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無明」與「欲望」的問題?
其實「妄想」才是問題的根本!
釐清困惑,利人利己,從「心」開始
真正實踐「認同請分享」的修行之道
★ 大寶法王親自指導的二十世代時尚學者羅卓仁謙,
繼《辯經.辨人生》之後,闡揚「辯經」精神第二彈!《辯經.辨人生》中的重點在一切佛法的基礎——四聖諦,從較接近原始佛法的詮釋角度,來解釋四聖諦與我們的關聯,作為個人修練的指標。但是,這樣的修行結果是:痛苦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也就是原始佛法的修行觀是在追求「終結」輪迴。
而本書就在告訴你,「沒有了」之外還有另一條路——大乘利他之道。任何一個生命,只要有這個心,有這個意願,就可以開始大乘的利他之道,進而「創造」出有人生意義的成佛之道。
許多人接觸佛法,其實不是只是因為單純自己生命有什麼問題,往往是有更進一步的追求,或者是希望透過個人的修行,利益親友。這樣的動機、抱持這樣想法的人,建構出了適合他們的大乘佛法。而這條道路是什麼呢?就是利他之道。
本書所要介紹的大乘之法,讓你不需要放下什麼既有的生活模式、責任與型態,才能實踐大乘、才能開始訓練自心、才能得到解脫;我們唯一要謹記的,是大乘的價值觀與行動力,這兩者是大乘的根本,往往被譬喻為鳥的雙翼。一旦學人依照著這個核心來實踐,就能透過漸漸瓦解「主觀」進而瓦解「妄想」,相對於原始佛法認為的無明和欲望,大乘佛法認為「妄想」才是問題的根本。這也是為什麼,這樣的雙翼修行能夠達成效用。
你可以透過本書,認識到一種「戒、定、慧」以外的修行之道,並讓你對佛法的彈性與效益有更多理解。
作者簡介:
羅卓仁謙
九○後熟悉漢、藏、梵、英四語的佛學學者。十三歲就到印度專業學院(RDI,Rigpe Dorje Institute)留學,學習藏文和梵文。由於天資聰穎,赴印的第三年,就成為噶舉學派之中最有名的辯論者,也是唯一的華人。第四年離開了學院,出任學派中的教育顧問。之後輾轉到日本學習一年,然後返回台灣,教導一群碩士、博士生藏文與佛學。
目前亦擔任藏傳佛教噶舉派在印度與尼泊爾、不丹所有佛學院的教綱管理組織——教學部編輯組成員,身為唯一的華人、在家人與最年輕的成員,與學派內一時之選的藏人學者們每年開會,共同規畫著教派的學習計畫。且受大寶法王親自指導,進行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的研究,並為法王在2016年、有史以來第一場中文講座,出任撰稿人一職。
羅卓仁謙擅長以佛學回應世界,宣揚辯思與覺察能力的重要性。因有藏文與漢文佛學文獻的底蘊基礎,加上慣於用邏輯思辨和實修經驗的綜合,努力推動「佛法影響世界」這個主軸,積極參與對社會有影響的活動。著有《辯經 辨人生》、《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另外亦擔任「The New Lens關鍵評論」網站專欄作家、《GQ》網站風格評論專欄作家。
FB:羅卓仁謙 https://www.facebook.com/lodrorinchen
PRESSPLAY即時佛法學習平台:https://goo.gl/8p4pPq
Line:羅卓仁謙
相關著作:《辯經 辨人生:羅卓仁謙 快狠準說佛法,升級你的辯思與覺察能力》
章節試閱
Ch 1 佛陀,很了不起嗎?
我是個典型的天枰、同時又帶有AB的血型,所以自認一輩子都在「矛盾」、「拉扯」中活著:一方面很嚮往《陋室銘》描述的清幽、研究的生活;一方面又覺得,自己的研究如果沒有人理解、對世界沒有產生實際的利益,那我研究幹嘛呢?
更複雜的不只這樣:就算我想要過清幽與研究的生活,但是我還是有經濟壓力吧?如果我要經濟壓力無虞,我勢必得對社會有些貢獻(資源只會往能夠好好利用的地方流動),所以我必然是不能完全與社會斷聯的;但如果我與社會互動得更多,那勢必會犧牲我的研究時間,就像很多大學內部,當教授開始兼行政職後,學術研究能力就會下降一般。
這種矛盾不只我有,每個人都有,最典型的表現模式就是麵包與愛情、職場與個人生活。如果想要保有一點「自己的空間」,那我與人的互動就得減少,這看起來像是得到了某種自由,但也失去了某種自由(經濟獨立or whatever);但如果希望自己能夠對社會有更多貢獻(或是說,被社會利用得更好),那我的個人空間就得犧牲了。另外一方面,如果想要穩定的家庭生活,那的確會少誘惑、單純許多,但是可能就失去了某些能力與經驗的培養,導致老來「被離婚」?如果為了保持個人在經濟上的自由與獨立,或許就得面對家庭以外之社會中的一切誘惑,分分秒秒挑戰著我們對穩定生活的渴望……
怎麼辦?
佛法中也有這樣的矛盾存在:追求「個人空間」的原始佛法之阿羅漢們,以及希望能夠跟社會更緊密的「菩薩」,大家基於性格而做了不同的選擇、面對不同的壓力,他們選擇了不同的價值觀,又相對犧牲了一些決定。所以,這章節要談的不是「該怎麼辦」,而是要談一種典範:看看以前的人怎麼做,或許我們有另外一種不同的作法。
但不論我們要選擇哪種價值觀,都得先認識他們兩系的共同目標:佛。
我讀書的時候,我們一直很自豪佛法有一個特質:相對於其他宗教會強調他們的創世者、神或造物主,說是無所不能的大能者,而佛法裡面從來就不認為「釋迦牟尼佛」、任何成佛的個體是無所不能的,我們都說他是「無所不知」的。所以當時我們就覺得自己的思想比較優越,會覺得:「你們這些笨蛋,怎麼可能有人無所不能呢?人不可能無所不能,但有可能無所不知。」從那時候一直都會有這種想法,自認我們的主張比其他宗教的主張優越。
在印度語言中,佛陀(Buddha)意即「覺者」、「覺悟者」,而這個覺悟又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談:對一切現象本質上的理解(深),和對一切現象範圍上的理解(廣)。
《瑜伽師地論》:「云何真實義?謂略有二種:一者、依如所有性,諸法真實性;二者、依盡所有性,諸法一切性。如是諸法真實性、一切性,應知總名真實義。」
但是當我們越學越深的時候,發現了一些很強烈的矛盾。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我以前研究的學科裡面,曾經記載了一些哲學家們對佛陀的質疑。
在我們的文獻記載提到,有一支特別有名的宗派叫耆那教,在佛教裡面又被稱為「裸形」(因為他們許多的修行者都不穿衣服)。耆那教對「無所不知」提出了很現實的質疑:「怎麼可能是有人無所不知的呢?你不可能知道人類的頭髮的數量有多少,你也不可能知道世界上有多少隻蟲子。」這其實是一個很「務實」的問題。
針對這個問題,後正統佛法詮釋是:佛之所以無所不知,並不是泛指知道所有的事物,而是指,他了解輪迴跟涅槃的一切現象,所以稱之為無所不知。這個輪迴,指的就是四聖諦裡面的「苦」跟「集」,意即了解到人的痛苦是來自何處,以及痛苦的結果是什麼;他也知道如何終結這個痛苦,以及終結痛苦的結果(涅槃)是什麼,所以稱之為無所不知。這也恰巧是《辯經・辨人生》裡面在討論的內容。
所以,如果你讀懂了《辯經・辨人生》,說不定就是佛了,哈。
佛陀是不是真的無所不知呢?我們得先回到原始佛法的角度來看。對於原始佛法者來說,這種辯論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當時的佛弟子們並不在意佛是否「無所不知」;他們在意的,是「痛苦如何終結」,僅此而已,這在《辯經・辨人生》裡面已有所介紹。
事實上,這個問題是在佛滅後,佛的角色和地位逐漸被提高的過程中才出現:他們開始討論佛是否無所不知、有無其他功德。而佛的角色為何會被提高,以致大家開始討論其功德多寡、是否無所不知呢?
▲不完美的阿羅漢、完美的佛?
首先,在佛陀廣大的弟子裡面,也有許多人透過修行而得到解脫,這些人就是所謂的「阿羅漢」。阿羅漢義為「殺賊」,也就是殺死了自己的煩惱與痛苦之賊,已得解脫之意。
原始佛法系統中,佛被視為阿羅漢裡的其中一個,甚至連佛陀自己也主張,自己不過是一名僧侶、一個阿羅漢。《五分律》中佛陀曾說:「我以法攝眾,我亦僧數。」而在佛陀離世之後,仍然有許多其他依循經典建議的方式禪修、得到解脫的阿羅漢們,相繼出現於世,直至今日。
但是,隨著佛的離世,人們對於阿羅漢的失望越來越深,促使一部分人對佛陀越來越崇拜、景仰,為什麼呢?主要的原因是:在佛離世之後才一百年,佛法便進入了充滿爭論的時期。這個爭論時期可以分成兩個階段來說:首先是對教條與規範的爭議,其次則擴大到針對阿羅漢的全面爭議。
第一次爭議事件被稱為「十事非法」。約莫在佛陀離世後一百年,住在西北印度地區的僧團與中印度的僧團,就戒律持守的態度產生歧見。採取保守教條主義的西北印度僧團與採開放主義的中印度僧團之間,就十條戒律內容無法達成共識,埋下了分裂的重要誘因。在這兩系僧團的對立中,雖然都各有幾位備受尊敬的大德,但是在人數上來看,開放主義人數較多,保守主義者則傾向年長。因此許多人認為中印度、開放主義的多數人是「大眾」,而西北印度、保守主義的長者們是「上座」。
《異部宗輪論》:云「佛薄伽梵般涅盤後,有百餘年,先聖時淹,如日久沒。摩揭陀國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贍部,感一白蓋,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
這是某種世代溝通的失敗吧!
無論如何,這種事件的發生對「整體佛法代言人」(也就是僧侶)的形象,特別是阿羅漢以及長老們的形象,造成重大的打擊。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明明你們都是阿羅漢,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意見?這樣的背景促成了第二個重要的分裂事件:大天五事。
不久之後,住在中印度的僧團中,有人(據說其名為「大天」)提出了五個事件,強調阿羅漢的不完美;特別是在修行的過程中,阿羅漢必須依賴他人(佛陀)的語言,否則無法真正成就(這段內容被稱為「道因聲故起」)。這一系列的論述得到許多人的支持,更加加深了中印度開放主義與西北印度保守主義的分裂。
西北印度的保守主義者們對大天的憤慨程度,在其代表著作《大毘婆沙論》中可見一斑:「於後大天因遊城邑,有占相者遇爾見之竊記彼言:『今此釋子卻後七日定當命終。』弟子聞之憂惶啟告,彼便報曰:『吾已久知。』還至鷄園遣諸弟子,分散遍告波吒梨城,王及諸臣、長者、居士:『卻後七日吾當涅槃。』王等聞之無不傷歎,至第七日彼遂命終。王及諸臣城中士庶悲哀戀慕,各辦香薪並諸酥油、花、香等物,積置一處而焚葬之;持火來燒隨至隨滅,種種方計竟不能然。有占相師謂眾人曰:『彼不消此殊勝葬具,宜以狗糞而灑穢之。』便用其言,火遂炎發,須臾焚蕩俄成灰燼,暴風卒至飄散無遺。故彼是前惡見等起,諸有智者應知避之。」氣到說人家的屍骨要灑了狗糞才燒的起來啊!
總之,這就是佛法最早期的分裂點。當時,有一部分人還是非常信仰阿羅漢,甚至尊崇他們,認為佛也不過是阿羅漢的其中之一;另一部分的人,則更加相信阿羅漢有他的極限、對他們感到失望。
因此,在這樣的歷史發展背景之下,就開始出現「把佛的特質捧高到阿羅漢之上」、對佛的憧憬越來越強烈的現象。嚴格來說,「佛無所不知」的爭論、對佛個人的崇信,便是到這個時代才出現的。
▲背錯經典?
另一方面,當大家對於經典開始出現不同的詮釋時,當時的佛教便想要從內部處理這個問題,因此出現了與傳統基督教「大公會議」(處理教義爭端問題)類似的「經典結集」,也就是眾阿羅漢、僧團們一起審視佛陀所說的教法。
第一次的「經典結集」,就發生在佛離世之後。佛在世時,他的教導並沒有以文字記錄下來,而是用口頭宣說的方式傳播。佛的弟子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角色,叫做「阿難」,他是佛的堂弟,據說是在佛成道的那一刻出生,年紀比佛小了大約三十五歲。
這位阿難可能是有記憶力方面的強迫症,能夠記住所有事情,因此曾經有紀錄說,佛將「記錄他的教導」這個重責大任交給他,未來的經典結集則由他來領導,所以被稱為「多聞第一」。因此,以阿難為首的幾個佛的重要弟子,便在佛離世之後舉行了經典結集。
當時有五百個阿羅漢一起進行,阿難便把記憶中佛所說的話,全部背出來,由眾阿羅漢去審視是否真有其事,再記錄下來。這就是所謂「經典結集」的第一次發生,以及初次將佛的教導以文字記載下來,史稱「第一次結集」。
照理說,將佛的教法記錄下來之後,應該就不會再有爭議出現才對。但在往後的時間裡,僧團卻一次次頻繁地舉行經典結集,這又是為什麼呢?
據說阿難活到了一百二十歲,那是佛滅約七十五年後。傳聞在阿難離世之前,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他聽到兩位比丘在背誦佛的經典,但兩個人卻背得不一樣,阿難告訴他們:「你們背錯了。」那兩位僧侶回去問自己的師父,但師父卻告訴他們,阿難已經老番顛、癡呆了。聽聞此事的阿難相當灰心,佛不過離世七十多年,眾人對經典的詮釋卻已經出現莫大歧異。
《人天眼目》:「阿難夜經行次,聞童子誦佛偈:『若人生百歲,不善水潦鶴,未若生一日,而得決了之。』阿難教之曰:『不善諸佛機,非水潦鶴也。』童子歸白其師,師笑曰:『阿難老昏矣!當以我語為是。』」
這個故事彰顯了佛法面對的重大問題:大家對佛的教導都有不同看法。但更簡單來說,是因為每個人的背誦能力與極限不一樣,再加上當時紙張、筆墨的稀有和文本傳遞的困難,所以就開始出現了同一部經典的不同版本。這也促使了人們對阿羅漢的不信任越來越加深,因此才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舉行經典結集。有趣的是,第二次經典結集,正是發生在「十事非法」被提出的前後。
▲誰是正統?
佛法在此時因而面臨了另一個重要問題:佛法當時已傳播太廣,已經沒有所謂「誰是正統」的概念;佛離世前,並沒有委託、指定誰是他的正統後繼者。雖然許多弟子們請問,他過世後大家應該以誰作為老師時,他回答:「以戒為師。」換句話說,他並沒有指定一位具體的繼承人。當然,後世有許多人牽強付會,例如中國的禪宗認為,佛陀最主要的繼承弟子是大迦葉(「拈花微笑」這個故事的主角),但其實並沒有很明確的經典根據。
這樣的狀況,導致「經典結集」並沒有發揮原本預期「確定正統」的效用,比如現代史稱的「第三次結集」,其實分裂就發生在各個派系之中。換句話說,第二次結集時,大部分的派系都有參與、也承認其權威性,但第三次的結集則幾乎是各派系各自進行的。諸如這些發展,都只能讓我們確定,當時某一個派系的看法是這樣、另一派是那樣,而無法篤定地說「當時的正統就是某個宗派的思想」。
佛法傳播太廣並缺少正統觀、眾人對佛離世之後的眾阿羅漢或在世僧侶們感到不信任,這兩者便是原始佛法在後期極為重要的轉變。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脈絡下,佛法開始走向緬懷佛陀、大大景仰佛陀,因為不會再出現像他這樣的明星了。
人們對佛的崇拜越來越提高,這一點便是本書最重要的核心基礎與發展土壤。我們在上一本書《辯經・辨人生》裡,討論的都是佛在世時的事情,而原始佛法面對的問題比較單純;但是,現在進入到了佛離世之後的時期,也就讓情況變得更為複雜,就像我們的人生一樣。
為什麼要了解「佛」被神聖化的過程?這與我們有什麼關係?
由於原始佛法強調的,是一個追求「個人生活」的修行系統,導向「個人涅槃」的終極目標,所以在這個時候,學人不需要具備太多能力,只需要能夠管好自己(這其實也不容易),從約束身開始,走向約束心,再走向約束認知,而得到解脫;這是一系列「約束」的修行,如果用藝術層面來看,或許與「極簡主義」相似。
然而,後原始佛法時代(後面會解釋這個詞的意涵)開始意識到,不是每個人、甚至大部分的人都無法走上「約束」之途。就算在現代,你也必須有很好很好的運氣,才可以不工作、沒有社會義務地投入個人生活或是個人修行中,遑論是在勞動力缺乏的古代?直接導致的,就是大部分的人根本不可能走「極簡主義」的道路。那麼,難道他們就沒有訓練自心、走向解脫的機會了嗎?後原始佛法的答案是:「不,要面對多元價值的衝擊,這個學人其實不但有解脫的機會,反而具備比極簡主義者更強大的力量。」
講個好笑的事情:日本人吃飯時喜歡規規矩矩,湯歸湯、飯歸飯、菜歸菜,東西都擺得整整齊齊,分列清楚;但印度人徹底相反,他們喜歡把所有食物都混在一起,一坨一坨地吃。我看過不少日本朋友看到印度人吃飯方式後,嚇到不能自己、覺得非常噁心;但我幾乎沒聽過印度朋友抱怨日本人的擺盤方式,他們反而都盛讚日本人很有規矩,然後再自嘲地說:「阿我們就一團亂。」
你聽出什麼了嗎?
能夠擁抱混亂,是一種勇氣與能力。以前說為喻,那麼追隨極簡主義的就是原始佛法體制下的阿羅漢,擁抱多元與混亂的則是佛陀。在不少經典上都說過,佛陀是唯一具備處於「五濁惡世」的混亂中而泰然自若,《阿彌陀經》就說:「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要了解佛陀如何具備這樣的能力,就必須了解當初佛陀神聖化的過程;進而認識到,在這多元混亂的時代,我們能如何像佛一樣,泰然自若。
Ch 1 佛陀,很了不起嗎?
我是個典型的天枰、同時又帶有AB的血型,所以自認一輩子都在「矛盾」、「拉扯」中活著:一方面很嚮往《陋室銘》描述的清幽、研究的生活;一方面又覺得,自己的研究如果沒有人理解、對世界沒有產生實際的利益,那我研究幹嘛呢?
更複雜的不只這樣:就算我想要過清幽與研究的生活,但是我還是有經濟壓力吧?如果我要經濟壓力無虞,我勢必得對社會有些貢獻(資源只會往能夠好好利用的地方流動),所以我必然是不能完全與社會斷聯的;但如果我與社會互動得更多,那勢必會犧牲我的研究時間,就像很多大學內部,當...
作者序
[導言]輪迴Game Over,然後呢?
二○一七年寫完《辯經.辨人生》後,我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在教育一批儲備師資的訓練,從基礎的佛法發展開始,循序漸進介紹大乘佛法、密教的思想。
某次課程的主題是「菩提心」,當天早上在備課的時候,我坐在餐桌旁邊看著資料、在電腦上打下一筆又一筆的重點,我女朋友坐在我旁邊吃早餐。那時我突然靈機一動,問了她一個問題:
「你想成佛嗎?」
「不想啊。」她白了我一眼(她也算是佛教徒):「成佛很累欸。」
「嗯,也是。那,妳希望下輩子再轉世來輪迴嗎?」
「不希望啊,生活也好累。」
「但如果不轉世,然後什麼都沒有,死掉就徹底死掉了,妳覺得如何?」
「好像也不太對勁!」她皺著眉頭,手上拿著吃一半的三明治,沉思一下後說:「我以為不轉世,就是去一個什麼更棒的地方欸。」
「嗯,如果妳想要不轉世、去一個更棒的地方,那除了成佛,沒有第二條路欸。」我笑一笑。
「那我只好選擇成佛了。」她聳聳肩:「可是我覺得成佛好難喔,修行菩薩道也很難,你看XXXX還有XXX都好辛苦……」
她的mur mur自動被回到電腦上的我消音了。我覺得,這段對話最適合用來解釋菩提心、解釋大乘、解釋這本書。
《辯經.辨人生》中,我把重點放在一切佛法的基礎——四聖諦,特別是從較接近原始佛法的詮釋角度,來解釋四聖諦與我們的關聯;十六個章節敘述的,正是四聖諦的發展過程。但是在最後一章,我刻意、但也不刻意地對修行的結果下一個終點: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
換句話說,原始佛法的修行觀,從一開始就是在追求「終結」輪迴,追求「不受後有」、追求「沒有」:沒有來生、沒有轉世、沒有一切。因為只要「有」,就是有漏、就是苦。然而,不少朋友在讀完《辯經.辨人生》之後,跟我的女友有一樣的反應:蛤?沒有了?真的沒有嗎?那……
說不上來,對吧!
正是這句「蛤?」、這群「那……」的疑問,催生了大乘佛法,提出了基於原始佛法的基礎,所開展出的第二種修行之道:成佛之途。換句話說,相對於只追求「終結」有漏的原始佛法,你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創造」出人生意義的成佛之道。這也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成佛之道」這條路說起來比原始佛法的樸素道路困難,但也可以說它比原始佛法的途徑簡單,單看你適合什麼、你看待事情的態度是什麼。
以我自己的學生為例,就是典型的例子:有些對於獨居、投入禪修的生活特別有興趣,這些人或許就較為適合原始佛法時代的修行技巧。而有些人更喜歡與他人接觸,喜歡為他人創造快樂,對於帶領大家一起向前行有更大的熱忱,這些人或許就更適合大乘佛法的技巧。用更長遠的角度來看,佛法的健全發展,這兩者也是缺一不可:單純的前者,會讓佛法失去「人味」、能夠普及的受眾越來越少;而單純的「後者」,則會容易讓佛法世俗化,為求廣度而犧牲其深度。
如前所說,在《辯經.辨人生》中,我已經較為完整地介紹了原始佛法的四聖諦觀。從我自己的角度、乃至讀者的反應來看,我們都可以說《辯經.辨人生》的佛法觀是較為「務實」的,「科學化」、「論理性」比較強的。但這本書要談的既然是大乘佛法,不可否認它就會偏向浪漫、哲學、奔放的思路;特別是在這本書裡面,我採用的敘事方式是將大乘佛法與小乘佛法兩相比較,以這樣的方式來呈現大乘的特色,這也或許是比較少見的呈現方式。
要特別注意的是,在這本書中,我們會關注的是「早期大乘佛法」,也就是原始佛法後期、大乘佛法「興起前」到「正興起」的思想;另外,相對於常見的一些論調,我主張大乘佛法不但是承繼自原始佛法思想的正統派,更認為,自認繼承原始佛法的小乘佛法,其實才是誤解原始佛法的一方。換句話說,不但大、小二乘都是作為原始佛法的平行繼承者,而且從歷史的必然性來看,正統的一方在大乘這邊,而非一般人所認為的小乘。
這本書的目的,是希望讓讀者認識到一種獨立於《辯經.辨人生》所描述的「戒定慧」以外的修行之道,對佛法的彈性與效益有更多理解;而這一切的起點,源自認識「佛陀」。
[導言]輪迴Game Over,然後呢?
二○一七年寫完《辯經.辨人生》後,我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在教育一批儲備師資的訓練,從基礎的佛法發展開始,循序漸進介紹大乘佛法、密教的思想。
某次課程的主題是「菩提心」,當天早上在備課的時候,我坐在餐桌旁邊看著資料、在電腦上打下一筆又一筆的重點,我女朋友坐在我旁邊吃早餐。那時我突然靈機一動,問了她一個問題:
「你想成佛嗎?」
「不想啊。」她白了我一眼(她也算是佛教徒):「成佛很累欸。」
「嗯,也是。那,妳希望下輩子再轉世來輪迴嗎?」
「不希望啊,生活也好累。」
「但如果...
目錄
[導言]輪迴Game Over,然後呢?
Ch 1 佛陀,很了不起嗎?
不完美的阿羅漢、完美的佛?
背錯經典?
誰是正統?
多面向來呈現佛,惟獨沒有佛像
佛好了不起?佛被神聖化了
佛法與時俱進的詮釋
佛為何了不起?《本生經》的故事
少數人的成佛之道
少數人成佛→到處都是佛
修行的目的是什麼?
佛有可能了不起嗎?有漏無漏
重要的是四聖諦
利他精神的發酵
佛了不起之因:利他主義
關於「愛」的不同定義與表現
愛與智慧
修行者的本質
入世→利他→成佛
利他會怎樣?客觀價值不存在
Ch 2 我們有沒有獨立存在的「心」?
浪漫唯心的大乘佛法:沒有客觀價值的存在
機械唯物的原始佛法:我們的經驗(心)是如何構成的?
為何原始佛法會如此定義經驗的構成?
享樂主義是「斷見」,禁慾主義是「常見」
介於宿命論與靈魂觀之間的原始佛法因果觀
大乘、小乘分裂之始
「心是不是絕對出自於物」的辯論
「轉世理論」的辯論
「佛身不滅」的詮釋
為佛法思想帶來豐沛養分的大乘佛法
Ch 3 成佛旅途:利他
什麼是「利他」?怎樣才算是好人、好的行為?
出家、在家的修行目標不同
在家人如何修行?
宗教,哲學化
超越世間道和小乘佛法的大乘利他主義
大乘獨有的實踐利他之道:六波羅蜜
利他之道從忍辱開始
大乘特有的利他觀
大乘最獨特的思想:空性
把空性思想挖得更深的「五蘊皆空」
不被成見所束縛的「緣起性空」
回到「內心」
Ch 4 緣起性空是怎麼一回事?
大小乘皆以原始佛法為土壤
小乘中的科學與真實
大乘中的哲學與真理
大乘跟小乘的道德標準不同
勝義諦vs世俗諦
「萬法唯心」的詮釋
[結語]大乘佛法並非「取巧」
[導言]輪迴Game Over,然後呢?
Ch 1 佛陀,很了不起嗎?
不完美的阿羅漢、完美的佛?
背錯經典?
誰是正統?
多面向來呈現佛,惟獨沒有佛像
佛好了不起?佛被神聖化了
佛法與時俱進的詮釋
佛為何了不起?《本生經》的故事
少數人的成佛之道
少數人成佛→到處都是佛
修行的目的是什麼?
佛有可能了不起嗎?有漏無漏
重要的是四聖諦
利他精神的發酵
佛了不起之因:利他主義
關於「愛」的不同定義與表現
愛與智慧
...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