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建築大獎「文森斯庫里獎」得主,當代建築大師黎辛斯基一次解構建築全貌。
我們生活於其中,但建築對我們來說仍舊是個謎。本書帶我們走入幕後,完整揭開建築的面紗。
建築的美令我們感動,使我們畏懼,它不僅是生活空間也可以是公共藝術。我們生活於此,但卻不懂它的意義。看似不須經過語言翻譯即能欣賞,但建築其實一如文學作品般複雜,其落成需要兼顧實用性與藝術性,考量立即影響與長期用途、周遭環境與內部構成。但鮮少有人具備理解建築的基礎知識與視角。
本書從倫敦戰爭紀念碑、雪梨歌劇院討論到住宅、私人招所,以發想、平面、風格等十個核心主題切入。讀者將透過近百棟作品、140張照片,一窺柯比意、皮雅諾、貝聿銘、安藤忠雄等無數建築大師如何構思與創建他們的設計。黎辛斯基以其特有的人文筆調和歷史脈絡,帶領我們「閱讀」平面圖,他告訴我們建築物如何回應它們所在的環境,以及最微小的細部──如樓梯欄杆──如何能傳達建築師的願景。透過本書,將可更了解建築背後的意義,進而學會如何觀看一棟建築。
本書分成三大部分十個主題:
‧必須具備的基本概念╱發想、環境、基地
建築的藝術性與實用性往往彼此角力。偉大建築師菲利普‧強森在自家房子裡被蚊蟲叮咬了六十年,竟是為了不想裝紗窗,因為紗窗有違他的「美感」。
但建築除了傳達建築師的觀念之外,也必須和周遭環境配合。建築基地更與光線方向、街道上行人動線、景觀視角等密切相關,成為設計建案時無法忽視的要素。
‧炫奇或實用,大師各自堅持的技藝╱平面、結構、皮層、細部
從平面圖裡可以看到什麼?傳統的對稱概念與軸線運用是否必然?近年再次復古興盛的粗獷主義等建築方式,在表現建材之餘,對於建築本身的功能面是否產生不良影響?至於唯一可以讓建築師「大顯身手」的細節裝潢,柯比意等大師又為何選擇忽視?
‧從案例學會如何欣賞建築╱風格、過去、品味
建築風格總是不斷延續與復興,影響力更彰顯在可存續百年的好建築身上,深知建築的過去如何重要的黎辛斯基,在此討論風格的誕生與影響,擁有個人風格的建築師是可以帶來更多商機,或者被自我風格侷限?而不喜歡談個人風格的新一輩建築師,實例證明,他們死後還會有人記得嗎?風格時常來自建築師的個人品味。但被視為如同流行文化的品味,是否僅是感官的產物,只能不斷被挑戰,然後消失改變?
每一棟好的建築,如同藝術品一般,都有自身的標準。本書提供檢視、理解這些標準的工具,帶領讀者看見建築師如何在平面圖與環境、歷史與潮流風格、細部與結構之間選擇自己的立場。不論你是否具有建築專業背景,不論你是建築使用者或參與者,都可藉由理解本書解構分析的多重面向,找到觀看一棟建築的不同方式。不妨睜大眼睛,瞧瞧你我周遭多樣的建築,聽懂它們在說什麼。
作者簡介:
黎辛斯基Witold Rybczynski
波蘭裔,一九四三年出生於愛丁堡,在英國與加拿大的耶穌會學校進學,擁有蒙特婁麥基爾大學建築學士與碩士學位,寫過多本和建築、科技相關的著作,廣泛論述家居、建築與工業技術等主題,定期為大西洋月刊、紐約客、紐約時報雜誌撰稿,並曾於賓州大學教授都市學。現與妻子居住在費城。
著作《金窩、銀窩、狗窩:家的設計史》榮獲一九八六年「加拿大總督獎」;《遠方林中的空地》榮獲費城雅典娜年度文學獎、克里斯多福獎、魯卡斯獎、查爾斯泰勒非小說類文學獎,另著有《等待周末》、《漫遊建築世界》、《世上最美麗的房屋》、《都市生活》、《螺絲起子與螺絲》等。
二○○七年獲頒「文森斯庫里獎」,以表彰他在建築、歷史文物保護與城市設計領域的貢獻。
個人網站:http://www.witoldrybczynski.com/
相關著作
《流動的大都會:黎辛斯基的城市規畫再思考》
《螺絲起子與螺絲:一定用得上的工具與最偉大的小發明》
《金窩、銀窩、狗窩:家的設計史(經典復刻版)》
《「一定用得上!」螺絲、起子演化史》
《等待周末:周休二日的起源與意義》
《金窩、銀窩、狗窩:人類打造舒適家居的歷史》
《螺絲、起子演化史》
譯者簡介:
黃煜文
一九七四年生,專職譯者,譯有《是邏輯,還是鬼扯?》、《耶路撒冷三千年》、《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教父》與《重返Wabi-Sabi:給日式生活愛好者的美學思考》等書。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2013年亞馬遜年度建築類選書
◎瑪爾菲德全國藝術作品獎(Marfield Prize)決選入圍
◎波蘭、中國、韓國、土耳其多國購買版權
◎作者黎辛斯基於2007年榮獲建築界重要獎項──文森斯庫里獎
◎作品獲獎無數:加拿大總督獎(Governor General's Awards)、費城雅典娜年度文學獎(The Athenaeum of Philadelphia''s Annual Literary Award)、克里斯多福獎(a Christopher Award)、魯卡斯獎(J. Anthony Lukas Book Prize)、查爾斯泰勒非小說類文學獎(Charles Taylor Prize)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林洲民/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局長
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邵唯晏/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設計總監、交通大學建築博士侯選人
夏鑄九/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張基義/學學文化創意基金會副董事長、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教授
連浩延/實踐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本晴設計負責人
曾成德/交通大學建築所講座教授、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賴仕堯/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謝明燁/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簡聖芬/成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龔書章/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本書通篇來自一手經驗,論述建築的架構明晰,信手捻來的案例生動。黎辛斯基以其師祖拉斯穆生的經典《體驗建築》為範例,書中不斷提舉其心儀的大師如路易斯.康等的經典案例。若能配合對照書中案例的建築圖,則讀者不僅可以「體驗建築」,更可收拋磚引「磚」之效;正如康所思考的問題:「磚是什麼?」,建築的初學者與喜好者可以進一步感受、思考「建築是什麼?」
──曾成德/國立交通大學建築所講座教授、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我非常喜歡本書以「平面」、「結構」、「細部」等建築學的關鍵字為章節,再佐以精彩案例印證的論述方式。它有助於讀者理解如何觀看建築。本書的案例涵蓋古今,讀者可以進一步瞭解,同樣的概念在不同時代的表達方式。
──謝明燁/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這回,眾多建築史上的經典,在作者抽絲剝繭的精心排比下,讓你眼界大開之餘,更讓你弄清了建築的脈絡細節,終於一窺這小宇宙蘊藏的鏡花水月。
──連浩延/實踐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本晴設計負責人
作者黎辛斯基擁有敏感度並正面地重新理解其審美的情感和價值觀,且企圖嘗試階段性總結它的時代性、獨創性、方法論與價值性,是一本具有前膽性觀點的建築好書。
──邵唯晏/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設計總監、交通大學建築博士侯選人
媒體推薦:
◎國際好評
「閱讀黎辛斯基的作品真是令人愉快。」
──海倫.艾普斯坦,《費城詢問報》
「黎辛斯基是桂冠詩人,他善於描寫可能近在咫尺而我們卻從未留意的事物。」
──羅伯特.‧蘇利文,《草地》作者
「黎辛斯基是最公正的作家,完全不受一時的流俗誘惑。」
──安德魯.佛格森,《華爾街日報》
「黎辛斯基……不僅善於觀察事物的細微之處,也善於以恰如其份的語彙描述。」
──艾瑞克.納許,《紐約時報書評》
「黎辛斯基……妙筆生花,他以優美的散文頌揚我們生活的世界。」
──強納森.科許,《洛杉磯時報》
「最原創、最可讀與最具啟發性的建築作家之一。」
──《圖書館雜誌》
「黎辛斯基是個充滿魅力且富有思想的作家,他在建築領域廣泛探索,將充滿榮耀與令人好奇之處呈現在讀者面前,同時也將傳統與創新的部分介紹給大家。相信讀者能從本書獲得極大的樂趣」
──彼得.霍里斯基,《華盛頓郵報》
「無論建築物還是書籍,凡是美麗與有用的事物永遠不會過時。黎辛斯基教導我們如何判斷與欣賞美麗與有用的事物,他這樣的作家將永遠獲得讀者喜愛。」
──蘿拉.米勒,Salon.com
「在這部侃侃而談且令人振奮的作品中,黎辛斯基讓我們對建築設計與建造有更進一步的理解……這部專業、整體且實際的指南書籍使我們意識到建築中蘊含的深刻人性。」
──《書單》
「一場充實的建築巡禮……黎辛斯基是一名嫻熟而博學的嚮導,他帶領讀者進行建築探索,讓讀者獲得絕妙的樂趣。」
──《科克斯書評》(給星評論)
「建築領域的指導觀點……在本書中,建築被視為一種以審慎態度與堅定信念來加以發揚的技藝。」
──《出版人周刊》(給星評論)
得獎紀錄:◎2013年亞馬遜年度建築類選書
◎瑪爾菲德全國藝術作品獎(Marfield Prize)決選入圍
◎波蘭、中國、韓國、土耳其多國購買版權
◎作者黎辛斯基於2007年榮獲建築界重要獎項──文森斯庫里獎
◎作品獲獎無數:加拿大總督獎(Governor General's Awards)、費城雅典娜年度文學獎(The Athenaeum of Philadelphia''s Annual Literary Award)、克里斯多福獎(a Christopher Award)、魯卡斯獎(J. Anthony Lukas Book Prize)、查爾斯泰勒非小說類文學獎(Charles Taylor Prize)名人推薦:◎專業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林洲民/...
章節試閱
導論
我在高中時上的教堂是一座新詹姆斯風格的小聖堂,那是我跟建築物的初次親密體驗:原木拱門、陰暗嵌板、描繪耶穌會受難殉教者的彩繪玻璃窗─以及硬木長椅。精雕細琢的講道壇彷彿船首樓,俯瞰底下那群如汪洋般躁動的高中男孩。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一棟建築物擁有不朽的價值,我們不得而知。當然,這樣的建築物絕不僅止於實用功能─這一點任何建築物都辦得到。是美的原故嗎?建築是一門藝術,但我們看待建築的方式與看待劇作、書籍與繪畫不太一樣。我們總是零碎地感受到建築的存在,無論是不經意瞥見遠方的尖塔、錯綜複雜的鍛鐵欄杆,還是挑高的火車站候車大廳,建築就像我們日常生活的背景。有時,建築只是個小細節,一個造型優美的門把、一扇框住美麗景致的窗戶,還有小聖堂長椅上雕飾的玫瑰花形。我們心裡想著:「真是好看,別人一定也這麼想。」
儘管對建築習以為常,大多數人仍缺乏思索建築體驗所需的概念架構。我們該如何找出這個架構?─從建築師的意圖與理論,從評論家的觀點,從某種純粹的審美判斷,還是從我們自己的建築經驗裡尋找?建築師用來合理化的說法通常不可靠,這些說法的目的是用來說服而不是解釋。評論家的判斷往往是黨同伐異之見。此外,建築用語也總是不清不楚,無論是歷史風格的齒飾、內角拱與蔥形拱,還是當代前衛令人無法參透的後結構主義術語,都讓人霧裡看花。當然,任何專業都有自己的技術用語,然而當法律與醫學用語透過電視與電影而讓觀眾耳熟能詳時,很少出現在大銀幕的建築師仍舊無法讓建築用語普及,無論是「源泉」裡那位虛構的霍華德.洛克,還是「紅絲絨鞦韆裡的女孩」裡那位真實的史丹福.懷特,都只是曇花一現。
這些事物為什麼重要?因為絕大多數的建築物都是公共藝術。儘管媒體不斷吹捧所謂的「名牌」建築,但建築本身不是─至少不應該是如此─一種個人崇拜。哥德式主教座堂不是為了建築迷或建築鑑賞家,而是為了中世紀在街上行走的人群而建造。怪誕的滴水嘴造型能讓民眾看得瞠目結舌,虔誠聖人的雕刻給予他們啟發,絢爛多彩的玫瑰窗令他們驚異,在宛如洞窟的大殿反覆回響的聖歌令人讚嘆狂喜。建築總是面對著大眾,建築若有任何好處,一定會向大眾宣揚。
體驗建築
什麼東西可以算是建築?在中世紀,答案很簡單;主教座堂、教堂、修道院與少數公共建築物算是建築(architecture),其餘的只是單純的建築物(building)。今日,建築的範圍擴大了。建築成為容納許多日常活動的地方,它的規模可能很小,也可能很大,外觀可能樸實,也可能宏偉,用途可能特殊,也可能世俗。無論如何,我們總是可以在能呈現出一貫視覺語言的建築物中感受到建築的精神。密斯.凡德羅曾說:「當你小心翼翼地把兩塊磚頭疊在一起時,建築就出現了。」
建築語言不是外國語言─你不需要外語常用語手冊或使用者手冊,但它可能很複雜,因為建築物必須完成許多任務,除了實用,也要兼具藝術性。建築師不僅要考慮功能,也要顧及靈感,不僅要重視結構,也要強調視覺表現,不僅要留意細部,也要考量空間效果。建築師必須思考建築物的長期用途與立即影響,在考量周邊之餘,也要重視內部環境。「建築師就像劇場製作人一樣,負責規畫我們的生活環境,」史汀.拉斯穆生寫道,「當建築師的意圖實現時,他就像是完美的主人,把賓客照顧得無微不至,跟他生活成了一個快樂的體驗。」
拉斯穆生是丹麥建築師與規畫師,上述文字出自他一九五九年的經典作品《體驗建築》。這部作品乍看之下簡單易懂。「坦白說,我的目標是解釋建築師彈奏的樂器,顯示他們彈奏的音域,讓讀者懂得欣賞他們彈奏的音樂。」拉斯穆生寫過無數關於城市與城市史的作品─他也是凱倫.白烈森的朋友,不過他不喜歡參與論戰。「我寫作不是為了教導人們對錯或美醜。」他描述的內容絕大多數都是他親自造訪過的建築物,而書中的照片也都是他自己拍攝的。我們可以這麼說,《體驗建築》帶領讀者來到幕後,讓大家了解建築如何變出各種戲法。
我因為諾伯特.休瑙爾的介紹而接觸《體驗建築》這本書,休瑙爾是我在麥基爾大學念建築時最喜愛的老師。他是戰後的匈牙利難民,在哥本哈根就讀丹麥皇家美術學院時曾從學於拉斯穆生門下。這個經驗使休瑙爾成為斯堪地那維亞的人文學者,當他教我建築技藝時─如何繪圖、規畫與設計,他總是不斷提醒我,建築最重要的功能是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為了發展出一套用來思索建築體驗的概念工具組,我決定遵循拉斯穆生(以及休瑙爾)的腳步。這套工具組必須反映我們日常的建築體驗,也就是說,除了實用之外,也要兼具美感。本書將在實用與美感之間來回討論,有時強調前者,有時凸顯後者。這麼做需要偶爾變換焦點─放大景物,以觀察微小的細部;縮小景物,從整體環境來思考建築物。透過這種方式,我想對理論性的問題提供實用性的解答,或者,容我稍微改動詹姆斯.伍德的話,我要提出評論家的問題,但提供建築師的解答。某種特定形式具有什麼意義?細部對整體有什麼貢獻?這棟建築物為什麼能打動我們?
有些讀者可能會在這本書裡搜尋自己喜愛的建築物,但這麼做可能是白費力氣。我跟拉斯穆生一樣,只討論親自造訪過的建築物─以及對我說話的建築物,因此本書涵蓋的範圍不可能太廣;無論如何,本書不是建築物與建築師目錄,而是一連串的觀念討論。我的作品與拉斯穆生一樣是個人探索之作,不同的地方在於這個丹麥人是個堅定的現代主義者,他經常帶入機能主義的感受。相較之下,我因為經歷過現代建築的衰微與復興─但復興後的形式已與過去不同,所以不像年輕時那樣確定。我認為歷史是恩賜,而非強加在我們頭上的東西,因此我認為歷史學家的指引要比許多建築思想家可靠得多。身為建築從業人員,我不能因為自己的作品帶有實驗性就認為自己在技術上可以有所欠缺,也不能說自己是為藝術而藝術,所以建築物功能不彰沒什麼關係。建築是一種應用藝術,唯有在應用的過程中,建築師才能找到靈感。我坦承自己特別偏愛願意面對挑戰的人,而對鑽研深奧理論或只做個人追求的人不感興趣。
垂直美學
《體驗建築》這本書有個醒目的遺漏。拉斯穆生除了簡短地暗示洛克斐勒中心「大而無當,單調乏味」之外,並未多做任何說明;他也未對二十世紀建築字典裡最特出的新詞彙「摩天大樓」做出任何評論。這個失誤相當耐人尋味。不可否認,歐洲在一九五九年時幾乎沒有高樓大廈,但拉斯穆生大可提及KBC 塔,這是位於安特衛普的二十六層裝飾藝術大樓,以及維拉斯加塔─這是戰後在米蘭興建的擁有中世紀外觀的高樓。拉斯穆生也沒有提及他的出生地哥本哈根的摩天大樓,也就是由丹麥著名的現代主義者阿爾納.雅寇布森設計的SAS 皇家飯店。拉斯穆生曾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訪問教授,並且曾到美國各地旅遊,他曾造訪作品中提到的幾座美國建築物,卻沒有去過雷佛大廈─這棟建築物啟發了雅寇布森,也沒有去過一九五○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摩天大樓─密斯設計的西格拉姆大廈。儘管拉斯穆生有著相當傳統的現代主義傾向,但他同時也是一名傳統的都市主義者,在我的印象中,他反對城市充滿商業大樓。
我們的城市到處都是高樓大廈。摩天大樓變得如此普及,我們因此將這些高樓視為理所當然,完全忽略這些建築物有著不尋常的結構,不僅有用來抵抗強風(與地震)的工程技術,也整合了環境與交通系統,可以快速而有效率地將民眾運往幾百英尺的高處。從功能來看,最單純的莫過於辦公或住宅大樓:一層層的樓地板堆疊起來,中間夾著電梯。但摩天大樓有一個棘手的建築問題:首先,摩天大樓非常巨大。跟其他建築物一樣,你可以退後幾步與比薩斜塔或倫敦西敏宮的鐘塔合照,但摩天大樓卻是兩回事。建築師通常會跟高樓模型合照:法蘭克.洛伊.萊特在他的工作室裡與七英尺高的舊金山呼聲報大樓合影;《生活》雜誌把密斯描繪成建築界的格列佛,從湖濱公寓的雙塔之間窺視著;《時代》雜誌封面的菲利普.強森像個驕傲的父親,把AT & T 大廈的模型摟在懷裡。實際的摩天大樓太龐大,無法一眼窺見全貌,必須用兩種不同的方式觀看:從遠距離拍攝,讓大樓成為城市天際線的一部分,或是特寫,讓大樓成為街景的一部分。
辦公大樓的另一個問題是建築缺乏變化。傳統上,建築師會為大型建築物增添一些有趣的部分,如尺寸不同的窗戶、凸窗、陽台、山牆、小塔樓、老虎窗與煙囪。但辦公大樓卻是由一層層樓地板堆疊出來的無差異空間。建築師因此花了一段時間才找到滿意的解決方式。一八九六年,第一棟電梯辦公大樓─位於紐約市的公平人壽大樓,樓高七層,看起來就像充了氣的巴黎豪宅─落成的二十六年後,芝加哥建築師路易斯.蘇利文寫了一篇畫時代的論文,題為〈高層辦公大樓的藝術考量〉。蘇利文形容摩天大樓是結合科技(電梯與鋼結構)與經濟(在建築用地上放入更多的可租用空間)的粗糙產品。他在他那篇詞藻略嫌華麗的文章中問道:「我該如何為這堆枯燥乏味的東西,為這個粗俗、鄙陋、令人不快的龐然大物,為這場永恆而刺耳的爭吵,在低俗而狂放的熱情之上,建立並賦予較高的感性與文化形式,使其變得優美雅致?」他提出簡要的解決之道,就是將高層建築物區隔成不同的部分。最底下的兩層樓要多加裝飾,用來吸引行人的目光;上面的樓層則依循蘇利文的名言:「形隨機能而生。」他解釋說:「從這裡往上,我們要把這些數目不一的典型辦公樓層當成一個又一個的房間,每個樓層都有窗戶,有分隔的窗間壁、窗台與過樑,我們不會在這上面花費心神,因為這些樓層的功能相同,所以它們的外觀也會一模一樣。」蘇利文也表示,建築物頂端應該以閣樓、水平飾帶或大型簷口做為結束,以顯示辦公樓層至此確定終了。蘇利文撰寫這篇論文時,他已經將他的概念充分展現在聖路易斯的韋恩萊特大樓上面。這棟由紅磚與裝飾陶磚興建的十層樓建築物,若按今日的標準,幾乎算不上是摩天大樓,儘管如此,一般仍認為韋恩萊特大樓是現代辦公大樓的原型。窗間壁區隔出一排排式樣完全相同的窗戶,這些窗間壁扶搖直上連結樓頂的水平飾帶,製造出蘇利文所說的「垂直美學」。
蘇利文根據古典意義建築秩序提出的三部分準則,影響日後許多摩天大樓的形式,包括著名的熨斗大樓,這是由蘇利文在芝加哥的同事丹尼爾.伯納姆設計的。蘇利文的有機裝飾形式與歐洲新藝術運動相近,而伯納姆則傾向於歷史模式;舉例來說,伯納姆與約翰.魯特在芝加哥興建的共濟會大樓曾是世界第一高樓,大樓的頂端是隱約帶有都鐸式風格的斜屋頂,而他們另外一項作品鳥屋則蘊含了拜占庭、威尼斯與仿羅馬式風格。
哥德式風格是早期摩天大樓常見的形式,例如紐約的伍爾沃斯大樓、奧克蘭的尖頂大廈,以及芝加哥論壇報大廈。垂直哥德式風格的比例與細長裝飾宛如專為高聳建築量身訂作,因為這種建築形式特別能凸顯垂直性與直上青雲的氣勢。舉例來說,芝加哥論壇報大廈頂端的飛扶壁與小尖塔,其模仿的對象就是盧昂主教座堂的奶油塔。建築師雷蒙.胡德之後設計的商業大樓逐漸減少裝飾,但仍維持明顯的垂直量體。他的宏偉作品,洛克斐勒中心的RCA 大樓,彷彿高聳如雲的巨大石筍,至今仍是曼哈頓數一數二的摩天大樓─儘管拉斯穆生對此有所保留。
現代高樓依然可以粗分成古典式或哥德式,兩者的差別表現在結構上。以最近由羅伯特.史登設計完成的康卡斯特中心為例:從遠處看,這座外觀完全覆蓋玻璃的大樓看起來就像方尖塔;大樓底部面對行人廣場,民眾經由挑高的冬季花園走進大廳。史登也是木瓦式風格(又譯魚鱗板式風格)建築與喬治式樣校園的建築師,康卡斯特中心在執行上採取現代主義,但構成卻是傳統的,仍然遵守蘇利文的底部─中間─頂部公式。光從康卡斯特中心的光滑玻璃外牆,無法看出是什麼支撐著這座大樓。事實上,康卡斯特中心的鋼架圍繞著高強度混凝土電梯與樓梯服務核(九一一之後的安全特徵),大樓頂端裝設了世界最大的阻尼器,一座裝滿水的單擺,可以讓強風吹襲下的大樓搖晃程度降到最低。但這些裝置全隱藏起來。另一方面,諾曼.福斯特的香港匯豐總行大廈則是向外顯露了核心元素,他將電梯井與樓梯間全置於建築物外側。主建築結構,如一根根的柱子、巨大桁架與交叉大樑,也同樣暴露在外。香港絕大多數的摩天大樓看起來穩重堅固,但匯豐總行大廈卻不同,它由幾個後縮高度不一的部分組成,予人一種建築物仍在興建的印象。英國建築評論家克里斯.阿伯爾寫道:「這種結構與空間的魔法,顯示的哥德式風格遠多於古典式風格。如果『中世紀』的辦公大樓、『飛柱』與『未完成』的外觀還無法讓人產生這樣的感受,那麼中庭(教堂中殿)的高聳比例與巨大半透明東窗必能讓人輕易看出這座建築物為什麼被形容成『商業主教座堂』。」「商業主教座堂」其實是伍爾沃斯大樓的別稱,建築師卡斯.吉爾伯特在大廳裡設了一座座小滴水嘴獸,這些塑像反映出進入這棟大樓的人的模樣,包括拿著計算尺的自己,以及廉價百貨大亨弗蘭克.伍爾沃斯數銅板的樣子。吉爾伯特的風格比福斯特來得明亮輕快,而且後者的樸實形式無法讓人感到有趣,儘管如此,阿伯爾卻正確看出兩人的類似性。與中世紀主教座堂一樣,香港匯豐總行大廈最吸引眾人目光的就是它的結構。
位於第八大道的紐約時報大廈,倫佐.皮雅諾在這裡完成了非凡的創舉:他結合古典式與哥德式風格。從遠處看,這座高聳的建築物就像十字形的柱子。全玻璃的外形幾乎完全被遮陽板吞沒,遙遠望去,這座大樓讓人留下異常脆弱的印象。然而,一旦走近,從街頭看去,原本的脆弱印象變了。從懸吊人行道玻璃遮罩的顯眼鋼樑,到暴露的柱子、橫樑與角落的十字交叉拉力構件,在在顯示時報大廈的結構力量。自從喬治華盛頓大橋落成以來,這是曼哈頓首次出現如此大膽的工程。
這三棟建築物既是企業的象徵,也是工作場所。光滑的玻璃大樓康卡斯特中心就像電腦晶片一樣平滑無聲,裡面容納的是一間高科技通信公司;香港匯豐總行大樓的正面是一致的粗灰色,就像銀行家穿的細條紋西裝;紐約時報大廈是美國權威大報總部所在地,建築的外觀凸顯報紙的開放與透明。企業大樓的象徵主義提醒我們大型商業建築並不是建築師個人願景的展現。當然,史登對歷史的興趣、福斯特對科技的著迷,以及皮雅諾對工匠技術的尊敬,這些對他們各自的設計一定造成影響。但這些建築物也說了許多關於企業的事,甚至更多是與「社會」有關。皮雅諾討論紐約時報大廈時表示:「我喜歡這個世紀出現的一些觀念,例如地球是脆弱的,環境容易受到破壞。脆弱是新文化的一部分,強調與地球和環境共存。我認為時報大廈應該擁有光亮、活力、透明與非物質的特性。」這是建築比雕塑或繪畫來得有趣的地方;建築物有時可以反映出密斯所說的「時代意志」。
這三座摩天大樓也提醒我們,雖然建築物反映了經濟與文化力量,但它們更顯示了在地色彩。這三棟建築物分別位於特定的城市─費城、香港、紐約,因此它們也反映了整個都市環境。此外,這三棟建築物所在位置也相當不同。康卡斯特中心鄰近長老教會,面對寬敞的廣場。廣場位於中心南側,而這絕非巧合。如果可能的話,大樓正門最好設在陽光充足的那一面,大樓的正面可以獲得最多好處,擁有清楚的陰影線條與明暗對比,而就康卡斯特中心來說,坐北朝南也能讓冬季花園獲得充沛的陽光。香港匯豐總行大廈也面對著廣場─皇后像廣場,廣場鄰近九龍渡輪碼頭。因此,福斯特的大樓在香港擁有獨特的地利之便,人們從遠處就能看見大樓,首先是在渡輪碼頭,然後步行穿過公園時再看到一次,最後走到廣場時又看到一次。皮雅諾的建築物剛好相反,紐約時報大廈幾乎完全消失在曼哈頓中城的高樓森林裡。從第八大道的狹窄峽谷與更狹窄的四十和四十一街區域,我們只能匆匆一瞥時報大廈的樣子。
這三座摩天大樓顯示不同的建築師雖然使用的材料一樣,但建築的方式卻可以南轅北轍。康卡斯特中心的正面玻璃外牆,彷彿緊繃的肌膚;這座方尖塔的表面是由兩種玻璃構成,一種較為透明,另一種較不透明。香港匯豐總行大廈的玻璃外牆完全透明,一眼就能看見裡面的鋼結構,大大小小粗細不一的鋼製樑柱構成豐富而有層次的大廈正面景觀。完全覆蓋著玻璃的紐約時報大廈,外表還罩著一層遮陽板。這三位建築師處理細部的方式也不同:史登把細部處理得很優雅,但並不是那麼顯眼;福斯特把細部處理得既光滑又精準,就像打造豪華轎車一樣;皮雅諾強調每個細部要製作精美,並且能結合成風格一貫的整體。
我們經常用獨特與新穎來形容令人興奮的新建築物。其實說一棟建築物具有開創性已經是最高形式的讚美,彷彿建築如同時尚,必須盡可能與過去畫清關係。然而,正如菲利普.強森的明智之語:「你不可能『不知道』歷史。」我不可能在看著康卡斯特中心時,心中完全不聯想到它所模仿的古埃及紀念碑。我首次見到香港匯豐總行大廈時,心中浮現的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工程與鋼構鐵路橋樑。紐約時報大廈讓我想起附近的西格拉姆大廈,皮雅諾只是加上遮陽板,就改變了密斯的古典鋼骨玻璃風格。這三棟建築物都不能稱為歷史主義風格,但它們都無法擺脫歷史。
工具組
想了解建築如何運作,要先知道建築師想做什麼,無論在實務還是美學上。在本書中,我提到十項與建築相關的核心主題,以及當代建築師處理這些主題採取的各種方式─以及他們有時刻意不採取的方式。
本書的前三分之一討論基本原理。首先,我討論建築物何以能表達單一且通常十分簡單的「發想」。儘管如此,建築物不只是思想的創造物;當法蘭克.洛伊.萊特對菲利普.強森這麼說時,他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嘿,菲利普,小菲爾,各位,把房子蓋好,任由它們日曬雨淋就對了。」所有的建築物都必須承受日曬雨淋;亦即,建築物總是受氣候、地理影響,它的存在無法擺脫地緣關係。緊接著的「環境」─建築師又稱為「脈絡(涵構)」─在建築設計的形塑
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不過不是每棟建築物都能順利融入環境。有時候,環境是一棟已經存在必須添加上去的建築物。同樣重要的還有「基地」,但基地與環境不盡相同。基地決定從遠處觀看建築物的感受,人們如何接近建築物,建築物本身能提供的景觀,以及日照的位置。
本書的第二部分將從不同的面向探討建築師的技藝。絕大多數建築物的基地與周遭環境的細部內容,完全展現在建築物的「平面」裡,平面圖是設計師的主要組織工具。建築作品,無論起始的觀念如何深奧抽象,最終都必須付諸實踐。即使是到了數位時代,建築物無論如何仍須是實體,憑藉一磚一瓦構成。我將描述建築物在物質上的三個核心面向:結構、皮層與細部。對於非建築師來說,這些主題似乎純屬技術層次,其內容完全取決於客觀的科學,或至少是由工程學來決定。然而,這些主題其實就像建築師的草圖一樣,充滿主觀性與個人色彩。
本書的後三分之一將擴大討論的範圍。對大多數人來說,建築「風格」是觀看建築物時最有趣也最賞心悅目的回報,但對眾多建築師而言,特別是現代主義建築師,風格卻是相當棘手的主題,他們要不是輕輕帶過,就是避而不談。柯比意說道:「風格就像女人帽子上的羽飾,如此而已。」然而,他的作品卻顯示,一定程度的風格展現,乃是所有成功建築物的重要元素。「過去」是建築師永遠關心的主題,因為建築物持續的時間很久,這表示新蓋的建築物幾乎可以確定會跟老建築物為鄰。此外,新建築物必須了解建築物的使用方式往往牽涉到文化觀念,而文化觀念會延續很長一段時間,因此像前門後門、樓上樓下、屋裡屋外這樣的觀念總是牢不可破。不過,針對「過去」也產生了兩極的看法,有些人把過去視為靈感的來源,有些人則認為過去造成他們的負擔。「品味」同樣是個引起爭議的主題:畢卡索說好品味是個「可怕的東西⋯⋯是創造力的大敵」,但歌德卻認為:「世上最可怕的事莫過於缺乏品味的想像力。」當然,建築物反映過去、使用材料與安排細部的方式不盡相同。正如我們討論的這三座摩天大廈所顯示的,建築不存在唯一正確的方式,這點令人慶幸,不過卻存在許多錯誤的方式。我說「令人慶幸」是因為我對建築多樣性表示歡迎。雖然建築從業人員需要堅實的概念基礎才能從事創作─為了更有能力鑑賞建築物,了解基礎至關重要,但我不認為天底下只存在一種正確的建築取徑。如拉斯穆生所言:「對某個藝術家來說是正確的,對另一個藝術家來說卻可能是錯誤的。」
這種包容眾說的立場,與今日建築學界充斥的激烈辯論(所謂的論述)格格不入。這個世紀之初,在音樂、繪畫與文學界,古典的表現形式崩解,藝術作品亟需理論宣言的支持。建築界也嘗試這麼做,因此出現了許多以文字而非以建築作品著稱的建築師,許多從業人員寫下長篇(而且經常花費大量心力)的解釋之作。然而,建築不同於音樂、繪畫與文學,它無法只存在於想像層面,也無法與物質世界區隔:地板必須是水平的,房門必須能夠開啟,樓梯要有樓梯的樣子。建築必須堅實地立基在世界上,它不是關起門來討論的學科,如果有人想把思想理論強加在建築物上,一定會引起建築從業人員的憤怒。
我不想提出什麼大理論,也不想與人論戰,更沒有想支持的學派。建築,尤其好的建築,少之又少;建築界沒有必要再生嫌隙。無論如何,我相信建築源自於建築行為;理論即使有其地位,也是學者專屬的特權,從業人員不需要這一套。所有的建築師,無論各自抱持什麼意識形態,都對建築的計畫、基地、材料與建造存有共識。為了避免聽起來俗不可耐,我們必須說,所有的建築師都追求著一種難以形容的「事物」,正如保羅.克雷所言,品質是建築的核心本質。理解這個本質正是本書的宗旨。
導論
我在高中時上的教堂是一座新詹姆斯風格的小聖堂,那是我跟建築物的初次親密體驗:原木拱門、陰暗嵌板、描繪耶穌會受難殉教者的彩繪玻璃窗─以及硬木長椅。精雕細琢的講道壇彷彿船首樓,俯瞰底下那群如汪洋般躁動的高中男孩。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一棟建築物擁有不朽的價值,我們不得而知。當然,這樣的建築物絕不僅止於實用功能─這一點任何建築物都辦得到。是美的原故嗎?建築是一門藝術,但我們看待建築的方式與看待劇作、書籍與繪畫不太一樣。我們總是零碎地感受到建築的存在,無論是不經意瞥見遠方的尖塔、錯綜複雜的鍛鐵欄杆,還是...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發想
第二章 環境
第三章 基地
第四章 平面
第五章 結構
第六章 皮層
第七章 細部
第八章 風格
第九章 過去
第十章 品味
建築專有名詞
引用資料說明
致謝
中英對照及索引
導論
第一章 發想
第二章 環境
第三章 基地
第四章 平面
第五章 結構
第六章 皮層
第七章 細部
第八章 風格
第九章 過去
第十章 品味
建築專有名詞
引用資料說明
致謝
中英對照及索引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