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包括三部分
一、客家觀點與多元社會:分析客家運動對於臺灣多元文化社會發展的貢獻,以及從客家史觀的角度來理解客家族群對臺灣社會構成的貢獻;
二、族群記憶與客家認同:討論客家從「族類」到「族群」的過程,特別是在客家文化認同的架構下,族群記憶的轉變及臺灣當地客家族群意識的形成;
三、認知旨趣、研究取徑與研究議題:主要是討論客家學的特徵及其可能性,特別是關於發展置身事內的方法論之重要性,分析臺灣民間客家研究者的研究取徑,強調客家作為多元文化的構成、族群凝聚和比較研究的重要性。
本書強調通過客家來認識臺灣,通過臺灣來認識客家,主張研究其他族群,也是一種認識臺灣社會的途徑。
作者簡介:
張維安
東海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圖書館館長、人文社會學院院長,以及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院長等職。現任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院長、國際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學術興趣為社會學理論、經濟社會學、資訊社會學與客家研究。
作者序
以客家為方法
本書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書寫作計畫(97-2420-H-007-008-MY2)之成果報告之一。可視為本人對於近年來臺灣客家研究的觀察與思考的一部分。全書大約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客家研究的認知旨趣、研究取徑與研究議題。相關論文包括〈認知旨趣、典範和研究:關於客家研究的若干思考〉、〈以實作知識為對象:臺灣民間客家研究者的研究取徑〉,以及〈客家研究議題:多元文化、凝聚與比較研究〉。三篇論文中〈認知旨趣、典範和研究〉,討論客家學的特徵及其可能性,特別是關於發展置身事內的方法論之重要性;〈以實作知識為對象〉則是分析臺灣民間客家研究者的研究取徑,這是一種始於生活世界的客家關懷與客家知識;第三篇論文〈客家研究議題〉,則強調客家作為多元文化的構成、族群凝聚和比較研究的重要性;第四篇〈臺灣客家人口統計及其重要議題〉,在經驗資料上提供關於臺灣客家人口的描述,以及第一階的客家研究議題之分析,所謂第一階的客家研究議題是指生活世界中一般人的見解,這與將生活世界的問題進行反思與學術化的第二階研究議題不同。
第二部分,為客家觀點與多元社會,這部分由三篇文章所組成,分別是〈以客家為方法:客家運動與臺灣社會的思索〉、〈客家運動與臺灣多元文化社會發展〉,以及〈客家研究與臺灣社會的主體性〉(與薛雲峰合著)。主要是分析客家運動對於臺灣多元文化社會發展的貢獻,指陳客家史觀對於通過客家族群認識臺灣的意義,客家作為一種方法,我們可以從客家族群的貢獻來理解臺灣社會,也從臺灣社會的構成來理解客家。
第三部分,族群記憶與客家認同,包括〈少數族群與主流文化:客家文化認同運動與族群記憶之轉移〉與〈族群記憶與臺灣客家意識的形成〉,主要討論客家從「族類」到「族群」的過程,特別是在客家文化認同的架構下,族群記憶的轉變及臺灣當地客家族群意識的形成。兩篇文章指出通過對客家文化的認識,可豐富漢文化的多元性以及臺灣社會的多元族群文化。
本書強調以客家為方法,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通過客家來認識臺灣,通過臺灣來認識客家,主張研究任何族群,例如客家、閩南、原住民、外省或新移民等等,都是一種認識臺灣社會的途徑,所以方法論上其他族群也可作為一種方法,都是我們重新認識臺灣社會的介面。其次,更進一步來說,重新認識臺灣社會的目的,是為了在這個新認識的臺灣社會中重新認識客家族群。在此意義下,客家研究同時也是一種臺灣研究,而臺灣研究也不能沒有客家研究。在邁向重新理解臺灣社會的歷程裡,客家作為方法具有想像上的開放性,在論述的實踐中,客家、閩南、外省、原住民、新移民都可以成為同義詞。客家研究不僅是在理解客家,更是重新理解客家作為構成要素之一的臺灣社會,希冀超越過去對臺灣社會既有的認識,重新認識客家、重構臺灣社會。
最近十年(2003-2013)來,客家研究在臺灣因為學術機構的設置與研究所的招生,較以往主要由民間學者或相關科系的師生從事客家研究,在數量上每年增加許多,以各個客家研究所每年招收將近二百位碩士班研究生(包括在職專班),加上非客家學術機構的學生的研究成果,十年來的碩士學位論文不計其數,以2011-2012年來看,單就臺灣而言,共有385篇學位論文(中國有132篇),平均兩天就有一本客家研究的學位論文產出,加上每年地方政府、學校、社團所辦的「學術」研討會,從數量上來看客家研究的數量已經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雖然沒有機會閱讀所有的這些學術著作,就所接觸的部分來看,有一些重要的議題雖曾被提出來討論,但就正式出版的論文或專書來看,似乎還可以做得更好。希望未來有更多值得作為基礎研讀的成果,能作為上課的教材,特別是在客家族群史的詮釋方面,能釐清客家源流、客家族群(和非客家族群)對客家與臺灣歷史社會的看法,在族群關係上面,能釐清客家與其他族群(原住民、新住民、外省、閩南等)的關係;過去這些議題只有一些日常的印象,在制度性的客家學術機構成立之後,期待有更紮實的經驗研究,有更具意義的詮釋瞭解和更清明的認知反思。
這些年來,客家部會的經費增加很多,不過客家學界普遍感受到,客家委員會的活動很多,而基礎的研究卻很少。進一步說,表面的、一時的活動太多,基礎性的、長期的研究太少。客家族群論述,多元社會的理性發展牽涉的範圍很廣,客家學有機會發展成重要的區域研究,也有機會發展成跨族群的多元文化研究,對臺灣理性社會的建構有所貢獻,這些都需要嚴謹的學術研究為基礎,學術界需要更多的努力,特別是在體制內獲得「正當性」的努力,也還有很長的路。
本書的出版要感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寫書計畫的支持,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中心的協助,更要感謝各篇論文的受訪者與評論人,還有學界同仁的包涵與指教。特別要感謝中研院民族所徐正光教授、莊英章教授、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張翰璧教授、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羅烈師教授和潘美玲教授等在寫作過程中的指正,陳英惠、陳明惠與郭貽菱小姐的校讀,不過論文不足之處完全由個人負責。
張維安
於竹北六家
2015.9.12
以客家為方法
本書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書寫作計畫(97-2420-H-007-008-MY2)之成果報告之一。可視為本人對於近年來臺灣客家研究的觀察與思考的一部分。全書大約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客家研究的認知旨趣、研究取徑與研究議題。相關論文包括〈認知旨趣、典範和研究:關於客家研究的若干思考〉、〈以實作知識為對象:臺灣民間客家研究者的研究取徑〉,以及〈客家研究議題:多元文化、凝聚與比較研究〉。三篇論文中〈認知旨趣、典範和研究〉,討論客家學的特徵及其可能性,特別是關於發展置身事內的方法論之重要性;〈以實作知...
目錄
《台灣客家研究叢書》總序/張維安 5
序言:以客家為方法 7
認知旨趣、典範和研究:關於客家研究的若干思考 9
以實作知識為對象:臺灣民間客家研究者的研究取徑 33
客家研究議題:多元、凝聚與比較研究 67
臺灣客家人口統計及其重要議題 89
以客家為方法:客家運動與臺灣社會的思索 105
客家運動與臺灣多元文化社會發展 123
客家研究與臺灣社會的主體性 147
少數族群與主流文化:客家文化認同運動與族群記憶之轉移 167
族群記憶與臺灣客家意識的形成 191
《台灣客家研究叢書》總序/張維安 5
序言:以客家為方法 7
認知旨趣、典範和研究:關於客家研究的若干思考 9
以實作知識為對象:臺灣民間客家研究者的研究取徑 33
客家研究議題:多元、凝聚與比較研究 67
臺灣客家人口統計及其重要議題 89
以客家為方法:客家運動與臺灣社會的思索 105
客家運動與臺灣多元文化社會發展 123
客家研究與臺灣社會的主體性 147
少數族群與主流文化:客家文化認同運動與族群記憶之轉移 167
族群記憶與臺灣客家意識的形成 191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