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懸宕低迷,前景如何難以逆料!
大陸快速變遷,台灣瞠乎其後,
如今的景象是文化的中國,政治的台灣。
「轉型正義」不能昧於史實,徒然製造怨憤,族群偏見已成台灣的未爆彈。
世代「翻轉」的真正目的,是要讓年輕一代看得見未來的希望!
二○○七年夏天,由台北赴上海「落戶」,
直到二○一六年底結束教職重返家園。
三千個日子,親眼見證東方大國的迅猛崛起,
歸程的行囊中除了滿滿的溫馨回憶外,還有深刻的感觸……
兩岸
兩岸關係不宜長期建立在「讓利惠台」的基調上,台灣亦應善用本身優勢元素,例如與對岸分享社會公益活動的經驗及其價值等,用以追求雙方平等互惠雙贏,透過善意與溝通 促進台海和平。
政治
不能屏除私念,何以翻轉頹勢?台灣亂局,藍綠紅都有責任。衝破危局,撥亂反治,必須尋求最多數民眾的支持,以緩和對立,彌補裂痕;而首要之務,就是停止操切的腳步,修正偏激的路線,從政治光譜的邊緣,走到全體人民的中間來。
社會
台灣社會的特質已經從平和理性轉向激越衝撞、從融洽和諧陷入分裂仇視、從克己復禮變為恣意放任。這股惡風若持續擴散,整個社會將掉進仇恨的深淵。執政者應把台灣轉型成一個更表裡一致、名實相符,也更易於凝聚共識與建立同理心的民主生活環境。
今天,台灣毫無止境地陷入世代、藍綠、勞資、性別、新舊,乃至於國家定位、民族認同的全面翻轉之中。曾經佔盡上風的台灣,此刻卻落得個內政失調、外交頓挫、經濟停滯、族群對立的窘境,年輕一代看不見未來的希望。
海峽兩岸強弱易位。大陸社會逐漸擺脫落後、貧窮、無知、短視、公義不彰、貧富懸殊的景況,朝向經濟繁榮、百業興旺、科技領先、教育普及的目標快速前行,而新的領導團隊由於治國有方,普遍贏得人民的信賴和擁護。
本書雖為「兩岸札記」之三,其內容多偏重於對台灣的政治與社會現象的觀察與省思。
作者簡介:
趙怡
字心台,祖籍浙江,1950年生於台灣;政治大學企管系畢業,美國南加州大學傳播學博士,曾於美、中、台數所大學執教;歷任洛杉磯中國文化中心主任,美洲中國時報總經理,華視新聞部經理,中天、環球電視總經理,東森媒體集團副總裁以及行政院研考會委員、新聞局局長等公職;另曾任台北市體育總會、記者公會、通訊傳播產業協進會等社團負責人,現為東森文化基金會、永慶慈善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文化推廣協會及高雄市國軍眷村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全心投入文教及公益活動。著有《三兄弟》、《永遠的溝通藝術》(皇冠出版),《千里如斯》、《歲月如斯》(時報出版)等書。
章節試閱
兩岸篇
兩岸高教比一比
為了「經費透明化」,大陸高校連續第四年公布財務收支,北京清華大學以人民幣一百八十二億年度補助款再度蟬聯「首富」,餘如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校也都躋身「百億俱樂部」。不知這等身家與殊榮看在台灣教育工作者眼裡,會不會又羨又妒?台大執國內學術界牛耳,去年總收入也不過一百六十億台幣,只相當於清華的六分之一,而兩校的學生人數同為三萬三千人!
一九九○年代後期,中國政府先後啟動「211工程」及「985工程」,目標是面向二十一世紀,集中國家資源建設重點大學,並擇優推向世界名校之林。近廿年來的努力,固有成效,但也遇到不少瓶頸。
一是名過於實的品牌效應。頂著「211」或「985」光環,「名牌」大學得天獨厚,以致過度熱中於爭搶資源、擴充預算,已造成浮誇形象。以「211」重點大學來說,共一一二所,約占公立高校總數一五%,卻斬獲七五%政府補助款。其中少數頂尖學府有如天文數字的經費收入,是否被有效運用,也值得懷疑。我個人在大陸執教的體驗是,陳腐的官僚體制和僵化的管理模式依然盤據其中,並未消褪。
二是量重於質的學術成果。根據「兩岸四地高校評鑑報告」,「辦學經費最多」的前十名學校中,大陸占六校,台灣只有一校;「科研經費最多」的,大陸占八校,台灣也只有一校;不過,在「期刊引述數量」排名上,大陸僅一校列名,台灣則有四校上榜;「博士教師比例」一項,沒有任何陸校入選,台灣的大學卻囊括前十名中的九名。可見,全中國公私立高校雖逾兩千多所,但平均素質不及台灣。
三是閉而不興的校園文化。學校監管嚴謹,致校園缺乏朝氣,學生活動無法蓬勃發展,針對公共政策與民生議題的觀念交流與討論思辯尤為少見。我總以為,高等教育的功能除了傳道、授業外,更以解惑為首要。若年輕人對世事的困惑在學校無從開解,即可能轉向網路找答案,或到了離校時把疑問帶進更複雜的職場與其他社會場合,無意間種下反社會行為的因子。
至於台灣方面,也在本世紀初推出五年五○○億台幣補助一流大學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旨在強化高水準學術研究。儘管補助金額的大小懸殊,但採取重點耕耘政策推展「高教優質化」,以帶動整體社會前行,似已成為兩岸政府難得的「共識」。
如果把兩岸「維持現狀」看做一場未來國力的和平競賽,那麼,高品質人才的養成教育則為勝負的關鍵。目前看起來,雙方互具擅場,也各有隱憂。台灣環境自由活潑,校園民主蔚然成風,青年學子多了一份達觀自信,能為多元社會注入更多創意和活力。擔心的是,眼下無止盡的政治紛爭、管窺式的國際觀點與淺碟型的文化時尚,會窄化新世代族群的胸壑眼界;至於大陸,近年國力大興,政府強勢推動高教升級與科研起飛,不久必將躍為學術大國。此刻當務之先,除了充實師資之外,教育行政體系的大幅革新,包括校園民主素養的提升,已迫在眉睫。
當然,和平競賽的最理想結局,應該是兩岸都人才輩出,成就非凡,足以俾倪歐西,傲視全球,則二十一世紀才真正屬於全體龍的傳人。
文化的中國,政治的台灣
二○一六年六月搭乘高鐵赴廈門出席論壇,順道尋訪山水名勝,沒料到無心插柳,飽餐了一頓文化饗宴。
第一站去了江西婺源,是一座位處贛皖浙邊境的偏鄉小城,因為每年三、四月間盛開的油菜花豔絕天下而闖出個「中國最美鄉村」的萬兒。初夏時分,已看不到油菜花海的美景,但車子一駛入鄉間,只見滿坑滿谷、無垠無涯的茶園,在高低起伏的坡地上布滿濃濃的綠意。當地人告訴我們,為了保護純淨的青山綠水,婺源不歡迎工廠落戶;又為了傳承歷史文物,當地政府保留所有具有文化價值的街坊遺址,還規定新建築物一律採用粉牆黛瓦、飛檐勾角、曲院荷塘的皖系風格,以維繫古鎮的原貌。我們乘纜車攀上半山腰的江嶺,再沿著羊腸小徑蜿蜒而行,觸目皆是古樸雅緻的市集店鋪,宛如走進了千年一瞬的時光隧道。
回程時經過武夷山。大伙兒搶著坐上了嚮往已久的排筏。暢快地漂浮在「九曲十八彎」的溪流裡,一面聽著舟子講述傳說中的神仙故事,一面欣賞舉世無雙的奇景,左右岸邊全是千仞絕壁,蒼峰巨岩,氣勢雄偉,渾然天成,到此一遊者莫不感嘆天地造化之神妙。武夷山是全球同緯度的自然環境保護區中,維護最完善的生態系統,擁有兩千五百多類植物物種,近五千類野生動物,絲毫未受到工業污染的侵襲。它的文化遺產也不遑多讓,自秦漢以來,就是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多處宮觀、道院和庵堂遺跡。我們瞻仰過宋儒朱熹的書院,眼前又出現一堵斑駁的銅牆,觽滿詩詞歌賦,原來竟是詞家柳永的祠堂,為此行增添了另一個意外的驚喜。
在兩地停留期間,都有歌舞表演可看。婺源的「夢裡老家」,以古詩詞配樂為襯底,細訴一段淒美絕倫的愛情,優柔婉約,令人動容;武夷山的「印象大紅袍」,係張藝謀的力作,他以「人工自然融為一體」的獨門手法,烘托出萬古以來「茶」與「人生」之間纏綿悱惻的不解之緣,視聽效果震撼全場。身處邊陲聚落中,還能坐在現代化的劇院裡觀賞高品味藝術表演,直叫我們為一齣代表台灣精神的定目劇至今難產,感到汗顏無地。
台灣,曾經被公認為中華優美文化傳承與發揚的寶地,幾十年來孕育的書香社會與君子之風,早已成為「台灣最美的風景」;相較之下,歷經浩劫的大陸社會,就顯得閉塞落伍、粗鄙不文了。可是近幾年來,雙方在維護固有文化的努力上背道而馳,主從易位。台灣在全民民主與社會運動的激越浪潮中,逐漸演變為高度政治化的社會,邇來又在政黨鬥爭與世代翻轉的牽動下,傾向於切斷傳統中原文化的臍帶,不惜把國家型態轉向狹隘的小島格局,讓下一代在文化斷層中成為失根的蘭花;反觀大陸方面,朝野人士同心致力於保存歷史遺產與傳統倫理價值觀,正一步步奪回傳續中華文化的主導權,兩者形成強烈對比。
文化,是民族的凝聚力,國家的立足點,社會教化的準則,人民生活的全部內容。我相信,任何為了爭奪政治權力而削弱固有文化根基的作為都將對群體本身的融合與發展造成傷害。
今年五二○以迄,兩岸關係懸宕低迷,前景如何尚難以逆料,不過「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彼此間的和平競爭仍在繼續進行。倘若未來的賽局將是一個「文化的中國」與一個「政治的台灣」對陣,成敗如何,似乎已見端倪。
柯文哲雙城論壇展現智慧
五二○後兩岸關係急凍,第七屆台北、上海雙城論壇也一度傳出可能生變,總算在台北市長柯文哲積極釋放善意後,順利在台北舉辦。
上海,是中國最大城市,常住人口兩千四百萬,超過整個台灣,土地面積六三○○平方公里,約為大台北地區的二十三倍,目前是全中國經濟中心,產值占總量百分之四,重要產業包括商貿流通、金融、信息、房地產等,皆欣欣向榮,蓬勃發展,且自改革開放以來,世界百大工商集團爭相進駐黃浦江兩岸,進一步將「十里洋場」塑造成一座頂尖的現代化大都會。反觀台北市,固然也稱台灣政經、文化中心,但和這顆超大型的東方明珠相比,難免黯然失色。本屆雙城論壇如期召開,對於正在大步走向國際舞台的台北來說,應該是值得欣慰的事。
去年論壇籌備期間,一位上海友人向我打聽柯文哲其人其事,也徵詢我對他即將帶團訪滬的看法。我以一名台北市民的身分,坦誠以告。我認為,台北市為首善之區,住民知識水準高,也較為理性,對於兩岸往來多持正面態度,尤其大上海地區的台商、台生以及暫居台民人口達數十萬之眾,雙城論壇的定期召開實乃順理成章之事;至於柯文哲本人固然性情獨特,行為舉止異於常人,但從其學經歷看來,應屬智商高、明事理、具有自我調適能力之人,又因受過外科醫師訓練,熟諳化繁為簡、解決問題之道。今年民進黨全面執政後,柯市長仍然秉持「四個互相」、「兩岸一家親」理念,公開表示「兩岸來往凍結,總要有個解凍的地方」,乃主動爭取論壇賡續舉辦,才打破僵局,挽回雙城之間僅有的官方溝通機制。身為決策者,能在關鍵時刻堅守既有政治立場,柯P展現出難得的擔當。
另有一點純屬個人觀察所得。柯文哲雖出自「二二八」受難家庭,不過,從他以往發言紀錄和那本《白色的力量》著作內容,可知其人頗受傳統中華文化感染,且於其政治意識裡並不存在極度「仇中」的偏執心態。目前台灣社會庶民意識高漲,大陸當局實不必對具有指標意義的柯P抱持敵意。
平心而論,中共政權向來高舉民族主義大纛,在國際上對列強的態度尤其強硬。但面向台灣時,基於彼此血脈相連,始終以仁義待之,不斷釋出善意,即使備受反中浪潮的撞擊,依然百般忍讓以維持雙方起碼的互動關係,直到今年五二○民進黨上台後露出明顯「親美遠中」的獨派立場,才讓北京方面的期待跌入谷底,而兩岸之間也由熱而冷,甚至有重返隔海對峙局面的可能。任何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如果蔡英文政府繼續以意識型態作為治國方針,任令兩岸關係惡化下去而不加改善,對於台灣的未來必然有害無益。
中國大陸不僅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與對外投資地區,也是最主要觀光客源所在。二○一五年陸客來台人數(不含港澳)達四一八萬人,占境外觀光客總數四○%。如今,兩岸關係生變,陸客人數銳減,旅遊產業一片蕭條,網路上竟有人PO文大讚「沒有陸客的台灣山水多麼清淨」!相信這絕非台灣人「阿Q精神」的表現,而是出自別有居心者的違心之論。
近來,全球風雲緊急,中美兩強劍拔弩張,台灣與大陸一水之隔,形同唇齒,何必過分向老美傾斜而捲入紛爭?所謂「曠安宅而弗居,捨正路而不由,哀哉」,執政者豈可不引以為戒?
雙城論壇以城市交流重啟對話,或將有助兩岸關係回溫。柯文哲獨排眾議,促其實現,當居首功,而他同時也在民調低迷之際點燃市政新亮點,得以重振個人形象,其政治智慧,令人刮目相看。說不定,因此而受惠的除了雙城市民之外,還包括柯市長兩年後的連任之路呢!
誠意相待,就不怕受傷害
大陸來台觀光人數逐月下滑,國內旅遊業大受影響。今年八月份與去年相較,陸客人數減少百分之三十二,熱門景點如日月潭、阿里山等處,業績跌到不足一半,展望未來,尚不知伊於胡底。九月十二日觀光業者走上凱道,沉痛的呼聲引起各界關注。同情者莫不認為陸客止步對台灣觀光業,乃至整個民生經濟將造成重創,政府必須有所因應。
迴響中也包含反對立場,主張陸客減少是福不是禍,根本無需刻意補救,其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前朝政府急於推動兩岸交流,把惠台紅利當作政績,造成台灣對大陸市場的過度依賴,如今旅遊業的窘境正是錯誤政策的惡果,若新政府蕭規曹隨,即便能挽回陸客熱潮,只要兩岸關係生變,我方利益仍將化為烏有」。其實,在今日世界中,任何國家都無法自外於緊密的國際經貿關係,尤其是以出口為主的海島經濟!難道說,台灣的外貿夥伴都應被視為「依賴的對象」而具有潛在威脅嗎?新南向政策將貨貿出口由中國轉向東南亞國家,就能降低「過分依賴」的風險嗎?平心而論,爭取大陸商機絕非飲鴆止渴,倒是棄守對岸市場才屬因噎廢食之舉!
反對者一定會說:「中國對台灣懷有敵意,與其他國家不同,我們和對岸過分接觸,無異與虎謀皮,終將受害」。說起「敵意」,中國對台灣,比得上對日本嗎?從去年起,大陸「十一」連假出國旅遊目的地,日本已取代台灣、韓國,成為第一選擇,可見中日政府間的對抗局勢並未沖淡陸客前往扶桑一遊的熱情,也間接證實了大陸海協會長陳德銘所言,「北京並未力阻遊客入台,可能是近來台灣社會種種『反中』言行引發大陸民眾反感,才導致遊台意願降低」。
第二個說法是:「大陸不忘對台統戰,經貿惠台政策純係「以商逼政」,最近泛藍八縣市首長聯袂登陸,就是被中共利用的例子」。其實,兩岸從八○年代恢復往來後,大陸方面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朝著「國家統一」目標邁進;台灣則以謹慎、緩進的態度提出「一中各表」以維護既有的主權地位。經過廿餘年的磨合,雙方總算協商出來一個「九二共識」的模糊框架,作為在現狀下和平發展的基石。蔡政府上任前後,口口聲聲要維持現狀,卻又執意變動兩岸既定的默契,如此怎能把關係急凍歸責於對岸?
第三個理由來自於網站,曾有人PO文嗆聲:「陸客素質太差,所到之處帶來環境與噪音污染,破壞台灣好山好水」。惟根據國際觀光旅遊組織的數據,中國每年出境旅遊人數在近五年內雙倍成長,已達一億兩千萬人次,亦即每十名全球觀光客中,就有一人來自中國。二○一五年,海外旅遊花費排名首位的國家也是中國,計二一五○億美元。近年來,連歐美、日本等先進國家都張開雙臂迎接陸客蒞臨,而近在咫尺、同文同種的台灣卻拒人於千里之外,這不是政治偏見,又是什麼?
此外,亦有人批評陸客來台觀光的產業鏈採用「一條龍模式」,對本地業者不盡公平,也降低台灣觀光產業的整體品質。凡此皆屬技術性問題,改善之道也操之在我。例如,台灣觀光景點比起同在亞洲地區的星馬港泰,顯得樸實無華,不夠閃亮,旅行社嘗以低價吸客,衍生出觀光團員素質偏低、沿途購物頻繁等惡性循環現象。交通部觀光局職責所在,理應全力擴展觀光資源並試圖建立可大可久的市場規則,但在效果顯現之前,就把陸客棄之為敝屣,絕非負責任的作法。
觀光事業乃服務業,且代表國家門面,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面對那批心儀寶島風情的大陸遊客,只要以誠意相待,就不怕受到傷害。
兩岸篇
兩岸高教比一比
為了「經費透明化」,大陸高校連續第四年公布財務收支,北京清華大學以人民幣一百八十二億年度補助款再度蟬聯「首富」,餘如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校也都躋身「百億俱樂部」。不知這等身家與殊榮看在台灣教育工作者眼裡,會不會又羨又妒?台大執國內學術界牛耳,去年總收入也不過一百六十億台幣,只相當於清華的六分之一,而兩校的學生人數同為三萬三千人!
一九九○年代後期,中國政府先後啟動「211工程」及「985工程」,目標是面向二十一世紀,集中國家資源建設重點大學,並擇優推向世界名校之林。近廿年來的...
作者序
有人說「時間」是世上最殘酷的事,它能讓年華老去,讓感情生鏽,讓友誼變質;不過,換個角度看,時間也會把現實際遇裡的傷痕鈍化成平淡與釋然,將生命中看似平凡的片段,昇華為記憶底層的甜美感受。
二○○七年夏天,我由台北赴上海「落戶」,直到二○一六年底結束教職重返家園。三千個日子不算太長,但歸程的行囊中卻盛滿了溫馨的回憶以及深刻的感觸,尤其有幸親眼見證東方大國的迅猛崛起,親耳聽聞睡獅乍醒的呼嘯連連,既震撼又驚喜又欣慰,當然,免不了還帶著幾分惶恐。
回到台灣一年,感受同樣深重,只不過忐忑、焦慮與迷惑掩蓋掉返鄉的喜悅。八年多來,台灣除了城市的面貌依舊之外,整個社會都在改變,而改變的本質係建立在否定既有歷史文化價值觀的軌道上,至於背後推動的能量則被稱做「翻轉」。本來,由傳播新科技所啟動的知識爆發與資訊平權運動,就為紊亂的公共意見平台開闢了蹊徑,而歷屆執政者偏差的作為或顢頇的不作為更為政府失能、社會失序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台灣毫無止境地陷入世代、藍綠、勞資、性別、新舊,乃至於國家定位、民族認同的全面翻轉之中。
這是一場透過飾詞包裝的「文化大革命」,參與者盡皆被賦予使用語言和肢體暴力整肅非我族類、消除異議雜音的自由和權利。可惜的是,它將難以翻轉台灣的頹勢,只能繼續翻轉兩岸的消長與興衰。
回想一九七七年秋天,我奉派美國洛杉磯工作,主要的職責是結合當地僑學界及美國友人,共同捍衛中華民國的生存權,冀使處於外交風暴中的「自由中國」不致被國際社會邊緣化。平心而論,我們的任務誠屬「逆勢操作」,但是當計畫推動起來,並未感到窒礙難行。主要原因在於,兩岸政權良窳對比強烈,嘗被視為民主政治與共產專制之爭,也宛如一場經濟奇蹟與民生凋敝、自由寶島與極權統治、祥和社會與鐵幕牢籠之間的競賽。縱使中華民國的環境險惡,局勢不利,資源缺乏,海外戰場上的同仁個個鬥志旺盛,信心十足,以致「務實外交」的策略終能在國際間靈活運用,伸展自如,且範圍更廣泛、成果更豐碩。
四十年後的今天,海峽兩岸強弱易位。大陸社會逐漸擺脫落後、貧窮、無知、短視、公義不彰、貧富懸殊的景況,朝向經濟繁榮、百業興旺、科技領先、教育普及的目標快速前行,而新的領導團隊由於治國有方,普遍贏得人民的信賴和擁護。反之,曾經佔盡上風的台灣,此刻卻落得個內政失調、外交頓挫、經濟停滯、族群對立的窘境,年輕一代看不見未來的希望。
距今一千多年前,從一邦之君淪為亡國奴的南唐詞家李煜,曾以一首〈破陣子〉寫出他滿懷的憂憤與抱憾: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或許時空、人物、境遇大不同,使我輩後人無法全然體會作者對家國陷落、山河變色的苦澀心情。不過,單單就滬居八年期間往來兩岸的見聞,也難禁我對家國的今昔滄桑發出一聲深長的喟嘆呢!
本書雖為「兩岸札記」之三,其內容多偏重於回台後對政治與社會現象的省思,更由於最近已從所有公私職場「裸退」之故,得以較多時間接觸此地的人事物,乃亟思就眼下台灣所面臨之若干問題提供芻蕘之見,以聊盡言責,姑且算是以無用之身再做點有用之事吧!
趙怡
二○一七年十二月寫於台北
有人說「時間」是世上最殘酷的事,它能讓年華老去,讓感情生鏽,讓友誼變質;不過,換個角度看,時間也會把現實際遇裡的傷痕鈍化成平淡與釋然,將生命中看似平凡的片段,昇華為記憶底層的甜美感受。
二○○七年夏天,我由台北赴上海「落戶」,直到二○一六年底結束教職重返家園。三千個日子不算太長,但歸程的行囊中卻盛滿了溫馨的回憶以及深刻的感觸,尤其有幸親眼見證東方大國的迅猛崛起,親耳聽聞睡獅乍醒的呼嘯連連,既震撼又驚喜又欣慰,當然,免不了還帶著幾分惶恐。
回到台灣一年,感受同樣深重,只不過忐忑、焦慮與迷惑掩蓋掉返...
目錄
自序
兩岸篇
兩岸高教比一比
文化的中國,政治的台灣
柯文哲雙城論壇展現智慧
誠意相待,就不怕受傷害
北大與台大
兩岸重燃戰火,所為何來?
尊重全民福祉,破解兩岸僵局
大陸快速變遷,台灣瞠乎其後
北京不應排斥中華民國稱號
兩岸復合,只是畫餅?
兩岸關係是敵,是友,還是親?
為兩岸僵局找出口
中美博弈動搖兩岸局勢
台灣的三個選擇
政治篇
轉型正義不能昧於史實
為歷史真相說幾句公道話
族群偏見才是台灣的未爆彈
蔡總統,應走到全民的中間
台灣亂局,藍綠紅都有責任
黨產不當,黨員何辜?
人民可愛,政治可憎
救國民黨,先從批評做起
不能屏除私念,何以翻轉頹勢?
為何而戰,為誰而戰
國民黨需要強有力的領導中心
商場老手川普,攪亂世局
給吳敦義主席的建言
川普擋道,移民夢醒
社會篇
新媒體貫穿世代,征服全球
為華航獻上祝福
電視名嘴是「台灣之寶」?
驚豔的內蒙古之行
小市民要的不多
同性婚姻情理法
關注二○一六
民主價值面臨考驗
憂喜參半
台灣社會的矛盾
滿街抗議聲,誰來關心病患權益?
政府失能、官員失職、百姓失望
仇恨意識正在擴散
媒體轉型,前途迷茫
世代之間
醫院如企業,病患變弱勢
寧為商賈,不做大官
觀世大運有感
維護生存權,是全民的責任
復興文化,到台灣取經
附錄:中國怡居雜誌專訪趙怡教授
自序
兩岸篇
兩岸高教比一比
文化的中國,政治的台灣
柯文哲雙城論壇展現智慧
誠意相待,就不怕受傷害
北大與台大
兩岸重燃戰火,所為何來?
尊重全民福祉,破解兩岸僵局
大陸快速變遷,台灣瞠乎其後
北京不應排斥中華民國稱號
兩岸復合,只是畫餅?
兩岸關係是敵,是友,還是親?
為兩岸僵局找出口
中美博弈動搖兩岸局勢
台灣的三個選擇
政治篇
轉型正義不能昧於史實
為歷史真相說幾句公道話
族群偏見才是台灣的未爆彈
蔡總統,應走到全民的中間
台灣亂局,藍綠紅都有責任
黨產不當,黨員何辜?
人民可愛...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