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一書中,葉啟政討論了布希亞對「需求的死亡」與「價值的死亡」的論斷。為了確立「後現代」現象的呈現以及與「現代性」的關鍵分離點,葉啟政回到西方社會思想的發展脈絡中,針對霍布斯、佛洛依德和尼采所提出的若干概念進行釐清。
霍布斯把人的本能慾望(特別是自我保全的本能)視為理解、經營社會的基礎,而為後來的西方社會思想奠下基石,並且為後來以資產階級做為代表「人民」的典範形式來背書。這開啟了後來以人的心理特徵作為理解、構作社會圖像、乃至化解社會問題的必要基礎。佛洛依德的「原慾說」就是此一認知傳統衍生的說法,它所針對的正是被高度理性化的資產階級所面對的心理困境,也就是「正負情愫交融」的狀態。
尼采挾持著酒神戴奧尼修斯的精神擁抱「正負情愫交融」的心理狀態,認為這是文明的動力,也是肯確人的存在意義的關鍵所在。
欲認識由西方所主導的人類當前文明的發展,就必須對霍布斯、佛洛依德和尼采三人的思想加以觀照。
作者簡介:
葉啟政
1943年生於新竹,新竹中學畢業,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碩士,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社會學博士。任教於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2007年退休,現任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霍布斯(Hobbes) 的嗜慾說
第一節 議題的定位
儘管,或許誠如Plamenatz批評的,十七世紀英國霍布斯(Hobbes)的思想(譬如,在自然法則中,人到底是以屈從於至高者或上帝為前提)顯得零亂,也有著頗多錯誤與失真之處(Plamenatz,1963:154),然而,回顧漫長的西方社會思想發展史,霍布斯提出的論述佔有著一席相當重要的地位,卻是眾人共同承認的。我們可以在霍布斯之後的諸多思想家,如Locke、Hume、Adam Smith、Rousseau、Mandeville、Montesquieu、Freguson或Bentham等人的身上,看到霍布斯的思想產生著正面或反面的發酵作用 (參看Germino,1972)。即使到了十九世紀的馬克思(Marx)與二十世紀的佛洛依德(Freud)這兩位具重量級身份之思想家的論述裡,我們依舊看得到霍布斯思想的影子。甚至,我們可以說,就有關對人與社會圖像之想像的觀點上面,他們是承繼、並發揚著霍布斯思想的代表人物。
在此,所以特別關照到馬克思與佛洛依德,有兩點理由。其一、綜觀二十世紀(特別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一段時間內)之西方社會思想的發展軌跡,馬克思與佛洛依德的思想可謂是反映十八世紀啟蒙理性所彰顯之「現代性」的重要標竿,乃是許多思想家選擇對話的對象,可以說是導引著整個西方社會思想的發展軸線。舉凡德國的批判理論(如Adorno、Horkheimer、Marcuse、Reich或Habermas等人)或自以Breton為代表之超現實主義以降的法國社會思想(特別具左派色彩的)(如Lefebvre、Bataille、Sartre、Debord、Deleuze、Guattari、Lacan、Foucault、Castoriadis等等),莫不直接或間接地同時以馬克思與佛洛依德的思想做為討論的重要「分離點」。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他們的思想還展現一定的影響威力。其二、倘若我們承認在當今(特別歐美)的世界裡有著所謂「後現代性」出現,同時,此一後現代性在某個程度上有著將現代性的某些基本核心義理予以闔閉的意思,那麼,自一九七○年代中葉開始,法國思想家Jean Baudrillard在一系列的著作中即以馬克思與佛洛依德的思想當成批判對象,並藉此做為尋找思想上之分離點的開端(Baudrillard,1975,1981,1990a,b)。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既然馬克思與佛洛依德的思想被學者們以正面或反面的立場當成為具代表性的焦點,我們自然有理由去追究他們兩人之思想背後的可能歷史源頭,而這正是所以選擇霍布斯的思想來做為討論焦點的緣由。
針對著上面的第一個理由,霍布斯的思想在西方社會思想發展史中可謂扮演著具「啟動」意涵的重要分水嶺作用,而此一「啟動」指的是,啟動了西方世界對現代社會(尤其資本主義體制下的現代性)進行理解的思想樞紐 。其次,針對著第二個理由,假若我們同意Baudrillard的批判性論述對當今人類的後現代文明發展確實深具啟發意義的話,那麼,為了澄清和證成Baudrillard對馬克思與佛洛依德之思想的批判論點,我們更是有必要回到霍布斯的理論重新給予評估。所以是如此,那是因為此一後現代性將現代性的某些基本核心義理予以闔閉掉,正是終結了霍布斯以人的需求慾望做基礎所架出之具體物質性的社會(與歷史)意義,也同時宣告著以霍布斯的「嗜慾(或慾望)」命題做為軸線來經營有關現代性的論述模式將退場,或至少需要轉型,而這恰恰正是Baudrillard之論點的核心。
為了讓霍布斯的嗜慾說此一焦點議題呈現得更加順暢、且顯現得體,尤其,為了突顯它和Baudrillard對馬克思與佛洛依德的批評論點在思想史上確實有著一定親近性、甚至可以相互扣聯起來,我們似乎有必要先針對一向被學者們公認為霍布斯思想的關懷與定位重點有著簡扼的鋪陳。
霍布斯(1588-1679)生於十六世紀末的英國,一生活躍的時段是在十七世紀裡頭。 在當時的西歐世界裡,特別是透過所謂的商業革命(Commercial Revolution),資產階級(特指所謂的中產階級)的力量漸漸浮現,而以國王為核心的勢力,也企圖突破教會主導的封建體制,在政治上爭取絕對的主導權。如此,在日益茁壯的資產階級結合著王權的夾殺下,以教會為中心且強調君權神授的封建體制面臨著瓦解的危機。然而,在這過程中,教會(教士)猶做困獸之鬥,企圖保有其原有的勢力,但這卻只是更加助長社會的動盪不安 。譬如,就英國來說,在以國王為核心的國家主義生成的過程中,資產階級即影響政局甚鉅。在一九四九與一六八八─八九年,資產階級兩度參與廢除專制君王,提高國會的主導權,取消王室在政治與法律上的專權,並進而透過制憲方式予以約束(引Becker & Barnes,1961:375)。
再特別就英國社會來看,除了有著上述如此一般的條件之外,在政治體制上,尚存有著更為糾結的內在問題。簡單地說,情形大致是如此:查理一世(Charles I)在一六二五年登基後,為了去除國會不斷的阻擾,致使與國會的關係變得相當緊張,其中導使緊張現象發生的阻擾之一是有關稅收的運用問題。當時,議會控制了稅收的最初來源,國王需要資金時,需得仰賴國會的通過。然而,國會議員為了討好選民,自然是不願多給,以免因此導致不斷增稅,失去了選民的支持。於是,國王與國會之間形成相互掣肘的狀況,整個英國社會跟著處於動亂不安的狀態之中。即使查理一世在一六四九年被處刑致死,政治上的紛爭還是未能終止,至少直到一六六○年查理二世復位為止,內戰還持續發生著。
終其一生,霍布斯所關心而意圖解決的,正是他所身處這樣的歷史場景,他於一六五一年所寫就《利維坦》(Leviathan)一書,即被公認是力圖為英國社會謀求確立和平的途徑 (Macpherson,1962,1968;Plamenatz,1962,1963;Schmitt,2008)。因此,霍布斯的論述指向的,可以說是有關具體政治體制的構作問題,而就當時英國的實際政治場景而言,他即以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1599-1658)做護國公時所形成的政府形式做為主張君主立憲的理想楷模,並由此建構其心目中的理想政治體制,以做為穩定社會秩序的制度性基礎 。
從這樣的寫作背景來看,無疑的,霍布斯的國家理論有著現實的考量基礎,過去絕大多數的學者興趣的被安頓在霍布斯有關國家形成的理論上面(特別是形塑政治權力的正當性時所具有的倫理意涵),因而是可以理解的。聯帶的,在社會思想上的貢獻,霍布斯被定位在於提供具有建構「社會秩序」之功能作用的政治體制(即所謂的國家[state])上面,於是乎,也是一項順理成章的見解。或更具體地說,他的成就一向被定位在於為現代西方世界提供國家形成的基本理論,而這個「國家」即他所稱呼的「利維坦」 。
霍布斯之後的英法世界逐漸形成了以契約說為主調的自由主義政治思想(如Locke、Rousseau、Montesquieu、Bentham等人),並且掌握了至高權,成為主導歐洲(繼而,美國,以至於全世界)社會發展的基本軸線。從社會與政治思想發展史的角度來看, 霍布斯的思想可以說即是此一自由主義思想的重要歷史源頭 。然而,在此處,這個面向並不是關切的重點,我們關心的毋寧地是,霍布斯的理論涉及西方社會思想中更為深層之哲學人類學存有預設的「人性論」,以及此一存有預設為十九世紀(特別二十世紀)以來之現代西方社會思想所可以開展的歷史意義。尤其,誠如上面提及的,它對當前後現代狀況的基本社會理路所可能衍生的意涵。
為了證成霍布斯之人性論(尤其涉及西方社會思想中深層之哲學人類學存有預設)的歷史意義,從事一些具歷史社會學意涵的簡扼釐清工作似乎是必要的。首先打算提到的,是有關他的論述與資本主義社會生成的可能關係。對此,Macpherson 指出,儘管霍布斯早已看到了資產階級剝削農民的「羊吃人」場景,但是,他並未立即有著嚴厲的撻伐,更未見他直接而明確地針對資產階級的社會(與歷史)意涵有所著墨(Macpherson,1968)。儘管情形或許正如Macpherson所說的,但是,我並無意從事更進一步的追究,因為這並非本文寫作的焦點議題。在此,需要特別提示的倒是,回顧往後的西方社會之歷史(與社會思想)發展的軌跡,霍布斯對「利維坦」國家的討論,尤其,諸多基本命題的設定,對後來的社會思想家在描繪資本主義社會的圖像形構時,的確產生了莫大的影響(參看Macpherson,1962,1968; Bobbio,1993: 10-12)。他的立論可以說為日後西方社會思想家描述資產階級做為歷史主體的(特別是政治經濟)場景,埋下了深刻的伏筆,也為整個論述提供了核心的概念(與命題)基石,影響可謂至為關鍵,其中,他的嗜慾論(the theory of appetite)即是最具關鍵性的論證,儘管它一向被忽略了。正因為情形是如此,底下即以處理此一課題為焦點。
前面的論述提及到,除了上述之對後來之西方具體政治制度的建構與有關國家的理論有所貢獻之外,霍布斯的論述尚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論意涵──涉及到有關建構穩定之社會秩序的一些基本機制要件,或更籠統地說,觸及到Parsons所謂的「社會秩序如何可能」問題。對此,Parsons即乾脆就把「社會秩序問題」稱呼為「霍布斯問題」 (Parsons,1937:89-94)。當然,論及到此一議題時,霍布斯提到一些概念,如社會契約、權力、政治權威、至高性(sovereignty)等等,確實都很重要,但是,誠如Parsons已注意到的,在霍布斯的思想體系裡,立基於慾望(desires)而引發的激情(passions)概念,才是形塑「社會秩序」之基本單元(即社會行動)最為根本的概念基石(Parsons,1937:89-90)。準此立場,相對於過去學界特別重視霍布斯有關「利維坦」國家做為政治體的結構特質(與衍生的議題)的論述本身,把焦點轉而特別擺在他的嗜慾論上面,於是乎有著極為特殊的社會學意涵。尤其,當我們回過頭來檢討Baudrillard企圖以象徵交換(symbolic exchange)做為基本表徵來刻畫後現代狀況 ,並宣告佛洛依德的需求說(theory of need)與馬克思的價值說(theory of value)失效 的時候,若能重新回顧霍布斯的嗜慾說,無疑地將為整個論證提供更堅實的歷史基礎,讓我們可以從中獲取更多思想上的啟示,也可能讓我們對 Baudrillard的象徵交換說有著更多的感應與體味。
第一章 霍布斯(Hobbes) 的嗜慾說
第一節 議題的定位
儘管,或許誠如Plamenatz批評的,十七世紀英國霍布斯(Hobbes)的思想(譬如,在自然法則中,人到底是以屈從於至高者或上帝為前提)顯得零亂,也有著頗多錯誤與失真之處(Plamenatz,1963:154),然而,回顧漫長的西方社會思想發展史,霍布斯提出的論述佔有著一席相當重要的地位,卻是眾人共同承認的。我們可以在霍布斯之後的諸多思想家,如Locke、Hume、Adam Smith、Rousseau、Mandeville、Montesquieu、Freguson或Bentham等人的身上,看到霍布斯的思想產生著正面或...
作者序
在這本集子裡收集的是我從2008年以後陸陸續續寫就的部份論文。除了第四章有關大眾現象與共同體的討論是在單獨立意下寫出來的,其他三篇文章原是為將與此書同時出版的另外一本著作《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而寫的。在原先的構想裡,還將包含另外一個重要的思想家──馬克思(Marx),但是,因為後來考慮把已寫就的這三篇文章另行單獨結集出版,所以,也就把當時尚未動筆之有關馬克思思想的討論暫時擱置,另外再處理。儘管,剔除了有關馬克思之思想的評介,確實是一件遺憾的作為,但是,畢竟還是無損我原先構思的基本思維架構,也應當不會對讀者的理解有什麼明顯的障礙的。當然,假若,讀者有興趣知道,我對霍布斯、馬克思、尼采與佛洛依德等四位極具份量的思想家,在西方社會思想發展史中,有著怎樣的親近貫聯關係,那就請逕行參考《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這本書吧!
在這裡,我有必要說明一下,為什麼我會改變心意,把原為《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一書已寫就的三章文字,又特別加上《「大眾」雲團的氤氳霧靄與液化的共同體》一文,單獨另行集結成書出版。首先,暫且不談我何以會在年已過六十五歲了還花費那麼多的時間與精力來重新瞭解霍布斯、尼采與佛洛依德,尤其是尼采。這,我留在《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的序文中才做說明。在此,我僅只就「為什麼改變心意而另行成集出版」做一點說明,因為,這樣的說明,理應有助於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比較方便走入我的心靈世界,瞭解我的寫作用意,特別是有關議題何以是如是的提引著。
當初,為了梳理當代的所謂「後現代狀況」,尤其確立整個「後現代」現象之呈現與所謂「現代性」的關鍵分離點,我認為,絕對有必要回到西方社會思想的發展脈絡中去尋找一些具歷史意義的線索。依據我過去的經驗,我覺得,對霍布斯、馬克思、尼采與佛洛依德等四人的某些特定重要概念進行耙梳,並從事歷史性的定位,可以說是深具意義的功課。這令我不得不耗費著相當多的時間和精力重讀這些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有系統地閱讀尼采的著作。於是,我就邊讀邊做整理與詮釋評論,後來變得欲罷不能,累積下來,不僅寫下的文字超過原先預期的數量,而且,碰觸的問題範圍也跟著擴大,一樣的,超出我原先規劃的議題範圍(尤其是有關尼采的部份)。如此一來,儘管這麼地做至少是有助於澄清自己的理解與更細緻地鋪陳這幾位思想家的整體思想理路,但是,審度整個情形,卻讓我不得不承認,恐怕就難以擺在同一本書裡頭,作為提引我所真正關心的課題──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的現象──的思想史線索了,否則的話,整本書的結構會顯得沈重而累贅,相當臃腫邋遢,且不時又會有著失焦之虞。基於這樣的考慮,以另外獨立的一本書來呈現給讀者,應當是比較妥當的,所以,我也就這麼做了。
霍布斯、尼采與佛洛依德分別是活在十七、十九與二十世紀中葉的人物,他們所經驗的自有他們所處之時代的特殊歷史──文化氛圍,況且,這幾個世紀又恰是歐洲世界面臨著最大變動的時代,所以,他們的思想原本就極可能受制於時代所賦予的限制,無法推衍地通用於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社會的。然而,畢竟,他們是重要的思想家,思想賦有著一脈相承的激挑性,足以留下一定強度的「磁滯」效果,對整個(即使施及於當代)社會理論的形塑有所影響。只不過,這樣的思想傳承所引生的「磁滯」作用,到頭來,不免可能產生了時空誤置的情形,顯得榫頭失準,不切實際,以致於誤導、失焦。我所以選擇霍布斯、尼采與佛洛依德等三人重新予以解讀,其用意正在於此,因為,在西方社會思想發展史中,他們都可以說是舉足輕重,有著巨大的影響份量,能夠重新檢討他們的思想內涵、並給予適當的評論,著實會有著一定的意義的。
自從十七世紀以來,整個西方世界(聯帶的,全世界)經歷著幾乎是史無前例的快速變遷,特別到了十九世紀以後,情形尤其是如此。其中,表現在社會的結構表徵上面的,最明顯的莫過於是所謂大眾社會的出現。到了二十世紀的七零年代,大眾傳播媒體科技(特別加上電腦科技衍生之網際網路技術)極其快速的發展,更是厚植了大眾社會的根柢。面對著為許多人所「詬病」的大眾擬像現象──諸如冷漠、膚淺、低俗、譁眾取寵、宣洩、縱慾、任性、桀驁不馴、或乃至異化等等──有如「癌細胞」以自我繁殖的方式一波又一波地浮現著,人們開始懷念著傳統「共同體」社會所留有「良好」的印象,他們看到的是,人與人之間所剔透溫馨、祥和、互信、可靠等等美好的一面。於是,面對大眾社會所呈顯的「惡形惡狀」,許多的人們(特別是社會學者)以往昔社會的模式(如中古世紀的歐洲)為典範,重新編織起「共同體」的美夢,希望人類未來的文明有著往著這個方向發展的機會。
這樣的期待之中,我們不免要問:歷史可能倒流嗎?還是,往昔美景已逝,難以再成真了?說真的,未來的情形應是如何,我不知道,但是,或許,我們至少可以從過去思想家的一些論述裡找到一些靈感與啟示,以提供給我們一些線索來從事合理的評估。總之,基於這樣的考量,選擇對霍布斯、尼采與佛洛依德三位重要的思想家的論述(特別是尼采的思想)重新進行解讀,並把 《「大眾」雲團的氤氳霧靄與液化的共同體》一文也收集進來合著來閱讀,似乎起著挑戰讀者之分析和洞識能力的試煉作用。
我個人是希望把這本集子當成《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一書的輔助讀物或更詳盡的註腳。我這麼期待著,絕非懷有不良的動機,當成一種委婉的促銷手法,引誘讀者多買一本書,而只是針對有著進一步興趣瞭解我到底在想些什麼的讀者們有個提醒,如此而已。說真的,這樣正經八百的嚴肅學術書籍,既非教科書,原就不能期待有什麼銷路的,想靠此賺錢,無疑地是癡人做夢,絕無可能的。寫這樣的書,純粹是基於個人的興趣,恰恰又有著不怕死的出版商,肯不惜冒著賠本的風險來鼎力襄助,所以,我也就讓它出版,圖個在人生旅程中留下一點記錄,或許,將是最後的紀錄。
有一件事,我似乎有必要在此特別交代,那是:在這四篇文章中,有關尼采一文,我耗費的心力與時間最多、也最深。無論就知識的累積或生命的體現來說,從閱讀尼采的作品之中,自己所得最為豐富,也最為深刻。這讓我見識到尼采這一代奇人的才華,他對問題的挑動、時代脈動的敏感、歷史經緯的掌握、文明發展的洞見,在在都是獨到,且深賦啟發作用。尼采用著一輩子的生命,以孤獨的單槍匹馬姿態向傳統權威正面挑戰,其勇氣和精神令人激賞。特別,尚是十九世紀裡,他即已經有著眼光以超乎時代的洞識能力,為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文明預言著,這絕非一般人做得到的。他為人類所提供之化解文明困境的藥方,更是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當我寫完這篇文章,在讚賞之餘,最多的是感慨著,要在庸俗的「均值人」中經營「非凡例外」的思想事業,真的不容易,但是,尼采做到了,儘管他是孤獨、也一再地被人們忽視、誤解著。至於霍布斯,在這本書裡,我要特別提示的是他把人之本能慾望(特別是所謂的自我保全本能)看成是理解、也是經營「社會」的基礎,為後來之西方社會思想(不論是來自自由主義或社會主義)的發展奠下了基石。其中,最值得注意的,莫過於是為後來以資產階級(繼而,無產階級)作為代表「人民」(因而,「大眾」)此一歷史主體的典範形式來背書。更具意義的是,這開啟了後來以人的心理特徵作為理解、也是構作「社會」圖像、乃至化解社會問題的必要(甚至唯一的)基礎,佛洛依德的「原慾說」即可以說是此一認知傳統一脈衍生的說法,針對的正是被高度理性化之資產階級所面對的心理困境(其最為典型的異常表徵即是精神官能症)。更具體地來說,此一心理困境即是早已在初民社會裡浮現、且甚為重要的所謂「正負情愫交融」狀態,而這一向即被西方社會學與人類學家視為是深具哲學人類學存有預設性質之一種具「源起」意涵的歷史質性。
說來,相當弔詭的,這種原被視為與初民社會共生的「正負情愫交融」狀態,竟然是大眾社會的基本特質,甚至被看成是一股催動的原始動力。奇怪的是,儘管尼采以極為嚴厲而苛刻的口吻不惜餘力地批判著大眾現象,但是,他卻挾持著酒神戴奧尼修斯的精神擁抱著「正負情愫交融」的心理狀態,認為這是推動文明的動力,也是肯確人之存在意義的關鍵所在。正是這樣的見解,讓我們深深地體認到,要理解大眾現象,尤其,為未來之人類文明開啟嶄新的格局,尼采的思想絕不能缺席。總之,這些簡扼的描述使得我不得不肯定著,若欲妥貼地認識由西方人所主導之人類當前文明的發展,至少,霍布斯、尼采與佛洛依德三人的思想(當然,還應當包含馬克思)是必要有所關照的。
最後,我需要特別感謝遠流出版社的吳家恆先生,他引介我把這本書出版。我更應當感謝世新大學,五年來,學校提供我一個可以安心寫作的環境,而且相當禮待我,令我總是覺得虧欠許多,無以回報,謹以此書獻給世新大學,尤其,這些年來一直幫助我的同仁們。
葉啟政 識於世新大學研究室
2012/7/21
在這本集子裡收集的是我從2008年以後陸陸續續寫就的部份論文。除了第四章有關大眾現象與共同體的討論是在單獨立意下寫出來的,其他三篇文章原是為將與此書同時出版的另外一本著作《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而寫的。在原先的構想裡,還將包含另外一個重要的思想家──馬克思(Marx),但是,因為後來考慮把已寫就的這三篇文章另行單獨結集出版,所以,也就把當時尚未動筆之有關馬克思思想的討論暫時擱置,另外再處理。儘管,剔除了有關馬克思之思想的評介,確實是一件遺憾的作為,但是,畢竟還是無損我原先構思的基...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霍布斯的嗜慾說
第一節 議題的定位
第二節 巨靈「利維坦」圖像刻劃下之「國家」概念的意象
第三節 霍布斯之嗜慾論的簡單回顧
第四節 兩項基本的自然原則
第五節 強調自我保全做為人性特質對資產社會的意涵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解讀佛洛依德的原慾說
第一節 議題的提問焦點
第二節 佛洛依德之論述的思想背景
第三節 自然原則支配下以原慾本能為基礎的心靈結構--從霍布斯到佛洛依德
第四節 文化象徵的體現--「無意識」與其「意識化」
第五節 資產階級的興起與原慾壓抑的歷史親近關係
第六節 動物性與人文性的交接介面--回應霍布斯的基本問題
第七節 正反情愫交融情結的理性化,需要嗎?--代結語
參考文獻
第三章 進出尼采的思想──對當代文明的社會學意涵
第一節 尼采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命題
第二節 柏拉圖以降之西方「哲學-宗教」傳統的歷史質性--一神化的思維-認知架構
第三節 觀點論(perspectivism)與其衍生的社會學意涵
第四節 生成(becoming)的虛空緣成
第五節 永恆輪回的雙重意涵--正負情愫交融的存在條件
第六節 權能意志的得與用
第七節 孤獨、修養和超克人的形象
第八節 結語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大眾」雲團的氤氳霧靄與液化的共同體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對「大眾」一概念之生成的簡扼回顧
第三節 大眾形態乃 具「受體」意涵之「均值人」的一種表徵典範
第四節 大眾傳播媒體做為形塑大眾形態之介體機制的政治經濟學意涵
第五節 只有公共意見,卻無倫理意涵的大眾
第六節 兩個有關對共同體(community)有所期待的論述
第七節 共同體化解得了大眾 氤氳霧靄雲團的「毒性」嗎?需要嗎?--代結語
參考文獻
自序
第一章 霍布斯的嗜慾說
第一節 議題的定位
第二節 巨靈「利維坦」圖像刻劃下之「國家」概念的意象
第三節 霍布斯之嗜慾論的簡單回顧
第四節 兩項基本的自然原則
第五節 強調自我保全做為人性特質對資產社會的意涵
參考文獻
第二章 解讀佛洛依德的原慾說
第一節 議題的提問焦點
第二節 佛洛依德之論述的思想背景
第三節 自然原則支配下以原慾本能為基礎的心靈結構--從霍布斯到佛洛依德
第四節 文化象徵的體現--「無意識」與其「意識化」
第五節 資產階級的興起與原慾壓抑的歷史親近關係
...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