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所有企業、創新產業及非營利組織的工作者
華文世界第一本平衡計分卡導入know-how與個案分析專書
管理會計領域名列亞洲第一政大會計系講座教授吳安妮三十年研究心血
首創融合學術與實務運用的「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ISVMS)
為臺灣企業打造精實體魄、提升價值、締造高績效
王文靜 商周集團執行長
李吉仁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
何飛鵬 城邦文化出版集團執行長
李采慧 日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
李榮華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前總經理
吳玲美 旭然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吳思華 國立政治大學科智所教授
張深閔 普祺樂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至偉 公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專業推薦
無論環境如何艱困,找出差異化及創新的策略才能突圍;
策略一旦形成,全員聚焦並徹底落實才會締造真正的成功。
21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管理工具:平衡計分卡BSC,
可以協助企業聚焦及整合資源,進行策略規畫及執行,
與績效管理緊密連結……
物聯網、區塊鏈、雲服務、AI時代、智慧物件、邊緣運算、數位分身、沉浸式體驗……面對巨科技帶來的世界變動,從新創團隊到各型企業,無不苦思生存策略,不少經營者也以為只要訂定好策略,便可以高枕無憂的收割成果。但是當策略未對日常作業產生實質改變,就會淪為口號。如何將策略構想轉變成全員的工作任務或實際行動,是企業經營的重要課題,因此,強而有力的策略執行工具,是落實企業策略不可或缺的利器。
1992年,哈佛商學院教授羅伯.柯普朗(Robert S. Kaplan)和平衡計分卡協會總裁大衛.諾頓(David P. Norton)發展出績效管理工具「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這套由四大構面構成的管理機制,可將抽象的企業策略,轉化為一組明確的績效指標,用以衡量、管理策略的執行狀況。被《哈佛商業評論》譽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管理思維,《財星》雜誌前一千大企業超過七成導入,迄今已在全世界造成管理上的大變革。
▍知識理論+導入step by step+常見問題Q&A,提升績效的實戰寶典
政治大學會計系講座教授吳安妮,從攻讀博士班起便對這套系統感興趣,也是臺灣企業導入BSC制度的重要推手。為解決企業經營困境,提升策略形成及落實度,經過長期學術研究及實務運用,在平衡計分卡的基礎下,進而發展出包含策略形成系統、策略執行系統、作業管理系統、價值管理系統、價值創造系統五大子系統的「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Integrated Strategic Value Management System,ISVMS),協助組織建構策略形成系統及執行系統等整合性策略經營體系,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及經營績效。
本書是吳安妮教授鑽研此課題的三十年智慧結晶,以知(理論架構及相關技術)行(實務操作標準作業流程)合一的概念,深入介紹策略形成與執行兩個子系統的精髓,並輔以公隆化學、匯豐汽車、德律科技與日正食品四個不同產業的企業導入個案,剖析推動BSC的know-how及實施步驟,同時蒐集彙整了導入常見的問題及正解,讓企業鞏固體質,找到服務顧客的新價值主張,透過精準緊密的行動執行策略,不斷締造高獲利。
平衡計分卡不僅適用於組織經營,對於個人工作及生活也有意想不到的助益。本書最後還教讀者如何運用平衡計分卡,解決人生不同階段碰到的瓶頸。
作者簡介:
吳安妮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會計博士,政治大學會計系講座教授。研究專長為作業價值管理、平衡計分卡及智慧資本。講座教授吳安妮在著名的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AOS)、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CAR)、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SMJ)、Information System Research (ISR)、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及Leadership Quarterly等會計及管理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美國會計協會(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出版的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期刊論文中,統計世界會計學者的學術表現,講座教授吳安妮在管理會計領域名列亞洲第一,也是臺灣唯一進入世界百大排名的學者。
她提倡「學問有用論」,致力於產學合作,曾執行多項產學合作計畫案,輔導多家公司實施作業價值管理、平衡計分卡或智慧資本,為業界帶來巨大的效益。並曾榮獲教育部學術獎、科技部傑出研究獎(三次)、教育部產學合作獎及玉山學術獎等。她整合策略、平衡計分卡、作業價值管理及智慧資本,形成「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ISVMS),已取得美國、臺灣及中國大陸的商標權。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學者專文推薦
「作者從二十多年前開始結合『平衡計分卡』(BSC)原理的理論內涵,以及參與國內不同類型企業進行實際的系統導入輔導經驗,提出了『整合策略價值管理系統』(ISVMS),整體而言可說是BSC理論提出之後,最具實務應用性的教戰手冊(playbook)。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作者吳安妮教授多年來專注於ISVMS的知識化與管理傳播,唯精惟一的實踐精神,更可說是管理學者的典範。」
――李吉仁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
「本書嘗試擴大平衡計分卡的架構,提出『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簡稱ISVMS)。這個系統包括策略形成、策略執行、作業管理、價值管理與價值創造等五個子系統,將多元複雜的策略思維與落實執行緊密的聯結,兼具學術與實務,真正體現知行合一,對企業經營實務有很大的貢獻。」
――吳思華 國立政治大學科智所教授吳思華
◎企業家推薦
王文靜 商周集團執行長、何飛鵬 城邦文化出版集團執行長
「中小企業常因缺乏資源而以土法煉鋼的方式來管理公司。吳安妮教授教導的平衡計分卡系統,引領經營者「聚焦思考」公司願景,並以創新的策略來達成目標。這套踏實、符合企業經營的管理制度,誠摯的推薦給大家!」
――李采慧 日正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
「彼得.杜拉克在《管理聖經》上說:方向正確,達成目標只是時間問題。企業領導者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幫企業擬定、把持正確的方向。這個正確的方向指的就是企業策略的規畫與執行。2000年我接任匯豐汽車執行副總時,有幸跟吳安妮教授學習平衡計分卡策略管理,協助擬定公司的發展策略。實施三年後得到明顯的成果,匯豐汽車成為台灣規模最大、銷售台數最多、獲利最高的汽車經銷商。吳安妮教授把過去輔導企業實施平衡計分卡的成功經驗匯整成書,是非常真實、實用且寶貴的傳承。我以親身經驗,特此推薦。」
――李榮華 匯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前總經理
「有好的策略,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平衡計分卡真的是完成企業精準策略與夢想成真的關鍵。」
――吳玲美 旭然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本書的精髓能讓你找出公司真正且正確的策略目標,讓所有同仁發揮執行力,一起完成公司的願景及策略,朝使命更加邁進。」
――張深閔 普祺樂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企業經營,除了生意模式及產品必須不斷的創新演進之外,策略、組織文化及執行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在現今趨勢遽變的經營環境下,如何將「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做好,往往是能否永續經營的挑戰。在一個學習的機緣中,吳安妮教授帶我認識平衡計分卡這個策略管理工具,公司引進這套思維系統後,讓以往「口號式」的策略,能夠落實到行動及不斷修正的執行層面,逐年提升事業體的營利及績效。平衡計分卡結合年度計畫,可以幫助主管找出對的事,且決定不做的事,由裡而外、完整而具體的訂出策略地圖,加上吳安妮教授長期研究實務做法,以及其他創新管理工具的配套,讓理論與實做結合,讓策略成效不但想得到,也看得到。」
――劉至偉 公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名人推薦:◎學者專文推薦
「作者從二十多年前開始結合『平衡計分卡』(BSC)原理的理論內涵,以及參與國內不同類型企業進行實際的系統導入輔導經驗,提出了『整合策略價值管理系統』(ISVMS),整體而言可說是BSC理論提出之後,最具實務應用性的教戰手冊(playbook)。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作者吳安妮教授多年來專注於ISVMS的知識化與管理傳播,唯精惟一的實踐精神,更可說是管理學者的典範。」
――李吉仁 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
「本書嘗試擴大平衡計分卡的架構,提出『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簡稱ISVMS)。這個系統包...
章節試閱
前言
有些企業可能會認為,企業經營只要高階主管能確切掌握策略方向,訂定好的策略內容,然後交給員工執行,企業就可以高枕無憂,安心的等待高成長與高獲利的成果。然而,期待與現實總有落差,諸多企業在策略形成後,發現所謂的策略方向或內容,執行到最後僅淪為空洞的口號或是掛在牆上的宣示牌,對於員工的日常工作與行動,並沒有產生任何實質的改變或影響。在此情況下,企業的策略當然無法被落實及達成,高階主管才察覺到,將良好的策略構想轉變成所有員工的工作任務或實際行動,是企業經營非常重要的課題。因此,強而有力的策略執行工具,是落實企業策略方向不可或缺的利器。
為解決企業策略形成及落實的課題,筆者長期投入學術研究及實務運用,進而發展出「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IntegratedStrategicValueManagementSystem,ISVMS),此系統包括:策略形成系統、策略執行系統、作業管理系統、價值管理系統,及價值創造系統五個子系統;在理論及技術架構的形成、經驗及個案執行、創新知識及理論的形成及組織整合性策略經營體系的落實四大步驟下,ISVMS系統的最終目的,在協助組織建構策略形成系統、策略執行系統等整合性策略經營體系,期望為組織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及經營績效。
本書主要包括ISVMS前兩個子系統,以策略形成及執行為核心,適合所有產業人員閱讀及公司導入,尤其是創新產業,更應先找出公司本身的創新或差異化策略,進而運用平衡計分卡建構公司的策略地圖,創造公司的經營績效。全書各章節皆以「知」的學術理論為開端,緊接著為「行」的實務運用。讀者可以先閱讀理論再配合產業實例,深入的了解理論與實務的結合,進而提升知行合一的效益。
第一章主要在說明ISVMS透過長期學術研究及實務運用的發展階段,以及每個階段的重點內容,此屬於知行合一的層面。之後分為四大篇,第一篇「策略形成系統」,旨在說明策略形成系統的具體內容,即為第二章知行合一的內容。第二篇「策略執行系統」,共有三章,其中第三章主要說明組織在策略執行上的障礙,以及平衡計分卡(BalancedScorecard,BSC)的具體內容,此屬於知的層面;第四章為平衡計分卡的設計步驟及運用精髓,此屬於行的層面;第五章為平衡計分卡達到組織綜效,此屬於知行合一的層面。第三篇「平衡計分卡與其他管理制度的結合」,為第六章的內容,主要探討平衡計分卡強化或引導各項管理制度的知行合一內容。第四篇「臺灣實施平衡計分卡案例」,共有五章,第七章首先討論平衡計分卡如何解決中小企業的困境,此屬於知行合一層面;第八至第十一章以臺灣四個不同產業的案例,協助讀者進一步了解個案公司在導入及推動平衡計分卡上的實際做法,其中第八章為化學業實施平衡計分卡案例:公隆化學;第九章為汽車銷售業實施平衡計分卡案例:匯豐汽車;第十章為測試設備廠實施平衡計分卡案例:德律科技;及第十一章為食品業實施平衡計分卡案例:日正食品,這四家個案皆屬「行」的層面。
最後還添加兩個附錄,附錄一為多年來實施平衡計分卡常見問題,筆者整合現有文獻、自身的學術研究及實務經驗,提供企業導入平衡計分卡相關問題的解決參考。附錄二則是探討平衡計分卡在個人生涯規畫的運用,期望能幫助讀者增進人生學習及成長的價值。
推行平衡計分卡常見問題Q&A
企業在導入BSC的過程中,常會遇到各種問題,有些既難在書本或文獻中尋得答案,亦難遇到有經驗的實踐者現身說法,只能不斷的摸索與嘗試,尋求解決辦法。本章以BSC評估、設計、執行及回饋與改善等四個階段常見的問題,彙總現有文獻及筆者多年與企業合作的實務經驗,提供讀者解決的參考。
◎BSC評估階段
1.人員面
Q:如何向高階主管介紹BSC,讓高階主管了解BSC可帶來的效益,進而獲得主管的支持,願意推行BSC?
A:建議從高階主管煩惱的「管理問題」或組織欲克服的困難點切入,例如詢問高階主管:公司現有的管理制度與公司策略是否存在著無法整合的問題?是否有明確的策略,卻無法達到績效的困境?並以解決問題的角度,向主管具體說明BSC可扮演的角色及可解決的問題,藉以引發其對BSC的興趣。因為對於重視組織願景、策略、溝通、員工參與及創新的主管來說,BSC正是首選。
Q:導入BSC應包含哪些部門主管、人員,以確保導入成功?專案團隊該如何組成?
A:負責導入BSC制度的團隊成員應包含四種角色:(1)支持並領導專案的最高決策者、(2)專案管理者、(3)專案團隊成員,以及(4)組織變革專家。各種角色應負責的工作說明,如表1所示。
2.組織面
Q:常見BSC應用於大企業,此制度是否也適用於中小型企業、新興產業,或是變動快速的企業?
A:對組織來說,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將組織的策略與組織內的每項流程,甚至每個人的作業,建立緊密的連結。因此,縱使企業規模不大,仍然可以透過BSC工具,與每一位員工進行公司策略的溝通,進而順利的執行策略。在此過程當中,大家的行動會趨於一致。大企業更需要以BSC為工具,協助組織內多層級又複雜的策略溝通,使公司策略能夠有效的落實。因此,無論企業規模大小,均適用BSC制度。
過去,我們看到一些新興產業或身處環境變動快速的企業推行BSC的成功案例。例如:電子商務興起之初,筆者曾協助一些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推展BSC,引導建立公司的營運模式。BSC的應用不僅協助這些企業將其策略落實於營運中,並且將BSC用於訓練新進員工、傳達公司的策略,此做法獲得相當良好的成效。在環境變動快速的資訊業中,如思科系統公司(Cisco)就使用了一套與BSC類似的衡量系統來管理營運;微軟(Microsoft)在拉丁美洲的分公司,也使用BSC引導公司有關新產品、新服務與通路商和顧客新關係的策略執行。
3.技術面
Q:在建構BSC之前,是不是應該先具備策略?
A:BSC是一個將策略具體行動化的工具,對已經有明確策略的組織來說,BSC可以幫助他們快速而有效的執行策略。然而,對於沒有明確策略的組織來說,BSC實施之前,建議先形成策略形成系統,包括使命、願景、價值觀及策略,導入過程才可做為促進企業高層共同釐清公司策略、了解其意義的手段,並使組織成員對執行策略的方法取得一致的共識。
Q:推行BSC之前,需要先建構什麼樣的基礎建設或其他制度?
A:若公司具備基礎資訊系統或管理制度,並系統性的蒐集與分析外部環境資訊,其產出的策略的正確性一定會提高,且可以提供BSC所需的資訊,自然有助於BSC的推動,並可在較短的時間內展現效益。
然而,沒有完善的基礎資訊系統或管理制度,並不代表不能導入BSC。若要等到所有資料的提供系統完備後才啟動導入BSC,除了可能延後公司策略的執行進度,且可能錯置資源。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在缺乏基礎資訊系統的情況下也能導入BSC制度,但若操之過急,很容易輕忽與策略的連結,淪為失焦的績效指標管理系統,臺灣有一些BSC失敗的個案即為此現象。一個有效的BSC制度必須經過組織內部充分的討論及溝通,以創造出緊密連結策略及具有創意的BSC四、七、四具體內容。
◎BSC設計階段
1.組織面
Q:如何在組織內選定BSC的初期實施對象?一定要從總公司開始做起嗎?
A:一般建議從總公司的BSC開始導入為宜,因為總公司的策略性議題是發展SBU的BSC的基礎,而且從總公司開始導入BSC具有宣示效果,有助於後續其他單位的推動。若難以說服高階主管從總公司開始設計BSC,亦可以由SBU先行導入,做為示範,以實際的成果展現BSC的效益,再說服公司高層全面導入BSC。縱使由SBU先導入BSC,仍應根據總公司對內部傳達的文件、報告等資料中,了解總公司的策略形成系統及可能內容,再開始進行SBU的BSC設計,以確保SBU的BSC內容,與公司整體策略具有密切的連結度。此外,企業可對組織內各部門進行條件評估,並選出適合優先導入的單位。
2.技術面
Q:一家公司有多少個部門,就會有多少個BSC嗎?又每個部門的BSC都需對四個構面做衡量?
A:是的,若全面導入BSC,公司內每個部門都會有自己的BSC,其中總公司及各SBU的BSC是一樣的結構,而SSU則有六大步驟的BSC要實施,因而結構與總公司及SBU的有些不同。
Q:策略性衡量指標應設計多少個才算合理?不同構面之間的比重又該如何?
A:一般而言,柯普朗及諾頓建議將策略性衡量指標的數量控制在二十~二十四個之間,這是較適當的指標數量,而它們在四個構面的建議比重,如表3所示。透過表3可以觀察到,在內部程序構面建議分配比重較高的衡量指標,反映對財務構面與顧客構面指標的績效動因的重視。此外必須注意的是,在BSC當中應有70~80%的衡量指標是非財務性的。
◎BSC執行階段
1.組織面
Q:既然最終的目標都在於財務性指標,為何我們不能透過溝通以及獎酬方式來促使員工達到相同的結果呢?
A:建立財務性指標之後,管理階層必須協助員工了解如何執行策略,BSC各項要素如何與策略連結,例如:顧客關係、價值管理、創新、流程管理、員工能力、激勵及資訊科技等,以達到設定的財務績效。例如:公司希望藉由維繫良好及建立忠誠的顧客關係,來達到財務構面的業績銷售額,但若業務員只著重財務構面的指標達成及自身報酬的多寡,容易造成業務員只追求短期財務績效,而非為公司維繫良好及建立忠誠的顧客關係,長期下來,必定造成公司管理及文化建構的問題。總之,BSC主要強調非財務績效與財務績效的因果關係,且把重心放在非財務績效此「原因」身上,如此才能達成健康穩固的財務績效。
2.技術面
Q:如何訂定策略性衡量指標的目標值?
A:「策略性衡量指標的目標值」是指未來某個時點的數量化績效表現,根據時間軸遠近,策略性衡量指標的目標值可以區分為三種:
1.遠程目標值:亦即「大膽/野心勃勃的目標」(bighairyaudaciousgoals/BHAGs),意指幾乎毫無止盡的目標,促使組織持續不斷的往前邁進。若要達成遠程目標,只靠日常營運的改善是不夠的,整個組織必須全速、一致的向前衝才有可能達成。BHAGs的達成非常需要整體組織的支持,實際運作上必須設立一些催化機制,將遠程目標與員工表現強烈的連結起來,這樣才能確保BHAGs的達成。
2.中程目標值:亦稱為「伸張性目標」(stretchgoals)。遠程目標可分拆成數個大約三至五年可以完成的伸張性目標,並分階段達成。不同於BHAGs是整個組織的目標,伸張性目標適用於局部組織廣泛的活動之中。
3.短程目標值:又稱「遞增性目標」(incrementaltargets),提供一年內數量化的績效評估基礎,為是否能達到伸張性目標或BHAGs提供一個即時的回饋機制。
Q:BSC導入成敗與獎酬制度的連結是否有關聯?何時是連結獎酬制度與BSC的最佳時機?如何降低因連結獎酬制度而造成薪資結構變化的衝擊?
A:策略性獎酬制度是BSC七大要素的最後一個,若能連結適當的獎酬制度,會提高策略的執行效率與品質,進而使BSC制度的成功機率大幅提升。然而,根據臺灣企業實施BSC制度的個案經驗,建議BSC制度導入初期不要急著連結獎酬制度,因為一開始員工不了解或不願意改變,很容易對BSC產生猶豫、排斥的心態,若BSC會影響到個人的利益,很可能更加深員工的抗拒感,反而導致BSC失敗。
◎BSC回饋與改善階段
1.技術面
Q:BSC檢討會議多久舉行一次?誰該參與?會議討論的主軸為何?
A:在實務中,可針對不同公司的狀況,區分以月/季/半年檢討方式來落實BSC的執行力。月會由各單位主管每月自行與部門員工召開,檢討SPI月績效及各項行動方案執行進度與成效;季會則由各單位主管及高階經理人參與,各單位主管針對SPI實際值與目標值有重大差異者,進行分析檢討報告;半年會則由各單位主管及高階經理人參與,針對策略經營假設分析、策略規畫修正、策略地圖修正進行討論,並進行策略績效總檢討。
2.人員面
Q:是否需要專職的策略團隊來執行BSC、召開BSC檢討會議?
A:許多組織在確定實行BSC之後,通常會由各部門指派人員用兼職方式來執行BSC專案,但這些人員可能並非推動專案的最佳人選,因此團隊成員常因自身工作無法參與會議、延遲專案時程或沒有能力達到設定的目標。為了讓BSC執行可以進行得更快以及更有效率,建議組織應成立一個專責的單位並賦予職責,負責BSC的執行和檢討會議所需的報告,以及協助會議進行。所謂「一個專責的單位」即是專案團隊,如柯普朗及諾頓所建議的「策略管理室」的概念(TheOfficeofStrategicManagement,OSM),若要真正的落實策略,確實必須充分發揮OSM的角色。
前言
有些企業可能會認為,企業經營只要高階主管能確切掌握策略方向,訂定好的策略內容,然後交給員工執行,企業就可以高枕無憂,安心的等待高成長與高獲利的成果。然而,期待與現實總有落差,諸多企業在策略形成後,發現所謂的策略方向或內容,執行到最後僅淪為空洞的口號或是掛在牆上的宣示牌,對於員工的日常工作與行動,並沒有產生任何實質的改變或影響。在此情況下,企業的策略當然無法被落實及達成,高階主管才察覺到,將良好的策略構想轉變成所有員工的工作任務或實際行動,是企業經營非常重要的課題。因此,強而有力的策略執行工...
推薦序
推薦序一
提升管理品質的系統思維
李吉仁(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兼創意與創業中心與學程主任)
企業成敗的關鍵,扣除運氣(luck)的成分外,基本上不外乎「策略」與「執行力」兩大關鍵,而這兩者又與「領導能力」息息相關。2010年,哈佛大學商學院在慶祝一百週年的論壇上,公布了一份探討領導影響力的研究結果,他們發現在超過530家美國上市公司、橫跨1979~1997年這十八年間的經營獲利變異性,二成與公司所選擇的產業有關,三成跟事業單位的策略差異性有關,另有兩成與領導人及任期長短相關,不可解釋的因素(亦即所謂機運因素)則占有三成。前三項(產業/策略/領導)可說是企業經營管理的總表現,就算扣除企業無法完全控制的產業因素,企業的策略與領導執行力決定了企業一半的成敗。
眾所周知,策略與執行力兩者實為因果相循,沒有精準有效的執行力,好的策略是無法導引出期望的經營結果,相反的,沒有縝密思考的策略,再強大的執行力可能也是枉然。然而,隨著企業組織規模與運作日益複雜,部門與組織成員的運作非常容易產生各自為政(silo)的現象,如果沒能及時有效的對焦(alignment),就像個別向量與策略軸線沒能對齊,總和向量肯定是會打折扣的。
本書的主旨便在提供一個完整的策略執行工具,協助企業從釐清策略方向、規畫策略倡議、轉化策略目標、深化內部流程、乃至設定對標的獎酬誘因,一步步帶動整個組織的參與及改變。儘管本書的理論架構完全遵循羅伯.柯普朗(Robert S. Kaplan)及大衛.諾頓(David P. Norton)在九〇年代所提出的「平衡計分卡」(BSC)原理,但作者從二十多年前開始結合這個理論內涵,以及參與國內不同類型企業進行實際的系統導入輔導經驗,提出了「整合策略價值管理系統」(ISVMS),在BSC原有的四大構面下,增加了策略描述、策略衡量、策略執行、與策略溝通反饋等四大系統,以及其下的七大要素,這(四、七、四架構)不僅讓BSC架構與策略規畫活動結合,也將智慧資本的規畫介接,形同提供實務運用BSC的「解決方案」(solutions)。整體而言,ISVMS可說是BSC理論提出之後,最具實務應用性的教戰手冊(playbook)。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作者吳安妮教授多年來專注於ISVMS的知識化與管理傳播,唯精惟一的實踐精神,更可說是管理學者的典範。
不過,正因為策略是組織的源頭決策,其深度分析與決策選擇,常不容易以產生共識。ISVMS所建議的策略分析方法,係以BSC的四構面結合SWOT的分析,配合顧客價值主張、優勢能力、借力使力、與共享共贏等四大「策略指導原則」,期望能完成創新策略的共識。仔細看了本書的三個企業輔導案例,個人認為這三個案例所面對的較偏向穩定變化的環境,ISVMS的策略分析顯然較為偏重「由內而外」的思路,「由外而內」的結構性思維較弱,這使得策略思考與選擇的寬廣度可能受限。
試想如果一家過去非常成功的實體零售店,在面對新零售模式快速發展的市場裡,如果不能從過去「貨、場、人」的經營邏輯,走向「人、場、貨」思維轉變,而是在舊模式下努力提高產品性價比,可能最終還是無法改變被淘汰的命運。這種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下的策略轉變需求,需要對於產業與競爭脈絡(context)有深度的解析,才能產生有效的洞見(insights)。事實上,策略創新(strategic innovation)的途徑,隨著科技進步與跨界競爭的白熱化,可說是越來越多元, ISVMS或許可以考慮引用更多比SWOT更具產業與競爭脈絡分析效力的工具,以強化策略形成的創新性,這對於諸多亟待變革轉型的臺灣企業而言,更是重要。
儘管如此,ISVMS仍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策略規畫與執行力展開的系統工具,尤其是對於策略在組織內形成過程的內隱知識外顯化,更讓組織成員對於原本模糊的策略規畫有了共同的語言(common language),將有助於策略共識的達成,最終導引整體管理素質(management quality)的提升,掌握住企業邁向成功、甚至永續的基石。
-
推薦序
策略是行動
吳思華(國立政治大學科智所教授)
在企業經營的範疇中,策略思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清晰的策略思維能幫助企業掌握正確的方向,有助於滿足所有利益關係人的期許與付託。但現實環境中的策略必須能夠轉換成實際的行動,才會有具體的成果。否則,策略就像是貼在牆壁上的標語,只是說著好聽的。
策略構想拆解成為行動時,必須依循組織的脈絡、細緻的設計,考量彼此間的緊密搭配與執行的可能性。如果能夠清楚的辨識每一個活動(activity)的價值貢獻與成本支出,就能精準算帳,確保策略目標的實踐,這是傳統成本會計的基本任務。用數字說話,這是組織中最直接的溝通說服方式。
但是,策略追求的不僅是短期立即的目標,更是長時間、寬視野的總體考量。因此,如何處理無形資產價值、長期投資與營運風險,同時各個活動如何合理分攤共用的資產成本,就成為數字管理的挑戰。
本書嘗試擴大平衡計分卡的架構,提出「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簡稱ISVMS)。這個系統包括策略形成、策略執行、作業管理、價值管理與價值創造等五個子系統,將多元複雜的策略思維與落實執行緊密的聯結,兼具學術與實務,真正體現知行合一,對企業經營實務有很大的貢獻。
由於新科技與新價值的牽引,策略的形式與內涵不斷的推陳出新,藍海市場、多元獲利、一源多用、平台經營、競合賽局、合作網路、生態系統等等不同的策略思維受到重視,它們的思考範疇都已超越傳統的企業疆界。未來的經營者必須具有寬廣的視野與翻轉的思維邏輯,才能在遽變的環境中生存致勝。如何將這些課題轉化成日常活動、責付每位同仁,妥善的融入組織的管理控制制度中,更是經營者重要的工作,當然也是從事管理控制制度研究的學者們新的議題與挑戰。
本書作者吳安妮教授是政大會計系的講座教授,曾獲科技部傑出研究獎、教育部學術獎,在國內外發表許多學術論文,是一位管會與平衡計分卡的傑出學者。吳教授不僅鑽研學術,更積極投入實務,親身訪問企業、蒐集第一手的資料。這次,她將過去三十年來的研究心得,以淺顯的文字彙集成書,和大家分享,是臺灣企業之福,相信企業界的朋友們能夠從中學到許多實用的管理工具,落實未來創新轉型的策略構想,為企業開創新的局面。
推薦序一
提升管理品質的系統思維
李吉仁(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兼創意與創業中心與學程主任)
企業成敗的關鍵,扣除運氣(luck)的成分外,基本上不外乎「策略」與「執行力」兩大關鍵,而這兩者又與「領導能力」息息相關。2010年,哈佛大學商學院在慶祝一百週年的論壇上,公布了一份探討領導影響力的研究結果,他們發現在超過530家美國上市公司、橫跨1979~1997年這十八年間的經營獲利變異性,二成與公司所選擇的產業有關,三成跟事業單位的策略差異性有關,另有兩成與領導人及任期長短相關,不可解釋的因素(亦即所謂機...
目錄
推薦序一 提升管理品質的系統思維/李吉仁
推薦序二 策略是行動/吳思華
謝辭
前言
第一章 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知行合一的層面
第一篇 策略形成系統
第二章 策略形成系統的具體內容――知行合一的層面
第二篇 策略執行系統
第三章 策略執行障礙及平衡計分卡的具體內容――知的層面
第四章 平衡計分卡的設計步驟及運用精髓――行的層面
第五章 平衡計分卡達到組織綜效――知行合一的層面
第三篇 平衡計分卡與其他管理制度的結合
第六章 平衡計分卡強化或引導各項管理制度――知行合一的層面
第四篇 臺灣實施平衡計分卡案例
第七章 平衡計分卡解決中小企業的困境――知行合一的層面
第八章 化學業實施平衡計分卡案例:公隆化學
第九章 汽車銷售業實施平衡計分卡案例:匯豐汽車
第十章 測試設備廠實施平衡計分卡案例:德律科技
第十一章 食品業實施平衡計分卡案例:日正食品
附錄一 推行平衡計分卡常見問題Q&A
附錄二 平衡計分卡在人生的運用
推薦序一 提升管理品質的系統思維/李吉仁
推薦序二 策略是行動/吳思華
謝辭
前言
第一章 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知行合一的層面
第一篇 策略形成系統
第二章 策略形成系統的具體內容――知行合一的層面
第二篇 策略執行系統
第三章 策略執行障礙及平衡計分卡的具體內容――知的層面
第四章 平衡計分卡的設計步驟及運用精髓――行的層面
第五章 平衡計分卡達到組織綜效――知行合一的層面
第三篇 平衡計分卡與其他管理制度的結合
第六章 平衡計分卡強化或引導各項管理制度――知行合一的層面
第四篇 臺灣實施平衡計...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