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KK洞悉科技變化的特性、掌握12大趨力,
未來30年的軌道就在眼前。◎全球熱銷200萬冊
◎《連線》(Wired)雜誌創辦人、30年來影響最廣的科技趨勢思想家KK最新力作
◎資深譯者嚴麗娟完整權威中文全譯本
◎盧希鵬(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特聘教授)專業審定、導讀200萬人已經掌握的科技趨勢,你還不快追上!?
Google、Apple、Facebook……為什麼都出現在美國?因為美國有KK!
海量資訊排山倒海,每天都在焦慮跟不上變化嗎?
跟著KK洞悉科技變化的特性、掌握12大趨力,未來30年的軌道就在眼前。
「創造虛構的未來很容易;而KK卻選擇了艱難的那條路——告訴我們真正的未來是什麼樣子!《必然》裡的藍圖讓我們大開眼界,知道未來會碰到什麼。科幻小說也將變成科學事實」。——休豪伊(《羊毛記》作者)
◆全球銷售突破200萬冊,正體中文版邀請譯家嚴麗娟翻譯,原汁原味,一字不漏
科技日新月異已經是我們生活的「日常」,每分每秒都有新的變化、新的服務、新的產品,影響甚劇──工作機會消失、法律與日常規範遭受挑戰!人工智慧與嶄新服務固然好處多多,卻也讓無數人心碎!我們應該如何自處?抗拒或迅速擁抱這些變化?
◆理解科技變化12大趨力才能處變不驚
科技趨勢思想家KK告訴我們:「驟變不過是表相。」看似紛亂無章,其實激變浪潮下自有脈絡,賈伯斯、賴利佩吉、祖克伯都看見了,Apple、Microsoft、Google、Facebook因此應運而生,並已成為文明的一部分。置身浪頭的KK將趨勢變化精確篩選出12個大趨力,你我的購物、學習、工作、生活,甚至彼此的溝通方式必然完全籠罩其間,完全轉變!這種進行式至少還會動盪30年以上。
◆掌握趨力的特性就能站在浪頭上
一旦能夠了解並掌握這12個趨力,我們就能一直站在浪頭上、享用科技帶來的最大利益,同時對於未來有所準備:譬如新產品服務的發明、新工作機會的契機、選擇投資標的,乃至於如何找到顧客等等。新世界來臨前,案頭請務必備好這本書!
◆這12個科技趨力都是軌道,不是定數。不預測我們未來會在哪裡,卻告訴我們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必然」會往哪幾個方向去。
未來,我們將一無所有,卻也什麼都能擁有!──KK《必然》
作者簡介:
凱文.凱利Kevin Kelly
KK是過去30年來資訊科技革命的主要參與者及報導先驅。沒有筆電,不帶智慧型手機,不玩推特,不看電視,卻仍走在數位時代的尖端,精準預測科技趨勢的演變。
1993年創辦《連線》雜誌(Wired)並擔任執行編輯7年,期間該雜誌兩度榮獲美國國家雜誌獎(相當於此產業的奧斯卡金像獎)。目前擔任「酷玩意」網站的發行人及編輯,該網站每月到訪量超過一百萬人次。1984-1990,KK擔任《全球概覽》發行人及編輯,這是份跳脫傳統思維的科技新知報導(賈伯斯經典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即出自於此。KK召集過首次駭客大會,並於1985年參與籌辦網路線上服務先驅「The Well」。
《新經濟的新規律》是KK在《必然》問世前銷售最好的作品,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則是有關資訊系統急速擴張的《失控》(貓頭鷹即將出版),此書被《財富》雜誌譽為所有高階主管必讀。另著有《科技想要什麼》(貓頭鷹出版)。
KK是《連線》雜誌的資深撰稿人,同時也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時代雜誌》、《哈潑誌》、《科學》,甚至GQ、Esquire等時尚雜誌撰稿。和家人嘉敏、凱林、渟和岱文目前住在美國加州的帕西菲卡,。個人網站:www.kk.org
相關著作
《科技想要什麼》
譯者簡介:
嚴麗娟
知名譯者,台大外文系畢,英國倫敦大學語言學碩士及西敏斯特大學翻譯碩士,現任職科技業,從事專案管理工作。譯有《科技想要什麼?》、《探索時間之謎、《必然》等重量級好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方推薦](按姓氏筆畫序)
何飛鵬(家庭傳媒集團首席執行長)、徐挺耀(潮網科技與泛科知識創辦人)、陳良基(科技部長)、陳昇瑋(台灣資料科學協會理事長/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資料洞察實驗室主持人)
[閱讀心得精彩分享](按姓氏筆畫序)
KK在數位領域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協助你在不可避免的趨勢當中,找到一個身為人類應該有的「差異化策略」、降低與機器及趨勢的衝突,找到自己與後代的生存方式。
——李怡志(網路媒體工作者)
用哲學的觀點解釋什麼是科技是如此困難又讓人心嚮往之,KK的幾本著作根本打中了這個核心,我因此成為他忠實的粉絲。「趨同演化論」成了我經常用來解釋萬物運作的道理,但也因為有一點特別,所以分享給朋友時,需要多一點說服與耐心。這個難懂的語彙現在也被KK趨同演化成「必然」這兩個字,也隨著人工智慧的飛快進化,更讓人容易認同與了解。了解KK的必然,你就必然了解電腦、筆電、手機、智慧型手機、手機晶片微小化、手機晶片裝載在所有產品上、產品聯網、產品收集資料、產品產生認知,最後人工智慧突飛猛進的「必然」了。
——吳顯二(癮科技站長)
KK有系統性地將不同資訊科技發展現象做了歸納、淺顯地說明了網際網路與資訊科技,如何把我們的生活逐步引導、形塑成「去中心化」卻又「集體」的社會。Facebook、Uber到群眾募資,是新的商業模式,也是對人類認知行為的一次革命。你的閱讀、消費與收入,都將在位元傳輸與存儲之間被重新定義。或許你已經注意到了,但可能沒有發現,原來它已無孔不入……不管你接不接受,都需要好好面對。
——烏仕明(亞克管理諮詢公司執行長/北京清華大學科技與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網路數位科技在過去30年來的快速發展已大幅地改變了人類社會,KK以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分析歸納出12種驅動人類社會持續蛻變的原動力和趨勢,頗值得賞讀省思。
——陳明義(資策會技術長)
延續《科技想要什麼》,KK在《必然》裡描繪出在未來科技體更成熟發展後,無處不在的科技流淌在生態圈中,會創生什麼樣的風景,人類又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是每一位想窺見未來者都該細讀再三的蟲洞級大作。
——鄭國威(泛科學總編輯)
[國際讚譽]
什麼人都能自稱先知、算命師或未來導師,這種人還真不在少數。而KK卻與眾不同,因為他都說對了。在《必然》這本書裡,清晰的行文和無懈可擊的論點讓你欲罷不能!直到你明白:他預見的科技、文化和社會變遷必然會出現。就像擁有個水晶球,卻不必擔心會打破。
——伯格(雅虎科技網站編輯)
如何打造未來?KK認為,科技革新帶來的結果蘊含獨特的動力——我們最好要了解,並樂於接納。你或許覺得很棒,或許覺得恐慌,無論如何都該讀讀這本發人深省的書。
——伊諾(音樂家兼作曲家)
這本書對於(即將到來)的未來提供深刻的見解,智力會輕鬆流入所有的物品,就跟電力一樣。
——安德森(《長尾理論》作者)
多年來,KK預測的科技未來充滿真知灼見,非常神奇。現在他更進一步帶領我們一窺未來30年會是個什麼光景。《必然》一書從頭到尾都是精確的洞察和思考,同時非常樂觀。
——克萊恩(《一級玩家》作者)
就像最稀奇古怪的科幻小說一樣,讀了令人振奮,但根基卻是實實在在的趨勢。未來會改變我們的生活,而凱利就是最理想的領隊。
——弗勞恩菲爾德(Boing Boing網站創辦人)
創造虛構的未來很容易;而KK選擇了艱難的那條路——告訴我們真正的未來是什麼樣子!《必然》裡的藍圖讓我們大開眼界,知道未來會碰到什麼。科幻小說也將變成科學事實。
——休豪伊(《羊毛記》作者)
名人推薦:[各方推薦](按姓氏筆畫序)
何飛鵬(家庭傳媒集團首席執行長)、徐挺耀(潮網科技與泛科知識創辦人)、陳良基(科技部長)、陳昇瑋(台灣資料科學協會理事長/中研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資料洞察實驗室主持人)
[閱讀心得精彩分享](按姓氏筆畫序)
KK在數位領域累積了數十年的經驗,協助你在不可避免的趨勢當中,找到一個身為人類應該有的「差異化策略」、降低與機器及趨勢的衝突,找到自己與後代的生存方式。
——李怡志(網路媒體工作者)
用哲學的觀點解釋什麼是科技是如此困難又讓人心嚮往之,KK的幾本著...
章節試閱
第八章 重新混合 ing
在紐約大學任教的經濟學家羅默專攻經濟成長的理論,他說真正可維持的經濟成長並非來自新的資源,而是來自現有的資源,重新整理過後變得更有價值;成長來自重新混合。聖塔菲研究所的經濟學家亞瑟則專精科技成長的動力學,他說所有新的科技都衍生自現有科技的組合。早期的原始科技重新組織混合後,加以組合,就是現代的科技。既然我們可以把幾百種簡單的科技和幾十萬種更複雜的科技結合在一起,新科技的數量就沒有極限—─但全都是重新混合的結果。經濟和科技成長是這樣,數位成長自然也是。在這個時期,重新混合非常有成效。創新人士重新結合早期的媒體流派與後來比較複雜的類型,製作出不可計數的新媒體體裁。新的體裁愈多,愈能重新混合出更新式的類型。可能的組合飛快成長,擴展了文化與經濟。
我們處於新媒體的黃金時代。過去幾十年來,出現了數百種媒體類型,從舊的體裁中重新混合出來。之前的媒體包括新聞報導、30分鐘的電視情境喜劇或四分鐘的流行歌,這些體裁還在,也非常受歡迎。但數位科技把這些形式拆解成元素,可以用新的方法重新組合。最新的類型包括網路上的清單形式報導(清單體)或一百四十個字元的Twitter旋風。有些重組的形式現在很健全,可以當作新的體裁。接下來的幾十年內,這些新類型本身也會重新混合、分拆、再重新組合成其他新的類型。有些已經成為主流─它們至少有上百萬名創作者,還有好幾億讀者。
舉例來說,每本暢銷書背後都有一大群粉絲自己寫續集,把最愛的作者創造出的人物放入稍微改換過的時空背景。這些充滿想像力的擴寫敘事,叫做同人小說。非正式─未得到原始作者的合作或贊同─還可能混合了好幾本書或好幾個作者的元素。主要讀者是其他一樣狂熱的粉絲。到目前為止,一個同人小說檔案庫,已經有一百五十萬篇粉絲的創作。
用手機拍的超短影片(最多6秒),可以用Vine這種應用程式輕鬆分享,轉發分享出去。6秒足以讓笑話或災難如病毒般快速散播。這些短短的片段可以編輯,以求最強的效果。一連串6秒長的Vine影片匯集起來,是很受歡迎的觀看模式。2013年,每天發到Twitter上的Vine短片有一千兩百萬部,到了2015年,觀賞人次累計每天有十五億。有些明星在Vine上的追蹤者高達百萬。但還有一種更短的影片:動畫gif,看似靜態圖片,一而再、再而三循環播出少量的動作。循環一次只要一、兩秒,所以也算一秒長的影片。任何動作都可以循環。Gif或許是不斷重複的古怪表情、電影裡知名的場景,或重複的圖案。無窮無盡的重複讓我們可以細看gif,直到昇華成更重要的東西。現在當然也有專門提倡gif的網站。
這些例子只是冰山一角,無法清楚說明未來數十年內,新形式的爆發與全然的狂熱。隨便拿一種形式,加以繁衍,然後結合並任意搭配。我們可以看見新形式初生的模樣。用手指把電影裡的物品拉出來,重新混合到我們自己的相片裡。在手機的相機上按一下,拍攝風景,然後用文字顯示當地的歷史,加上影像的注釋。文字、聲音、動作持續出現。有了新工具,我們就能隨時創造出心中的幻想。只要幾秒就能產生湖水綠玫瑰的影像,很真實,上面的露珠閃閃發光,插在鑲金邊的花瓶裡─或許比我們寫這些字的時間還短。而且那只是開場。
數位位元的可替代性非常卓越,因此形式能輕鬆轉變、改變和雜交。位元的快速流動,讓某個程式能模擬另一個。模擬其他形式,正是數位媒體原本就有的功能。這種多重性無法倒退。媒體選擇的數目只會增加。類型的種類和子類會繼續爆發。當然,有些大受歡迎,有些卻沒落,但只有少數幾種才會完全消失。過了一個世紀,仍有喜愛歌劇的人。但也會有數十億個電玩迷和幾億個虛擬實境的世界。
在接下來的30年,位元愈來愈快的流動性會繼續趕過媒體,推動大規模的重新混合。
同時,便宜且通用的創作工具(超高像素的手機相機、YouTube Capture、iMovie),快速降低創作動態影像所需的精力,也擾亂了所有媒體固有的不對稱。意思是:讀一本書比寫一本書簡單,聽一首歌比做一首歌簡單,去看舞台劇比製作舞台劇簡單。正片長度的經典電影,長久以來尤其因為這種使用者不對稱性而吃虧。悉心照料化學處理的膠捲,然後黏貼成電影,需要許多人通力合作,所以看電影比拍電影容易多了。好萊塢鉅片製作可能要上百萬個工時,卻只要兩小時就能看完。專家很有信心,觀影人可以躺著看電影,就不會想起身,但他們現在卻非常迷惑,近年來,上千萬人花了無數個小時製作自己設計的電影。他們已經有觀眾,有數十億人願意幫忙,還有好多種創作的模式可以選擇。有了新的消費者器具、社群訓練、同儕鼓勵及聰明得不得了的軟體,製作影片現在幾乎和寫作一樣容易。
當然,這不是好萊塢拍電影的方法。賣座強片是人手打造出來的巨大產物。就像西伯利亞老虎,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但也非常稀有。每年在北美洲約發行六百部劇情片,也就是一千兩百個小時的動態影像。今日,每年製作的動態影像,高達數億個小時,相較之下,一千兩百個小時微不足道,簡直是不起眼的進位誤差。
我們以為老虎是動物界的代表,但事實上就統計來說,蝗蟲是更真實的動物範例。手工打造的好萊塢影片就是稀有的老虎,不會消失。但如果要探討電影的未來,我們必須研究地面上成群移動的小蟲子─YouTube、獨立影片、電視連續劇、紀錄片、商業廣告、資訊廣告,以及蟲子大小的極短版和集錦,亂七八糟的一堆─不光是老虎這塊小小的頂點。YouTube影片一個月的觀賞次數,超過一百二十億。觀看次數最多的影片已經看了幾十億次,比任何強片都多。每天都有一億多部短片被分享到網路上,即使看的人不多。光從影片的數量和這些影片全體獲得的注意力來看,這些短片已經變成人類文化的中心。製作技術差異很大。有些和好萊塢電影一樣豪華,但大多數則由年輕人在自家廚房裡用手機拍攝。如果好萊塢在金字塔頂端,最底下就是這些還沒有根基的活動,電影的未來也從這裡開始。
非出自好萊塢的製作,大多仰賴重新混合,因為透過重新混合,創作也變得更容易。業餘人士用網路上找到的原聲帶,或在臥室裡自行錄製、修剪和重新排列場景,疊上新的故事或新穎的觀點。重新混合商業廣告正在熱頭上。每種體裁通常都有固定的格式。
用重新混合的電影預告片來舉例。電影預告片本身是新的藝術形式。很簡短,敘事緊湊,所以能輕鬆剪成不一樣的故事─比方說虛構電影的預告片。不知名的業餘人士能把喜劇轉成恐怖片,反之亦然。常有人重新混合預告片的原聲帶,來製作短片集錦。有些粉絲混搭流行歌原聲帶和晦澀的熱門邪典電影,創作MV。或者從最喜歡的電影或最喜歡的影星演的電影裡剪出場景,編輯後和一首搭不上關係的歌配起來。他們的作品變成虛幻宇宙的MV。流行樂團的狂熱粉絲會在自己最喜歡的歌曲影片上,加入字體很大的歌詞。後來這些歌詞片大受歡迎,有些樂團甚至開始發行有歌詞的MV。歌詞配合聲音,在影片上播出來,實實在在就是文字與影像的重新混合─讀影片,看音樂。
重新混合影片,甚至能變成集體活動。全世界各地有數十萬動漫迷,在重新混合日本的動畫片(當然是在網路上碰頭)。他們把動畫剪成小塊,有些才幾個影格長,然後用影片編輯軟體重新排列,配上新的原聲帶與音樂,通常也會配上英文對話。這麼做影片,可能比畫出原本的動畫更費事,但30年前要創作出簡單的短片才更難。創作出來的動畫影片訴說全新的故事。在這種次文化裡,真正的成就是贏得「編輯鐵人」大賽。就和電視上的烹飪大賽《料理鐵人》一樣,編輯鐵人必須在觀眾前火速重新混合影片,同時和其他編輯者競爭,表現出卓越的圖像素養。最棒的編輯混合影片的速度,就和一般人打字一樣快。
事實上,製作集錦的習慣,來自文字素養。你可以在頁面上剪下貼上字詞。你一字不差地引用專家的話。你把動人的措詞用自己的話說出來。你會加上在其他地方找到的細節。你借用作品裡的結構,當成自己的使用。你移動影格,就和移動詞組一樣。現在你要在動態影像上施加這些書面的動作,用全新的視覺語言。
當影像存在隨身碟上,而不是電影膠片時,影像的流動性讓它可以接受改造,彷彿圖片是文字,而不是相片。盧卡斯等好萊塢獨行俠,很早就接納數位科技(盧卡斯創立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率先推出更流暢的製片法。在他的《星際大戰》電影中,盧卡斯發明的製片法比較像寫書和作畫,而不是傳統的電影攝製。
在傳統的電影攝製中,電影按場景規畫;拍攝場景(通常不只一次);從過量的場景中組出電影。有時候導演必須回頭,拍攝「接續鏡頭」,因為已有的膠捲可能說不出最終的故事。然而,數位科技讓電影有了流暢性,電影場景更容易塑形─就像作家筆下的段落,一直修改。場景不用拍攝(不像拍照片),而是逐漸累積,像顏料,也像文字。一層層視覺和聽覺精修,加到動作的粗略草圖上,混合的成果一直在流動、一直都能改變。盧卡斯最新的《星際大戰》電影,就用這種作家的方法疊上去。為了找到正確的步調和時機,盧卡斯先用粗略的模型錄製場景,然後加入更多細節,提高解析度,修改到滿意為止。光劍及其他效果都用數位方法一層層畫上去。在電影的最終版本裡,每個影格全經過處理。基本上,他的電影是一個像素、一個像素寫出來的。的確,在今日高預算的好萊塢動作片裡,每個影格都加上了許多額外的細節,其實比較像動態畫作,而不是動態照片。
在影像創作的偉大集體心智中,靜態照片已經有了轉變。每分鐘都有幾千名攝影師把最新的照片傳到Instagram、Snapchat、WhatsApp、Facebook和Flickr等網站或應用程式上。目前的照片數目超過一萬五千億,涵蓋所有你想得到的主題;我出的題目到目前為止還沒難倒它們,想找的影像都能找到。光是舊金山的金門大橋,Flickr就提供五十多萬張影像。金門大橋任何想得到的角度、光線條件和觀點都已經拍照上傳。如果你想把金門大橋的影像用在影片或電影裡,真的不需要自己去拍照。已經拍好了。你只需要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來找到你要的影像。
3D模型也有類似的進展。在SketchUp軟體產生的3D模型資料庫裡,你可以找到精細無比的3D虛擬模型,世界上大多數知名建築物都涵蓋在內。需要紐約的街道?這裡有一組可以拍攝的虛擬街景。需要虛擬的金門大橋?有,而且細緻到超乎想像,每根鉚釘都在正確的位置。有了強大的搜尋和規格工具,世界各地橋梁的高解析度短片,都可以運算放進公共的視覺字典裡,方便重複使用。現成的「字句」可以組出一部影片,從已經拍好的短片或虛擬場景裡混搭出來。媒體理論家曼諾維奇稱之為「資料庫電影」。組件影像的資料庫,已經變成動態影像的新語法。
畢竟,作家就是這樣。我們瀏覽有限的資料庫,裡面都是現存的字詞,叫做詞典,然後把找到的詞重組成之前沒人看過的文章、小說和詩句。樂趣在於重新組合。的確,一定要發明新詞的作家不多。就連最偉大的作家在施展法力時,主要也在重新混合之前用過、常有人分享的字詞。我們會怎麼咬文嚼字,就會怎麼操弄影像。
懂得這種新電影語言的導演,就連最逼真的場景也會逐個影格調整、重製和改寫。電影製作因此脫離了攝影術的束縛。用昂貴的膠捲拍攝一、兩次就想捕捉真實很難,但再也不需要氣餒了,你可以從手邊有的東西創造出幻想世界。這裡的現實(其實是想像)一次用一個像素蓋起來,就像作家一次寫一個字,最後寫成一本小說。攝影術提升了世界的現況,而這種新的拍攝模式就像協作和繪畫,要探索世界的可能性。
能輕鬆製作電影還不夠,就像用古騰堡的活字印刷術能輕鬆製作書本,仍無法完全釋放文字。真正的文字素養需要一長串創新和技術,讓平凡的讀者與作者運用文字,發揮文字的力量。比方說,引號可以指出某個人從另一位作者那邊借用了文字。現在在電影裡還沒有平行符號,但我們很需要。面對冗長的文件,你需要目錄才能找到你要看的地方。所以要有頁碼。有人在13世紀發明了。影片裡的頁碼是什麼?更長的文本需要按字母排序的索引,由希臘人發明,後來發展成書本的圖書館。不久後,我們可以用人工智慧在影片的完整內容上加上索引。約莫在12世紀發明的注腳,把離題的資訊顯示在主要文本的主軸之外。影片能加注腳的話也很有用。(13世紀發明的)文獻引述讓學者和懷疑論者能有系統查閱影響內容的消息來源,或釐清內容。可以想想看,有引述的影片是什麼樣子。現在我們已經有超連結,把一段文字連到另一段,還有標籤,利用選定的字詞來分類,以便之後可以排序。
識字的人可以用這些發明剪下貼上想法、用自己的思路加注釋、連結到相關的想法、在作品庫裡搜尋、快速瀏覽主題、重新排列文本的順序、重新混合想法、引述專家,以及品味喜愛藝術家的點點滴滴。這些工具超越了閱讀,為文字素養奠定基礎。
如果文字素養代表能解析和運用文字,那麼新的媒體流暢力,表示能一樣輕鬆地解析和運用動態影像。但到目前為止,這些視界性的「讀者」工具尚未接觸到群眾。比方說,如果我要視覺比較最近的銀行倒閉與歷史上類似的事件,介紹你看經典電影《風雲人物》裡的擠兌,卻很難確切找到那一幕(幾個連續鏡頭裡的哪一個?哪幾個鏡頭?)。我可以這麼做,提到那部片的名字。或許我能指向那一幕的分記(YouTube的新功能)。但我不能把這個句子只連到線上電影裡的確切「分節」。電影的超連結還沒發明。如果電影素養很高,我就能引用電影裡的特定影格,或影格裡的特定項目。假設我是對異國服飾很有興趣的歷史學家,我要談論電影《北非諜影》裡某個人戴的土耳其氈帽。我應該能在帽子「移動」穿過許多影格時連結到帽子的影像,建立與土耳其氈帽本身的關聯(而不是戴帽子的那顆頭),就像我能輕鬆連結到文字中提到的土耳其氈帽。更好的話,我希望能用其他電影裡的土耳其氈帽短片當作參考,來注釋這頂氈帽。
有了成熟的視界性,我就能用其他的物體、影格或電影剪出的短片,來注解電影裡所有的物體、影格或場景。我應該可以搜尋電影的視覺索引,或瀏覽視覺的目錄,或掃過全場電影的視覺摘要。但現在要怎麼做到?怎麼能像翻書一樣翻過一部電影?
印刷術發明後,過了幾百年,文字素養的消費者工具才成形,但最早的視覺素養工具已經出現在研究實驗室裡和數位文化的邊緣上。舉個例子,要怎麼瀏覽全長的電影?一個快速掃過的方法,是用幾分鐘的時間快轉過兩個小時。另一個方法則是整理成縮短的版本,就像電影預告片一樣。這兩種方法都能把時間從幾個小時壓縮到幾分鐘。但有方法能把電影內容縮減成一看就懂的意象嗎?就像看了一本書的目錄,大概就知道書裡在說什麼。
學術研究已經產生幾種有趣的影片摘要原型,但不能取代整部電影。有些網站上面有不少電影,很受歡迎(例如色情網站),他們發明了一種方法,讓使用者能幾秒鐘就掃完一部全長電影的內容。使用者按下電影的標題影格,視窗從一個關鍵影格跳到下一個,變成快速的幻燈秀,有如電影的翻頁電子書。縮短的幻燈秀把幾小時的電影摘要在幾秒鐘裡。專業軟體可以用來識別影片裡的關鍵影格,增強摘要的效用。
視界性的聖杯則是尋獲度─像Google搜尋網路一樣,搜尋電影資料庫的能力,在其中挖掘出特殊的焦點。你可以輸入關鍵字,或只要說:「腳踏車和狗。」就可以找到電影裡同時有狗和腳踏車的場景。一眨眼,你就可以在《綠野仙蹤》裡找到女巫嘉麗小姐騎車載走小狗托托的時刻。更棒的是,你也能要Google找到所有電影裡的類似場景。這種能力快要成真了。
Google的雲端人工智慧正在快速獲取視覺智力。我和其他人都會上傳個人的快照,已經有幾十億張了,它能認得並記住相片裡所有的物品,簡直不可思議。給它一張相片,裡面是個男生在土路上騎摩托車,人工智慧會加上標籤「男生在土路上騎摩托車」。它給一張照片的標題是「爐子上有兩塊披薩」,答對了。Google和Facebook的人工智慧看了照片,就能告訴你影中人的姓名。
現在,處理一張影像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動態影像上,因為電影就是排成一長串的靜態影像。感知電影更耗費處理能力,因為多了時間這個緯度(攝影機移開了,物體還在嗎?)。再過幾年,透過人工智慧搜尋影片就會變成家常便飯。同時,我們也會開始探索動態影像能不能全部數位化,就像古騰堡計畫收集的作品。「我覺得影像和影片裡的像素資料,就是網際網路的暗物質,」李飛飛說,她是史丹佛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的主任。「我們要照亮它們。」
動態影像的創作、儲存、注釋、結合複雜敘事都變得愈來愈容易後,觀眾要重新運用也較以前簡單。如此一來,影像就有了一種很像文字的流動性。流動的影像會快速流到新的螢幕上,準備移進新的媒體及滲入舊有的媒體。就像字母位元,可以擠進連結或放大來配合搜尋引擎和資料庫。靈活的影像和文字一樣,便於創作和使用,給參與者滿足的感覺。
除了尋獲度,媒體內另一項正在進行的革命可說是「可倒帶性」。在口述時代,有人講話你得認真聽,因為話一旦說出口就沒了。在錄音技術出現前,沒有備分,沒辦法捲回去聽你漏了什麼。
從口述到書面的偉大歷史轉變,出現在幾千年前,聽眾(讀者)可以重讀文字,捲回「演說」的開頭。
書本有一種革命性的特質,便是在讀者想要時能夠自我重複,不論多少次都可以。事實上,寫出一本有人重讀的書,就是對作者的至高讚美。作者用很多方法利用這個特質,寫出能讓人重讀的書。比方說加入轉折點,第二次讀的時候就能看出意義;或者藏起諷刺,重讀時才揭露;或者塞滿了細節,需要細細研究和重讀才能破解。納博科夫提出他的閱讀主張,「你無法讀一本書:你只能重讀它。」納博科夫的小說常有不可靠的敘事者(例如《幽冥的火》和《愛達或愛欲:一部家族史》),促使讀者後來要從得到啟發的角度重看故事。最好看的神祕小說和驚悚小說到了結尾,常在最後一刻暗中逆轉,讀第二次才能看到出色的伏筆。《哈利波特》七部曲有不少隱匿的線索,再看一次才能領略所有的樂趣。
上一世紀的螢幕媒體和書本有很多共同點。電影和書一樣,由敘事主導,直線前進。但電影和書本也有不一樣的地方,觀眾很少重看電影。最熱門的電影鉅片也只會某天在戲院開播,在地區性的電影院播放一個月,然後幾乎就消失了,幾十年後,或許會在深夜時段出現在電視上。在錄影帶出現前的那個世紀,沒有重播。電視也一樣。節目按時間表播出。在那個時間沒看到,就永遠看不到。剛發行的電影很少有人會看一次以上,電視節目會重播的也只有少數幾個。就算在那時,要看電視的話,等到播出的日期和時刻,你也要準備好投入全副的注意力。
因為電影和電視有這種「口述」的特質,在設計節目的時候,我們會假設只看一次。這個假設也算合理,變成電影電視的特色,因為電影的敘事不得不在觀眾第一次觀看時,就盡可能傳達劇情。但也因此不夠精采,因為經過細心打造,第二次和第三次觀看時效果更好。
首先是VHS錄放影機,接著有了DVD,後來則有TiVo數位錄放影機,現在則是串流影片,要倒帶影像是輕而易舉。如果想重看,就可以重看。通常是這樣。如果只要看電影或電視節目的片段,隨時都可以看。倒帶能力也擴展到商業廣告、新聞、紀錄片、短片─線上的東西都可以。商業廣告變成新的藝術形式,可倒帶性居功厥偉。能夠重看,它們不再是打斷電視節目的驚鴻一瞥,還能進入表演的資料庫,像書本一樣能讀了再讀。也可以與別人分享、討論、分析和研究。
現在無可避免地,電視上的新聞也一樣可以倒帶。電視新聞原本是短暫的流動,沒有人想錄下或分析─看完就算了。現在可以倒回去。捲回新聞時,我們可以比較真實性、主旨和預設立場。也可以分享、查證事實及混合。當群眾可以倒回去看前面說了什麼,政客、權威人士、提出要求的人都會因此改變姿態。
影片可以倒帶後,長達120小時的影片《LOST檔案》、《火線重案組》或《星際大爭霸》才有機會製作,也讓人覺得好看。這些影集枝枝節節太多,而且非常巧妙地融入劇情,第一次收看就會發現倒帶是非常需要的。
音樂能錄製和倒帶後,就變得不一樣了。現場音樂原只為了當下那一刻,而且每場表演都不一樣。能夠捲回從頭聽─同樣的表演─帶來永久的改變。歌曲平均來說變短了,更強調旋律,更容易重複。
遊戲現在也有回捲功能,能重玩、重做或多幾條命,同樣的概念。你可以回捲經驗,再試一次,稍做變化,一試再試,直到能充分掌握那一級。在最新的賽車遊戲裡,真的可以讓動作倒退,回到之前任何一個時間點。主要的套裝軟體都有復原鍵,你要倒回哪裡都可以。目前最複雜的消費者軟體如Photoshop或Illustrator,都用所謂的非破壞性編輯,意思是你可以隨時倒帶到前面的某個點,從那裡繼續編輯,不論你已經做了多少變動。維基百科很聰明,也採用非破壞性編輯─文章所有的舊版永遠留著,讀者事實上可以倒回舊版本。這個「重做」功能能激發創造力。
未來的身歷其境環境和虛擬實境,絕對能捲回前面的狀態。事實上,所有數位的東西除了重新混合,都能夠復原和倒帶。
在未來,沒有復原鍵的體驗很有可能讓我們不耐煩,比方說吃飯。我們無法重播餐點的味道和氣息。但可以的話,絕對會改變烹飪。
就複本而言,我們深知如何複製媒體。但就倒帶來說,我們尚未研究出媒體的完美複製。開始完整記錄一天的活動後,留存直播實況,我們的生活也可以倒帶。通常我一天會看好幾次收件匣或寄件匣,捲回人生之前的片段。如果我們希望能倒帶,對之前做過的事就會改變方法。能輕鬆、精確且深入地回捲,或許會轉變人類未來的生活方式。
不久之後,想要的話,一天的對話想錄就錄下來。只要帶著(或戴著)裝置,錄音不需要成本,要倒帶也挺容易。有些人為了輔助記憶,什麼都會錄下來。有關回想的社交禮儀尚未定型;私人對話或許會禁止錄音。但在公共場合發生的事情,或許會有愈來愈多透過手機相機、車子上的行車紀錄器和路燈上的監視器錄下來─可以重看。法律會規定警察在執勤時,透過穿戴裝置錄下所有的活動。倒帶警察紀錄會改變輿論,正如要證明警察有理一樣。政客和名人的日常活動,有可能會從不同的觀點往回捲,創造出新的文化,每個人的過去都可以召回。
動態影像正在經歷類似古騰堡計畫的轉變,可倒帶性和尋獲度只是其中兩種。這兩個因素和其他重新混合的因素,適用於所有才剛剛數位化的媒體,例如虛擬實境、音樂、電台、簡報等等。
重新混合─重新排列及重新使用現有的片段─嚴重破壞所有物和所有權的傳統概念。如果旋律是你的所有物,跟你的房子一樣,那我沒有得到許可或不提出補償金額,就沒有使用權。但前面解釋過了,大家都知道數位位元沒有實體,可以共享。位元比較接近想法,而不是房地產。早在1813年,已卸任的美國總統傑佛遜就明白想法其實不是所有物,如果算所有物,也跟房地產不一樣。他寫道:「我將思想傳授他人,他人之所得,亦無損於我之所有;猶如一人以我的燭火點燭,光亮與他同在,我卻不因此身處黑暗。」如果傑佛遜把他在蒙提薩羅的宅邸給你,這棟房子變成你的,他就沒有住所。但如果他給你一個想法,他仍擁有那個想法。今日我們對智慧財產權覺得不確定,便是出自這種怪異之處。
法制系統基本上仍遵循農業原則,所有物有形有體。尚未追上數位時代。並不是無人嘗試,而是很難解決所有權的問題,因為在這個領域裡,所有權沒有那麼重要。
你怎麼「擁有」旋律?你給我旋律,旋律仍屬於你。但如果這首旋律和千年前的旋律很像,只差了一個音符,還算是你的嗎?你可以擁有一個音符嗎?如果你把複本賣給我,哪一個算是複本?備分呢?已經傳到網上的呢?這些並不是深奧的理論問題。音樂是美國主要的一種出口商品,產值高達幾十億美元,無實體的音樂要如何擁有及怎麼重新混合,就是文化要面對的核心難題。
選取歌曲片段的精華寫出新歌─重新混合─的權利,現在一直引發法律爭執,尤其當取樣寫成的歌曲或被採擷片段的歌曲大賣時。重新混合、從一段新聞來源取得素材用在另一段上是否恰當,也是很多新興新聞媒體面對的主要限制。Google掃描書本後,重複利用裡面的片段感覺不合法,導致該公司關閉了雄心勃勃的書本掃描計畫(2015年快結束時,法庭才遲遲裁定Google並未違法)。智慧財產權是個很棘手的領域。
目前的智慧財產權法律有很多面向與現實脫軌,不符合潛在的科技。比方說,美國的著作權法給予創作者作品的專有權,來鼓勵創作,但專有權延展到創作者死後至少70年,過了那麼久,創作者的遺體不可能得到激勵。在許多案例中,這種沒有效益的「暫時」專有權長達100年,還可以繼續延長,根本不算暫時。世界已經用網際網路的速度運行,長達一世紀的法定閉鎖,嚴重損害革新與創意。這是之前原子時代留下的包袱。
全球經濟已經偏離物質,朝向無實體的位元前進。所有權已成往事,取用才是潮流。複本的價值不重要,網路的價值才需要考慮。經濟的前方必然會出現固定、持續且不斷增加的重新混合。法律跟隨的腳步很慢,但會跟上。
那麼,新的法律在重新混合的世界裡,該著重什麼?
挪用現有的材料值得尊敬,而且也有需要。經濟學家羅默和亞瑟提醒我們,重新結合才是革新和財富唯一的源頭。我建議大家注意這個問題,「借用的人是否加以變換?」重新混合、混搭、取樣、挪用、借用─是否轉換了原作,不光是複製而已?安迪沃荷是否變換了金寶的湯品罐頭?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衍生物其實不是「複本」,而是經過變換、改變、改善、演化。每次的答案仍是主觀判斷,但一定要問是否轉變了。
用變換來檢驗,很有效,因為「變換」就是成形的同義詞。「變換」表示今天的創作,明天會變成另一個東西,也應該要變。沒有東西能保持不變、不受影響。我的意思是,每一件有價值的創作,最終一定會變換─從這個版本─成不一樣的東西。羅琳在1997年出版的《哈利波特》當然不會消失,但狂熱的業餘書迷在接下來幾十年內,一定會寫出上千本同人小說。發明或創作愈強大,愈有可能有人會進行變換,這一點不容忽視。
在接下來的30年,最重要的文化作品及最強大的媒體,也會最常接受重新混合。
第八章 重新混合 ing
在紐約大學任教的經濟學家羅默專攻經濟成長的理論,他說真正可維持的經濟成長並非來自新的資源,而是來自現有的資源,重新整理過後變得更有價值;成長來自重新混合。聖塔菲研究所的經濟學家亞瑟則專精科技成長的動力學,他說所有新的科技都衍生自現有科技的組合。早期的原始科技重新組織混合後,加以組合,就是現代的科技。既然我們可以把幾百種簡單的科技和幾十萬種更複雜的科技結合在一起,新科技的數量就沒有極限—─但全都是重新混合的結果。經濟和科技成長是這樣,數位成長自然也是。在這個時期,重新混合非...
推薦序
為什麼我們需要 KK ?陳穎青(出版老貓、貓頭鷹出版顧問)
在這個時代誰還需要先知來告訴我們,下個時代、下個年度、下個產品會變出什麼來呢?我們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新事物,過度飽和地讓我們選擇,不只產品飽和、訊息飽和,連交友申請都飽和。但是市場也不斷以優勝劣敗的方式告訴我們哪些成功了,哪些失敗了。
我們似乎不需要做事情就會知道未來我們將活在怎樣的時代,因為時代以十倍的速度飛快向我們展示最後結果。
如果只做一個消費者,這是個幸福的時代;任何狂想幾乎都會在短短的幾年內實現,人工智慧打敗圍棋棋王、聽得懂語音的手機、用嘴巴說話的方式開車、讓你如臨現場的虛擬現實、到外太空旅行、整個倉庫由數千個移動機器人分類配送不需要人工……遺憾的是我們的人生不只有消費的角色,我們同時也是生產者、供應商,有時候還是創業者。
你生產的東西比得上這些先進公司提供的相同產品嗎?你作為一個生產者在資本家眼中,比得上任勞任怨、也不會組織工會的自動化機器人嗎?你供應的內容能夠在幾乎全部免費的無限內容汪洋大海裡,為你賺取能夠存活的收入嗎?你投資的事業在未來面對快速演變的新科技還有足夠的競爭力嗎?我們,會被時代淘汰嗎?
這是新時代我們面對的問題,也是 KK(凱文.凱利)在本書希望回答的問題。
KK 一向不以先知或預言家的頭銜自許,但每一次這些頭銜總會落到他的頭上,他的預言總是成真;這不是因為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是因為 KK 觀察事情的方法。他的方法是把不同科技視為一種生物,具有 DNA ,能夠擴散,也會演化。
就像真實的生物世界物種的演化一樣,當你注意到飛行的優勢,你就可以知道具有飛行能力的生物將會獲得生存競爭的好處,你知道飛行能力會擴散開來,但你不需要知道個別的生物使用哪一種飛行技術,是薄膜翅膀、羽毛翅膀或者皮膜翅膀。後三者是很難預測的,而且也可能繼續會有其他技術出現,但飛行這種能力的擴散則幾乎是不需要預測的,你只要觀測到飛行的優勢,你就可以推斷這種能力「必然」會擴散。
這就是 KK 這本書名取名為《必然》的原因。
你需要做到的事情是選取那些真正重大、關鍵的事情,描述事情的本質,解釋它的來龍去脈,而這就是 KK 展現他過人的眼光與解讀能力的地方。我們可以看見人工智慧的到來,可是哪些工作會被淘汰,哪些工作會成為機器無法取代的,卻是我們很難想像的。
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大家都上線了,每個人都在雲端閱讀,也在雲端貢獻內容。這些免費的內容讓所有的內容供應商產生空前的危機,你還能怎麼辦呢?誰能跟巨量的、根本不計成本的免費內容對抗呢?答案必須從演化的角度思考。免費的內容是可以複製,擴散方便的東西,因此新的商業模式不應該建立在這種性質上,你要賣的應該是那些無法複製、無法下載的東西。
例如信任。信任無法開生產線製造,無法花錢就買得到,也無法下載、儲藏在倉庫或你的後台資料庫裡,信任只能靠時間累積。信任做為資產,在免費內容可以隨手複製的時代只會越來越珍貴、越來越有身價。KK 甚至提供了其他八種「比免費更好」的內容價值,每一種都可以讓人深思。
KK 看見的趨勢絕大部分都不是新鮮事,但只有 KK 能解讀出其中幽微的深意。例如我們都知道資訊爆炸,因此我們需要訊息過濾和訊息篩選,接下來,跟得上時事的人肯定會知道「過濾氣泡」這件事。過濾氣泡讓我們處於一個被自身的興趣所篩選的訊息環境,喪失了發現新事物的可能性。
怎樣思考過濾氣泡這種問題呢?在 KK 的思考模式裡這不難解決,你從人類的角度看,過濾氣泡關切的是內容;但從內容的角度看呢?如果內容是一種生命,它會關切什麼——答案很清楚,它會關切誰來讀,換句話說,它會關切人的注意力,因為每個人都只有二十四小時,每一個內容永遠要爭取那有限時間裡面切出來的一部份。KK 引用了諾貝爾獎得主赫伯特.西蒙的話說:「在訊息豐富的世界,唯一珍貴的資源就是人類的注意力。」
接下來的結論就很順理成章了:注意力流向哪裡,金錢就會跟到哪裡。
KK 不斷拓展他的思考,以至於每個閱讀本書的人,隨時都會處於一種既滿足又焦慮的情緒,我們學了新知識,但我們其實落後美國好幾代的時間。當我們看見這世界上最成功的高科技公司,都來自美國的時候,我們可能不由自主要感嘆,在這新的時代裡,我們需要的不只是科技公司或創投公司,我們需要的是如同 KK 一樣能夠選擇現象、解析意義的科技思想家。
為什麼我們需要 KK ?陳穎青(出版老貓、貓頭鷹出版顧問)
在這個時代誰還需要先知來告訴我們,下個時代、下個年度、下個產品會變出什麼來呢?我們每天都有層出不窮的新事物,過度飽和地讓我們選擇,不只產品飽和、訊息飽和,連交友申請都飽和。但是市場也不斷以優勝劣敗的方式告訴我們哪些成功了,哪些失敗了。
我們似乎不需要做事情就會知道未來我們將活在怎樣的時代,因為時代以十倍的速度飛快向我們展示最後結果。
如果只做一個消費者,這是個幸福的時代;任何狂想幾乎都會在短短的幾年內實現,人工智慧打敗圍棋棋王、聽得懂語音的...
目錄
前言:30年內會產生的產品與服務,會有哪些走向,現在已經看得出來!
第一章/形成ing:科技帶來的不滿足,值得盛讚!烏托邦行不通;科技想帶我們到「進托邦」(Protopia)——今天必然比昨天更好!已經製造的成品,會持續轉變,而最酷的現在尚未出現!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起點!我們都來的及趕上!
第二章/認知ing:人工智慧不只必然接手我們的工作,我們也將與其更密切地合作,來發現出更多、更加重要的新穎工作。比如棋王被「深藍」打敗後,轉而倡導「人加機」的比賽概念,就是利用AI的極佳案例。
第三章/流動ing:產品服務的概念將會融化如液體。實體的價值消失,去中心化勢不可檔,整個世界就是不斷流動的資訊海,立即性、真實性、客製性等等,將會成為新的價值。
第四章/屏讀ing:除了入睡,我們都將變成螢幕的子民。超文本的內容與隨身螢幕,讓生活與資訊世界無縫套疊。螢幕將成為自我的一部分,讓我們更了解世界,同時也更了解自己。
第五章/使用ing:Uber沒有車、FB不創造內容、Airbnb不擁有房產……使用權逐漸取代所有權、愈來愈重要。我們或將一無所有,同時也什麼都能使用。
第六章/共享ing:擁護免費,社群興起,一種網路的社會主義與集體主義已然誕生,眾人共享,眾人合作。不只內容大量創造,共享也讓每個小眾領域找到知己,共同學習、共同創造,共享成功。
第七章/過濾ing:資訊已經爆炸,世界無法停止製造新產品,過濾已屬必然。我們過濾內容,內容也在過濾人類的注意力,以個人的注意力換取利益已經存在,而更多管理注意力與影響力的方法仍待開創。
第八章/重新混合ing:數位媒介讓媒體的拆解組合成為必然。同人創作、粉絲集錦,乃至於現代電影的特效圖層套疊。未來或許重新混合將從文化作品媒體衍伸至生活體驗。但眼前,智財權將首當其衝,面臨脫軌危機。
第九章/互動ing:科技未來的重心會放在發掘新的互動上;裝置因為互動會更加敏感,與人更親密,並且更融入生活。現在,虛擬的電玩世界仍具有強烈的存在感和精彩的體驗,未來,虛擬次元將透過實境技術與現實交融,達到最終的互動體驗。
第十章/追蹤ing:人類對自我的追蹤已不限於健康──必然擴及生命的全部,當生命融入資訊的流動中,龐大且完整的兆億級資料能被機器判讀,帶來不只是各式個人化服務,而是整個社會的改變。此時我們需要擔心資訊使用能否平等對稱?個人隱私的空間能否存續?
第十一章/提問ing:知識快速成長,而且公開、好用:Google地圖、維基百科……過往覺得不可的事物都一一誕生了;問題增長的速度也更快了!產生答案的技術固然重要,但產生問題將更加重要!提問,比解答更有力量!
第十二章/開始ing:過去30年,這個由全球人類與矽晶片一同創造成長的巨大「整體」,網絡規模超過人腦。它,或許不會是無限加速,最終超越我們。能夠理解的「最終發明」;但它已循著以上11個大趨力逐漸改變我們。而我們就站在開始的這一刻,而開始,第12個大趨力,也才正在開始。
前言:30年內會產生的產品與服務,會有哪些走向,現在已經看得出來!
第一章/形成ing:科技帶來的不滿足,值得盛讚!烏托邦行不通;科技想帶我們到「進托邦」(Protopia)——今天必然比昨天更好!已經製造的成品,會持續轉變,而最酷的現在尚未出現!此時此刻就是最好的起點!我們都來的及趕上!
第二章/認知ing:人工智慧不只必然接手我們的工作,我們也將與其更密切地合作,來發現出更多、更加重要的新穎工作。比如棋王被「深藍」打敗後,轉而倡導「人加機」的比賽概念,就是利用AI的極佳案例。
第三章/流動ing:產品服務...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