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生活之書,與自己,與親人,與伴侶。
學習耕耘自己的身體,也給另一個身體多一點依靠和擁抱。
大腦的記憶會遺忘,而身體的記憶
卻永遠烙印在皮膚、肌肉、骨髓之中。 ──蔣勳
此身難得──我們的身體是上天賜予的最大禮物;但是,你有好好和自己的身體做朋友嗎?
52,是一年的週數總和,也意味著,一年365天都要愛自己的身體,無論內外,身心,動靜。
我的身體有一種嚮往:是埃及的均衡紀律,希臘的肌力動感,印度的柔軟伸展;是佛朗明哥的收緊,肚皮舞的放鬆;還是西方的向上飛揚,或東方的下沉踏實?
我的身體有一種渴望:我用呼吸感覺氣的流動,以重心穩定著自我;在每一次摔倒後再站起來,從每一天行走中學習從容;然後,以手掌相觸的喜悅、擁抱環護的祝福,傳遞體溫,告別荒涼。
懂得時時做身體的功課,充分地活出自己,在不同的年齡感受生命的美好可能,在收放之間找到平衡與圓滿,終會知道,自己身體的美是他人不可取代的。
「是身如燄,從渴愛生」,此書獻給所有渴望身體美麗的朋友!
作者簡介:
蔣勳
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台灣。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台。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聯合文學》社長,並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
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近年專事兩岸美學教育推廣,他認為:「美之於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而我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著有:《天地有大美》、《美的覺醒》、《身體美學》、《漢字書法之美》、《吳哥之美》、《夢紅樓》、《微塵眾:紅樓夢小人物I、II、III、IV、V》、《九歌──諸神復活》、《舞動白蛇傳》、藝術解碼五書、《秘密假期》、《孤獨六講》、《生活十講》、《新編傳說》、《欲愛書》、《大度‧山》、《多情應笑我》、《蒼涼的獨白書寫〈寒食帖〉》、《手帖──南朝歲月》、《此生──肉身覺醒》、《新編美的曙光》、《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少年台灣》、《萍水相逢》、《此時眾生》、《肉身供養》、《捨得,捨不得》等書,以及各種有聲書。
章節試閱
我身體的覺醒
身體裡有一個非常早的記憶,覺得自己是一粒種籽,蜷縮在幽暗密閉的空間裡。彷彿聽得到一點水和空氣流動的聲音,感覺到一點彷彿是心跳的脈動,我的心跳,或是母親的心跳,有一根臍帶連接著……
學醫學的朋友告訴我,大腦還沒有形成,應該沒有記憶。
但是,那記憶似乎不是大腦的記憶,而是身體的記憶。
大腦的記憶會遺忘,身體的記憶卻永遠烙印在皮膚、肌肉、骨髓之中。
有一個做按摩的朋友告訴我,他在按摩時可以感覺到對方身體的硬塊。
「硬塊?是腫瘤嗎?」我有點好奇。
「不是!」他說:「身體受過傷,會留下疤痕,皮膚上的疤,肌肉上的疤,骨骼上的疤,都有硬塊。按摩的時候,可以耐心地推,把硬塊推開,讓疤痕平復,血氣可以通過,不再阻塞,身體就自由了。」
「你常常推到硬塊?」我仍然好奇。
他笑了笑,說:「最難推開的不是肉體的疤。肉體受傷留下的疤,容易發現。最難發現的是心靈受傷留下的疤。一個小小的硬塊,隱藏在身體很深的地方,不容易發現,要很細心地用指尖去觸探。一個化解不開的結,留在身體裡,可能十年、二十年了,大腦都遺忘了,但那個心事的疤還在,固執地結在那裡……」
「你可以用按摩化解開嗎?」我問。
他正按著我肩胛骨下方,很輕、很慢、很專注地往復推拿按摩,彷彿提醒我回想起身體上一個久遠的記憶。
這些年很專注於重新找回身體上的許多記憶。
接受母親哺乳時整個身體被母親的體溫環抱著的記憶。
口腔裡吸吮著溫熱乳汁的記憶。飽足的胃的幸福的記憶,與飢餓時腸胃蠕動渴望食物的記憶。
牙齒從牙床上生長出來的奇異的有點癢又有一點痛的記憶。
被蜜蜂螫過的手指上腫脹火燒熱辣的記憶。
我閉著眼睛,讓身體自己呼喚起所有點點滴滴的記憶,身體在這些記憶中覺醒了起來。
我做了一系列身體的筆記。
我也喜歡坐在路邊觀察人,不是用大腦的思維,而是嘗試開放身體的直覺,直接感受到一個人的喜悅或憂傷。
感覺每一個人心事上的傷疤,如同我的按摩師告訴我的,嘗試推開自己心中的結,也嘗試推開他人心事上的結。
使一個身體美麗起來的原因,絕對不只是年齡、身高、體重這些外在的因素,也一定包含著內在的心事的元素。
有時候覺得自己的身體輕盈如同天空上一絲卷舒從容的白雲。
有時候覺得身體廣大寬闊如無邊無際的原野,可以容納承載許多生命的繁衍與成長。
有時候覺得身體像洶湧澎湃的驚濤駭浪,追逐著慾望不可遏止的狂烈高潮,彷彿要在最大的熱情裡使自己在風中化散成千萬浪花與飛沫。
有時候覺得身體是一座篤定的山巒,可以從亙古靜定到未來,可以任風雲在眼前不斷變滅,而這身體只是守住不動。
這身體究竟在等待什麼?
聲帶上的震動在等待最宛轉高亢的歌聲。
鼻腔的黏膜渴望著令人陶醉的花的芬芳。
耳膜最深處彷彿等待著最輕柔的愛人的呼喚。
舌根的味蕾等待最甜的寵愛,最鹹的汗,最辛辣的戟刺,最酸楚的失落,最苦味的省悟。
眼常見一切無限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耳常聽一切無限聲,聲即是空,空即是聲。
鼻常嗅一切無限香,香即是空,空即是香。
舌常遍嚐一切無限味,味即是空,空即是味。
身常受一切種種無限觸,觸即是空,空即是觸。
講身體美學,使我體悟最深的其實是佛陀的經文,但我知道我的身體仍有這麼多貪戀,我的領悟也只還是大腦的領悟,而不是身體的領悟。
在藝術史上,年輕時著迷於希臘式的人體美學對青春完美肉體的歌頌,卻也慢慢隨著自己身體記憶的一一覺醒,愈來愈發現,在印度文化中古老東方對身體功課更深沉而且更豐富的表現。
印度的身體飽滿、柔軟、富裕,常常像一朵還在綻放的盛夏之花,透露出肉體渴望擴大與延長的欲望本質。
在儒家文化重重禁忌中被拘束著的身體,彷彿在印度身體美學的引領下慢慢得到了解放。
「解放」或許容易被誤認為是肆無忌憚的放縱。其實恰好相反,印度美學中的身體,可以收放自如,是放縱的極限,也恰好是收歛的極限;使身體在靜與動、收與放之間,找到一種平衡與圓滿。
儒家文化的初始絕不是不重視身體美學的。揖、讓、進、退,其實就是身體美學。
禮、樂、射、御、書、數,先秦的基本教育中至少「射」與「御」,習練射箭與駕馬車,都有直接身體運動的訓練;而「禮」的基礎絕對是身體美學的講究。
禮的儀式,在任何民族都是身體美學的結果。
典禮之中,看到人的行走、致敬、前進、迴旋與後退,莫不是身體美學的表現。
因此,身體美學使我細心觀看「典禮」,婚禮、喪禮,乃至於一般的頒獎典禮或畢業典禮。一個自信的身體,在舞台上,在典禮儀式中,既不是自大,也不是自卑;一個從容自信的身體,找到自己的定位,也尊重其他生命的定位。
成熟的身體美學,使自己與群體間有了秩序。
日本的古典文化使身體受規矩壓抑。日本的身體美學如同格律,有嚴謹規矩,但又似乎少掉了自在的從容,一旦解放,也常常放肆到殘酷或不可收拾。
台灣是受過日本統治的,民間談到日本人有一句「有禮無體」的慣用語。「禮」畢竟是身體外在的表現,「體」的本質正在於身體的覺醒,從心所欲而不踰矩,正是在收放之間的微妙平衡。
東南亞的小乘佛教生態,發展出一種慵懶、緩慢、沒有野心的身體美學,他們似乎更相信內在的一點點喜悅可以蕩漾成嘴角淡淡的微笑,因此謙遜溫和多過霸氣。
在峇里島看女子梳髮沐浴,身體在溪水中似乎無垢無淨,常常誤以為是一隻鷺鷥,靜靜佇立水岸剔著翎毛。
十九世紀殖民主義發展到極盛的歐洲白種人,向外征服的身體僵硬刻板,像古典芭蕾中踮著腳尖的姿態,也是一種美,卻總讓人擔心重心不穩,要徹底垮倒。
十九世紀末,法國畫家高更到南太平洋的小島尋找土著的身體美學,似乎預兆著歐洲文化的質變。
如同古老基督教《聖經》的教訓:贏得了全世界,卻失去了自己,所為何來?
真正成功的身體,是可以贏的身體,也是可以輸的身體。
我們的身體從小就被設定在「輸」與「贏」之間。
跑得更快,跳得更遠,打敗更多對手……,這些都可能是「贏」的簡單法則。
但是我想回頭再省視一次自己的身體。
我的身體,可不可以行走得更緩慢?
我的身體,能不能跳躍得更輕盈?
我的身體,能不能包容更多的身體?
贏與輸都在我自己的身體之中,我想贏自己,也想輸自己。
靜坐冥想的時候,我清楚看到一個完全一樣的自己坐在對面,微微笑著。我知道,我跑得再快,他仍然在我對面;我跳得再遠,他也仍然在我對面;他正是我永遠打不敗的對手。
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征服了歐洲、非洲、亞洲,他每征服一個地方,就指著一片空無的土地說:「這裡要有一個城市,用我的名字命名!」
埃及北邊真的出現了一個亞歷山大港,但是他從來沒有看過這個城市,他只是不斷向前征服。
亞歷山大大帝有一種希臘人的美,年輕、自負、野心勃勃,不斷向外征服。
亞歷山大大帝三十三歲在征途中得病死去前,不知道會不會看一看自己尚且年輕的身體,覺得有什麼遺憾?
遺憾,或許人的身體最終的功課是要面對這一命題吧。
父親去世時,我守在床邊,我覺得與父親的身體告別是艱難的功課。
母親去世時,我將她懷抱胸前,我覺得與母親的身體告別是更艱難的功課。
而此時,我那麼清楚,自己最艱難的功課,有一天一定將是與自己身體的告別。
我讀過許多關於死亡的書,各種派別的哲學與宗教對死亡的闡釋,然而,我知道,到那一時刻,不會是大腦主導的時刻,我還是要做一次徹徹底底身體的功課。
這身體或許會在塵土中化為塵土,這身體或許會在火燄中灰飛煙滅,這身體或許會一片一片被兀鷹帶到天上,使涕淚縱橫、血尿唾糞糾纏的肉體化解為無形。
然而,沒有人能告訴我,那時候這如此真實存在過的肉體,是否還會記憶著什麼?
我擁抱牽連眷戀過的身體都將一一告別,如同一朵一朵花的凋謝消逝。為了身體的功課,我便在每一個春天到花朵盛放的樹前,學習與肉身的告別。
那些身體果真都如花一般美麗。
我喜歡一個學生跟我說的話:「希望來世能修行成一朵花。」
因此,這本書是獻給所有渴望身體美麗的朋友的書。
有一個城市舉辦選美比賽,來函邀請我擔任評審,我覺得訝異,很難想像自己坐在伸展台邊,看穿著泳裝的美女一一走過,而我要負責打分數。
我打電話給主辦單位,「為什麼找到我做評審?」我問。
「你不是常常談『美』嗎?」他們理直氣壯地回答。
我想一想,對方並沒有錯,我是常常談到美。
我也相信,一切藝術的美,其實遠不如人的身體的美動人。
隔了幾天,我還是打電話回覆主辦單位,拒絕了評審工作。我說:「我的『美』是沒有第一名的。」
我無法在選美會中選出「第一名」,而遺棄其他人。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是美的,每一個人最終都將發現自己身體的美是他人不可取代的。
因此,這本書也要獻給每一個自信而從容的生命。
我身體的覺醒
身體裡有一個非常早的記憶,覺得自己是一粒種籽,蜷縮在幽暗密閉的空間裡。彷彿聽得到一點水和空氣流動的聲音,感覺到一點彷彿是心跳的脈動,我的心跳,或是母親的心跳,有一根臍帶連接著……
學醫學的朋友告訴我,大腦還沒有形成,應該沒有記憶。
但是,那記憶似乎不是大腦的記憶,而是身體的記憶。
大腦的記憶會遺忘,身體的記憶卻永遠烙印在皮膚、肌肉、骨髓之中。
有一個做按摩的朋友告訴我,他在按摩時可以感覺到對方身體的硬塊。
「硬塊?是腫瘤嗎?」我有點好奇。
「不是!」他說:「身體受過傷,會留下疤痕...
作者序
是身如燄,從渴愛生
──新版序
讀《維摩詰經》讀到「是身如燄,從渴愛生」,心中一驚。
佛經許多關於身體的比喻,如「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這個身體,像水中浮沫,稍一觸碰就破滅了。
這個身體,像熾烈的火燄,燃燒,跳躍,嘯叫,渴望愛。因為渴望,炙熱燃燒,如火如燄,然而一無所得。
儒家傳統很少談身體,對自己的身體一無所知,害怕身體,逃避身體,視身體如仇讎,會對生命有健康的見解嗎?
小時候讀《孟子》,讀到「嫂溺,援之以手」,心裡充滿懷疑。
嫂嫂掉到河裡,要淹死了,這時候還在討論:要不要伸出手去救。
我們的身體要如此吝嗇嗎?
我們的身體如此恐懼慾望嗎?
我們不相信身體對生命的不忍遠遠大過男女的慾望嗎?
我總想像著一個畫面,一名女子落水快要溺斃,濁流滾滾,岸上的男子驚慌,看著女子載浮載沉,心裡盤算:這是嫂嫂,可以伸手救援嗎?
印度佛經討論身體,古代希臘哲學討論身體,東歐比「嫂溺,援之以手」有更多對身體的愛與敬重。
我在儒家傳統的教育下長大,身體受到的約制多不自覺。
到歐洲受教育,在不同的文化中衝擊比較,重新檢查自己身體的許多慣性,有機會一點一點地省視成長過程身體的記憶。
這些很個人的記憶,在廣播節目中娓娓道來,講了五十二集,出版社的朋友覺得可以是許多人共同關心的問題,整理成為文字,成為這本小書。
許多思考並無結論,只是提供一個反觀自身的索隱吧。
「是身如燄,從渴愛生」,我們的身體如火燄,熾熱燃燒,渴望愛,渴望另一個身體依靠擁抱。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還做著身體艱難的功課。
二○一六年三月十一日 於池上
是身如燄,從渴愛生
──新版序
讀《維摩詰經》讀到「是身如燄,從渴愛生」,心中一驚。
佛經許多關於身體的比喻,如「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這個身體,像水中浮沫,稍一觸碰就破滅了。
這個身體,像熾烈的火燄,燃燒,跳躍,嘯叫,渴望愛。因為渴望,炙熱燃燒,如火如燄,然而一無所得。
儒家傳統很少談身體,對自己的身體一無所知,害怕身體,逃避身體,視身體如仇讎,會對生命有健康的見解嗎?
小時候讀《孟子》,讀到「嫂溺,援之以手」,心裡充滿懷疑。
嫂嫂掉到河裡,要淹死了,這時候還在討論:要不要伸出手去救。
我...
目錄
新版序 是身如燄,從渴愛生
前言 我身體的覺醒
之一 此身難得
身體記憶01:等待發芽的果核仁
身體記憶02:母親的體溫
身體記憶03:重量的承擔
身體記憶04:找到平衡
身體記憶05:節制速度
身體記憶06:動作的紀律
身體記憶07:飛的渴望
身體記憶08:超越限制
之二 尋找自己的重心
身體記憶09:充分呼吸
身體記憶10:氣的流動
身體記憶11:呼吸以沉澱雜質
身體記憶12:向內領悟
身體記憶13:像花般綻放
身體記憶14:穩定生命的重心
身體記憶15:旋轉的修行
身體記憶16:尋找重心的極限
之三 包容與愛的起點
身體記憶17:認識並珍愛己身
身體記憶18:手的牽繫
身體記憶19:掌心相對的喜悅
身體記憶20:執子之手
身體記憶21:擁抱,身體最深的渴望
身體記憶22:傳遞體溫給荒涼之身
身體記憶23:一切愛的起點
身體記憶24:觸覺的細節
之四 摔跤和行走的功課
身體記憶25:學步、進步
身體記憶26:摔跤之後再站起來
身體記憶27:直立,人的表徵
身體記憶28:摔跤的心理功課
身體記憶29:行走的節奏,生命的節拍
身體記憶30:肢體的表情
身體記憶31:豐富的行走
身體記憶32:行走的習慣成為印記
之五 每一天的耕耘
身體記憶33:心裡的結,身體的結
身體記憶34:用身體感覺空間
身體記憶35:用身體去勞動
身體記憶36:與大自然同步感受
身體記憶37:尋找極限,舞出極致
身體記憶38:每一天耕耘身體
身體記憶39:水平美與垂直美
身體記憶40:時間與文化的印記
身體記憶41:身體裡有一種嚮往
身體記憶42:我一直在雕塑自己的身體
身體記憶43:打掃精神之屋
之六 做自己的第一名
身體記憶44:多一點擁抱和依靠
身體記憶45:如樹伸張,每個身體都是美的
身體記憶46:如馬馳騁,不和他人比較
身體記憶47:解開糾纏,充分地活出自己
身體記憶48:最美麗的禮物
身體記憶49:人生似長河
身體記憶50:枯木逢春
身體記憶51:轉換生命速度
身體記憶52:使生命圓滿
新版序 是身如燄,從渴愛生
前言 我身體的覺醒
之一 此身難得
身體記憶01:等待發芽的果核仁
身體記憶02:母親的體溫
身體記憶03:重量的承擔
身體記憶04:找到平衡
身體記憶05:節制速度
身體記憶06:動作的紀律
身體記憶07:飛的渴望
身體記憶08:超越限制
之二 尋找自己的重心
身體記憶09:充分呼吸
身體記憶10:氣的流動
身體記憶11:呼吸以沉澱雜質
身體記憶12:向內領悟
身體記憶13:像花般綻放
身體記憶14:穩定生命的重心
身體記憶15:旋轉的修行
身體記憶16:尋找重心的極限
之三...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