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視率影響電視新聞製作,屢受輿論詬病,在國內卻缺乏系統性的學術討論。本書關切電視新聞受收視率支配現象,以「收視率新聞學」為系統概念,深入剖析收視率介入電視新聞製作的過程與原因,以探索收視率與電視新聞產製的深層結構。本書詳述「每分鐘收視率」對電視新聞製作的影響,書中分析四家有線新聞台之電視新聞文本;另又以無線台華視為參與觀察個案。本書採政治經濟學研究取徑,忠實還原收視率主導電視產業的商品化過程,並述及收視率、電視、廣告三產業間,共同構築的綿密商業關係。
作者簡介:
林照真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助理教授。從事學術工作前曾任職電視、報紙、雜誌等媒體,媒體經驗達二十年。主要研究領域為收視率、新聞公共領域、新聞實務等。新聞專業著作有《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新聞報導著作有《戰慄土石流》、《清淨流亡》、《最後的達賴喇嘛》、《喇嘛殺人》《水的政治學》《覆面部隊》《中國人的悲哀》。
作者序
收視率對電視內容的影響,多年來爭論聲不斷。各界之所以如此關心此一課題,是因為電視深入家庭,影響力為各媒體之最。其中,電視更是一般民眾獲知新聞的最主要管道。
在台灣每天的早、中、晚3時間裡,共有5無線電視台會固定播出新聞時段,這還不包括會在特定時段播出新聞的有線台。另外,台灣更有7個24小時新聞台。台灣人口是2300萬,反觀人口是台灣13倍的美國,就算採取廣義解釋,24小時的新聞頻道只有5個,遠遠不及台灣的7個。鄰近的日本比台灣多了1億以上的人口,卻一個24新聞台都沒有,由此可見台灣電視新聞產業競爭之激烈。
由此可見台灣電視新聞產業競爭之激烈。然而,競爭的氣氛並沒有為台灣電視帶來進步。多年來電視新聞無法贏得尊敬,許多人都在尋找原因,而每當言及電視新聞品質時,收視率必然是一個離不開的話題。但對於收視率究竟如何影響新聞的運作,卻往往只是技術層面的認知,缺乏對收視率全面的觀照與了解。
本書從收視率產業的起源、收視率與電視、廣告等產業的關係,乃至收視率對電視新聞的影響,均進行了歷史考古與現實經驗的檢試。本書對收視率提出兩個不同於既往的觀點;其一是,收視率研究常被視為是科學的調查方法,本書提出了相當的反駁,並從政治經濟學角度進行批判,更從產業運作中尋找收視率所形塑出的相關問題;其二是,在評論收視率如何影響新聞內容的製作時,本書是以「每分鐘收視率」做為研究的指標,並以實際案例與深度訪談做為論證的基礎,因此有了一定的發現。
本書是以「收視率新聞學」為觀點,做為批評電視新聞的理論架構。但本書要說明,本書是以發現問題為研究宗旨,並非以任何個人做為譴責或是批評的對象。一如布赫迪厄在《布赫迪厄論電視》一書的結論所言:「所有揭露加諸於新聞從業人員身上的,以及他們再轉加諸於所有文化生產者的隱藏束縛,並不是要揭發負責人,挑出誰是罪人。這是嘗試給予人們一個解放的可能,方法則是使人意識到這些機制的支配力。」
這正是本書的目的,如果本書能夠藉著收視率相關問題的揭露,讓電視新聞工作者、廣告業者、收視率調查公司能夠明白收視率在台灣所引發的相關問題,相信這將是未來媒體改革的第一步。
要補充說明的是,本書從研究撰寫、審核到正式出版,前後約3年時間,不少受訪者在過程中職務有了變動,本書保留的仍是受訪時的職務,以確保其發言位置的一致性。
在理性的書寫完成後,我想談些感想。我從事新聞工作20年,那是我非常熟悉與熱愛的行業,多年來我一直是一個內容生產者,在我的「古老」思惟中,我總是認為只要把內容品質控制好,就算是對得起工作。所以,我一直在內容上用心,這樣來說也沒有太大的錯。但是,直到我開始研究收視率後,我才驚覺,一直埋首做報導的我,其實一點都不了解商業媒體,特別是電視。
與報紙相比,電視幾乎是無時無刻忍受著收視率對它的侵擾。這個感覺在我的研究完成後,我內心實有著更深的體會,因而,我進入學界後,更自我期許要以改革收視率體制做為學術上努力的方向。我認為這是改善電視新聞的正確切入處,也是回歸新聞專業思考的明確方向。
收視率對電視內容的影響,多年來爭論聲不斷。各界之所以如此關心此一課題,是因為電視深入家庭,影響力為各媒體之最。其中,電視更是一般民眾獲知新聞的最主要管道。
在台灣每天的早、中、晚3時間裡,共有5無線電視台會固定播出新聞時段,這還不包括會在特定時段播出新聞的有線台。另外,台灣更有7個24小時新聞台。台灣人口是2300萬,反觀人口是台灣13倍的美國,就算採取廣義解釋,24小時的新聞頻道只有5個,遠遠不及台灣的7個。鄰近的日本比台灣多了1億以上的人口,卻一個24新聞台都沒有,由此可見台灣電視新聞產業競爭之激烈。
...
目錄
序
第一章 台灣電視研究的缺口:收視率研究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限制
第四節 論文章節分布
第二章 收視率研究理論系譜
第一節 收視率是一種社會實在:實證觀點
第二節 收視率是一種商品:批判觀點
第三章 收視率產業的崛起與擴張
第一節 收視率產業在美國的發源與輸出
第二節 收視率產業在台灣的源起與發展
第三節 收視率調查史即廣播電視發展史
第四章 收視率對與電視與廣告產業結構制約
第一節 跨國結盟:尼爾森收視率獨佔廣告代理市場
第二節 尼爾森逐步獨占有線與無線電視調查市場
第三節 「保證CPRP」機制的形成
第五章 收視率對電視新聞守門的意理操控
第一節 收視率開始入侵新聞室
第二節 每分鐘收視率:評斷新聞價值的標準
第三節 電視新聞的收視率競爭
第四節 觀眾的人口統計學與新聞內容的關聯性
第六章 收視率與電視新聞內容趨勢:四家有線電視新聞個案分析
第一節 四家新聞台每分鐘收視率新聞類型分析
第二節 「每分鐘收視率」決定新聞排序
第三節 電視新聞內容趨勢之一:新聞煽色腥化
第四節 電視新聞內容趨勢之二:新聞非政治化與去政治化
第五節 電視新聞內容趨勢之三:新聞個人化
第六節 電視新聞內容趨勢之四:新聞戲劇化
第七章 擺盪在公廣價值與收視率價值之間:無線台華視的參與觀察研究
第一節 收視率vs.公共利益
第二節 第三條路?收視率與公廣價值同時兼顧
第三節 社會新聞:收視率與公廣價值衝突的第一線
第四節 認同迷失:衝高收視率與公廣價值的拉扯
第五節 公廣價值與收視率的衝突
第八章 破解收視率的迷思
第一節 樣本規模與代表性的爭議
第二節 「個人收視記錄器」的限制
第三節 收視率不是絕對數字
第九章 結論:「收視率新聞學」的提出、診斷與出路
第一節 「收視率新聞學」的意涵
第二節 重拾公共利益:尋找「收視率新聞學」的救贖
第三節 重新考量「個人收視記錄器」的使用:收視率新聞學診斷之一
第四節 擺脫以「廣告考量」界定收視:收視率新聞學診斷之二
第五節 增加電視產業成本與人力:收視率新聞學診斷之三
第六節 重新建構電視收視質的觀眾調查:收視率新聞學診斷之四
第七節 重振電視新聞專業:收視率新聞學診斷之五
附錄 訪問名單
參考文獻
序
第一章 台灣電視研究的缺口:收視率研究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限制
第四節 論文章節分布
第二章 收視率研究理論系譜
第一節 收視率是一種社會實在:實證觀點
第二節 收視率是一種商品:批判觀點
第三章 收視率產業的崛起與擴張
第一節 收視率產業在美國的發源與輸出
第二節 收視率產業在台灣的源起與發展
第三節 收視率調查史即廣播電視發展史
第四章 收視率對與電視與廣告產業結構制約
第一節 跨國結盟:尼爾森收視率獨佔廣告代理市場
第二節 尼爾森逐步獨占有線與無線電視調...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