡問為什麼,認為這樣的問題想多了,容易成為往前邁進的絆腳石,你喜歡腳踏實地的工作。那麼,第二部,有清楚的定義與邏輯,詳細解說思考歷程所包含的要素,非常適合總是挽起袖子好好做事的你。
我們在閱讀這本書時,其實也是為自己開啟一個機會,展開自己的思考訓練。自我是最了解自己的教練,訓練細節都寫在第十五章中,但是你不需要從第一步開始步步推移到最後。讀者經驗不同、風格不一、狀態各異,自然也都有自己的起始點。那麼,你必定同意杜威所強調的,思考訓練中每一個步驟都可以成為教學的首發步驟,要看孩子的準備狀況在哪一點上(第十五章),這就是教練的專業了。
看起來,你對自己也知之算深,那麼,就打開專屬於你的那一部分吧!
〔導讀]
世界星移斗轉,教育卻古今一轍?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邱淑惠
杜威是與國父孫文同時代的哲學家。國父在中國掀起一場政治革命,杜威則在美國掀起了一場教育改革。杜威反對傳統灌輸式的教育理念,他倡導的「教育即經驗」、「從做中學」、「以學生為本位」等,是現代教師耳熟能詳的理念。但教育改革至今,杜威的理念仍然未能普遍落實。這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師資培訓,無法培育能落實杜威教育理念的教師。再加上,家長和政客對杜威的教育學不甚瞭解,即使學校、教師有心改革,也需要面對重重阻礙。在杜威創建他的實驗...
目錄
導讀(邱淑惠/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專文推薦:活生生生活著的杜威(吳毓瑩/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前言
第一部:訓練思考的問題
第一章:什麼是思考?
第二章:訓練思考的必要性
第三章:思考訓練的自然資源
第四章:學校環境和思考訓練
第五章:心智訓練的方法和目標:心理學和邏輯上的
第二部:合乎邏輯的考量
第六章:完整思考行為的分析
第七章:系統的推論:歸納和演繹
第八章:判斷:事實的詮釋
第九章:意義:或,觀念和理解
第十章:具體思維和抽象的思考
第十一章:經驗和科學思考
第三部:思考的訓練
第十二章:活動和思考訓練
第十三章:語言和思考訓練
第十四章:心智訓練的觀察和資訊
第十五章:授課和思考訓練
第十六章:一般性結論
導讀(邱淑惠/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專文推薦:活生生生活著的杜威(吳毓瑩/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前言
第一部:訓練思考的問題
第一章:什麼是思考?
第二章:訓練思考的必要性
第三章:思考訓練的自然資源
第四章:學校環境和思考訓練
第五章:心智訓練的方法和目標:心理學和邏輯上的
第二部:合乎邏輯的考量
第六章:完整思考行為的分析
第七章:系統的推論:歸納和演繹
第八章:判斷:事實的詮釋
第九章:意義:或,觀念和理解
第十章:具體思維和抽象的思考
第十一章:...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