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人不想拆,他們找到舊建築的優點增築新意;
紐約人不想遷,在被視為危安與衰退區的居所,才能身心安頓。
從他們身上,台灣人能閱讀到甚麼故事?
這是創意火花激盪、無懼艱阻的紐約十年。
對於城市而言,我們都是過客;
對於過去,我們尊重,對於未來,我們展望;
但是關於城市的面貌,
它應該是一層層累積上去的。
重度淤積的工業運河,政府的復原承諾是遙遙無期的夢,兩岸居民舉辦了水岸嘉年華,於是,人潮回來了、土地可親了。
布魯克林舊市中心的廢棄地,開發商凝聚創意,運來一個個貨櫃進駐成為市集,活絡了地方經濟。
還有一條曾經被政府主張拆掉的舊鐵道,如今已變身成紐約的新潮綠色腰帶。
紐約人更將舊屠宰場、舊漁市場、舊五金行、舊古董店……改裝新面貌重生。
由下而上的力量,是紐約人的性格與生活。
來自各國的移民後裔,在紐約市以各自的熱情,在被視為舊街區的居住地,
創造讓當地居民幸福、也讓整個社會幸福的小商業與開放空間,
並將這些帶動翻新的力量,趨轉至全美、全世界各地。
紐約人不想拆,他們找到舊建築的優點加以發揮,增築新意;
紐約人不想遷,被視為危安區與衰退區的家,是心與身的永恆居所。
Brooklyn、Greenwich Village、Chelsea、Williamsburg、Lower East Side……
紐約人從底層翻轉命運,這些關於人事物的故事,都確信夢想有一天必能實現。
「It's up to you, New York, New York!」
作者簡介:
黃金樺
享受在延遲的時差中摸索環境。
紐約、倫敦、台北,是他過去十年不斷起飛與降落的城市。
閒暇時與異地尋夢者暢談,是飲著一品脫比利時生啤時的取暖方式。
理想中的城市樣貌,在時空錯置下,以文字與手稿逐漸描繪,
盼在差異中激盪火花;在想望中逐一實踐。
他是:
美國紐約州註冊建築師(RA)
美國建築師協會會員(AIA)
美國國際室內設計協會會員(IIDA)
2010年獲美國商業促建協會頒發「50 Outstanding Asian Americans in Business」
英國倫敦商學院(LBS)Global MBA主修品牌管理與行銷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建築暨都市設計碩士
東海大學建築系建築學士
目前任職:
PLAN(築策創意整合)創辦人
同時於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及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任教
重要經歷及演說:
邁向2016世界設計之都_台北市設計能量研究
第二屆臺港文化合作論壇_建築與空間設計類委員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Young Architect系列:商業人士?藝術家?建築人的裡外不是人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Solar Decathlon Europe蘭花屋計畫,品牌與城市行銷
中原大學景觀系:非建築之都市設計
中原大學景觀系:畢展專題演講:都食/市空間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新一代建築人的挑戰系列
美國紐約大學(NYU)亞洲城市研討會
天主教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建築之設計思考,建築空間之品牌行銷
天主教輔仁大學跨文化溝通學程:The Aesthetics of Fashion Retail / Show Environment
帕森思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以及哥倫比亞大學設計評論
學學文創志業:建築與時尚跨界行銷/進入建築世界的五扇門/國門美學,商業空間設計/空間裝飾設計
重要作品:
美國非營利教育機構Teach For America總部暨40 +據點企業空間設計
精品企業DKNY設計
3rd Place Hub商場設計
FN.ice品牌概念店及展場設計
曼哈頓上東城精品住宅設計
Vetti Cafe旗艦店設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好樣集團執行長〕汪麗琴
〔GQ雜誌總編輯〕杜祖業
〔台北市都更處處長〕林崇傑
〔學學文創志業董事長〕徐莉玲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曾成德
〔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黃瑞茂
〔二條通咖啡館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鍾永男
唯有人的力量和思維,能為城市注入新生命和靈魂
汪麗琴〔好樣集團執行長〕
經常在無數異國城市旅行的我,每每回到台灣,踏上台北的土地時,總是有種說不出的安全與踏實感,尤其是近幾年來越發的感受深刻。台北不算是一個外在美麗超時尚的都會,也並非擁有傲人文化資產保存的城市,百年來,歷經殖民,政治的輪替,台北總是有股憨厚卻又曖昧不明的氛圍,不像東京的井然有序,不像巴黎的浪漫無垠,不像香港的東西薈萃,更不像首爾的虛實不分……不像大都會該有的個性分明,卻又不得不令來到這個都市旅遊的人愛上她。似乎善良熱情的市民,已然成為台北的地標,隨意方便物價不高的生活機能,更成為近年來鄰近國家的朋友們想移民的第一首選,但身為台北市民的我們,內心知道這是不夠的, 我們絕對知道除了擁有這些無價的美好人心外,我們需要更大的翻轉能力,讓這都市變得更美好,更有價值。
金樺累積在紐約的生活經驗和十年來的鉅細靡遺觀察,以一個敏銳建築師加上美學修養的獨到眼光,帶我們見識到世界頂尖城市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不論是在人文鼎沸的布魯克林,或是光鮮繁華的曼哈頓,城市總有他的生命週期,也許曾經落寞,也許曾經光環散盡,但唯有人的力量和思維,能為城市注入新生命和靈魂,在金樺感性的文字和紐約的生活故事中,傳達了強力翻轉城市的動力和無盡的可能。
台北此時正處於躍躍欲動的時間點,有人才,有熱情,有動力,有創意。《紐約人的城市翻轉力》讓我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台北人也會擁有強大的城市翻轉力!
獨立自由意志的勇者,尋求城市機會的活力展現
林崇傑〔台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Curator of URS Taipei〕
在這個典範移轉的年代,我們都在尋找一種城市創新的可能。作者以一個截然不同於以往的敘事視野,帶領著讀者一窺一個不一樣的紐約。作者筆下的紐約不以規劃者或是建築師的意志形成為基礎,更多的是來自大都會下許多獨立自由意志的勇者尋求城市機會的活力展現,我以為這是美國基本精神的重新體現。對此地而言,這不就是台灣充滿活力之民間社會的對照。或許、這正是我們下一波的最大機會。
名人推薦:〔好樣集團執行長〕汪麗琴
〔GQ雜誌總編輯〕杜祖業
〔台北市都更處處長〕林崇傑
〔學學文創志業董事長〕徐莉玲
〔交通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曾成德
〔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黃瑞茂
〔二條通咖啡館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鍾永男
唯有人的力量和思維,能為城市注入新生命和靈魂
汪麗琴〔好樣集團執行長〕
經常在無數異國城市旅行的我,每每回到台灣,踏上台北的土地時,總是有種說不出的安全與踏實感,尤其是近幾年來越發的感受深刻。台北不算是一個外在美麗超時尚的都會,也並非擁有傲人文化資產保存的城市,百...
作者序
真正讓紐約能夠一次次浴火重生的,是紐約人的性格與生活。
對於一個城市所能給人的震撼,很多時候需在離開一段時間後,才能重新感受到它所傳遞的能量。
二○一一年夏天,我開始書寫在紐約生活近十年,關於一些人的故事,以及紐約都市空間重生故事對我所帶來的啟發。雖然現在大部分時間,我待在台北,但關於曾經在紐約求學與工作的點點滴滴,總讓我覺得可以給大家認識一種停滯表象背後的爆發力。
這些故事裡,有關於一位律師在九一一之後所追尋的音樂夢;有關於復甦衰敗社區的街角咖啡店;有關於在地居民凝聚共識、讓廢棄鐵道重生的使命感;更有關於開發商協助社區居民實現創業夢想的貨櫃市集等等。希望這一系列故事,能讓我們更深刻體認:要讓城市環境更好,孕育城市這個生態圈(ecosystem)的每一份子,都有機會成為扭轉城市發展的樞紐。
紐約,是個國際設計之都,就建築而言,在紐約執業的建築師人數遠超過美國各大城市,傑出的華裔建築師貝聿銘在紐約創業,引領國際五星級酒店設計的室內設計師季裕堂也是在紐約發蹟;就時尚而言,國際上多數的頂尖設計師也都是從紐約耀眼國際,包含讓美國第一夫人在就職晚會耀眼全球的吳季剛,還有DKNY的Donna Karen等人。 而知名創投網路媒體Tech Crunch也預測紐約將緊追矽谷成為美國下一個最適合創業的城市。
這是一個讓大家「逐/築夢」的城市,不管你來自美國國內,或是世界各個角落,你跟別人的差異點,就是你的競爭優勢。到底是甚麼樣的力量,讓紐約在經歷九一一事件之後,快速復甦?紐約,以具體的成果,向世界證明她化危機為轉機的巨大再生能量,在過去的十年間,雖然經過金融風暴,數次的恐怖份子恫嚇,但是一股由下往上的力量,讓城市的原創力源源不絕,讓這個曾經在一九六○年代被認定將走入地獄的城市,在五十年後的今天,成為以創造力行銷全球的城市!
台北,也正透過一次次參與國際盛會慢慢蛻變,從二○一○年的國際花卉博覽會,到二○一一年的國際設計大會,現也已獲選二○一六年世界設計之都(2016 World Design Capital)。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紐約的重生故事,是否可以啟發台灣精神,讓我們在迎接外國友人,以及歡迎回流的旅外人士的同時,他們對這塊土地,有更深刻的感動?而長期生活在這塊土地的人們,是否能從尊重彼此差異性,增加對自我的認同?在追求美好願景的同時也激發更多的可能?
紐約的天際線,大家都不陌生,眩目建築也與全球同步競逐;但是真正讓她能夠一次次浴火重生的,卻是屬於紐約人的性格與生活,而引領著紐約人的是勇於與眾不同的「個人信念」。
透過我這樣一個出生在彰化的台灣留學生,在紐約尋夢、並在紐約創業的故事,這十年來的生活,希望能帶回一些想法,啟發台北這塊土地。期待台北能夠走出自己的特色,讓在地人活得更自豪,讓外來者,更能看見我們的與眾不同!
──黃金樺
真正讓紐約能夠一次次浴火重生的,是紐約人的性格與生活。
對於一個城市所能給人的震撼,很多時候需在離開一段時間後,才能重新感受到它所傳遞的能量。
二○一一年夏天,我開始書寫在紐約生活近十年,關於一些人的故事,以及紐約都市空間重生故事對我所帶來的啟發。雖然現在大部分時間,我待在台北,但關於曾經在紐約求學與工作的點點滴滴,總讓我覺得可以給大家認識一種停滯表象背後的爆發力。
這些故事裡,有關於一位律師在九一一之後所追尋的音樂夢;有關於復甦衰敗社區的街角咖啡店;有關於在地居民凝聚共識、讓廢棄鐵道重生的使...
目錄
Chapter1 起飛/到達
1.1期待
1.2留學
Chapter2 Brooklyn電影危安區的真實面──小人物也有大夢想
2.1真正的大熔爐所在地
2.2辦公室變餐廳──Building on Bond
2.3感官經驗也是設計──Char No. 4
2.4貨櫃市集──Dekalb Market
Chapter3 Downtown Brooklyn紐約的文藝復興區,走一條跟曼哈頓不一樣的路
3.1工業運河,新威尼斯──Gowanus Canal
3.2自家餐廳成公共廣場──Habana Outpost
3.3夕陽產業再詮釋──Hollander & Lexer
3.4紐約邊界──Franklin Park
Chapter4 蛻變中之舊食品生產線
4.1舊鐵道/新公園── High Line
4.2舊屠宰場/新潮地──Meat Packing District
4.3廉價建材/新美學──Chelsea Market
4.4古蹟上蓋新房子──Porter House
Chapter5 Greenwich Village & Chelsea曼哈頓的歐洲小鎮
5.1顛覆格子系統的類歐洲小鎮
5.2鋼琴酒吧──The Duplex
5.3珍.雅各的理想都市雛形
5.4臥虎藏龍的紐約同事
Chapter6 曾經繁華的南曼哈頓海港
6.1閒置店家,酒館再現──Fresh Salt
6.2舊倉庫的新生命──Historical Front Street
Chapter7 Williamsburg──另一個SOHO的興起
7.1美好舊時代的驚人創造力
7.2工廠變身精緻訂製設計商店
7.3情緒的留聲機──RoseMary's & Abbey's
7.4工廠河岸再生的美麗與哀愁
Chapter8 Lower East Side──曼哈頓曾經的化外地
8.1經過但不停留的曼哈頓東南角──Lower East Side
8.2從非主流到主流的試煉之地
8.3勞工聚集歷史,挽救存亡之秋
8.4原味歷史打造精品旅館──Blue Moon Hotel
Chapter1 起飛/到達
1.1期待
1.2留學
Chapter2 Brooklyn電影危安區的真實面──小人物也有大夢想
2.1真正的大熔爐所在地
2.2辦公室變餐廳──Building on Bond
2.3感官經驗也是設計──Char No. 4
2.4貨櫃市集──Dekalb Market
Chapter3 Downtown Brooklyn紐約的文藝復興區,走一條跟曼哈頓不一樣的路
3.1工業運河,新威尼斯──Gowanus Canal
3.2自家餐廳成公共廣場──Habana Outpost
3.3夕陽產業再詮釋──Hollander & Lexer
3.4紐約邊界──Franklin Park
Chapter4 蛻變中之舊食品生產線
4.1舊鐵道/新公...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